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50章 敢不敢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么善良的我,20190428031726160,暗极星夜的推荐票!
    今天就一章了,工作有些忙。
    竟然是帝师孙承宗!
    “义父,您,咋来了?”徐铮赶紧跪下磕头。
    孙承宗脸拉的很长,不怒自威,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徐铮。
    徐铮见孙承宗不发话,也不敢站起来。
    “怀正!难道你真的成了反贼了吗?”孙承宗沉闷的嗓音从徐铮的头顶上落了下来。
    “义父,徐铮没有造反,只是想保住亲人、朋友的性命而已!”徐铮解释到。
    “哎,自欺欺人啊!”孙成长叹一声,“你请来吧!”
    徐铮起身,“还请义父里面说话!”
    孙承宗仍是不苟言笑,径直走进客厅,把徐铮扔到了身后。
    “少爷,老爷子一路子受了很多辛苦,又听说了你的消息,所以心情不太好!”其中一个家人,走到徐铮跟前,轻声说到。
    徐铮笑了笑,“放心,爹教训儿子,天经地义,这点道理我还是明白的!你们下去好好休息吧,把这里当成老爷府上就行,不用拘束!”
    “谢少爷!”两个家人本来要跪下磕头的,被徐铮拉住了,“流风,带两位小哥下去休息,好好款待!”
    “是,公子!”
    安顿好两个家人之后,徐铮走进客厅,见孙承宗已经坐了下来,徐铮忙给老爷子倒了杯热茶,然后又让侍卫端了盆温水,给孙承宗净面。
    徐铮拧了块湿布,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也不见外,接过来,擦了一把,然后又喝了一盏茶。
    “义父,您不是在辽东吗,怎么突然间到了琼州?”徐铮帮孙承宗再次添满茶水。
    “我已经辞了辽东的差事,本来想直接回河北高阳的,但是又听说了你的事,所以就过来了!”
    徐铮这才知道,原来老爷子是关心自己。
    “给义父添忧了!”徐铮再次跪了下来,磕了个头。
    “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打死我都不相信我的义子竟然会背叛大明,成了乱臣贼子!”孙承宗把茶杯重重一顿,可见心头火气之盛。
    “义父,恕怀正直言,十三年之后,大明必亡!”
    “胡说!”孙承宗腾的站了起来,指着徐铮,“一派胡言!再这样说老夫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徐铮自己站了起来,把孙承宗扶到椅子新坐了下来,
    “义父先别着急,我可以跟义父打个赌,如果义父输了,到时候一定要听从孩儿的安排!”徐铮这是要救孙承宗。
    但是以孙承宗的脾气,想让他放弃高阳城和全城百姓逃命,绝对是不可能的!
    现在孙承宗来了,徐铮绝对不会放过。
    “老夫一向不好赌!”孙承宗想也没想,直接拒绝。
    “义父,如果您知道了我赌的是什么,你肯定会感兴趣的!”徐铮当然不肯放弃。
    孙承宗见徐铮这么坚持,也不仅起了点兴趣,“也罢,姑且就听听你的!”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九日,建州骑兵兵困高阳城,前帝师、蓟辽督师、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携全城百姓及五个儿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抗击奴贼,后城破,孙家百余人受难,高阳百姓死伤无数!”
    徐铮如同梦游一般,念出了一段史料。
    这是后世历史上记载的最清楚、最悲壮的事件之一。
    可以说只要是明粉,没有哪个不知道这个悲剧的!
    “绝不可能!”孙承宗再次按捺不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是绝不可能的!”
    “你又如何能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真是荒唐!无稽之谈!”
    孙承宗气的嘴唇都发白了。
    “义父,我就是要和您打这个赌!”徐铮神色坚定的说到。
    徐铮其实把这个事件只说了一半,关于孙承宗的结局并没有提到。
    “赌什么?”孙承宗问到。
    “我就赌如果到时候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您老人家一定要听从我安排!”徐铮斩钉截铁的说到。
    “如果我不赌也不听呢!”孙承宗差点被徐铮逗乐了。
    徐铮一咬牙,“如果您老不答应和我赌,那么我现在就强行把义父和家人,全部搬到崖州!我说到做到!”
    “去!休得胡言乱语!老夫之家事,又岂能轮到你来做主!”
    “义父,难道您是不敢?”徐铮也豁出去了。
    “别跟我玩激将法!”孙承宗一摆手,
    “怀正,你恩师徐玄扈一辈子忠君爱国,忠厚仁次,令名远扬,你年纪轻轻,身居高位,为人弟子也罢,为人臣子也好,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君臣大义,师恩深厚,难道你就没有替你恩师想过?你这样岂不是让他身后蒙羞?又岂是臣子所为?”
    “义父,我的确没造反啊,将来顶多也就是听调不听宣而已!我之所以这样做,只是想为大明多保留一些人才,免得都被京师的那位全部祸害了!”
    “义父,什么叫君臣大义?”徐铮说到这里,反问了句。
    “一言以蔽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孙承宗觉得君臣大义如果细说,只怕今天也说不完,最后用了一句话概括。
    “义父,倘若君臣大义只是如此,那么我徐铮宁愿不要!我可以为国死、为百姓死、为家人死、为朋友死,为爱人死,但唯独不能为君死,因为他朱由检这个君代表不了大明,代表不了天下百姓”
    “胡扯!君即是国,国亦是君,忠君就是爱国!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孙承宗被徐铮的歪理气的整张脸都有点狰狞了。
    “义父,当一个君上是一个勤政爱国的好皇帝时,我们可以忠,但是当一个帝王站到了整个国家、民族的对立面时,你还要忠吗?读书是要我们明大义,而非愚忠!‘为天下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我们读的圣贤书啊!”徐铮开始尝试说服孙承宗。
    “当今圣上怎么就站到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了?圣上一心为民,铲除阉党,重用贤臣,宵衣旰食,勤俭节约,怎么就不是好皇上了?”孙承宗也反问到。
    “义父,朱由检铲除魏忠贤,争的不过是皇权,何来为民?勤俭的确有,但是内宫一年百万两花费,难道又不是民脂民膏?至于重用贤良,那就是笑话了,杀的贤良比用的贤良都多!朝廷之上党争不断,温周窃据高位,四民学说、预决算、开海兴商种种良策弃之不用,动辄加税于民,奸臣巨富财盈于野,小民难得一顿饱食,陕、山灾民遍地,关外敌酋虎视眈眈,亡国亡种已经迫在眉睫,他算什么贤君,又算什么明皇!”
    “薄情寡义,狐疑自私,任性胡为,为朝政一窍不通,为行伍半点不通,为经济白痴一个,这样的皇帝也称上圣君?”徐铮也渐渐激动起来。
    “你!”孙承宗一时间被徐铮说的有种反驳不了的感觉。
    “怀正,你啊你,我是看出来了,在你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君臣大义!”
    “这点我承认,我只忠于大明,忠于大汉民族,忠于天下百姓,我爱我所爱的人,恨我所恨之辈,人生当如此!”徐铮这次是彻底的把心声表露了出来。
    “好吧,我说服不了你!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你永远不会反对大明!”孙承宗想了再三,决定退一步。
    “恩师去之前,我曾答应:永不反明!这话我说到做到!您老人家要是不信,就答应跟我赌!”徐铮念念不忘,缠着孙承宗,一定要他答应和自己赌一把。
    “好吧,老夫就和你赌一次!”孙承宗没好气的看着徐铮。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徐铮说的极其认真。
    “嗯嗯!”
    “义父,要不你现在就住在我这里吧,高阳那边也没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去,去,人老了,都眷恋故土,你不要再胡搅蛮缠了!”
    “答应我,永不反明!”
    “我保证!”
    孙承宗可不仅仅因为徐铮说了,就会相信!
    接下来,孙承宗自己在崖州城四处走了走,以验证徐铮的话。
    一番查探之后,发现确实跟徐铮自己说的差不多。
    其实孙承宗对于徐铮说的一句话很赞同:为大明多保留些人才!现在的朝政已经不是当初了,孙承宗自己能感受的到那种风雨欲来但又无力回天的失望和绝望。
    要不然自己又怎会主动辞职呢!
    “大明的先皇们,多保佑保佑大明朝吧!”
    “至于崇祯十一年的事情,会正如自己这个义子所预言的那样发生吗?”孙承宗心里隐约有着一丝不安。
    徐铮趁机提起了茅元仪这个人。
    徐铮记得茅元仪曾经在孙承宗的麾下任过职。
    孙承宗想了想,“老夫不敢保证他会来,不过可以带着你一起去看看,至于你能不能说得动,就得全全靠你自己了!”
    徐铮表示无异议。
    尽管徐铮再三挽留孙承宗留在崖州,孙承宗仍是坚持回高阳老家。
    徐铮没办法,只好放孙承宗回去。
    孙承宗临走的时候,徐铮让孙守志和张全友带人护送孙承宗至高阳。
    并趁机和孙承宗顺路去探望茅元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