文学五一

第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林佩佩家离学校并不是很远,步行也就十分钟左右。李海棠很快就找到了林佩佩家所住的筒子楼
    ,这栋筒子楼是当地一家国营厂的工人宿舍,林佩佩的爸爸是国营厂子弟学校的老师,妈妈也在国营厂食堂里上班,双职工家庭自然能分到一套住房。
    这栋筒子楼是五层红砖高楼,李海棠过去的时间还比较早,筒子楼里很多大妈正提着各家的衣服到院子里来晾晒,从左到右十来根铁丝上面挂满了刚清洗干净的衣服,阳台上也晒着好多五颜六色的被子,还有几户家门口冒着缕缕青烟,很显然是在烧蜂窝煤球。
    李海棠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筒子楼,站在院子里打量了好一会儿,找到楼梯口往二楼林佩佩家走去。楼梯里狭窄阴暗,墙面上的水泥都有些脱落,一些垃圾随便扔在角落里,散发着难闻的恶臭味。
    据林佩佩所说,上二楼往左第三间就是她家,李海棠在房门上敲了两下。
    不一会儿,一个年纪十一二岁的男孩过来开门了,一双清澈的眼睛打量了李海棠一眼,半掩着门探出头来询问道:“你找谁啊?”
    李海棠微微笑道:“你好,请问这里是林佩
    佩家吗?”
    “是啊,你找我姐姐?”对方反问道。
    “是的,我是林佩佩的同桌李海棠,昨天跟她约好今天一起出去街上购买东西,她让我过来家里汇合。”
    “哦,我是她小弟林浩文,我姐还在做早饭,你先进来吧。”林浩文把门打开,大声朝厨房里喊了一声,“姐,你同学来找你了。”
    他这一嗓子把家里其他人都震出来了,在厨房里煮早饭的林佩佩拿着锅铲从厨房里冲了出来,笑眯眯道:“海棠,你来得这么早啊,我们家还没吃早饭呢。”随后对小弟林浩文吩咐道:“浩文,你先给海棠姐姐倒杯水。”
    “好。”林浩文应道。
    在狭小的厕所里洗衣服的林妈妈探出头来,与林佩佩有五分相似的圆脸上漾着慈爱的笑容,招呼道:“李海棠同学,我们家佩佩经常提起你,欢迎你来我们家做客。今天真是不好意思,因为是周末,大家都睡了懒觉,家务活都还没整好,你别客气,先坐
    一会儿啊。”
    李海棠甜甜笑道:“好的,阿姨,您先忙,不用招呼我的。”
    “哎。”林妈妈笑了笑,对在倒茶的小儿子喊道:“浩文,橱柜里还有水果和糖食,你拿出来招待海棠姐姐。”
    “哦,知道了。”林浩文端着搪瓷杯放到李海棠面前,蹦蹦跳跳地又去执行老妈的吩咐了。
    李海棠安静地坐在客厅里打量屋子里的摆设,这套住房大约九十平方,三室一厅的格局,还配套了一个小厨房和小卫生间。客厅里摆着一套刷着红漆的旧木家具,高架书桌上还摆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客厅的角落里还有一台时下最流行的蝴蝶牌缝纫机。
    在李海棠打量的时候,主卧室里的门打开了,一个与林浩文容貌有七分相似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李海棠立马就猜出了他的身份,起身礼貌道:“林叔叔好。”
    林爸爸笑着点了下头,招呼道:“请坐,不要这么客气,吃过早饭了吗?”
    “吃过了,刚刚在学校外面吃的。”李海棠笑道。
    这时,林佩佩端着面条从厨房里出来了,笑道:“海棠,早知道让你到我们家来吃早饭的,让你也尝尝我的手艺。”
    李海棠看了一眼她做的面条,一大碗面条里边加了些肉末辣椒葱花,还有一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笑道:“佩佩的手艺看起来不错,我下回再来尝吧。”
    “好咧,你先坐,吃点水果。这梨子是我爸爸单位上昨天发的,汁多味甜,很好吃的。”林佩佩从他弟弟林浩文手里拿过一个梨子塞到李海棠手上。
    “好。你二弟不在家吗?”他早就听林佩佩说过她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二弟林浩然正在读初三,小弟林浩文读初一,成绩都很不错。
    林佩佩边将早餐从厨房里面端出来,边说道:“他天刚亮就起床出门了,现在初三了,学业比较紧张,他周末也去教室里自习了。”
    “哇,这么勤奋!”李海棠不得不感叹一句
    ,每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仅有自己的学习秘诀,还有别人没看到的勤奋努力。
    林佩佩将大碗面条放到她爸爸面前,笑着跟她调侃道:“你以为每个人都跟你一样绝顶聪明记忆力超群吗?你只需学一遍就懂,可我们得学两遍甚至三遍,天赋不够,只能时间来凑。”
    李海棠谦虚地笑了笑:“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的理科成绩也并不是最拔尖的,学起来也有些吃力。”
    林佩佩直接翻了一个大白眼,无语道:“你的理科成绩再不好也比我强多了,这一个学期幸好有周云阳这个理科天才帮忙辅导,不然我这次月考肯定要摔出十五名以外了。”
    洗完衣服过来的林妈妈敲了敲她的脑袋,慈爱笑道:“佩佩,你的文科成绩也并不出众,比起海棠来可是差远了,你还得多花时间向她好好学习下。”
    林佩佩嘟着嘴巴道:“妈,我已经在拼命赶了。初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很不
    错了,可是自从认识海棠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不错。你们是不知道,她的英语口语能力连我们英语老师都自叹不如呢,发音标准,平时生活学习中她竟然可以用纯口语交流,我们英语老师跟她对话的时候,偶尔还要结巴两下呢。”
    林爸爸笑问道:“李海棠,你的文科成绩如此出众,高二分科时是选文科吗?”
    “是,我确定选文科。”有句俗话说: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李海棠还是觉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才是最合适的,她不会盲目追逐潮流走。
    林佩佩也认真表态道:“我也选择文科,希望到时候我们还在同一个班。”
    等林家人吃完早饭以后,又闲聊了一会儿,李海棠才和林佩佩一起离开,在他们所住的筒子楼外面坐公交车前往市中心。
    第33章 糖食批发部
    糖食批发部
    李海棠在市里面只玩过一次,没有林佩佩这个土生土长的潭市人熟悉,自然是紧跟着她的脚步了。
    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林佩佩领着她在新建西路下了车,抬头一看,见这一片地域比较繁华,临街的房子都有五层,一楼都是宽敞明亮的商铺。
    林佩佩指着这条街介绍道:“海棠,这条街是潭市最繁华的街道了,离火车站走路只有十多分钟,离汽车站坐公交车的话也只需十分钟左右。这条街道的商铺里应有尽有,无论你想买什么东西都找得到,只要你有钱。当然,这里的东西也比其他地方要稍微贵一点点,毕竟这里的商铺房租不便宜。”
    李海棠自然理解,这不就是后世步行街的形式嘛,这一片的经济看起来还不错,不愧是政府花了大投入的商业中心。
    今天刚好是周末,很多用人单位和学校都放
    假休息,街道上很多家长带着学生出来游玩,每个店铺门口都人潮拥挤,可见生意非常不错。
    李海棠大致的统计了一下,售卖家电,服装,吃食的店铺生意最好,正当她在四处眺望的时候,林佩佩拉着她的手快速往前走,“海棠,我小叔家在前面开了一家卖串串的小吃店,生意可好了,我们今天也过去买几串尝尝。”
    “好啊!”几个月没尝过小吃味道的李海棠也来了兴趣,跟着她走时,脑子里突然想起上次跟王丽在韶县一中后面的小吃街闲逛的日子,看来她这个新同桌也是个跟王丽一样的吃货。
    林佩佩小叔家的铺子面积不是很大,大概三十个平方左右,她小叔和小婶两个人刚好忙得过来,见小半年没见过的侄女过来了,笑容满面的招呼,“佩佩,你和你同学想要吃什么,小婶给你们拿,你们学校可难得放一次假,今天随意吃。”
    “好的。小婶,我最想念你家的鱼丸串,今天我要多吃两串。”林佩佩两眼放光的盯着锅里正在
    煮的串串。
    林家小婶从锅里捞出几串又白又圆的鱼丸放到一个大瓷碗里,随后又捞出两串虾,还有猪肺,猪肉条,魔芋豆腐,海带,萝卜等堆了一大碗,拿出两双干净的筷子递给她们,“你们自己找个桌子吃吧,小婶这边还有生意要忙,就不招呼你们了。”
    “好,小婶,你先去忙吧。”林佩佩笑眯眯道。
    李海棠也微微笑了下,感谢道:“谢谢婶子。”
    林佩佩找了最里边的一张桌子,拉着李海棠坐下,招呼道:“海棠,快来尝尝,小婶做的这个串串超级好吃呢。”
    她说的这个串串就是麻辣烫,李海棠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尝了下,笑道:“这是川味风格的串串,你家小叔婶婶是去川省学来的吗?”
    林佩佩笑道:“算是吧,我婶婶是川省人,当年应征知青下乡的号召来到我们这里,后来与我小
    叔处对象结婚,育有两儿两女。后期政策开放,他们知青可以回家了,可是我婶婶娘家却因为一些原因四分五裂了,她也就留下来了。之前也在我爸妈厂里面工作,家庭成员比较多,生活压力大,他们就辞职出来开店了,凭借小婶婶这门手艺倒是富裕起来了。”
    李海棠笑道:“在国营厂里工作,在外人看来可是铁饭碗,可他们却敢辞职,勇气可嘉。”
    “可不是嘛,我爸爸兄弟姐妹很多,爷爷奶奶思想也很顽固,当时为了这件事情家里人没少吵闹,我奶奶到现在还耿耿于怀,每次看到小婶脸都很臭。”林佩佩其实也挺佩服她家小叔和小婶的,他们开店不到三年时间,可是生活条件却比她家里好多了。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小叔一家如今也算是稳住了脚跟,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日子来呢。”李海棠意味不明道,这个地段的铺子很难得,不说做生意额外赚的钱,就单这块地皮的价值也足够富裕两代人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发现好多做生意的
    人都赚了大钱,比工人的日子过得好多了。八班那个每次见你就横眉冷竖的吕飞飞,听说她家里是做服装生意的,他爸妈赚了不少钱,你看她在学校里花钱如流水,一个月的花费比我妈妈的工资还要多呢。”林佩佩一边吃鱼丸,一边吐槽道。
    李海棠心思一动,挑眉道:“佩佩,你很想做生意赚钱吗?”
    “想啊,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爸妈两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百多块钱,我们姐弟三人一个高中两个初中,花费可不少呢,每个月基本上是入不敷出。我们一家五口都很节俭,一年到头也就过年买件新衣服,逢年过节还要孝敬老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哎,我若是能像你一样写稿赚钱的话也好啊,可是我投的稿子石沉大海,报社看不上啊。”林佩佩揉了揉眉心,有些苦恼道。
    李海棠笑着提议道:“要不我们合伙做生意怎么样?我出钱,你出力。”
    林佩佩眼睛亮了亮,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海棠,我虽然想做生意赚钱,可是我没有做过生意,没有经验,说不定到时候还会赔呢。”
    李海棠浅笑道:“我也没有做过生意,可是我们可以慢慢摸索,先从小生意做起嘛,就算是亏了也不打紧的。”
    “做什么小生意呀?”林佩佩好奇道。
    李海棠随手倒了一杯茶,压低声音道:“我现在也还没有想到新的赚钱法子,只是上个暑假在家里跟着朋友家嫂子卖过花生酥和瓜子酥之类的,生意还不错,要不我们在潭市这边先卖卖这个?”
    “你朋友家做的这些花生酥和瓜子酥味道确实不错,只是路程太远了,供货的话应该不方便吧?”林佩佩心里有些担忧。
    “这个不成问题的,很多厂里跑运输的车都会暗中接些生意,我们找个司机给他赚额外收入的机会就行。”李海棠对这一点倒是不担心,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大把的人愿意做。
    林佩佩咽了下口水,双眼放光道:“海棠,
    你这脑子真的聪明,胆子也比我大,社会阅历好像也比我丰富呢。”
    “嘿嘿,还行吧。你对潭市很熟悉,找个好地段租个铺子和招个靠得住的看管铺子的人,你应该搞得定吧?”李海棠挑了挑眉。
    林佩佩拍着胸脯保证:“这个当然没问题,交给我。我小舅舅家正有铺子出租呢,地段也很好,上周末他来我们家玩的时候还说起过这事,我保证拿到最优惠的租赁价格。”
    有钱有门路,办事效率就会高,李海棠笑道:“好,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等一会儿我们就去银行取钱,我先交一部分钱给你,今天晚上我画张图纸给你,你找人先把铺子里简单装修一下,顺便做一些货架。”
    “好。那我们现在走吧,早点把东西买完就回家安排这件事。”林佩佩一想着可以自己赚钱了,整个人身上都绽放着自信的光芒了。
    她们俩离开的时候,林家小婶坚决不收她们
    的钱,李海棠强硬塞进对方的口袋里,拉着林佩佩一溜烟就跑了。
    如今已经到了初冬的季节,学校里面发的校服不够保暖,今天她们出来是购买棉衣棉裤的。
    林佩佩家里有够穿的衣服,她今天主要是陪李海棠过来逛的,她带着李海棠去了他们常去的一家服装店。
    李海棠给自己买了两套棉衣棉裤,还买了两套粉色和蓝色的毛线衣裤,一双棉鞋,另外还给李建平和李涛父子两从里到外整了一套。
    两个人扛着大包小包离开店铺后,找到最近的邮局将给李家父子的衣服邮寄了回去。随后又在街上闲逛了小半天,在吃中饭之前赶回了学校。
    林佩佩回到家里就跟父母说了一下开铺子的事情,原本他们是不同意的,担心这会影响她们的学习。后来听她们说是打算请人看店后,这才同意的,还特意给她们推荐了个做事麻利勤快又能言善道的朋友来帮忙。
    林家爸妈推荐的人,李海棠自然是同意的。对方也是从国营厂里出来的,姓刘,年纪才三十五,之前她家里男人病重,这才不得不离开厂里出来照顾他。她男人病了大半年,最后还是去了,把原本不富裕的家里给拖垮了。至此她独自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女儿生活,四处打工挣钱,生活过得很艰辛。
    李海棠作为大老板,给刘姐开了每月五十五块钱的工资,在市里边不上不下,处于中等水平。当然也承诺她如果生意好的话,自然会加工资,过年过节还会发红包奖励。
    铺子和人工确定好了以后,李海棠打电话去了王家,让她们准备两千斤的货物。
    不过五天的时间,铺子就开了起来。铺子开办过程中的琐事都是林佩佩和林家出面办好的,李海棠直接给她两成的分红,当着对方爸妈的面签订了文书。
    她们这个糖食铺子不单单是零售,主要还是代理批发。前期的时候,李海棠让刘姐每天骑单车带
    上几十斤花生酥和瓜子酥去跑业务,让各大商铺和供销社的老板免费品尝,满意后再订购数量。
    刘姐能言善道,花生酥和瓜子酥的味道确实很好,批发价格也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基本上有九成的商铺下了订单,不过三天的时间两千斤货物就卖光了。好在李海棠早有准备,提前一天让王家运送了两千斤货过来。
    李海棠在潭市打开了销售市场,开张生意竟然比韶县还要好,王耀和段梅芳夫妇每天笑得合不拢嘴,又招了好几个工人进厂帮工。
    铺子里的事情稳定以后,李海棠就全权交给刘姐去安排了,她和林佩佩则全心备战期末考试了。
    九门功课,整整考了两天半才结束,考完以后所有人都瘫了,李海棠也不例外。因为天气寒冷,她还有些感冒,顶着身体不舒服坚持考完最后一堂考试后,她拖着沉重疲惫的身子独自去了医务室挂了一下午的点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