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9章 中兴的苗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再次感谢暗极星夜的支持。
    让朱由检没想到的是“预决算”制度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看着御案上堆的高高的全部关于“预决算”的奏章,朱由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部分的都是反对,尤其是各衙门的一把手。
    甚至连反对的理由都是五花八门,只看了三五本,朱由检气的差点掀了桌子。
    “这么好的制度,他们为什么要反对,为什么,为什么?”朱由检对着空旷的大殿,一连后了三声为什么。
    “皇上,皇上您消消火!别这么生气,会伤了身子的!”王承恩赶紧跪在地上。
    “消消火?我怎么能消火!这么好的制度,还没开始实行,就这么多人反对!气死朕了。”朱由检烦躁的在大殿中转圈子。
    “朕就是想不明白!”
    “王承恩,替朕宣徐光启!”
    没多长时间,徐光启到了。
    “徐卿,你看看,你看看这些都是反对‘预决算’的奏章,真是气死朕了!”朱由检指着奏章,说道。
    “这么多!”就连徐光启也吓了一跳。
    “皇上,关键时刻,一定要坚持住,要顶风而上,负重前行!”徐光启开始给朱由检加油。
    “卿放心,朕还不至于因为有人反对就放弃!朕也知道,中兴大业又岂会容易。这么多人不是都反对吗,哼哼,正好给了朕收拾他们的借口!”朱由检的语气听起来有些阴险。
    “徐卿,朕觉得朝堂之上,仍有些不对劲!”
    “微臣没觉得啊!”徐光启表示没感觉。
    朱由检心里叹了口气,徐卿啊徐卿,斗争意识太差了!
    “徐卿,你也知道,朕这辈子最恨的就是结党谋私,尽管首铛已经伏诛,但是逆铛势力巨大,朕犹恐朝廷之中尚有残余,因此不得不防啊!”
    虽然徐光启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是并不妨碍他能够听出朱由检话里的意思。
    “皇上,当年大铛几乎影响到整个朝廷,倘若想要全部清理,无异于一次大换血。由此引发的朝堂震动必然伤及根基,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皇上的中兴大业,因此不宜牵涉过多!微臣觉得处理此事不如学学渔农,捞大放小,既可以有效打击又不至于伤及根本,此之谓可持续发展也!”
    “徐卿的比方就是形象,朕喜欢!”朱由检差点被徐光启的比方逗乐了。
    “好了好了,徐卿,放心吧,你的意见朕会慎重考虑的,你先回去吧!”
    第二天早朝。
    在朱由检的示意下,王承恩当中宣读了一份圣旨:
    毕自肃身为辽东巡抚,在其位不称其职,治军无方,激起兵变,本欲严惩,念其身亡,只革除一切官职,夺封号,以示严惩。
    都督同知宁远总兵朱梅枉负君恩,未能制止乱兵闹饷,视朝廷边防大事如儿戏,实属大错!因此夺前锋将军称号,去职。
    户部左侍郎王家祯调度军资不利,激发蓟镇、宁远等军事重地兵变,革籍!
    “皇上!”毕自严顾不得失礼,哀嚎一声,跪在御道上,
    朱由检看了眼毕自严,默默的叹了口气,把头偏到旁边。
    王承恩赶紧做了个手势,过来几名大汉将军,把毕自严抬了出去。
    “诸卿,朕已经决定了,自崇祯二年起,京师各衙门率先实行预决算制度!”朱由检从宝座上站了起来,用力的说道。
    年关将近,徐铮安排好了驻京人员之后,辞别了老师,然后回黄金山过年。
    崇祯元年过去了。
    回到黄金山之后,徐铮发现黄金山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厂一般,炼铁炉里不停地冒出滚滚白烟,各种矿石、原料堆的到处都是,蒸汽轮机不时的传出一阵阵嘶鸣。棚子里人来人往。
    “哈,玛丽搞得不错么!”徐铮连连赞叹。
    到了黄金山,徐铮拜见了举人老爹和李姨娘,抱了会弟弟,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团圆饭,然后徐铮美美的睡了一觉。
    李长青第二天就被徐铮赶回了苏州,美其名曰:年假。
    然后徐铮一头扎进了车间,毕竟徐铮最关心的就是黄金山一式火铳的生产。
    如果自己没记错,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将越过宁锦防线,突袭内地,届时京城将戒严,恩师徐光启也将领命参与防御京师。
    恩师,弟子一定要满足你这个终生都未能实现的梦想:让你能有机会亲自领军作战!
    为了帮徐光启实现这个梦想,徐铮已经顾不上以前制定的保存实力的长期战略构想。提前参战的恶果很明显:黄金山一式火铳必然引起朝廷和后金的提前注意,这对自己和徐光启是好是坏,徐铮一点把握都没有。
    自己来之前,孙元化已经接到袁崇焕的邀请,准备前往宁远城了,徐铮记得徐光启再三叮嘱孙元化,一定要多用大炮和火枪进行防守,并且抓紧一切可能垦荒,以备万一被敌人长期围困等等。徐铮当时甚至有种感觉,觉得恩师徐光启恨不得代替孙元化前往宁远城!
    恩师,弟子来帮你!
    得益于徐铮穿越者的身份,徐铮设计的黄金山一式火铳,采用了零部件流水线制造,然后整装的生产步骤。在蒸汽轮机的帮助下,制造火铳中难度最高的铳管加工,已经不再是难题。甚至在铳管里拉出了简陋的膛线。
    取决于徐铮这个大bug,黄金山的炼铁技术,金属加工技术,甚至合金技术以及火药提纯技术在当时的大明朝,乃至世界范围,都是首屈一指的。
    比如说原佛格森后装燧发枪的闭锁结构容易磨损,漏气甚至炸膛,这个难题早已被黄金山攻克。徐铮采用了铬盐氧化技术,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火铳口径也被徐铮缩小了一些,铳管适当加粗加厚。
    黄金山一式火铳的参数超出1776佛格森后装燧发枪很多,整枪全重八斤(后世重量),比欧洲的原枪稍微重些,长一米五,口径十二毫米,最大射程两百米,百米破两层重甲,裹绸圆形弹丸,射速每分钟五到六发。根据徐铮的估计,射速应该和后金弓兵差距不大,射程优先于后金弓兵。
    至于火炮,徐铮交代给玛丽的是五十斤和一百斤的两种轻便火炮,五十斤的是虎蹲炮,一百斤的是轻型佛郎机炮,每门炮配十个子铳。虎蹲炮是仿自戚家军,长度三尺,主要发射散子,射程约在一百五十米到两百米,弹幕宽度在十二到十五米;佛郎机的射程约在两百五到三百米,每辆偏厢车配两门炮,一是虎蹲炮,一是佛郎机,两门炮全部配有炮车以及简易缓冲装置绳索,主要是用来防止骑兵冲阵和长途行军。
    要知道这个时代战争还是以战阵冲击为主,大多数战斗发生的距离都在一百米的距离,因此徐铮觉得射程已经基本够用了。
    至于重炮、火箭、手雷这些保密性武器,徐铮是不会拿出来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徐铮还是懂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