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9章 误人子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里应该是黄金庙吧?”苏侍御仔细看着眼前的建筑,想寻找出熟悉的感觉。
    徐铮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只不过被毁于匪患,后来我在原基础上翻建而成。”
    两人随着徐铮进入其中,恰巧学生们在大院子里集体做广播体操。
    释雪花和苏侍御看着眼前一片黑压压的孩子,惊的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这,这么多都是先生的学生?”释雪花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苏侍御则是暗自庆幸,幸好没跟释雪花这个呆子一起拜师!
    徐铮微微一笑,道:“嗯嗯,不多不多,才一百个而已!”
    “还不多!”释雪花要哭了。
    主客尽欢之后,苏侍御毅然告别,释雪花则留下来熟悉工作。本以为要承担劳累的教学工作,哪里知道徐铮只是让他承担数方方面的授课,而且指明要教的课程:《几何原本》、《同文算指》、《圜容较义》、《浑盖通宪图说》、《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
    同时还整理徐铮的笔记,由于徐铮主要是以回忆的方式,再现后世的所学内容,有时候难免前后颠倒,释雪花看着徐铮的笔记,发现其中内容涉及到五花八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物理、化学、哲学、语言、历史、音乐,不由得钦佩不已,也暗自为自己高兴,人生能得如此良师,夫复何求!妹妹看到笔记中的精彩之处,往往击节赞叹,这个师傅,真是拜的太值得了!
    还好自己在东林书院十年,对各个方面也算是略有涉猎,否则,真的不容易跟上徐铮的节奏。就算是在数学方面,释雪花觉得自己跟徐铮比,亦是天上地下,因为其中很多方面,自己根本就看不懂,比如说微积分!用后世的话形容释雪花现在的心情:痛并快乐着!
    生力军的加入,让徐铮有了空余的时间折腾些稀奇古怪的玩意。这一日,徐铮拿了个木头模型走了出来,释雪花眼尖,顿时叫了出来:“手铳!”
    徐铮得意的扬了扬眉毛,故作潇洒的单手持枪,让手铳顺着手指转了一圈,又用嘴吹了下没有硝烟的枪口,一个利索的回手,插入大腿上的枪套,枪柄上红绸带飘在外面,转身,对着释雪花说:“怎么样,这姿势!”
    释雪花笑道:“先生你也不怕枪口烫着嘴!”
    “切!”徐铮白了他一眼,顺手拔出枪,扔给释雪花,道:“好好看看,帮我把图纸画出来,表明零件位置,尺寸!”
    释雪花接了过来,才看了一眼,惊叫道:“燧发?”徐铮二话没说,得意的转身离去。
    一日,徐铮再次捧了个模型出来,后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蒸汽轮机(当然是最简单的,蒸汽吹动叶轮),释雪花看了半天,没明白。等徐铮装水点火,叶轮转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磨盘模型,这次明白过来。不同于上次,徐铮详细的交代了注意事项,并叮嘱释雪花,用到的尺寸必须尽量统一,精确,不能有半点马虎,同时顺手递给释雪花一个带有移动标杆的尺子。
    第一中队的中队长是流风,队副是小道士张礼真;第二中队的中队长和队副是龙虎山师兄弟;第三中队的中队长和队副是全真三子,小队长是中队长自行任命,十人一队,三个中队的学员们每天半天文化课,半天军事训练,每隔三天义务劳动一次。
    徐铮对于学员们的课程不加任何干涉,只是任课老师必须提前上报课程以待审批。学员们中绝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文化知识少得可怜。徐铮本来要求学堂的授课全部使用白话文和简体字,但是徐秀才坚决反对。为了此事和徐秀才争执了半天,徐秀才认为白话文和简体字粗鄙不堪,尽管使用方便,但是遗弃了太多的文化底蕴,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传统文化的淡化,最后只好采用折中办法,二者同时使用,但不允许做强制要求。
    学员们由于年龄偏小,因此对采用自由授课的课程最感兴趣,尤其是对徐铮和释雪花的课程更加着迷,最厌恶的是徐秀才的文化课,被学员们一致列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最害怕的是徐铮的生理卫生和医护课程,不是血淋淋就是肌肉组织和骨头架子。
    徐铮授课主要是采用当场试验和自由提问的方式进行,如用简易杠杆讲解力臂的相关知识,并用滑轮组加以优化;用船帆解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浮力,其中最让学员们着迷的是风车、水车以及蒸汽轮机,当然还有枪械和火炮模型。
    释雪花采纳了徐铮的建议并加以改进授课方式,用后世的话评价就是互动。为了研究人性,释雪花绞尽脑汁设计了无数个互动方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加以观察记录,这种方式竟然把最枯燥的数学授课变成了最生动,最受欢迎的课程,也是煞费苦心。
    军事训练科目主要是中队长和队副安排,当然最终测试必须达到徐铮制定的考核标准。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徐铮要求三个中队,九个小队之间展开队伍、队员和队长、队副的良性竞争,并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整个学堂的学习、训练气氛非常热烈,用徐铮的话说“呱呱叫的士气”。
    这一切给释雪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肉体到精神。肉体是教员闲暇之余必须参加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精神上的主要是学堂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授课方式多少还是有迹可循,据说圣人孔子最初就是采用互动和自由提问的授课方式,但是这里的授课内容大部分都是自己闻所未闻:比方说这里不是医院,怎么还传授医药方面的知识!在比方说这里不是铁匠铺,为何要传授打铁炼铁?什么空气的组成、铁为什么可以浮在水上、可以潜水的船、地球!凭着自己的感受,直觉告诉自己这些课程随便拿出哪一门,想要学精学透,哪怕是耗费一生的时间都不一定够用!但是在这里,学员们竟然要学习如此多方面的知识,老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难道先生如此聪明近乎妖的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释雪花特地来请教徐铮,倾诉完之后,徐铮笑了笑,说道:“作为一名任课老师,你能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很了不起了!这说明你很有‘职业道德’!不明白?我接着说,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首要的要求就是职业道德,简单来说做老师的要有师德,做医生的要有医德,做学生的要有弟子的修养,做大臣的要有做臣子的觉悟,做天子的要有做天子的责任!”
    “我明白了,这就是先生所说的责任和义务?”释雪花若有所得。
    徐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谓的职业道德,虽然和责任和义务并不是用一个概念,但是二者之间是互为支撑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天子,他的责任和义务是维护政权和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如果这个天子本职工作都没做好,而尽是去做无相关的事情,那么最终这个天子是不合格的。再比如说,作为老师,传道受业解惑,这就是本职工作,如果总是误人子弟,那么也是不称职的。我们也可以说他们不具备职业道德!”
    释雪花听到这里,谈了口气,说道:“听闻当今天子就是喜欢木匠营生,无心正事!”
    徐铮没理会释雪花的话头,而是接着说道:“从你刚才的疑问来看,主要是担心我们学堂是不是在误人子弟吧?其实你的思维方式没有任何错误,重点是没有跟得上形势变化。时变事变,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而不是因循守旧。学堂目前传授的所有课程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尽管种类繁多,但并不有过多深奥内容。我们把这种教育模式称之为‘填鸭式’,通过这样的传授,让学员快速掌握广而杂的基础知识,这样做有两个最基本的好处:一是通过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初步的谋生技能;二是为后期的‘精英教育’夯实基础。”
    “‘精英教育’?”释雪花感觉自己的脑筋有些不够用了,新名词太多,实在跟不上先生的节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