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为此掌厨才把自己做的糟鸡爪贡献出来,给他们当加菜。
    想起盛景意啃鸡爪的模样,穆大郎补充了一句:“糟鸡爪应该也挺好吃的。”
    穆钧对此没什么意见,只随口问道:“你尝过了?”千金楼的掌厨是北方人,以前好像没有做过这类酒糟菜,这应该是掌厨新学的江南菜式。
    穆大郎一顿,没有隐瞒,把盛景意刚才讨走一个去尝鲜的事如实说了出来。
    他虽没尝过,但看小姑娘仓鼠一样咔吧咔吧啃得欢,下意识就觉得这菜应该很好吃。
    穆钧听着穆大郎的话,目光落到那齐齐整整支棱在盘中的鸡爪上。
    很难想象会有斯斯文文的小姑娘在人前啃这玩意,可转念一想,盛景意也不是那些斯斯文文的小姑娘,她闲着没事会往屋顶上爬,刚才似乎还和定国公府的徐小公子一起啃猪蹄……
    这种事,一般女孩子可做不出来。
    也不知那徐小公子是什么感想!
    穆钧没说什么,搁下书走到桌边坐下,招呼穆大郎坐下一同用饭。
    这鸡爪经过香糟一泡,好入口得很,一口咬下去便现出白白的细骨。
    许是因为放凉了,鸡爪的口感十分清爽,偏又有种难言的咸香鲜嫩,吃着十分下饭。
    果然好吃。
    穆钧解决完手里的鸡爪,不由想到了自己没吃上的糟猪蹄。
    无论是定国公府的小公子还是寇家的小纨绔,都不是没见过世面、没尝过美味的人,能让他们吃完还提出要带一份走的糟猪蹄会是何等美味?
    穆钧抿了抿唇,没说什么,认真解决起面前的饭菜来。
    口腹之欲什么的,切不可看得太重,好奇一下就可以了,吃不上就吃不上,不必老惦记着。
    ……
    盛景意自是不晓得立夏干的好事还真能奏效,若是知道了,她肯定会赞立夏一句“干得不错”。
    却说徐昭明屁颠屁颠拎着食盒回到定国公府,听说定国公正在院子里纳凉,又屁颠屁颠寻了过去。
    他心思单纯,平日里虽常干些叫人头疼的混账事,待人却是极和气的,下人见了他便笑吟吟地引他去寻定国公。
    定国公不爱在屋里放冰,一来是嫌浪费,二来是觉得那不适合他这样的糙军汉,是以入夏之后便在葡萄架下占了个位置,靠着徐徐微风度过炎热的午后。
    这会儿而天气还不太热,定国公已经躺到自己的纳凉专座上午歇,听到徐昭明由远而近的脚步声,他坐起身来,板起脸训斥:“都多大的人了,行事还这么不稳重!”
    徐昭明早被骂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厚着脸皮在旁边的空位上坐下,和定国公卖起了关子:“祖父,你猜猜这是什么?”
    定国公吸了吸鼻子,闻见了一股子浓郁的香味。
    他瞥了徐昭明一眼,说道:“又去哪寻摸新吃食去了?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净想着吃喝玩乐,等我和你祖母蹬腿归西了,你就等着喝西北风去吧。”
    别看定国公府家大业大,徐昭明他爹有兄长,徐昭明自己也有兄长,哪怕他再喜欢小孙子,也做不到闭起眼偏心这么个幺孙。
    见徐昭明一天到晚只知道在外头胡混,定国公对他是越发恨铁不成钢了!
    徐昭明理直气壮地说道:“爹和大哥都那么厉害,大嫂二嫂待我也宽和,往后总饿不死我的。”
    他说完兴致勃勃地打开食盒盖子,把里头的酒糟猪蹄亮出来给定国公看。
    “祖父,今天我和承平兄去盛姑娘那边蹭饭,吃了这个糟猪蹄觉得特别好吃,特地多要了一份带回来给您尝尝!”
    听到徐昭明又提起那盛姑娘,定国公眉头跳了跳,不免想到韩端也曾提到那位盛姑娘。
    韩端说那位盛姑娘的三个娘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只是受了父兄牵连才沦落教坊。
    那位盛姑娘从小在秦淮河畔长大,却是个聪慧机敏的小孩儿,如今金陵城中议论最多《桃花扇》系列产业便是她弄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那位杨二娘的父亲曾是他手底下的兵,当初正是被那场逆案牵连……
    对于昔日部属之女和她认的干女儿,定国公的心难免会偏几分。
    涉及十几年前那场逆案,他无力替部属翻案,只能默许徐昭明跑去参加那什么《桃花扇》选角。
    《桃花扇》他也了解过了,那位叫李香君的秦淮名妓倒是挺有气性,总体来说勉强也算是个过得去的故事。
    想到这里,定国公便没再骂徐昭明,而是拿起筷子尝起了徐昭明赞不绝口的酒糟猪蹄。
    初夏的天气有些闷热,这道酒糟猪蹄吃来一点不腻,确实比以前吃过的都要好。
    定国公三下并两下地把一盘酒糟猪蹄解决完了,睨向眼巴巴坐在一旁的徐昭明,开口问道:“还有什么事?”
    徐昭明接过仆从送来的香药饮子,十分孝顺地亲手捧给定国公,等定国公喝了两口才说:“孙儿有一事要求祖父!”他说完不等定国公反应,麻溜地把口罩的事说了出来。
    徐昭明记性不错,盛景意只给他们讲了一遍,他却把话复述得清清楚楚,将口罩适用的两大类人群讲得明明白白。
    他还很懂得发散思维,灵活运用身边的实例:“我记得二姑姑不就是一到这个时节就犯病,严重时根本出不了门,我们可以让二姑姑试试看!”
    定国公说道:“听着挺有道理,谁和你说的?”
    徐昭明理所当然地说:“盛姑娘啊,我们去找盛姑娘时她去天禧寺了,我们寻了过去,才晓得她是想找施药院的方大夫把这事广而告之。”
    定国公瞅着自己的孙子,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来。
    “我想着祖父要是能吩咐下去,让医馆药铺的人都和旁人讲讲这种防护之法,那肯定比靠那位方大夫自己去说服别人要强!”徐昭明眼巴巴地看着定国公,时刻不忘夸一夸他认可的小伙伴,“盛姑娘可好了,她不愿看到那么多人生病,才想让更多人知晓这事!祖父你就和人说一声吧!”
    定国公问道:“那你说的‘口罩’呢?”既然徐昭明把盛景意说的口罩夸上天,他怎么只见到食盒?
    徐昭明:“……”
    徐昭明哑了。
    对啊,口罩呢?
    他只看盛景意戴了,回来的时候也没问盛景意要,拎着食盒就火急火燎地跑来找他祖父了!
    徐昭明无言片刻,才说道:“盛姑娘让人做的都送去天禧寺了,晚上第三期选角结束我再去问她要点回来给您看看。”
    定国公很清楚这个孙子是什么德性,也没再训斥他,只摆摆手叫他滚远些,别妨碍他午歇。
    徐昭明常年捋虎须,同样很清楚自家祖父的脾气,见他祖父这个态度便晓得只要看过口罩、觉得真的有用,他祖父肯定会帮这个忙!
    徐昭明麻溜地跑了。
    定国公合上眼躺在躺椅上,免不了琢磨起徐昭明这个“新朋友”的事来。
    都说男女授受不亲,过了七岁,已经懵懵懂懂知晓男女之事,男女便不再同席,要开始学着避嫌。偏那秦淮河畔又是那寻欢作乐的地方,哪怕不做皮肉生意,闹出点“两情相悦”的情事来却是很寻常的事。
    目前来说,他这孙子明显是不开窍的,提起那位盛姑娘时虽两眼发亮,却全无男女之间的恋慕,明显只把那位盛姑娘当做寇承平那样的玩伴。
    就是不知道那位让他孙子赞不绝口的盛姑娘,有没有存着那种心思、会不会蓄意亲近他孙子。
    哪怕知晓出生在花楼不是那位盛姑娘可以选择的,可定国公还是不会同意这种身在伎籍、生父不详嫁入定国公府,定国公府丢不起这样的脸。
    别说什么高嫁低娶,便是再低娶,也娶不到伎籍去!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对不起,没想嫁你孙子
    小意儿:甚至还眼睁睁看着他跳入注孤生的大坑里!
    第54章
    盛景意对徐昭明和寇承平还是挺看好的,光看他们两个整天胡作非为,俨然成了金陵城纨绔的领军人,性情偏还那么天真疏朗,行事荒唐却不跋扈,便知晓他俩在家中定然极受偏爱。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熊孩子必然有熊家长!
    看小孩子的表现,大致便能猜出家长是什么德性。
    口罩和杂志的事交托给徐昭明两人去办,盛景意便搁到一边。
    千金楼晚上忙着办选角活动,白天也没闲着,形象设计团队的培训还在继续,盛娘几人也在抓紧排演《桃花扇》。
    等选角活动一结束,千金楼便要着手培训新人了,这段时间她们也在抓紧时间领会剧情、加强基本功,免得到时候老师还不如学生强。
    晚上便是选角活动的第三期,盛景意已经发了两天的手绘小广告,主要是针对参选者个人形象与未来发展上的建议。
    效果还是挺明显的,这天下午已经有花楼嬷嬷悄悄带着几个姑娘过来,说她们家这几个姑娘马上要上台参加选角了,想要设计个新形象。
    虽说这次选角的选拔方式不怎么看脸,可观众席上还坐着一百个观众评委呢,很多姑娘都是为了露个脸而来,选不选上倒不那么要紧,所以打扮得叫人眼前一亮还是很重要的。
    很明显,这是前头来参选的姑娘回去把小广告给她们当家看了,一些反应快的花楼立刻就干脆利落地行动起来。
    当然,在这些花楼当家心里,长期光顾是不可能长期光顾的,只让姑娘们去那么一回,往后只管叫她们自己捣腾便是。
    练了几个月手的小丫鬟们终于到了大展宏图的时刻,都有些兴奋,摩拳擦掌地把登门的客人给瓜分了。
    她们虽不像盛景意那样看上几眼就能看出如何修饰对方的脸型、如何挑选适合她们体型的衣裳,可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审美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只要不是特别难搞的客人她们都能轻松设计出适合她们的新形象。
    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可以拿提成!
    要不是家境困难,谁愿意出来为奴为仆?
    虽说她们只签了活契来被人使唤几年,可一般愿意来花楼被人使唤的丫鬟,大多都是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的,又或者是立夏那样连家里都容不下的。
    对于她们来说这可是既能学到一门谋生本领又能拿到不菲的报酬,她们怎么可能不用心?
    等她们兜里有钱了,将来嫁人也有底气多了!再不济,她们还可以暗示一下楼里的杂役小哥们,到时她们给人化妆编发,丈夫去摆摊卖饼,哪还愁日子过不下去?
    等夫妻俩富足起来,就可以供孩子去读书,将来孩子有出息了,他们也就有盼头了!
    所以说,现在辛苦一点不算什么,豁出脸去在秦淮河畔干个几年杂活更不算什么,哪个主家能这么大方地包教包会还给提成!
    小丫鬟们把未来规划得明明白白,干起活来自然干劲十足,明明都长着平平无奇的脸蛋,招呼起客人来却都笑意盈盈、十分讨喜,再挑剔的姑娘过来后都不由自主地收敛起脾气,坐下来耐心听取她们的建议。
    秦淮河畔虽然花楼林立,可细算起来也就巴掌大的地方,一家花楼出动了,免不了就有其他花楼的人悄悄派人一探究竟。
    这一看还真不得了,寻寻常常的姑娘进去以后,出来的便是熟人也不太敢认了!还有些姑娘比较心机,来的时候戴着帷帽,离开的时候也戴着帷帽,绝不叫人窥探到自己花钱搞的新造型。
    不管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都勾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有冲动些的想着自己手抓饼都去尝鲜了,为什么不去试试千金楼这个新业务?
    于是只短短一个下午,千金楼这项新业务的预约就排到好几天后了!
    这对盛景意来说没什么惊喜的,顶多只是叫林老板那边抓紧研究新品,到时她们也不打广告,只直接给客人们试用一下,客人们用了觉得好自然会想买。
    比如一个下午下来,已经接到好几十套化妆刷订单,许多人都想要一套千金楼造型团队专用的化妆刷!
    这玩意并不罕见,只是像这套这么全的却很少,什么眼影刷腮红刷唇刷眉刷粉底刷遮瑕刷眼线刷,林林总总数下来竟有将近二十种,据说这还是基础套装,真要往细了做,还可以变幻各种大小各种材质!
    心地良善的千金楼,只叫人做了能满足所有基础需求的套装,坚决不胡乱塞些一般人不需要的刷子,简直是良心商人!
    这么良心的化妆刷套装,她们难道不应该拥有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