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2章 万人大移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久,城内送出了粮食。
    吴生生一直提心吊胆的盯着城下,生怕土匪们食言攻城。
    徐铮这会可顾不上太原城。
    粮食到了之后,徐铮命人把粮食袋子摊开,摆在地上,又派队员们到城墙根下的地窝里四处吆喝,
    “牛头山山大王发粮食啦!”
    “牛头山山大王发粮食啦!”
    “抚台大人,这帮土匪是要干嘛?学官府赈济灾民?”知府李青钥皱着眉头,好奇的看着城下。
    “吁!”吴生生长长出了口气,没有答话。
    “官府不赈灾,山大王倒给粮食?”
    “不会让我们当土匪吧?”
    “哎,真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世道了!”
    “乡亲们:愿意跟我家大王走的,每人十亩好地,每亩只收一斗,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早去早得!”
    “啥?山大王还分地?”
    “不太可能吧,这天下不都是老朱家的吗?”灾民议论纷纷,没有一个敢主动站出来。
    “如果大家不相信,我们可以先立字据后分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与其在这里等着饿死,还不跟我们去种地!来去自由,绝不强求!”
    徐铮让队员们在人群里反复喊话。
    一个六十几岁的头发花白的老人颤巍巍站了出来,“敢问山大王,地在何处?”
    一个队员走上来说到:“咱们的地在琼州府,整个一座大岛,跟,跟山西差不多大小,全是咱们大王的!”
    “琼州府,那可是够远的!”
    “真是每口人十亩好地,亩税一斗?”另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问到。
    “如果你们不信,可以和我家大人立下字据!”
    “不会是骗人的吧?”
    “大家放心,等你们到了,如果发现是骗人的,我们家大王给你们发路费,让你们回来!”
    “早去早得啊,去晚了后悔一辈子!”
    有不少灾民心动了。
    “这帮人不会是高、李之流的,煽动灾民造反吧?”李青钥嘀嘀咕咕。
    吴生生心里也一个劲的打鼓。
    “凡是愿意跟我家大王走的,我们先给十斤粮食!”
    “我愿意!”一个老光棍咬咬牙,大声说到。
    “我也愿意!”一个老妇人也喊到。
    “我!”
    “我们一家人!”
    一旦有了开头的,后面的灾民毫不迟疑。
    毕竟徐铮这里的粮食是有限度的,答应的晚了,极有可能分不到粮食。
    一千石,两万多斤。
    很快粮食分完了。
    徐铮让人统计了下,差不多有两千来人。
    在加上原来一千多人。总计四千人。
    在城外住了三天。
    这期间又有不少灾民主动过来。
    最后人数越来越多,眼看着要超过万人了。
    徐铮没办法,只好主动叫停。
    在这么下去,自己都得饿肚子了。
    徐铮已经让人通知下去,今天准备出发。
    剩下的粮食全部做成了干粮。
    徐铮也拿出来全部的补给品,李长青算了下,仍然有缺口。
    徐铮看向流风,微微一笑。
    流风顿时领悟,把火箭发射车再次拉到太原城下,游行了一圈,又讨回了两百石粮食。
    “按照公子计划,这些粮食翻过太行山,应该差不多了!”
    “那行,至于缺的粮食,等到了河北,让流风继续敲竹杠!”
    “公子!”流风拉着脸,一脸的不高兴。
    吴生生见城下的土匪终于撤走了,一直高悬的心才落到了实地。
    徐铮已经提前安排下去了,联络南直隶的高得,移船北上,地点仍是蓟州。
    现在已是二月,等到灾民们走到蓟州,时间应该已经是三月底或者四月,蓟州港最起码可以通行了。
    流风的火箭果然管用,每次遇到一座城池的时候,就拉着火箭发射车过去射几颗火箭,对方无不例外的两手送出粮食,甚至比较富庶的地方,还会给几头大肥猪。
    灾民们的身体在口粮的保证下,渐渐恢复。
    也有人想中途退出的,徐铮懒得跟他们计较。
    尽管现在不缺粮食,可这些都是在徐铮的武力保障之下才有的,既然中途退出的这些人想不明白,那也没办法。
    最终顺利到达蓟州港。
    高得带着人,早已在岸边住了下来。
    “公子!你终于回来了!”
    “嗯,这一趟确实离开的时间有些长,辛苦你们了!”
    “船只够用吧,我这次带了差不多有八千人!”
    “公子你可真行!还好上次您给我们发了信息的,我把崖州那边所有的,能下海的船全部带了过来了,八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好!立即安排登船吧,我估计官府已经注意到我们了,毕竟人数太多!”
    “是,公子!”
    “竟然还要坐船?”一个灾民看着眼前的平底船,直发怵。
    “琼州啊,远的很,不坐船只怕三个月都走不到!”另一个灾民看样子读过一点书。
    “这就是海船?”另一灾民问到。
    “哈哈,当然不是,海船还在大海里呢,这船只是往海船上运东西的!只能在港口里跑,要是到了海上,一个大浪就翻了!”负责维持秩序的队员笑着说到。
    所有人员转运了两天,才全部上了船。
    “我靠,高得,你不会把咱们崖州的家底子全部搬来了吧?”流风看着眼前大大小小的海船,张口结舌的问到。
    高得个头很高,居高临下的拍了拍流风的脑袋,“你的眼光确实不错!”
    这时候蓟州港口岸上出现了一队官兵,为首的用单筒望远镜看了看海船,然后带着部下,转身离去。
    徐铮早已让高得在福船上挂起了郑芝龙的旗号。
    “看来咱们的船还是不够用啊!”徐铮叹了口气,
    “我还想要五十条双桅福船!”高得很认真的跟徐铮说到。
    李长青插了一句嘴,“公子,我们部门最起码也要五十艘卡瑞克大帆船!”
    “你们这是干嘛,敲公子的竹杠?”流风也凑了过来。
    “此次回去就扩充船厂,咱们毕竟得有了人,才能做事情!”徐铮点了点头。
    “那么移民呢,是不是还要继续?”李长青看着每艘船上面装的满满的灾民。
    “要,这不过不能这样移民了,回去之后尽快联系郑芝龙,跟他合伙,这样移民的阻力就会小很多,咱们只要跟在后面就行了!”
    “对,让郑芝龙打头,毕竟他有官家的身份!”李长青跟着说到。
    “实在不行,就用银子买!”徐铮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说到。
    “啊?”李长青和流风顿时张大了嘴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