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73章 名人荟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海贸么!”提到海贸,徐铮也皱了皱眉头,“你这里的海贸情况有些特殊!”
    “是啊,当前朝鲜据说已经被建州人征服,而日本又是太祖曾经禁止海贸的对象,确实难办!”孙元化对历史自然很熟悉。
    徐铮心里哀叹了声:这个大师兄实在太老实了!
    想到这里,徐铮决定换个说法,“有民间贸易一说,师兄可曾耳闻?”
    孙元化眨巴眨巴眼睛,吞吞吐吐到:“民间贸易?就是走私吧!”
    看来这个方法不行。
    徐铮再次换了一种说法:“师兄,咱们现在朝廷鼓励海贸,尽管朝鲜沦陷,但那跟我们贸易没关系啊,该买卖粮食就买卖粮食,你情我愿的事情,至于日本更是如此,朝廷现在可没有明确说不许和日本来往。如果师兄你不愿意用官府的名义去做,那么完全可以可以鼓励民间商人去做好了!”
    孙元化仍然有点抹不开。
    “师兄,贸易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甚至还有私人的,关键在于管控力度。尤其是朝鲜和日本,距离我大明只有海路,运输成本极低,很明显有大利可图,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情,不去做,实在太可惜了!”
    “尽管此次海贸没有在登莱地区设立港口,但是师兄完全可以向朝廷申请,将此处作为朝鲜和日本的专属贸易港口,岂不是大有可为?”
    孙元化被徐铮说的有几分心动。
    “更何况,除去对外贸易,还可以开展对内贸易,比如漕运改海运,江南地区和北方货物的流通,都可以趁机兴办!”
    徐铮又加了把火。
    “照你这样说,事情还真是大有可为啊!不过没船啊!”孙元化想到了最实际的问题。
    “没船就造,我看双桅或者三桅的福船就蛮好!”
    “难!”孙元化摇摇头,“自从三宝太监下西洋至今,大明的造船江河日下,南直隶的龙江船厂估计现在都不一定能找得到匠人,你所说的双桅又或是三桅,只怕不容易实现!”
    “不满师兄,我这次前往南直隶,第一站就是龙江船厂!”
    “那你最好有点思想准备!”孙元化并不看好徐铮的此行。
    “实在不行,就去广东福建的沿海购买,此事师兄一定要早做准备,只要师兄定下来,我可与师兄一起做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徐铮正好盘算到自己在月港建造的船只也应该差不多了,实在不行,到时就一起组团好了!
    “小师弟,你有船?”
    “我可以买!”徐铮笑的很贼,“等先看过龙江船厂的情况吧!”
    “那好吧,我该怎么做呢?”孙元化问了半天,又回到了原点。
    “找人合伙,组织物资和银子,还有人手,通译!”
    “试试吧!”
    说到这里,徐铮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几声,两人顿时相视大笑,
    “还真对不起小师弟了,要是让老师知道我把小师弟饿的肚子直叫唤,肯定又是一顿臭骂!”
    “哈哈哈!”
    “走,请你在登莱最大的馆子‘燕凤楼’,吃顿海鲜大餐,顺便也把我的属下介绍你认识认识!”孙元化站了起来,拉着徐铮往外走。
    “难得敲诈你这个铁公鸡一次,今天我可要多吃点!”徐铮笑嘻嘻的说。
    “尽管放开了吃!”
    燕凤楼里已经接到了巡抚大人请客的消息,早已准备好了房间,徐铮和孙元化到的时候,,房屋里已做了不少人。
    见孙元和和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于是纷纷站了起来,给孙元化行礼。
    孙元化笑着摆手,“你们先别拜我,我身边的这位才是大神!钦命参将徐铮。”
    除了其中一个人稍微点点头,其余的都是哗啦一声,跪倒了一大片。
    徐铮暗中感慨了下,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爬了这么高了!
    赶紧笑着说到:“快请起,各位有礼了!”说完躬身转了一圈。
    孙元化趁机给徐铮开始介绍众人:张大可,登州总兵,就是刚才唯一站着的人。
    张焘,登莱副总兵,中军副将。
    耿仲明,中军参将。徐铮特地看了看,果然跟史书记载的差不多,身材高大魁梧。
    孔有德,骑兵参将。
    李九成,副将。
    宋光兰,登莱守备。
    王梅,登莱分巡道。
    王微,山东按察司佥事,监辽海军务。
    最起码都是名人啊!徐铮心里说没有感觉,那绝对是骗人的!
    介绍完之后,各人依次坐下,然后开始上菜。
    吃饭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文人玩不过武将。
    尤其是孔有德,嗓门最高,酒自然喝的最多,耿仲明则是低调了许多,李九成基本不怎么讲话。
    “徐参将,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孔有德咧着大嘴,右手端着酒杯,笑着说到。
    徐铮轻轻的笑了笑,“你们也不老啊,只不过稍微比我年长几岁而已!来来,再干一杯!”说完和大家再次碰了碰酒杯。
    孔有德一仰脖子,然后把杯子来了个底朝天,惹得众人一阵抱怨,也只好跟着干杯。
    尽管徐铮的酒量不算小,但是一段饭吃下来,也是头晕眼花。
    王微和孙元化还有徐铮一起回到了巡抚衙门。
    徐铮净了脸,然后又吃了醒酒汤,这才清醒了许多。
    王微和孙元化都是天主教的教友,因此关系自然近了很多,其实还有一个张焘,不过张焘另外有事情忙去了。
    两人见徐铮清醒了,于是让人重新沏了浓茶,
    “小师弟,这位王教友你可认得?”孙元化独一试探试探徐铮到底清醒了没有。
    徐铮丢了个白眼给孙元化,然后站起身,对着王微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王微赶紧起身还礼。
    孙元化不解的看着徐铮,“你这是干嘛?”
    徐铮笑到,“今日在师兄这里,能够遇到《奇器图说》的作者,真是十分开心!尤其是王先生的‘西器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的言论更是深入我心,惟有施礼才能表达我的激动!”
    “言过了,言重了!”王微身子很瘦小,几乎是干巴巴的一个小老头。
    “你竟然也知道《西器图说》?”孙元化奇怪的问到。
    “嗯,我知道啊,还曾经拜读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