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7章 全力以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利用沈家在苏州的人脉,张礼真把诉状递到了巡按大人的府衙里。
    说到巡按,写手在这稍微啰嗦几句:巡按制度起于隋朝,光大于明清。巡按是简称,实际称呼是“巡按御史”,也叫“监察御史”,隶属中央机关督察院。明时设置标准是“全国十三道御史”,清是“十五道”,另外还有“巡盐御史”、“巡漕”等。
    《明史》中说:御史是代天子巡狩。也就是说权利很大,管辖范围也很广,不过官不大,是典型的以小制大。当然御史若是犯罪,则罪加三等。
    按照职能划分,差不多类似中纪委,不过权限要大得多。明朝在宣化和成德年间,进一步强化巡察御史的权威:序在三司之上。这里的三司指的是地方上的三驾马车:都指挥司、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实际上巡按御史和地方最高长官巡抚是平起平坐的,而且还可以弹劾举荐地方三司人员。在文武举、处决重辟、审录冤刑、参拔吏农、纪验功赏更是独断专行,就连巡抚都无权干涉。
    张礼真利用沈万里的关系,把状纸递到了巡按衙门。光天化日之下遭受强盗围攻,纵火死人绝对是大案要案,巡按御史衙门接下也无可厚非,按照官场规矩,既然御史接案,那么当地知县避让也是理所当然。
    吴姓捕头离开不久,巡按御史衙门的人就到了。由于是熟人,因此只是前来通了下消息,说是明日堂前问话,让相关证人准备妥当。
    张礼真当场把当天缴获的三把匕首以及烧焦破烂的门板还有砑工们丢进来的石块等证物交给来人带走。
    张礼真等人决定让释雪花负责申诉,其余等人充作证人,徐铮旁听。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用过早饭,然后赶往巡按衙署,准备过堂。
    没等进去,徐铮等人碰到了一个熟人。
    “姚师爷?”穿越客徐铮的记性比后世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只一眼就认出了巡按衙署门口的中年人。
    姚师爷很明显也记得徐铮,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冲着徐铮招招手。
    徐铮意识到人家是在招呼自己,赶忙走了过去,施礼过后,诧异的道:“姚师爷,你怎么在这里?”
    姚师爷笑了笑,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毛大人,哎!毛大人身患沉疴,业已回家养病。临行时把我托付给巡按大人,也算是有个依附之所,好混口饭吃!”
    徐铮忙道:“毛大人病的可重?”
    “不满公子,毛大人身体无大病,只不过心病难医啊!”姚师爷说话的口气不无惋惜。
    徐铮也是叹了口气,后世野史记载毛一鹭此人确实是想不开,在经历了镇压苏州市民抗税运动后,一度被东林党人腿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再加上天启驾崩,满朝清算阉党,胆小怕事的毛一鹭在天启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死了,享年五十七岁。算算时间,现在已是七八月,徐铮也只能摇摇头。
    姚师爷见徐铮不语,继续说道:“大人自上次山庄回来,心疾日趋严重,但仍时时不忘公子的援手之情,曾嘱托与我,若是有机会,一定要照佛一二。”
    徐铮忙拱了拱手,道:“些许小事到让大人如此记挂,大人真乃性情中人!也有劳姚师爷了!”
    姚师爷摆摆手,道:“公子不必过意不去,日前接到沈家报案,后来我才知道竟然是徐公子的事情,这个忙我是肯定要帮的。”
    “多谢姚师爷,姚师爷有心了!”徐铮这才知道为什么巡按衙门会这么容易就接下了纺织厂的案子。
    “举手之劳而已。只不过,今日过堂只怕不会那么顺利!”
    徐铮闻言,忙问道:“请姚师爷明说!”
    “这话说来,我长话短说吧!砑工把案子报给了吴县知县,你们报案给巡按衙门。而吴县知县陈文瑞偏偏又是个二百五,一直和巡按大人对着干。昨日巡按衙门发文吴县县衙,要求征调此案的相关人证物证,谁知道后来竟然被陈文瑞拒绝了,为此还跟巡按衙门扯皮,非得要求巡按衙门把本案相关人证物证调拨给吴县县衙作为断案使用。为了这个,巡按大人早上还发了一通火呢!”姚师爷无奈的笑道。
    “还有这种事?”徐铮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下属硬顶上司?大明朝又多了一个海瑞海笔架?”徐铮道:“那现在该如何?”
    姚师爷皱着眉头,道:“巡按徐大人也是很恼怒,但是这个陈文瑞吧偏偏是属乌龟类型的,想办他又没什么把柄,再加上还有个一根筋的状元师傅(文震孟:就看这名字,就知道是何等彪悍之人,文天祥后裔,文征明曾孙,挨过挺杖),所以巡按大人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个这个??????。”姚师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
    徐铮觉得有些内疚,道:“只怪我等无知,如此连累徐大人,又让姚师爷这么难做,真是惭愧!”
    姚师爷摇摇头,道:“公子,这不怪你,其实不仅这个死脑筋陈文瑞,还有个二杆子知府寇慎,在上次苏州骚乱中就跟毛大人、徐大人较劲,才会有今日之事,公子不必多虑。”
    徐铮心说这下倒好,一不小心掉进官员斗争的旋涡了,这官司要打赢,可真心不容易了,有得扯皮了。
    “公子,听说砑工请了苏州城最有名的恶讼甄有才,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握赢得官司?”姚师爷问道。
    徐铮飞速的想了下,道:“不管是什么样讼师来,总不能颠倒黑白,抹杀事实吧!姚师爷,我有信心,打赢官司!”
    “好!既然这样,巡按大人刚才交代过我了,只要你徐铮有把握赢得官司,那么巡按大人就不再争夺此案的审理权,而是主动让吴县知县陈文瑞审理。但是我们将发文吴县县衙,要求此案必须公开审理,巡按衙门列席。只要公子你赢得官司,然后我们让陈文瑞出糟,臭他的名声!这样也好趁机办了他!公子你觉得如何?”姚师爷把徐铮当自己人,丝毫没有隐瞒。
    徐铮听完感到后背一阵阵发凉,心道这就是官场,到处都是坑,真是黑的比非洲还黑!不为公义,只为私愤、利益。
    徐铮听完苦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有信心赢得关系,不过听姚师爷你这么一说,心里反而没底了。一个弄不好,岂不是辜负了巡按大人的一番心意!”
    姚师爷嘿嘿一笑,道:“公子,你的口才我可是见过的!我对你有信心,我看好你!再说你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后面能不能扳倒陈文瑞,也要看天意,再不济也能恶心他一回,也算是出口恶气!”
    徐铮这才安心,道:“既然如此,我肯定尽力而为!”
    姚师爷笑道:“不是尽力而为,是全力以赴才对!”
    “呵呵!”
    “哈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