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怪不得那个穆钧总是绕着盛景意打转,听不懂她们聊算术还赖在旁边好一会,原来是上门女婿。
    李婉娘说道:“我没喜欢上谢姑娘。”李婉娘自然不会说盛景意邀请她参与黄天荡开发的事。她面色沉静,“您也知道,母亲有什么事都紧着四妹妹,外出应酬也没我们份,我留在家里也没什么意思。在您身边,好歹还有您疼爱我们。”
    李县令听得一阵心疼。
    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啊!
    自从娶了续弦,他们四兄妹就没再被他们亲爹关心过,大丫头都及笄了也没找好人家,二丫头留在家里确实是蹉跎了,倒不如他把人带在身边,好好物色几个有上进心的青年才俊。
    门第低点不要紧,肯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
    李县令这么一想,就琢磨着把他们四兄妹都留在上元县。
    后衙虽不大,安置他们四兄妹也是足够的,至于丫鬟奴仆什么的,夜里多挤挤就是了。
    李县令下定了决心,就把四兄妹都喊了过来,问他们愿不愿意留在上元县。
    李婉娘是愿意的,李阳华他们一听也连连点头,显然是觉得待在哪儿都比在家里好。
    李县令说道:“正好老萧在这里,明儿我带你去认认人,看看能不能让你拜他为师。”他哼了一声,“他摆了我一道,总要给我点面子吧?”
    李阳华追问:“老萧是谁?”
    李县令又重重地哼了一声:“不就是萧西岩那家伙!”
    李阳华睁大了眼。
    以前他祖父总吹牛说自己与西岩先生是同窗,没想到他祖父居然真的认识西岩先生!
    而且,西岩先生居然上元县!
    李阳华说道:“真的可以吗?”
    李县令被孙子这么一问,又有点理不直气不壮来。他轻咳一声,说道:“你们看花灯去吧,我明日再带你去见他。”李县令给自己留了点余地,“当然,人家收不收你,还得看你自己。穆钧他们便是萧西岩的学生,你看看人家弄的这个瑶池会,让你来办你敢办吗?”
    李阳华想了想,老实地摇摇头。
    这里头牵涉的人和事都太多了,他连在里头逛逛都觉得惊叹不已,让他来搞肯定琢磨不出这么多花样。
    “所以,你要好好表现啊。”李县令语重心长地说完,摆摆手道,“行了,先领你们妹妹去赏灯吧。”
    早前已经约好一起去看灯,盛景意自然也过来当陪客。
    年纪最小的李丽娘眼睛在盛景意和李婉娘身上转来转去,忍不住小声问盛景意:“你会是我二姐夫吗?”早前她都看到了!盛景意和她二姐坐在回廊下交头接耳老半天,看起来可亲昵了!
    连她这个亲妹妹,都没法和她二姐聊这么久(主要是她二姐整天试图把话题转到算术上)。
    盛景意对这猫儿似的小姑娘颇有好感,摇着头实话实说:“不会。”
    小姑娘一脸失望,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她嘟囔:“既然是这样,你不能和我二姐凑那么近了哦,要不然影响我二姐找二姐夫的。”
    撩而不娶,渣男行为!
    李婉娘见兄长他们都没看出盛景意的身份,也没多嘴,她本就不爱说闲话,自然不可能随意宣扬别人的秘密。
    一行人去了“小西湖”那边,和徐昭明一行人不期而遇了,顺理成章地一起在花灯会上到处溜达。
    各个展区的花灯都很有特色,有些花灯用的材料返璞归真,有些花灯上画着本姓出过的著名人物,有些花灯甚至画着些小故事,可以说把上元县的风土人情都涵盖其中,连不少本地人都驻足其中、流连忘返,感觉头一次认识他们住了一辈子的小县城。
    盛景意她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在“小西湖”边赏玩花灯,李县令却悄然地去了隔壁找西岩先生。
    他先是气势汹汹地和西岩先生算账,见西岩先生老神在在地在那饮酒,连给他倒一杯都欠奉,只能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我大孙子早早没了娘,后娘也不怎么管他,幸而他品性好,自己也努力。你看你教两个学生也是教,教三个学生也是教,不如把我大孙子也收了。”
    西岩先生见李县令只差没弯腰鞠躬,心里忍不住感叹:儿孙果然都是债啊。
    幸好他没儿没女的,更不会有孙子。
    西岩先生说道:“明儿你把他领来吧,我考校考校他,若是确实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便收了他这个弟子。”
    李县令一喜,说道:“那行,明儿一早我就把人带来!”他见西岩先生不准备留他喝酒,识趣地起身告辞,原本有些伛偻的人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等李阳华他们看完灯回来,李县令神气活现地对孙子说:“玩够了就早点睡,要不然明天萧西岩看到你蔫了吧唧的,肯定连我的面子都不给了。我跟你说啊,我当年和萧西岩可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关系好得很,你别让我知道你学得不用心,要不然萧西岩不把你逐出师门,我先把你逐出家门!”
    李阳华听祖父这么多,心里越发期待起明天的拜师之行来。
    要是他真拜入西岩先生们下了,岂不是和盛景意他们成了师兄弟?
    这可真是太棒了!
    他年纪比他们略长两岁,会不会是他们的师兄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醒醒
    穆弟弟:醒醒
    第115章
    另一边,西岩先生也把准备收个新学生的事给盛景意和穆钧讲了。
    这年代的师生关系十分紧密,一旦进了师门,很多东西都是绑在一起的,所以西岩先生决定再收个学生时会提前和他们说一声。
    “老师,你准备收谁当徒弟啊?”盛景意好奇地问。
    盛景意在长辈面前一向又软又甜,格外讨人喜欢,西岩先生也没瞒着,把李县令的请托告诉盛景意。
    主要是,这事还是盛景意的锅,她在县衙的表现好得过分,弄得人家把三个孙女都给喊来让她挑一个娶了。
    人家李县令想的是他的学生也算知根知底,谁知道她竟是个女红妆!
    听说是李阳华,盛景意想到瑶池会那日的事,觉得这个准师弟脾气有点冲动,又好面子,遇事容易慌,再好的口才都发挥不出来。
    书不知道读得怎么样,人的话,感觉没有寇承平他们机灵。
    具体如何,还是得多相处相处才晓得。
    盛景意麻溜地撺掇西岩先生把李婉娘也收了:“婉娘算术天赋特别高,要是您将来想学那黄山长办个书院什么的,婉娘绝对能去开算术课!”
    一想到以后要和两个师兄弟一起上课,盛景意就想积极给自己谋福利,想要个可可爱爱的师妹作陪。
    西岩先生笑骂:“就你想法多,我什么时候说要办书院了?有你们几个学生就够我头疼的了,我又不是那黄元微,一心想着要开宗立派。”
    他所学的不过是些经世致用之学,在士林之中这种学问少了几分清高,多了几分俗气,平日里便鲜少有人摆在台面上讨论。
    不过连盛景意都夸天赋高的女孩儿,西岩先生听了有些动心。他说道:“倒是我忘了问,你们都读过《九章算术》了吗?”
    “读过了。”盛景意答得很利索,她不仅读过,甚至还学过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兼高中数学。
    穆钧抿了抿唇,说道:“没读过。”他于算术一道上天赋不高,《九章算术》他幼时也拿起来过,只是当时看不太懂,便先搁置了。
    西岩先生并不意外,分别给他们布置了新功课,盛景意拿到的是算术进阶书单,穆钧拿到的是算术入门书单。
    考虑到穆钧没法和盛景意讨论进阶书单,西岩先生决定把李县令的二孙女也收入门下,好叫盛景意也有个伴。
    至于穆钧,虽然进度稍微落后一些,但带带师弟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收徒之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第二日一早,李县令就把四个孙子孙女一并带过来见西岩先生。
    听西岩先生说要把他二孙女也收入门下,李县令想想盛景意平时怎么混在纨绔堆里,心里有点犹豫。不过李婉娘没有半分迟疑,上前便朝西岩先生郑重其事地行了拜师礼,叫李县令想反对都来不及了!
    西岩先生见李婉娘行事利落,眼神坚定,心中不由得便多喜爱了几分。他又考校了李阳华几个问题,发现他基础还挺扎实,便把李阳华和李婉娘的拜师礼给受了。
    西岩先生说道:“你们后入门,学问上也略差些,往后师门之中阳华行三,婉娘行四。既为同门,日后便要相互帮扶。”
    接下来原本属于盛景意和穆钧两个人的自习时间,就多了李阳华和李婉娘。
    李阳华虽然成了老三,也没太沮丧,抱着西岩先生给他列的书单与盛景意他们一起聚众读书。
    他不知道的是,这是他噩梦的开始。
    李阳华在准备乡试,读的都是经义之类的,每天都勤奋地破题解题。结果每次他被难得抓耳挠腮,一问穆钧,穆钧想也不想便把题给破了。
    李阳华偷偷看了眼穆钧在写的文章,发现那竟是针对上元县治安问题的策论!
    这人已经对经义那么有信心,直接跳到策论上了吗!
    李阳华这个大龄师弟收了点小打击,又凑过去旁听盛景意和自家妹妹的讨论。
    结果小打击变成了大打击。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他一个字都听不懂!
    她们前些天不是还在讨论《九章算术》吗?为什么现在突然开始算什么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速度位移摩擦力?
    李阳华开始怀疑人生。
    盛景意对李婉娘的理科天赋叹为观止。
    她和李婉娘嘀嘀咕咕了几天,李婉娘接下来上课就不说话了,专注在图纸上写写画画。
    李婉娘用的是在金陵城带来的铅笔,现在它已经是金陵城中许多人画图和写草稿必备的工具,很多人都会随身带上一支备用。
    李婉娘捣鼓了几天,又和盛景意一起跑城外的铁匠作坊里监工。在铁匠的巧手之下,一个个符合她们要求的小玩意逐渐出炉了,东西虽小,要求的精度却很高,要不是寇承平早把作坊买下了,给铁匠的薪酬还十分优渥,说不准铁匠就该甩手不干了!
    铁匠忙活完了,还给盛景意两人说:“你们要的这东西,叫那些做首饰的人来做还差不多。”
    盛景意甜甜地笑道:“辛苦您啦!”
    瞧着盛景意花儿一样的笑颜,铁匠便不说什么了。一个男孩子长这么好看,性子还这么软乎,真是造孽哟,这小子要怎么挑媳妇!
    盛景意拉着李婉娘动手把几样配件组装了一下,做成了一支卖相丑到不行的,按压铅笔!
    李婉娘面露惊喜。
    齿轮和弹簧,真的有用!
    李婉娘从前足不出户,没什么机会去观察有这些机关的地方,这支小小的按压铅笔却给了她信心。她不敢置信地说道:“真的可以把水运仪象台做成铜钱那么小?”
    水运浑象仪是北朝廷集朝野上下的能工巧匠之力打造出来的计时仪器,原理是利用水力推动齿轮,让一百多个小人到点就轮流出来报数,它庞大而精巧,自带全自动动力系统,可以经年累月地自动报时!
    盛景意在书上读到的时候都感觉它是不是在吹牛逼。
    寻常人家没机会拥有这样精准的计时仪器,大多时候只能听打更人每天辛勤地边敲更锣边喊着“天高物燥,小心火烛”来了解目前是什么时辰。
    盛景意说道:“我前些天已经写信问王姐姐,看她能不能跟韩府君要份水运浑象仪的图纸,她说会帮我问问,到时你可以参考着试试,可以先看看能不能缩成座钟大小,到时候配上精致的外壳可以摆到客厅去。”
    李婉娘点头。
    两人刚说完王氏,回到县衙后便收到王氏命人送来的一本厚厚的书册,里头是北朝廷宫廷奇器的图册,一般人是没法拿到的,也就韩端这个和皇室连亲带故的外戚兼能臣才能轻松送出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