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01章 赚大钱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徐铮回到南直隶的时候,已是三月。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银子全部换装漕船,沿着运河北上,直奔京师。
    毕自严已经闻船变色,打死也不愿意再坐船,最后改坐马车,走陆路上京。
    徐铮还是坐船。
    一路无话,徐铮到达京城已经快四月初。
    把船上的银子转上马车,徐铮自己赚了五万多两,朱由检和王公大臣们加起来也差不多在五万多两,总计十一万两多的银子,换成后世重量大约有四吨多重。
    徐铮故意没找大车,而是全部用手推车。
    每车一百斤。
    总共雇佣了一百辆手推车,排着队伍,在锦衣卫的看护下,沿着街道浩浩荡荡的前行。
    朱由检已经接到了徐铮的汇报,听说自己这次大约赚了三万两左右,一直乐的合不拢嘴。
    看来自己在经营之道上还是很有天分的么!
    凡是参与投资的,多多少少都赚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引起了轰动!
    出海做生意,发大财,成了议论的主要话题。
    不少投资少的,还有没投资的王公大臣,纷纷打听,朝廷什么时候再次出海!
    徐铮把银子入库后,再次让李长青发动广告优势,在京师宣传南直隶宝船厂,可接受船只预定,大明钱庄也接受投资,或共同出资组建船队。
    就连朱由检也在询问,徐铮下次什么时候出海。
    户部尚书毕自严上书,要求朝廷尽快组建海贸船队,以出海盈利。
    朱由检宣徐铮入宫。
    “徐铮,朕已经被人催的吃饭都不得安稳了,你说说,到底要怎样才能快些组建船队,出海发财!”
    “皇上,想出海得先有船啊,要么造,要么买,要么雇,具体该怎么办,还要皇上你自租做主!”
    “不过我的建议是买,您出银子,我那船厂还有两艘新船,您要是不买,我可就卖给别人了,现在可是抢手货!”徐铮笑嘻嘻的说到。
    “呸!又想赚朕的银子,没门!”一提到钱,朱由检立刻变得敏感起来。
    “哈哈!”徐铮一阵笑。
    王承恩在旁边有点担心的看着朱由检,担心皇上发飙。
    “早知道这样,当初的宝船厂就不应该卖给你!朕现在后悔了!”朱由检有点耍无赖般说到。
    徐铮耸了耸肩膀,双手一摊。
    “朕就不信,离开你这宝船厂,还就赚不到银子了!”
    徐铮嘿嘿一笑。
    大明钱庄。
    李长青最近很忙,成立的贸易基金,几乎一天就翻一个!
    应了那句老话:数钱数到手软!
    李长青不得不临时增加了数名伙计点钱。
    这才多长时间,贸易基金已经突破了百万两大关!
    李长青都有点怕了,甚至暗地里,设置了不少门槛,期望能给人们的投资热情降降温。
    徐铮知道后,狠狠的批评了李长青,“怕什么,敞开了收。”
    也有不少实力雄厚的王公贵族,四处求购海船,准备单干或者合伙经营。
    徐铮仍是不急不慌,按部就班。
    月港的谢正阳给自己开了三个船坞造船,南直隶也开了三个船坞,一次性就是六条双桅福船。再加上自己原有的四艘(宝船厂的工匠把最初的那艘福船重新组装好,还给了徐铮,一艘卡瑞克大帆船,三艘福船,另外南直隶船厂有两艘完工的福船,徐铮并没有计算在内,是准备卖给朝廷的),不知不觉间,竟然有十条福船了!
    下次出海得把李长青带出去了,以后正好负责海贸。
    至于钱庄,就让老道士来接手好了。
    苏州只保留纺织厂。
    徐铮很快做好了人事变动。
    对历史了解的徐铮,知道皇太极又即将开始进攻辽东。
    而不久之后,登莱也将发生兵变,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为了应对未来的危机,徐铮决定为大明研制一种武器,主要是为了支援大凌河城。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将发兵五万,围困大凌河城。
    在围城期间,明军三次援助失败,大凌河城发生人吃人的悲剧,最终祖大寿带着关宁军投降皇太极。
    徐铮已是名声在外。
    如果不出意外,到时候援助大凌河城,只怕推脱不掉。
    至于如何援助,徐铮已经考虑了很久。
    最后把目光放在臼炮上面。
    徐铮并不认为自己能孤军深入,突破皇太极的大军包围圈。
    因此就必须用别的方法。
    徐铮记得很清楚,明朝有一款威远将军铜炮,其实也就是臼炮。
    重量五百六十斤,口径两百一十二毫米,长度六十九厘米,弹丸重一斤、两斤、三斤、五斤不等。
    四十五度角最大射程两到三里。
    本来徐铮想用康格里夫火箭的,但是后来出于保密的原因弃用了。
    就臼炮吧!
    好在徐光启本身就有督造红夷大炮的任务。
    徐铮利用徐光启的职务便利,找了两个匠人协助。
    铜炮比铁炮的制作要简单些。
    十来天功夫,还真被徐铮造出了两门铜炮(清朝戴梓仅用八天就造了出来)。
    铜炮的奇怪样子,让协助徐铮造炮的两个匠人奇怪了很久。
    直到试射的时候,才明白了徐铮为什么把这两门怪模怪样、大肚子,炮口朝天的大炮叫做“冲天炮”。
    试射出来的结果,跟徐铮的记忆资料还真差距不大。
    最大装药,五斤弹,最大射角,射程两里半。
    徐铮塞了不少银子给两位匠人,自己又出资购买了不少铜料,最后一共制作了五十门冲天炮,徐铮把所有的冲天炮封存之后,紧接着又开始处理另外一批物资。
    新军被裁撤了,没有报废的火铳,徐铮没有收回,而是送给了使用者。
    对于燕军被裁撤,其实早在徐铮意料之中。
    本来就想把燕军作为易耗品的,结果没想到阵亡的人数还赶不上刚成立时为正军法杀掉的人数。
    看来还是低估了火药武器对冷兵器的威力。
    难怪戚继光每次打仗阵亡的人数总是极少。
    有不少参加过燕军的锦衣卫、厂卫以及內侍偷偷的找到自己,表示愿意一辈子跟着徐铮。
    徐铮没有明确拒绝,但也没表示接受,只是给了个模糊的答案,以后再说。
    至于剩下来的两百门虎踞炮,以及两三百辆四轮大车,马匹,朱由检一股脑扔给了徐铮。
    并不是朱由检大方,而是当初一共就给了徐铮五万两银子做军费。
    再加上燕军被裁撤。
    朱由检对徐铮其实很内疚,所以大手一挥,这些物资就让徐铮发笔小财吧。
    徐铮也没打算客气,不过对于物资,徐铮已经想好了用处。
    卢象升的天雄军。
    算算时间,卢象升的新军应该也差不多了。
    如果到时候,朱由检让自己援助大凌河城,,那么卢象升的天雄军,就是自己能够依靠的唯一力量了。
    这批物资就相当于是使用卢象升天雄军的租金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