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33章 同道中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谢暗极星夜,这么善良的我,20190428031726160的推荐票!
    “有希望!”柳如是见钱谦益对徐铮起了好感,顿时高兴起来。
    “钱夫子过奖了!请请!”徐铮端起碗,也喝了一句。
    “哈哈,都是同道中人啊!今日喝的痛快,爽快!”杨龙友也大为开心。
    “更难得的是两位才女,巾帼不让须眉,难得难得!”钱谦益再次别有深意的看了眼柳如是。
    “那梅山之事?”柳如是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件事。
    “好说!”钱谦益微微一笑。
    “成了!”柳如是心里一阵狂喜。
    要知道像钱谦益这样的大人物,一般不会轻易允诺别人。
    除非看对了眼!
    徐铮明显这是入了对方的眼了。
    徐铮倒是没觉得什么,只是心里感激柳如是,竟然为了自己的事情如此上心。
    还有一事引以为憾的事没有把钱谦益灌醉。
    “散了吧,我们改日再聚!”钱谦益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招呼杨龙友,说到。
    “我送两位!”李香君跟着站了起来。
    徐铮也跟着下楼,索性一起告辞。
    果然没过几天,钱谦益让人送来了帖子,邀请徐铮宏觉寺一游。
    “真的跟牛首山结缘了,三番五次的去!”徐铮稍做收拾,然后只带了张礼真,骑马直奔牛首山。
    到了宏觉寺,徐铮发现钱谦益已经先到了,同行的仍是老熟人杨龙友。
    “不好意思,徐某晚到了!”徐铮赶忙跳下马,上前见礼。
    “呵呵,我们也刚到,来来,怀正,站到我这里,和我们一起等!”杨龙友拱手还礼,把徐铮让到了身边。
    钱谦益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徐铮见状,心知肯定是在等人。
    既然钱谦益和杨龙友不主动说,自己也不便多问。
    巳时刚过,只见山下来了一行人,人数不多,仅有七八个人,除了一顶二人抬轿子,其余人皆骑马。
    “来了!”杨龙友说了声。
    钱谦益道,“这位贵客与众不同,我们一起去迎一迎吧!”
    徐铮心里一动,然后跟在钱谦益身后,迎了上去。
    等到钱谦益走近的时候,二人抬稍作停顿,仿佛里面的人跟钱谦益说了几句话,然后径直抬进了宏觉寺。
    钱谦益也不多说,跟着进了寺庙大门。
    二人抬显然不是初次来,七拐八拐,在一处安静的禅院,落了轿。
    禅院里有几个老和尚正在等待。
    轿帘掀开,一个微胖圆脸无须的中年人,从轿子里跨了出来。
    “施主!”为首的老和尚,须发皆白,手持禅礼,低头问讯。
    中年人极虔诚的回礼,徐铮眼尖,发现中年人用的礼节竟然跟老和尚同款。
    难道这位贵客是带发修行的居士?徐铮猜测到。
    “你们忙吧,我在这里小住几日便回!”中年人不紧不慢地说到。
    几位老和尚再次施礼,转身离去。
    钱谦益这才走上前去,“李公公,”
    “哈,牧斋先生,许久不见!”中年人的嗓音有些尖锐。
    徐铮心里一动,再次偷偷的打量了下圆脸无须中年人,难道是个太监?
    想到这里,徐铮的心顿时一紧。
    要知道自己当年和宫里的太监们没少打交道!
    徐铮在心里仔细回忆了下中年人的相貌,发觉并没什么印象。
    “是啊,当年京师一别,粗略算算,差不多有十年了吧!老夫惭愧,没及时和李公公走动。”钱谦益边说边拱手赔罪。
    “哈哈!牧斋先生,确实是你的不对!咱家在南直隶也不是三年两载,你我之间可有什么芥蒂?故意不登咱家大门?”中年人似笑非的跟钱谦益说笑着。
    “老夫确实不敢无事打扰公公,要知道公公现在可是堂堂南直隶守备衙门的右监,不说日理万机,最起码千机总是有的,老夫焉能是不识趣之人?”
    “瞧瞧这嘴皮子,真是犀利如刀,咱家可是领教了!”
    “哈哈哈!”二人一同大笑起来。
    看来钱谦益确实有太监们有来往,史书并没有冤枉他。
    看这情形,俩人绝对是老交情。
    “这两位眼生的很?”中年人看向了杨龙友和徐铮。
    “呵呵,这位姓杨名龙友,马士英的妹夫。”
    “噢!”
    “这位姓徐名怀正。”
    “哦!”
    “这位是内守备衙门李福善李公公!”钱谦益相互介绍了一番。
    杨龙友有些腿软,战战兢兢的见了礼。
    无他,被吓的!内守备衙门公公,那就是镇守太监!
    大明朝除了皇上,最有权势的就是太监!
    一言可定生死!
    一句话可让人飞黄腾达!
    徐铮的内心更如同疾风暴雨一般。
    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一位史书留名的人物。
    后世文物专家在精神病人的帮助下,发现了弘觉寺塔的地宫,经过挖掘,在地宫里找到了一个刻有“佛弟子御用太监李福善奉施”字样的鎏金喇嘛塔。
    历史学家始终搞不清楚李福善是何许人,没想到今天却让自己碰上了!
    从刚才的谈话里,徐铮已经知道李福善是来自南直隶内守备衙门。
    内守备衙门其实就是南直隶镇守太监所在的衙门。
    守备设两名太监,下设左右少监、左右监丞,多的时候不止两名太监。
    南直隶谁的权利最大,镇守太监绝对排第一!
    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自己只是买座小小的矿山而已,用得着惊动这么显赫的人物么!
    想归想,徐铮依然中规中矩的见了礼,当然不像杨龙友那般不堪。
    原因很简单,经历摆在那儿呢!
    换句话说,不是为了矿山,莫说是南直隶镇守太监,就是王承恩来了,徐铮顶多也就是平辈相交。
    想要徐铮畏惧,难度有点太高!
    “随意走走吧,你们都别跟着,咱家就图个清净!”李福善对着手下,摆了摆手。
    于是钱谦益、徐铮、杨龙友陪着李福善,在宏觉寺里随意走了起来。
    “你要买梅山开矿?”李福善突然停住了脚步,盯着徐铮问到。
    徐铮被吓了一跳,差点撞在前面的杨龙友身上,
    “额,徐某有这个想法!”
    “咱家就奇怪了,梅山确实有铁矿,只不过炼不出好铁,依照徐公子走南闯北的经验,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吧?”李福善白净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徐某知道!”徐铮点头承认。
    “呵呵呵!”李福善咧嘴笑了,“要不是牧斋先生做保,咱家真以为你是女真人的细作!”
    “公公说笑了,徐某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老家金坛县,绝不是是奴金的奸细!”徐铮反而镇定了下来,
    “徐某在广东的时候,有铁作坊特地向小人订购这种矿石,因此,徐某才会四处寻找此物,没想到碰巧在南直隶梅山发现了而已!”
    “嗯,咱家信佛,昔年曾发下誓言,为佛祖募捐银钱,再塑金身。”李福善突然换了个不相干的话题。
    徐铮饶有兴致的听着,像李福善这样身份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及某事,必然有深意在里面。
    这就好比后世的很多秘书、助手又或者混的风生水起的下属,如果你不能及时领会领导或上级的用意,那最好还是早点换个工作。
    这就叫察言观色,绝对是门本事!
    像写手这样的,动辄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类型,无论在哪里都注定混得不好,哈!
    “徐某虽然不是居士,但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能平平安安、顺风顺水,肯定也少不了佛祖保佑!”徐铮及时的附和到。
    “阿尼陀佛,众心即佛心,一切众生皆是佛!”李福善喧了声佛号。
    “徐公子,咱家生平有两大愿望:一是为佛祖重塑金身,终身供养;二是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李福善如同老友般,和徐铮拉着家常。
    “公公真是宅心仁厚,忠君恤国!”
    “呵呵,咱家说这话没那么高大上,为人奴婢,臣子,这些都是本分!换句话说,咱家这身富贵都是来自主子和大明!公子既然来到南直隶,认识了咱家,那就说明咱们有缘,不知道公子能否替咱家完成心愿呢?”李福善笑着问到。
    “公公的第一个愿望,徐某自当尽力!只是第二个想法就无能为力了!”徐铮心里一动,如果能趁机修复宏觉寺,倒是一桩美事,好歹也算是为后世抢救下文化遗产。
    “好,徐公子果然有佛性!”李福善点了点头。
    “徐某过两天就把设计图送给公公,外加预算一并一起呈给公公,届时一切费用皆由徐某承担!”
    “好,咱家等你的好消息!”李福善点点头,然后不再理会徐铮。
    而是和钱谦益闲聊起宏觉寺的种种趣闻,历史轶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