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4章 三千火铳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下面得让徐铮谈恋爱了,第一、历史上的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的相关记录一点都没有,应该是被皇太极派人抹去了;第二史书都记载的都是皇太极如何如何痴情、爱恋、珍惜海兰珠,但却从来没描绘过海兰珠如何如何喜欢皇太极,并在痛失爱子后病逝离世,于是我想给海兰珠一段不同的人生际遇,让她活生生的展示下自己的性格,尽管结局早已注定!
    如果我的引申引起您的不适,还请您跳过下面这几章为爱打的头破血流的场面。
    另外其实本篇小说是离不开爱情的,尽管不会种马,但是其中重头戏仍是徐铮、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感情纠纷,当然也离不开秦淮河畔美女们的风花雪月。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绝大部分任都已经学会了装药、瞄准和射击,最大的差距只是熟悉程度而已。
    高起潜的速度最快,虽然准头不高,但是竟然能达到六发一分钟。
    徐铮怀着极度矛盾的心情,把高起潜作为一个典型树立了起来。
    “人人都学高起潜,杀尽奴贼把家还!”
    口号喊的震天响。
    高起潜激动的脸通红,走路的时候吧胸脯挺的老高。
    由于表现突出,高起潜已经被提拔成小队长。
    目前的训练已经初具成果,三段射已经能够做到连绵不绝。
    至于运动射击和精确射击,徐铮没有提上训练日程。
    队列就更不用说了。
    徐铮的目的很明确,只要会站着开枪就可以。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徐铮还打算让太监们除了火铳之外,另外每人携带长枪,火铳开完第一枪就地丢弃,然后三千长枪兵来个“向右刺”的,后来想想万一建州贼可以左右开弓呢,一招鲜只怕不行。
    按照最初构想,应该配备虎踞炮和佛朗机炮的,但是最后被徐铮精简成只配备虎踞炮。
    所有的虎踞炮全部给改装成两轮牵引炮。
    由于没有大规模装备马匹,所以徐铮考虑得是车载,连人员加上所有装备以及补给,徐铮计划装备两百六十辆四轮越野马车。所需要的木头、铁铜铅以及马匹驭手,全部委托后勤处。
    幸亏李天华带来的一百多个工匠,再加上王承恩临时又征调了不少工匠,不分昼夜的赶制,从而保证所需。
    徐铮的计划很简单,依靠侦察兵的消息,准备抓住战机,通过车载步兵,快速占据有利地点,火铳兵下车,列队射击。
    对付建州和蒙古的骑兵全部依靠虎踞炮和扎马钉。
    徐铮想过了,就算拿着四千人全部换了建州贼和蒙古骑兵,也绝对划算,哪怕是二比一,徐铮也会乐的合不拢嘴。
    可怜这四千太监仍旧蒙在鼓里,尚且不知道自己在徐铮和皇上眼里,只不过是一堆炮灰!
    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几乎每个人把吃奶的劲的用了出来,太监內侍们释放出来的潜力绝对惊人!
    根本不用教官催促,热情极其高涨!
    徐铮暗中检查过太监们的铳管,超量的训练已经让铳管寿命消耗了将近三分之二。
    也就说顶多打上三两场仗,几乎所有的铳管都将报废。
    不过这不在徐铮的考虑范围之内,总之就是一锤子买卖!
    徐光启几乎整天泡在教场里,训练的声音,枪炮的震响,让徐光启年轻了几乎十岁,浑身上下都是用不完的力气。
    历书修订已经暂时停工,京师防御又有孙承宗负责。
    徐光启甚至拿出了自己设计的红衣大炮设计图,并交给后勤处要求试制。
    徐铮没办法,只好推给王承恩,王承恩又把设计图献给了朱由检,朱由检看见了大喜,特地安排进行仿制。
    反正徐铮也不想装备红衣大炮的,无他,太沉了。
    大明朝现有的道路硬度根本承受不了,当然如果只是守城还将就用,不过必须解决转向和可调射角的难题,否则只能直线射击,过于浪费。
    侦察兵们已经完成了初步训练,被划拨到徐光启和张礼真的情报部门,并且派了出去。
    第一批消息已经返回校场,毕竟飞鸽传书的速度大大快于战马的奔跑速度。
    “完了!蓟州防线被突破了!”徐光启手里的鸽信飘然落在地上,整个人如同瞬间被抽空了力气,软软的瘫坐在凳子上,脸色灰白。
    张礼真捡起了鸽信,看了眼,拿着就往外跑。
    “公子,公子!”张礼真飞一般跑进徐铮的屋里。
    “怎么了?”
    “建州贼没有在蓟州和我军决战,而是绕过蓟州,然后分兵,一路前往前往顺义,一路直奔通州!”张礼真把鸽信的内容汇报了一遍。
    徐铮的反应很平常,意料之中啊!
    只不过徐铮一直在纳闷,皇太极真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蓟州的,几万人马啊,动静岂能小了,袁崇焕是吃干饭的吗?
    “嗯,知道了,有了新消息再说吧!”
    “公子,要送给王公公吗?”张礼真顺口问了句。
    “可以!以后新军有了情报,可以跟王承恩共享!”
    “是!”
    “高队,又去练枪啊?”杨进朝热情的招呼高起潜。
    “嗯嗯,闲着也是闲着,再说我觉得我天生就喜欢火铳,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它!”高起潜拍了拍肩膀上扛着的火铳。
    “你这成绩都赶得上教官了,还练什么啊!”跟杨进朝在一起的李继周的酸溜溜说到。
    “哈!差远了,不能比,人家教官能打中一百米外的铜板!我可不行!不跟你扯犊子了,练枪去了,回见!”高起潜扛着枪,迈开步子离开了。
    “神气什么,瞧那样,嘚瑟!”李继周看着走远的高起潜,在地上重重的吐了口浓痰。
    “你小子,就是嫉妒心强,走了!”杨进朝拉起李继周,也离开了。
    文华殿。
    王承恩一脸慎重的把鸽信放在朱由检的案上,然后叹了口气,站在旁边。
    朱由检刚刚去方便了下,一坐下来就看到了鸽信。
    “果然不出所料啊,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朱由检这次出奇的没发脾气,
    “大伴,你把鸽信送给孙大人去,告诉他加快京师防御部署吧!人不够就让王公大臣们的家丁上,再不行朕还有十万锦衣卫,八万內侍!”
    “皇上!”王承恩哭着跪倒在地。
    “老货,哭什么!朕就是气的!快去办事!”朱由检有气无力的摆摆手,催促到。
    王承恩即将走出大殿的时候,模模糊糊的听到朱由检在说“袁崇焕啊袁崇焕,你真的想让朕杀了你吗!”
    孙承宗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连声吩咐了好几个人,催促他们加紧布防。
    摆在孙承宗面前却是有一个难题:人手不够。
    按理说京师三大营账面上有十几万士卒,但是真正的兵额只有几万人。
    孙承宗愁的白头发不知道掉了多少根!
    最后无奈只好招募壮丁,按天给银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