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章 聚义小梁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哥,大事可成!”王小毛冲着王武烈,学着书生模样,拱手施礼。
    “没想到你小子的计谋还真有点用处,不错啊!”王武烈心情大好,接着问道:“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大哥,下一步我们只要盯着杨志和杨易就行啦。据传苦主要出告,衙门必然发文书捉拿首犯,这样一来,咱们只要趁着他们出逃的时候,绑他们过来就行,到时候大哥亲自出马,哪个叫什么‘礼贤下士’,给他们一条活路,还愁他们不入伙吗!”
    “此计甚妙!你可真不愧是我的‘智多星’!”王武烈夸赞道。
    “对了,大哥,黄金山那边准备的如何?”王小毛问。
    “黄金山那边已经派兄弟们过去了,‘请’了数个匠人,正在修缮黄金庙。就这个名字太俗气!”王武烈皱着眉头。
    王小毛转动而下眼珠,说道:“不如改成‘小梁山’如何?”
    “咦,还真不错啊,就这个名字了,以后就叫‘小梁山’!”王武烈欣然同意。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王武烈想起了另外一本书的名言。
    “妞儿,慢点,我们还要走很远呢!”女人挺着大肚子,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孩子,前面跑着一个扎着总角的小女孩。
    小女孩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对亲人去世尚没有具体概念,现在难得出一次远门,开心的很。
    女人趁机把孩子换了下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继续赶路。
    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山路两边落满了枯叶,天地万物渐归平静。女人连拉带抱,孩子们已经困倦不堪,看来今晚的露宿了,女人心想着。
    挑了一处遮风的凹地,把孩子放在地上,薅了些枯草,在身下铺满,拿出身上的窝窝头和竹筒里的清水,喂饱了孩子,然后自己胡乱吃了几口,抱紧怀里的幼儿,和小女儿妞妞偎依在一起。
    女人心里默念着:二娃,你的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好我们,别叫野狼叼了去!尔后沉沉睡去。
    潜伏在不远处枯草从里的全真三子,身上穿的如同后世狙击手的隐蔽服,安静的守在那里。
    深夜,女人被冻醒了,你喃了几声,接着睡去。
    全真三子留下了一人在附近保护,其余两人,在外围巡视,趁机宰杀了几头靠近的野狼。
    天色大亮之后,女人招呼着孩子们起,收拾妥当之后,继续赶路。
    起伏的丘陵不断的被甩到身后,脚下的路从窄变宽,快要上官道了,女人松了一口气,也许能遇上好心人呢。
    女人的心愿变成了现实,身后传出一阵铃铛的响声。女人站住了身,回头望了望,之间一架驴车从身后叮叮当当的走了过来,车上载着半车谷物,驾车的是个慈祥的老人家,胡子眉毛斑白,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手里拿了根长鞭,鞭稍随着驴车不停的晃来晃去,眼睛也半闭着,似乎在打着瞌睡。
    女人赶紧招呼孩子让出道路,站在路边,毛驴看见路边有人,兴奋的叫唤了一声,把驾车的老人从瞌睡中惊醒过来。
    老人看了眼女人和孩子,停住了车,说道:“兀那小娘子,可是要搭车?”
    女人点了点头。
    “我这车准备去县城城隍庙仁和粮铺送货,不知可与你顺路?”
    “老人家,我是去县衙!”女人回答。
    “那赶巧正好顺路,上车吧,我载你们一程!”老人很热心。(画外音:龙虎山大师兄说:能不巧吗,本来就是我们安排好的,不是怕露馅,就直接送你去县衙了!)
    “谢谢了!”
    “无妨无妨!”
    官道并不平坦,驴车的不断颠覆让疲惫的女人和孩子,渐渐睡去。
    午时过去不久,金坛县城的城门楼已远远在望,女人因为有着心事,再加上有孕在身,早已醒了过来。
    交过税之后,驴车吱呀吱呀的压着青石板,进入县城。到了城隍庙之后,女人和孩子下了车,在老人的指点下,前往县衙而去。
    明朝的告状没有清朝来得复杂,但是能否伸冤则要看个人的运气如何,毕竟时代局限性所限制,刑侦手段和工具和后世相比,差距太大。
    女人花了几文大钱请人代写了诉状,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县衙开衙的时辰,把诉状递了进去。
    衙门有司收下了诉状,也就意味着受理了案件。
    诉状递到了杨知县手中,杨知县通过徐铮的情报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现在既然闹出人命,再加上苦主出告,那么衙门必须发布文书,派出快手(三班衙役:皂隶班,主要是听从知县和县丞使唤以及升堂时候站在大堂里的;捕快:马快、步快,相当于今天的刑警队;壮班俗称民壮,主要负责看守要地,和今天的武警有些类似。三班皆有班头或者头役管理,也叫都头,武松干过。古时候皂隶捕快都是贱役,属于编外人员,大多数是社会不良分子从事,捕快更惨,三代之内不许参加科举。),缉拿凶手及相关人员归案了。
    闲话无多,一套正规程序走下来,女人和小孩被县衙安顿下来,住进了客栈。
    “回太爷,两村里正及乡老已经带到县衙,但是首犯杨志、杨易在逃,属下已在追缉。”杨知县听着相关人员的报告。
    杨知县在节堂听着都头李天庆的回报。
    “务必要抓捕归案!”杨知县有些火大。乡里持械斗殴,闹出人命,这已是大案,更何况苦主已经出告,万一处理不好,传将出去,自己的官声肯定受到损伤。
    “些尔几个愚民,能逃往何处!且在宽限数日,尔等一定要尽心追拿,否则本官的板子可不好受!”
    “大尹(知县别称),能否让壮班和南北两关巡检司协助,毕竟快手数量有限,同时请溧阳县、溧水县协同捉拿?”
    “不可!为牧一方。首重维稳。”
    ??????
    “杨志大哥,我们在山里转悠几天了,什么时候能回村里啊?”
    杨志拈掉头发上了一片枯叶,紧了下身上的老羊皮,无奈地说道:“不知道啊,这个破天气,冷死个人!”
    “这也不是个事啊!”
    “嗯,都是家里人多事,虽说出了人命,但是我们又没杀人!就算是西杨村死了一个二娃,但是我们村杨安不也抵了命给他吗,一命抵一命,我们不欠他们的!现在就是打官司,我们也不应该怕他们!”
    “你知道官府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吃!还是挺杨哥的,躲一下比较好!那些官老爷拖一拖,说不定就忘记这事了!”
    “好了,大家不要争了,都是我杨志不好,累及大家了!”杨志安慰大家。
    “在耐心几天,若是无事,我们就回去!”
    “杨哥,前面是片林子,我们进去躲躲风,这风邪乎,老羊皮都挡不住!”
    “好!”
    众人钻进了前面的楠竹林,挑了个背风的凹处,团团围坐在一起。
    突然间,“哐啷”一声锣响,众人身旁跳出来一二十条蒙面汉子,手持刀剑,围了上来。
    “不好!”杨志惊呼一声,绰刀起身,还没等站稳身子,一把钢刀已经驾到了脖子上。
    措手不及间,护庄队员和杨志纷纷被缴械,双手反剪,被细麻绳扎了胳膊。
    “哪路英雄在这里做买卖,我们都是当地人!”杨志挣扎着问。
    没有人回答他,只是带着众人,朝山里面走去。
    同样的遭遇在不同的地方上演,只不过是换了个场景,杨易等人被堵在一处山洞里,最后也被绑了起来,被蒙面汉子等人带走。
    黄金山破庙,现在已经不是破庙的样子,几处破败的房屋被修缮一新,山门也立了起来,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小梁山。黄金庙的匾额早已被扔到了旮旯头里,一块崭新的匾额挂在上面:聚义厅。
    王武烈高高在上,坐在一把朝北的太师椅上面,满面含笑的看着下方,说道:
    “来人,去蒙面,松绑!”
    一旁早有小喽啰上前,把立在大厅中的护庄队员们,松了绑。
    “两位好汉,各路英雄,想必就不用介绍了吧!”
    “王武烈!”杨志和杨易看清楚了上面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毕竟王武烈的大名,恐怕金、溧三县没有人没听过的,官府的画影图形一直在八字墙和城门洞旁边悬挂着。虽说平日里没什么交集,但是这个大土匪头子怎么会把自己这些人绑过来干嘛呢?绑票?自己这些人没什么油水啊,不值得这么兴师动众。
    就在众人纷纷揣测的时候,王武烈接着说道:“各位的事情我都听说了,都是些好汉子。我王武烈最佩服的就是见过血的真英雄!我喜欢你们!所以把各位‘请’了过来,手下粗鲁,如果有怠慢的地方,还请原谅些。”
    “王大当家的,我们都是些农户,不敢劳大当家这么青睐,还请明示有何吩咐!”杨易到底读过几本书,头脑转的快些。
    “诸位,你们先看看这是什么?”王武烈挥了挥手,小喽啰递过来几张大纸,众人传看过后,顿时默不作声。
    大纸上面画着各人的面容,写着年龄籍贯,生辰,竟然丝毫不差。
    “这是官府的缉拿榜文?”杨志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面如死灰。
    “不错,各位现如今已上了官府的名单了,快手和民壮们正在四处抓捕各位!”
    “可是我们没杀人!”一个护庄队员尖锐的叫到。
    “呵呵呵,各位,杀没杀人,你们说了不算。一旦进了县衙大牢,三木之下,就算是亲娘,也不见得能认得!”
    “你们这是大案,出人命的!”王小毛从边上走了过来,冲着王武烈施礼过后,对着大家说道,“列位,在下特地查看了下《大明律》:同谋共欧人因而致死下手者,绞!你们当时都在场,谁敢说自己没下过手的?”
    “可签过生死状了!”
    “生死状?好笑的,可有保人,中人以及官府在场?”
    “这??????”
    “诸位好汉,牢饭最好别去吃!整日里土里刨食也没多大意思,倒不如咱们兄弟结义,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来的爽快些!”王武烈趁机说道。
    王小毛车热打铁,说道:“你们前路已断,若想活命,也只有我们大哥肯收留你们了,再者说,我们王头领识英雄重英雄,若是能在一起,以后肯定苟富贵,勿相忘!”
    “现如今不是我们强迫你们,而是官府要杀你们的头,既然他们不仁,也就休怪你们不义!这就叫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正好以后大家伙也好一起做些大事!”王小毛说的头头是道。
    “杨哥,不行啊,造反是要全家掉脑袋的!”一个护庄队员喊道。
    “梁山好汉你知道不,先造反,后招安,人人都能弄大官做做!”
    杨志和杨易互看了一眼,杨易说道:“王首领果然仁义,能及时告诉我们消息,但是造反肯定不行!”
    王武烈点了点头,解释道:“各位,我们没有造反啊,只是想大家伙聚在一起,声势壮些,日子也能好过些!”
    “要不这样,你们先在‘小梁山’住下,过段时间再说如何?”王武烈接着说道,其实这都是和王小毛提前商量好的,众人的反应全被王小毛猜中了。
    看着杨志和杨易,王小毛心里奸笑着:就这样的货色,还说什么不造反,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是好比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哈哈!
    “好吧,麻烦王头领了!”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