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三十八章 落梅风第二折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尸体倒在仓库散乱的杂物之间,被一大匹灰布蒙住。鲜血早已将那灰布浸透,然而饶是如此,若非这浓烈的血腥气味和尸体未被布匹遮住的一只手,乍一看间恐怕很难发现这是一具死尸。
    风茗的目光落在那一只手上,灰布下露出的一截真丝袖口绣工精细,一看便知不是寻常百姓的穿着,而手中紧握着的泥金玉骨折扇更昭示着死者绝非什么小人物。
    那店小二似是稍稍地回过了神:“这……这是……祁少府……”
    风茗听得“祁少府”三字便是一惊:“何以见得?”
    “他是我们店里的常客,这件衣裳、还有这把玉骨折扇,都是在缀玉轩定制的,我绝对不会认错……”
    风茗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番脑海昏沉的翻涌,扶着额头说道:“别慌,速去通知掌柜封锁客店,然后再报官。”
    ……
    檐下铜铃叮咚作响,惊走檐上栖息的飞鸟。简约而雅致的轩室之中,案上的茶壶正袅袅地冒着氤氲着茶香的热气。
    “怎么大清早便来了我这儿?害得我茶水糕点皆未备好,只能委屈你再坐一会了。”陆秋庭虽是这样打趣着,手上沏茶的动作却也片刻未停。只是他面上虽是有所掩饰,但仍旧显出了几分疲态,“说来上次枕山楼一别后一直不曾得空,倒是我怠慢了客人了。”
    “认识了这么些年,何必同我客套这些?”慕容临慵懒带笑地反问了一句,而后又道,“不过是想看看你因何而称病告假,如今看来确无大碍。”
    “看来你在洛都的生意谈得也颇为顺利,只是不知‘那事’又有多少进展?”陆秋庭将沏好的梅子茶点入描金茶盏中,又取过青瓷碗盖一一盖好,这才不紧不慢道,“这几年廷尉寺里并没有什么动静。”
    “无妨,我想问的也并非是这几年的事。”慕容临双手接过茶盏,取过碗盖拨了拨茶沫,似是在欣赏茶汤的成色,“秋庭,你可还记得兴平二年旧书房的案子?”
    “怎么突然问起此事?”陆秋庭的动作顿了顿,“怕是要让你失望了,此案当年被判作死者用火不当的意外,但实际上是因为证据不足悬而未决至今。”
    慕容临似乎更有了几分兴趣:“哦?”
    陆秋庭不紧不慢地解释着:“关于这个案子的手法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只是被害人供职于廷尉寺中,平素也不曾结下什么恩怨,而那日旧书房与卷宗库之中也均无失窃之物。这样动机不明的案子,最是难以调查。”
    “其实也不算完全无迹可寻。”慕容临思忖了片刻,悠悠道,“旧书房,对么?凶手这样大费周章地将尸体贴合陈年旧迹,只是为了耸人听闻?多半是想借之后廷尉寺对旧书房的全面封锁,从而让所有人都无法接触到里面的某件事物。”
    “你想说凶手前往这间旧书房的动机,与当年的辛卯之变、甚至更早的谢氏之难有关?”陆秋庭依旧神色淡淡,“旧书房确实是辛卯之变的大火中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地方,但倘若其中留下了什么蛛丝马迹,重建之时恐怕早该发现了。”
    “若是有人刻意在房中藏了什么呢?比如说……”慕容临稍作停顿,到底没有说出那个名字。
    “应岚?他没有这么做的理由吧。”陆秋庭却似乎全然不避讳,神色之中也似乎没有因这位昔年故友而有多少变动,“他若要藏什么秘密,旁人是很难找出线索的,何况这样一来,发现者是敌是友都不确定……他会干这种没有把握的事?”
    “或许他早将线索留在了别处,也或许……他有把握骗过所有人逃出那场大火呢?”慕容临微微蹙眉,沉声道,“我听闻当年大火过后,官署中的尸体皆是不辨面目,你们是如何确定旧书房门外的死者就是他?”
    “自然是验过了尸骨的性别年龄之类,还找到了些不曾完全烧毁的贴身佩戴之物。”陆秋庭的目光有几分不自然地瞥了瞥窗外风中飒飒轻响翠竹,失神似的犹豫了片刻,终是低声说道,“你不曾亲眼看见,当晚的火势无人能全身而退。更何况,这八年以来我们也没有任何他活着的消息。”
    慕容临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尽管并不算赞同,却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凶手没有找到房中的蹊跷,便用这样的方法使得此处封锁至今,看来‘东西’多半还在。”
    “那时我尚且不在廷尉寺中,也完全不曾听到什么风声。”陆秋庭沉吟了片刻,不置可否。
    “我也不知。不过不妨想一想,是什么能让人不惜代价地去火烧廷尉寺呢?”慕容临复又笑了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这样的手笔,绝不逊于诛灭谢氏之时的动作,或许……”
    早在八年前,当年的廷尉寺少卿应岚便似乎已查出了谢氏谋逆之事的蹊跷。
    陆秋庭擎着茶盏的手顿在了半空之中,一贯冷定的神色几度变幻,终究定格为一声叹息。
    窗外风竹之声依旧飒飒。
    ……
    刚过了点卯的时辰,廷尉寺的官员们已散去各间书房与卷宗库各司其职,来往之间倒也算井井有条。
    “想不到绣衣使也在调查此事。”西侧的书房之中,孟琅书思索着方才玉衡所言之事,感叹道,“洛都内外的乞讨流浪之人向来无人关注,若非近来失踪丧命者更多,恐怕至今也是无人发觉。”
    “虽是如此,但凶手残害流浪人的手法匪夷所思,若是日后变本加厉地加之于百姓,情况不堪设想。”玉衡微微颔首,一改平日里的嬉笑模样,语调冷静而从容,“我看卷宗库之中的记录,相似的情况在数年前似乎便偶有记载,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孟琅书也是难得一副如临大敌的神色:“这凶手当真是有恃无恐。”
    玉衡又道:“六月便是千秋节了,长秋宫的意思是,在这之前必须有所定论。”
    “说到长秋宫……陛下近来还是老样子?”似是想到了什么,孟琅书试探着问了一句。
    “不错,仍是整日地在含章殿寝殿中炼丹,偶尔召请一下金仙观的那位道长。”玉衡听罢却是笑了笑,“这也不算什么秘密,孟少卿何必紧张?”
    孟琅书正准备答话之时,忽听得有人轻叩房门:“孟少卿,城郊出了命案。如今陆寺卿告假半日,还请您来定夺。”
    孟琅书微微一惊,神色凝重了几分,对玉衡道了一声“失陪”,便起身打开了书房的门:“死者可又是洛都的乞丐之流?”
    “不……并非是那个案子。”前来寻他的主簿愣了愣,说道。孟琅书听罢刚刚松了一口气,便听得那主簿又道:“死者是将作少府祁臻,在城郊那家客店里。”
    孟琅书刚刚缓和了些的神色便又是僵了僵,又问过了几句现场的情况,说道:“……知道了,我这边尚有些事,且择可靠之人代我先行去调查一番吧。”
    “方才下官来时还曾遇见苏寺丞,他倒是提及此事或可由他代为前往,不知孟少卿意下如何?”
    孟琅书闻言反是笑了笑,说道:“难得他有这等闲心,也好,由他前去我也放心些。”
    “是。”主簿见势也不多言,应下了孟琅书的话便转身告退了。
    “看来洛都近日里当真是不甚太平。”玉衡在一旁一字不落地听完,反倒是半开玩笑地牵了牵嘴角,“孟少卿任重道远。”
    孟琅书笑着摇了摇头道:“廉贞大人快别说笑了,我本也并非断案出身,撰写卷宗往来各司尚可,处理这样的案件便实在有几分力不从心。”
    “若孟少卿觉得分身乏术,玉衡自然也可相助。”玉衡笑了笑,而后正色道,“祁臻毕竟是少府卿,兹事体大不容耽搁,还需尽快查出真相,也好专心调查这一个案子。”
    孟琅书听罢,神色却并未有所舒展:“裴统领似乎对乞人之案颇为上心。”
    “统领所想,岂是我能妄加猜测的?”玉衡笑道,“想来也是为了千秋节时的安定着想。”
    “也是,倒是我多问了。”孟琅书便也不再深入询问,转而道,“说来这祁少府的案子,廉贞大人似乎有几分兴趣?”
    “兴趣倒也算不上,只是这位祁少府毕竟曾供职于度支部,为长秋宫做过不少事。”玉衡说道,“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多半怠慢不得,只不知为何却去了城郊的客店?”
    孟琅书轻咳一声,道:“此事廉贞大人想必不知,祁少府大约半年前纳了一房妾室,然而祁府夫人善妒不许他接回家中,他便暂且将妾室安置在那家客店中。”
    “原来如此,当真是有意思。”玉衡听罢忍俊不禁,说道,“孟少卿且宽心吧,有苏寺丞在,想必不会有什么纰漏的。”
    孟琅书于是向着玉衡一揖,重又在她对面坐下,讨论起了先前的案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