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年前她在金陵见到这孩子时,怎么能想到其中有这么多牵扯与曲折?
    盛景意应对自如。
    瑞庆郡王倒是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盛景意看。
    穆钧眉头动了动。
    “铃铛球。”瑞庆郡王喊盛景意。
    盛景意听明白了。她耐心地说道:“奴奴的铃铛球很漂亮。本来我今天打算把大帅带来和奴奴交个朋友,不过师兄说今天不适合带,下次我再带它过来。”
    “大帅?”瑞庆郡王疑惑。
    盛景意说道:“我今年刚养的狸奴。”
    瑞庆郡王听了两眼一亮,欢喜地说道:“带来!”
    两人交流得还挺顺利。
    当今陛下看在眼里,心中有些复杂。若是在穆钧与盛景意订婚之前,他知道有人能和儿子这样交流,他说不准会冒着得罪谢家的风险为儿子求娶。
    他没怀疑盛景意在做戏,因为他这个儿子虽然心智像个小孩,平时还不爱理人,但对别人的态度最为敏感。
    面对那些刻意逢迎他、讨好他甚至爬上他床的人,他通常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可惜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没用了。
    这次见面圆满结束。
    第二日,当今陛下就正式降下两道旨意。
    一道是择立宣义郡王之子赵钧为太子。
    另一道是择立谢家六娘谢景意为太子妃。
    第140章
    接二连三的消息把许多人都砸蒙了,包括赶着年底跑出来浪的小纨绔们。
    寇承平一大早跑去周围的县城拜访一位话本作者,到中午回城时才听到这个消息。
    寇承平当场愣住了。
    想起当初在秦淮河畔初见盛景意时的情景,寇承平一时觉得有点恍如隔世。
    盛景意的出身本来会被不少人攻击,可有点门路的人都得了消息,说这些年盛娘暗中护佑太子有功,盛景意还是与穆钧青梅竹马一同长大的,攻击盛景意的出身不就是攻击太子吗?
    实在想攻击的话,也得等太上皇他们不那么爱重穆钧之后再考虑。
    寇承平想了很多,最后收回了踏入家门的脚步,转去寻徐昭明。
    徐家在临京也有落脚处,徐昭明不善经营,产业都是管事去处理,来了临京便到处拜访那些个精通音律的前辈,每天屁颠屁颠地到处跑。
    “寇公子来了?”徐家门房看到寇承平,立马热络地招呼。
    徐家与寇家常年往来,寇承平和徐昭明更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门房哪会不认识寇承平?
    “你们家公子在家吗?”寇承平问。
    “在的,今天没出去过。”门房边开门边如实回答。
    寇承平迈入徐宅,穿过花木扶疏的庭院,很快见到了坐在水榭里出神的徐昭明。
    寇承平脚步一顿。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几年他们陆陆续续定了亲,只徐昭明还没心没肺,提到亲事就一脸的敬谢不敏,家里安排相看还找由头悄悄溜走。
    徐昭明一直是个没开窍的,心里只有音律,别的全都不放在心头。
    近两三年来徐昭明倒是一喊就出来,寇承平不觉得这是他的面子。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他还不知道徐昭明什么性情吗?
    不知怎地,寇承平有点后悔当初忽悠徐昭明去秦淮河畔。
    要是不去那一趟,徐昭明兴许就不会认识盛景意了。
    寇承平在心里把这些事揉来掰去,还是迈步走近水榭,准备劝徐昭明看开点,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不等寇承平组织好语言,徐昭明已经察觉他的到来。
    徐昭明喜道:“你来得正好,我坐在这想了一早上,没想出该怎么改这首曲子,你来帮我听听有哪里可以改进的吧!”
    寇承平满腹的劝慰被堵了回去。
    寇承平撩袍坐下,说道:“你没听说吗?外头都传开了,过几天我们的谢妹妹就要成太子妃了。”
    他浸淫话本多年,直觉觉得徐昭明此时应该伤心欲绝、后悔莫及,结果徐昭明居然不按话本走?
    “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徐昭明满不在乎地说道,“以前她是盛姑娘也好,谢姑娘也好,对我们来说不都是她?她当了太子妃,也不会不认我们这些朋友啊,你看你成亲了,不也没疏远我们?”
    寇承平那一腔关爱被徐昭明噎了回去。
    他觉得是时候开始自己的生孩子大计了,要不然徐昭明以后真的没人奉养怎么办?
    “那算了,我先回去吃饭了,婉娘还在家里等着我呢。枉费我饭都不吃就来你这边,结果你还在琢磨什么破曲子!”寇承平对曲子兴趣不大,麻溜地转身走出水榭,无情地拒绝为徐昭明提意见。
    徐昭明也没起身送他。
    等寇承平走远了,他才抬手在琴上挑动几下。他鉴赏能力非常好,创作能力也不差,自己弹琴却挺一般,今天更是起调好几次都成不了曲,只能收回手看着面前的琴出神。
    她要嫁人了。
    女孩子本来就是要嫁人的。
    她要嫁的是穆钧,如今穆钧是太子,日后断不会委屈了她。
    整件事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地方,这门亲事更是再好不过。
    他应该为她高兴。
    只是他脑海里忽然出现这几年来的一幕幕,她坐在他的身边,星眸灼亮,与他说起自己的想法;她去县城做事,他和寇承平他们跟着她跑,一起看过那么多山、那么多水,他们站在浪涛翻腾的入海口,朝着那咆哮的波涛高声叫喊,像是要压过那震耳欲聋的海浪声去。
    她是他认定的好友。
    徐昭明安安静静地坐在琴桌前,安安静静地回想着自己刚才下意识的隐瞒。
    他看得出寇承平是想来安慰他的。
    可是寇承平为什么要安慰他?
    他们难道不该由衷替她开心?
    好朋友要成亲了,他为什么不高兴?
    ……
    另一边,寇承平回到家,发现李婉娘已经在用膳了。他也没太在意,大步走了进去,玩笑般说道:“不是说好今天中午我回来吗?怎么不等等我就吃上了?你心里是不是没我?”
    李婉娘一顿,搁下筷子,叫人给寇承平添一碗饭。
    寇承平经常在外头厮混,让人回来传了口信回头又不回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婉娘倒不在意,只是等他是不可能等他的,她确实没指望过他当个一心一意的人。
    李婉娘也没反驳,只笑道:“我有点饿了。”
    寇承平向来很有风度,李婉娘都这样说了,他自然不会追根究底。
    寇承坐下用了饭,又和李婉娘说起徐昭明那厮的没心没肺,嘀咕道:“我还以为他对谢妹妹至少是不一样的,没想到还是这德行。”他又和李婉娘说起自己打算多生孩子让徐昭明老有所养的事。
    李婉娘说道:“他也长得相貌堂堂,还出身定国公府,哪至于这样?”
    寇承平不以为然:“那是你不清楚他什么脾性。我穿开裆裤时就和他玩得好了,就他那碰上好曲子就六亲不认的臭脾气,要不是这么多年的交情在,我早和他绝交了!”他拉着李婉娘的手说,“你说我们明年要个孩子怎么样?”
    他们虽然刚成亲没几个月,可他觉得李婉娘属于越看越耐看的类型,温柔浅笑起来更是和平时往日里沉静过头的模样很不一样。
    孩子的事,她推说她们两个年纪还小,还当不好父母,便与他商量着用肠衣避孕。换成旁人肯定不晓得这东西,可他早些年流连花丛,自是能弄到这玩意的,而且他用得巧妙,不仅不觉得碍事,反而别有趣味。
    就是因为成婚后一直在避孕,寇承平才会和李婉娘商量着要个孩子。
    要不然他晚上直接加把劲就是了!
    何况与李婉娘成亲后,他凡事都会和李婉娘商量着办,夫妻俩虽没有你侬我侬的浓情蜜意,倒也称得上相敬如宾。
    寇承平说得自然,李婉娘听了却微微皱起眉。
    有了孩子,哪怕把月子坐好了,也会伴随着许多问题。首先是身体肯定会受到影响,没个一两年很难恢复如常;其次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总不能生下来就扔给别人养,自己一点都不过问。
    李婉娘犹豫半饷,还是提出自己的建议:“要不我和母亲商量一下,年后就给你选两个贵妾。”
    她着实不太想那么早生孩子。
    尤其寇承平还打算生那么多,她觉得给寇承平多纳几个妾应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寇承平因为握着李婉娘手而生出的那么一点心猿意马全没了。
    寇承平站起来冷笑道:“你可真贤惠,才嫁进门几个月就给我张罗着纳妾了!”
    李婉娘沉默。
    寇承平拂袖而去。
    李婉娘有点困惑。
    他们成亲前不是说得清清楚楚吗?
    李婉娘没想明白寇承平生气的点在哪,索性就不想了,叫人把盛景意送来的橙子切开。
    圆溜溜的橙子饱满多汁,个头都比外面的大,是宫里赐给盛景意的,盛景意特地给她们都匀了一些。
    冬天蔬果都少,饭后吃点橙子正好解解腻。
    ……
    相比徐昭明他们的心思各异,借住在谢家的李阳华主角的有点懵。
    他的大师兄和二师姐,怎么就成了太子和太子妃?
    李阳华最近潜心备考,压根没有关注府中上下近来有多热闹。
    反正李阳华除了懵还是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