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3章 各有所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咳咳咳!”徐铮一阵猛咳,对面的朱由检看着徐铮奇怪的表现,一脸的迷惑。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嗯嗯,朱老板,你说的似乎有点小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徐铮点点头。
    “那你请说!”朱由检每次面对着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年轻人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种被看穿的奇怪感觉。
    “你看,我们钱庄是干什么的?说到底是盈利的,对吧?”
    朱由检心里有点明白徐铮要表达的意思了。
    “既然你借贷的资金已经到期了,而你又还不起,那么钱庄目前还有两种做法:第一收回你的抵押物,或拍卖或自营;第二你再签一个续期的合同,比如说续贷三个月,这样一来钱庄可以给你延期三个月,但是作为惩罚你的失信,这三个月的利率将翻倍。”徐铮详细的解释道,“咱们不能因为有感情就免谈银子,朱老板,你说是吧!”
    朱由检被反驳的哑口无言。
    “亲爱的朱老板,你打算怎么做?”徐铮看着朱由检的窘迫,心里竟然没来由一阵得意。
    旁边的王承恩被气的嘴角直哆嗦,颤抖的指着徐铮,你你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真是作死啊!竟然敢跟九五至尊——皇上谈价钱,而且还把皇上挤兑的如此狼狈,徐铮啊徐铮,你到底长了几个脑袋!
    徐铮瞥了眼王承恩,“不要动不动就用手指着人,是很不礼貌的,而且这是一种挑衅行为,会引发冲突的!”
    “我挑衅?我挑衅你?我堂堂······!”王承恩下面的话被朱由检一顿咳嗽打断了。
    “皇,荒唐!”王承恩嘴巴改的很快。
    朱由检制止了王承恩的冲动,“徐老板,万事都可以商量,是不!何苦要如此苦苦相逼!”
    “朱老板!”徐铮摇了摇头,“这不是逼迫,这是契约精神!你我既然签字画押,就意味着咱们双方立定契约。我现在所说的一切只能代表着你的契约方督促、监督你方执行契约而已,跟咱们之间的私交没有任何关系!”
    “那不就是做了bitch还要立牌坊(为了避免屏蔽哈)?”王承恩的插嘴引来了朱由检一阵白眼。
    “粗鲁!”徐铮心说你好歹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尽管文化人被阉了,那不还是文化人!
    “徐老板,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现在确实遇到了困难,不说别的就连当今天子还偶尔会有缺钱的时候,更何谈咱们生意人呢!徐老板你说是不是。我想我们双方还是冷静的谈一谈,看看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朱由检觉得自己从干上皇帝以来,从来没有今天这么狼狈过,哪怕是面对魏忠贤。
    徐铮摇摇头,“你是说皇上啊,皇上那是自找的!”
    “别乱嚼舌头根子!”王承恩忍不住又插了句嘴。
    “我还真没说错!你不信是吧,我说一条你就明白了:听人说皇宫里的太监人数差不多有十万人了,你说皇帝一家才几口人,要这么多人伺候?难道这么多人不要吃喝拉撒发工资?”徐铮故意刺激朱由检。
    “放屁,太监又怎么着你了!更何况那叫內侍!”王承恩顿时火冒三丈,然后再加上彻底的鄙视。
    徐铮潇洒的耸耸肩头,然后摊开双手,
    “难道我说的人数不对吗?”、
    王承恩刚想接着说,又被朱由检打断了。
    按照徐铮的本意,是要好好给朱由检上一课有关“契约”的课程的,但是想想,又不能把这位大明一把手逼迫的太紧,算了,还是退一步吧!
    沉默了一会,徐铮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破例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宽限你二十天,不计算你的利息。”
    朱由检见徐铮好不容松了口,忙说道:“好,就二十天!”
    王承恩撇了撇了嘴,什么狗屁契约精神,还不都是你徐老板一张嘴,从来没见到过这么会说的,动不动一套一套的,关键是还冒出几个新名词,让人摸不着头脑!
    见双方已经谈出了结果,朱由检忙起身,带着王承恩飞也似的逃离了大明钱庄。
    在回去的路上,朱由检特地让王承恩买了一顶斗笠,顶在头上,在用魔镜遮住眼睛。
    “皇上,你这是干嘛?”王承恩不明所以。
    “丢人呐!”朱由检仍了句话,然后低下头,一路小跑而回。
    崇祯二年二月十六日,朱由检发布谕旨:禁止民间私自阉割,敢有违抗者,按法正罪,绝不姑息。
    徐光启上了一道疏。
    京察!
    整个京师震动了。
    文华殿。
    “徐卿,以往京察都是吏部的事情,怎么今年卿会主动提起?”
    “皇上!臣想借此次京察,推进财政制度改革,从而为实行‘预决算制度’铺平道路。”徐光启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
    见四周无人,朱由检挠了下脑袋,苦笑着说道:“卿还真是直性子!”
    “皇上,‘预决算制度’明明大有益于朝廷,但是自颁布实施以来,朝议纷纷,众多官员借口拖延,致使推行进度异常缓慢,若在这样拖延下去,最后只能是不了而了之!皇上啊,凡是于国家有益的,必须坚持实行,哪怕是招致物议,又能如何!为君为臣在面对困难和阻力的时候,绝不能气馁,更不能放弃,望皇上能理解微臣心意,借京察之机,淘汰反对势力,此乃绝世良机,不容错过!”徐光启是豁出去了。
    你就是个政治小白啊!朱由检看着徐光启的半白头发,良久叹息了一声:“徐卿,真国士也!朕对不住你啊,是朕近日来被琐事转移了注意力,放松了对‘预决算制度’推行的监督,是朕的错!”
    “皇上!此非君之过,是诸臣之过!”徐光启在地上连着磕了好几个头。
    “卿放心,朕已经知道错了,朕一定会尽力加大督促新制度实行的力度的!”
    崇祯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朱由检再次谕旨:京察!
    内阁首辅韩爌揉着脑门子,一连痛苦的坐在椅子上,李标等人围在旁边,
    “诸位,皇上已经彻底否定了我们的初次名单,可是如果完全按照皇上的意思拟定魏忠贤谋逆,那么牵扯的人数可就海了去了,只怕又是一宗震动朝野的大案啊!”
    “哎,刚稳定下来的朝局又得乱了!”李标轻轻的说了句。
    温体仁府。
    “大宗伯,听说皇上要开始京察了。”周廷儒的话不多,但是往往都是说在点子上。
    温体仁点了点头。
    “钱老头是被我们赶走了,可是东林余孽在朝里······”
    温体仁的眼神似乎亮了亮,
    “京察是个机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