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天子第一折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是绣衣使乌阕最底层的牢狱,有着尤为深重的阴冷血腥。
    这两名狱卒已经在这幽暗的囚笼里供职了很久,他们曾见过形形色色沦落至此的贵人、百姓,或是曾经的绣衣使上峰,所以这一次也并没有太多意外。
    他们甚至有些欣慰,自己分管的这几间牢房里,常驻着的总算不是一具一具的腐尸了。
    上一次还是半年前,他们看着一个贪污受贿、私铸假币的官员因为受不了这里的刑罚咬舌自尽。那具尸体因此处事务繁忙又被倒吊了许久,待得他领命前来处理时,已是衣不蔽体,发黑的血水一直蜿蜒到了他的脚边。
    那时这洛阳宫之中也还未变天。
    狱卒侧耳听着长廊另一头的刑房之中的声音,一一地分辨着他们所用的刑具,那叮叮当当的刑具曳动声与捶楚在身的闷响不知当说是残酷,还是沉闷日子里难得的热闹。
    百无聊赖之下,他们甚至颇有兴致地闲谈了起来。
    “诶,这是多久了?”
    “从那个人被医官救醒开始,这差不多是第三天了吧?”
    “真是个能忍的啊……”发问的那人懒懒地舒展了一番腰身,“看起来是个不得了的重犯呢。”
    换做他此前见过的那些罪人,或许早已惨叫到喑哑无声,这人倒是一声不吭地缄口至今。不过这种人审问起来,想必也是令刑官尤为昏昏欲睡。
    “我那天瞧着倒是个姑娘,看着有些面熟,像是……是……”
    “这十几年来的十三使里哪有其他的姑娘?还不就是那位……”
    “啧。”
    “啧。”
    他们二人心领神会地砸了咂嘴,转而聊起了近日里为数不多与绣衣使有关的传闻。
    “我也算远远见过她一面,要我说,她现在还能活着算不错了。你是没看见前几日绣衣使卷宗库的那场大火啊……除了一早儿便表态为殿下效力的几位搬了出去,其他的么,呵呵。”
    “好端端地,怎么就起火了?”
    “听闻是有绣衣使值夜时不遵规章私自饮酒,结果不慎打碎了酒坛和烛台。那卷宗库中皆是竹帛书卷,岂有不起火的道理?”
    “不当如此,如果只是一坛酒而已,怎么能烧毁那么大一处地方?”
    “你哪儿来这么多问题?怎么烧毁?”那名狱卒不咸不淡地剜了同僚一眼,“便如那几位韦庶人的肱骨最近都‘恰好’病逝,谁说得清?”
    “诶?……唉,”同僚有些迟钝地会了意,转而问道,“那倒是说说啊,你怎么就远远见过她了?”
    “还不就是去年千秋节前日蚀的那会儿?那个郎将也不知道怎么利令智昏得说什么叛贼便在百姓之中,这位……”说到这里,他有意无意地扬了扬下巴看了一眼刑房的方向,“直接赏了他两鞭,不然烫手山芋甩到这儿来,可是真的不好办。”
    “这事儿我倒是有耳闻,有几位大人背地里也说过她一向都是这般轻佻跋扈不循常理,奇的是从来也不会办砸了事儿。”
    “没这本事,她可坐不稳十三使的位置啊。可惜绣衣使这些年隔上数年挑来的贫民孤儿里女孩儿也不少,到最后大多晚景凄凉,可没一个善终。”
    “也是,更何况哪还有这般频频抛头露面还心性如此的姑娘?便是日后金盆洗手了,谁又敢娶回家呢?”
    “那可不是,说她是个男人我都还更信些。纵然没有这一出,来日年岁渐长力不从心了,只怕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
    这两人正在漫无目的地闲谈胡侃之间,刑房的铁门已被蓦然推开,门上的铁链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刺耳地划破了诏狱浓重的昏暗。
    “别说了,出来了。”
    年长些的狱卒自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赶忙找出钥匙,起身打开了对应牢房的门后,又百无聊赖地坐了回来。
    反倒是年轻些的到底还有几分看热闹的好奇心,探头去看那刑房里的动静。
    只见两名狱卒一左一右架着一人的臂膀,将她从更为幽暗的刑房之中拖了出来,曳下一路殷红色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人身上的衣衫已经被血迹染透,而她了无生气地低垂着头,长发沾了血散乱地落在脸颊之上辨不出面目。
    那两名狱卒驾轻就熟地将人一路拖行至打开的牢门外,用力地将她推了进去。年长的狱卒这才瞥了一眼那间牢房,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将门重新锁上。
    “问出结果来了?”他一面上锁,一面不经意地开口问着那两名同僚。
    “若是问得出来倒好,”其中一人很有些怨意地叹了一声,“殿下要留活口,最后还是我们这些人受苦。她三缄其口,我们却不敢动太多的刑闹出人命,虽说如此,到今天她看着似乎还是挺不住了。”
    “恐怕又要等医官将人救醒再继续了,你们倒也不易。”年长的狱卒收起了钥匙,又拍了拍同僚的肩,“不如趁现在得空去找外面的换班。”
    “哪儿能呢?”那人摆了摆手,“殿下的心腹传信说一会儿殿下将与贵客前来,你我可都得谨慎些。”
    说罢,两人又寒暄了一番近日之事。先前那年轻些的狱卒听了一会儿他们的话,便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小心翼翼地看向牢房中的人。
    那人仍旧是一动不动地俯卧在地,似乎尚未醒转,衣衫上隐隐的血痕早已不辨经纬地晕染开来,而她若有若无的紊乱呼吸唯有在那几人话语停顿之时才勉强可听见一二。
    这便是那传闻之中的绣衣使廉贞?
    他左右瞧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也只得失望地收回了目光,四下打量起来。那两人也已不再闲谈,各自寻了一处坐下便开始闭目休憩。
    然而他们连这片刻的闲暇也未能享受太多,不多时,已有隐隐的脚步之声自通往外界的石阶甬道上传来。
    狱卒们赶忙起身侍立在了那间牢房的两侧,谨慎地等待着洛阳宫新主人的到来。
    “赵王殿下邀请孤来到此处,是有何事?”
    他们率先听见的却是一个淡漠却也自有几分威严的女声。
    “宛嵘静观便是,保准令你——十分满意。”
    话音未落,他们便已见得赵王的身影于数名随从的簇拥之下,出现在了牢狱幽长的长廊之上。
    “请殿下自重。”说话间,那名女子也已由宫中女官虚扶着走下了最后一阶,她听得赵王这般暧昧的称呼,却是冷冷地抬眼,略微退了一步。
    她虽已非年轻的少女,容貌却反是于明艳之中更添成熟,仪态更为端庄典雅,任是谁也难以将目光从她身上移开。
    “殿下本是先帝的叔父,而孤是先帝的左昭仪。”
    明仪太妃神色淡淡,全无怯意地直视着赵王。
    “哈哈哈……”赵王却是毫不在意地笑了起来,“本王可不着急,还请左昭仪来看一看,本王的‘杰作’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