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86章 一出闹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谢暗极星夜,这么善良的我,20190428031726160的推荐票!
    徐铮说完,又悄悄地在流风耳畔嘀咕了几句。
    流风微微点头,然后把剩下来的所有手下,全部分散到几个水寨里面。
    “廖兄,我还有一事,需要你这个父母官出面摆平!”
    “徐兄只管吩咐!”廖玉对徐铮的来头,已经多少了解了些。
    “我要几个水寨里面的高阳百姓,全部迁居琼州府!”
    廖玉刚要插嘴,被徐铮制止了,
    “廖兄,你先别急,先听我说,我琼州府愿意免费给迁居琼州府的高阳百姓每家一套宅子,每人五亩耕地,每户一头牛,每人一两银子作为安家使用!”徐铮给出的条件对于普通人很不错。
    “成!”廖玉别有深意的看了眼徐铮,不过什么话都没说,反而痛快的答应了徐铮。
    徐铮此举主要是为了保住孙承宗的名声!
    要知道水寨里的人都是高阳城的知情人!
    “呸,呸!”多尔衮奋力推开了压在身上的碎土块,烂木头,然后探出头,用力的把嘴里脏东西吐了出来,显得异常狼狈。
    四周也有了动静,几个在爆炸中幸存的家伙,纷纷爬了起来。
    几个反应快的,赶紧跑过来,把多尔衮搀起身,殷勤的拍打着多尔衮衣服上的灰土。
    “去,给我召集所有人手,本王要平了高阳城,顺便把孙承宗被俘的消息放出去!”多尔衮喘着粗气,说到。
    “是!”
    高阳陷落,前帝师、阁老、督师孙承宗被俘的消息迅速传往四面八方。
    京师太和殿,早朝。
    脸色铁青,满眼血丝的朱由检正在发脾气,“八万精兵枕戈待命,却眼睁睁看着皓首阁老被俘受辱;半旬不到,衡水、武邑、枣强、鸡泽、文安、霸州、阜城、平乡、南和、沙河、元氏、赞皇、临城、高邑、献城十五城陷落,谁能告诉我,卢象升到底在做什么,做什么?”
    最近几年朱由检的脾气愈发喜怒无常。
    绝大部分大臣们上朝的时候,只要事不关己,大多都是秉承着沉默是金的原则。
    “刘宇亮,你是内阁首辅,你来说!”朱由检见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应答,最后直接点名。
    “回皇上,老臣无能,老臣惭愧!”刘宇亮被吓的腿一软,当场跪在地上。
    “朕看出来了,你所言确实不虚!先跪在一边,等会在处置你!”朱由检冷笑到。
    “杨嗣昌,你来告诉朕!”朱由检再次点名。
    已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代掌兵部事宜的杨嗣昌,稳步走出朝班,在御道上跪了下来,“皇上,容臣祥禀!”
    朱由检哼了声。
    “皇上,卢象升调度无方,指挥不力以致作战不利、丧师失地、有辱国体,的确是不争事实!臣认为只有功赏过罚,方足以彰显朝廷信力!臣建议免去卢象升兵部尚书一职,以侍郎身份,戴罪立功!”
    “准!”朱由检毫不迟疑的同意了杨嗣昌的建议。
    “为了加强宣大一代防线,臣推荐陈新甲继任宣大总督,同时免去卢象升暂代宣大职务。”
    “准!”朱由检再次同意了。
    “皇上,奴贼狡猾且惯于游击,我军虽处处设防,但却处处漏洞,因此奴贼才有可趁之机!臣认为要想阻止奴寇继续肆虐北直隶(河北),惟有与敌决战!”
    “接着说!”朱由检是个极其自律的人,刚才的怒火,现在已经控制的差不多。
    “皇上可曾记得微臣提过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朱由检点了点头。
    “微臣认为,想要给奴寇致命打击,首先得限制奴寇的游击范围;其次使用绝对优势兵力。”
    “臣得陈新甲报,奴贼目前营地位于真定,其前锋已经到达固关,龙泉关,极有可能破北直隶而入山西、大同!因此臣建议调宣大总督陈新甲、大同巡抚叶廷桂、山西巡抚宋贤、大同总兵王朴,回援山西,堵死奴贼入山西企图!”
    “同时,命卢象升部,千方百计咬住奴寇主力,但不得浪战,为洪承畴、孙传庭来援争取时间。”
    “皇上,女真贼奸猾悍勇,乃我大明要敌,要想驱逐出去,唯有以空间换取时间!臣无能,只有出此下策,让君父忧虑,使国体蒙羞,皆臣之过也,臣甘愿领罪受罚!”说完,杨嗣昌把脑袋垂到金砖上。
    “朕知道了!杨卿,着兵部拟旨于卢象升,给朕加句话:破了奴兵,他卢象升还是卢象升!”
    朱由检这句话,让满朝文武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凉意。
    “陛下,老臣愿意去保定誓师!”一直跪在地上的首辅刘宇亮突然抬头说道。
    “嗯?”朱由检差点咬了自己舌头。
    就连杨嗣昌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其他朝臣好多私下里相互偷看了下。
    这刘宇亮搞什么鬼!杨嗣昌心里闪电般转过数个念头。
    “你要亲自去保定誓师?”朱由检疑惑的重新问了一遍。
    “是的,皇上!”刘宇亮点点头。
    “杨卿,你觉得呢?”朱由检有点搞不清楚刘宇亮是什么想法。
    要知道这个首辅平日里几乎没啥存在感,今天这是咋了,竟然雄起了?
    朱由检刚说完,杨嗣昌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微微一叩首,说道:“皇上,既然首辅大人愿意亲征,也是一桩美事!臣提议由刘大人接替卢象升,任职总督天下勤王兵马一职,以利于兵权,事权统一,免得众将推诿,玩忽职守,敷衍于是!”
    要知道杨嗣昌已经入阁,但是距离首辅仍有一段位置,前面还有刘宇亮、傅冠、薛国观、程国祥四人,杨嗣昌仅排位第五。
    表面上看,杨嗣昌是建议朱由检给刘宇亮委以重任,但是现在这个总督师,绝对是烫手的山芋,谁接了都不会有好下场!
    更何况刘宇亮一介书生,根本没打过仗!
    刘宇亮闻言,双腿一颤,差点尿了裤子。
    心里暗骂到狗日的杨肥翁(杨嗣昌号肥翁),你这是把老夫往火坑里推啊!
    “准了!”朱由检轻轻的挥了挥衣袖,仿佛在驱赶一只苍蝇。
    保定。
    卢象升面无表情的接了圣旨。
    “督师,这简直就是儿戏、闹剧!”宣旨的中官还没走,兵部主事、赞画杨廷麟已经怒骂了起来。
    说实话,这章写的很痛苦。明朝的史料实在虚假的成分太多,关于卢象升之死,纷说不一。例如有人说是高起潜见死不救,其实不然,高起潜接到杨廷麟求救之后,确实出兵去贾庄救援卢象升的,但是半路被清军击溃。
    也有人说杨嗣昌主和,趁机分卢象升的兵,然后害死主战派卢象升,甚至其中还有朱由检默许,事实上卢象升分兵都是有原因的。
    另外,卢象升从未说过“臣主战”之类的话语。
    同时朱由检调洪承畴、孙传庭帅十几万兵力配合卢象升决战女真人,已经足以显示出朱由检和杨嗣昌打仗的决心了。
    最后是卢象升的兵力数量,也并非很多史书所记载的五千多老弱病残之兵,实际兵力应该是一万两千人上下,合计高起潜的,总计五万人出头。
    换句话说,贾庄之战,卢象升就算八万兵力都在,只怕也是必败之局,欠饷少粮,党派之争,文武之争,阉人等因素等等。
    虎大威,杨国柱能突围成功,卢象升当然也可以,但是为什么卢象升却宁愿战死,而不是逃生?写手臆测被人诽谤,排挤,失落,怀疑等因素固然存在,但是卢之死大部分原因应该在于一个忠臣的气节和一名直臣的宁折不弯、绝不妥协。
    以上只是是个人观点,有所偏颇,还请见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