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85章 主动找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大妮定了定神,转过身,看着老板一脸的怒气,马上陪着笑脸说:“老板,对不起,我们是没经过您的同意就进来了,不过,我不是来打探您的商业秘密的,就是想搞个行业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行业调查?调查什么?”老板盯着她问。
    “我看到枫杨区外面到处都堆放着陶瓷垃圾,想就此做个调查: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陶瓷垃圾?要如何处理这些垃圾?”陆大妮如实回答。
    老板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突然间笑了:“看你年纪不大,却很有思想。哈哈,不过,这可是个大命题,难道你想推动我们枫杨陶瓷的产业升级?”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愿意!”陆大妮说,“前提是先把这个调查做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呵呵,这个话题如果要谈的话,那可不是短时间能谈完的--”老板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陆大妮,“我建议你回去先做个功课,了解一下日用瓷、工艺瓷、卫生瓷的生产流程和所用原材料,再把我们枫杨区整个陶瓷产业结构和生产历史了解清楚,你要是还有问题,可以过来采访我--”
    陆大妮接过他手里的名片看了看:龙发陶瓷董事长--陈八斤。
    这名字有点儿意思。
    “谢谢陈董事长,您的建议很好,下次再来拜访您!”陆大妮很诚恳地说道。
    “我不喜欢记者,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不过,你好像是个例外!”陈八斤看着陆大妮笑道。
    从龙发陶瓷出来后,陆大妮和李慧开着车在陶瓷村周围转悠了很久。
    发现这里的陶瓷厂果然基本都是家庭小作坊,个个关门闭户,里面却是灯火通明,晚上基本都在加班生产。如此看来,这些家庭小作坊的生意是很不错的,或许这就是凤洲能成为新瓷都的原因吧!
    回到住处,已经快十点了。
    洗完澡躺在床上,陆大妮回味着这个晚上的经历,对那个叫“陈八斤”的董事长充满了好奇。陈八斤,这个名字太有意思。
    陈元璋幼名叫陈重八,那是因为当时元朝规定百姓不能有正规的名字,所以陈家就按照排行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儿。
    可这陈八斤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是生下来有八斤重?还是在家里排行老八?而且看那人的架势,属于雷暴脾气,不过倒也是爽快之人,以后的采访,说不定还真要再去找找这个陈八斤呢!
    陆大妮打开微信,正好大山的信息进来了--
    大记者,回家了吗?晚上收获如何?
    陆大妮马上回复过去--
    回家了,刚忙完躺下休息呢!晚上认识了一个奇人--
    谁?
    陈八斤。陆大妮说。
    大山似乎是沉默了一会儿,信息过了好一会儿才发过来:
    他可是枫杨区中田村的一个大老板,你怎么认识他了?大山之子问道。
    你也知道他啊?陆大妮很吃惊,也很兴奋。
    他在枫杨区可是名人,不仅是家族企业的领头人,而且还是中田村的村支书。大山之子说。
    哦,原来还是村里的支书啊!陆大妮说,他的企业有多大规模?
    龙发陶瓷是中田村最大的陶瓷厂,在枫杨区也算是前十的企业,目前有一千多工人,每年的销售可能有几个亿。大山之子回复道。
    陆大妮不禁在心里暗暗吃惊,果然是个暴发户,有这么多工人呢!而且还是村支书。
    龙发主要是做日用瓷的吗?陆大妮问道。
    龙发做日用瓷和工艺瓷,他们是做迪士尼的陶瓷娃娃发家的,厂房都是近两年扩大的。大山说,就是五年内成长起来的一个家族企业,是中田村的一个奇迹。
    看着大山的回复,陆大妮突然觉得好奇怪,他怎么这么了解啊!他不是个卖山货的吗?
    你对凤洲的陶瓷很了解啊!陆大妮说。
    我是凤洲人,当然了解。大山笑道,你今天是怎么认识陈八斤的?他可不是那么好接近的。
    无意中闯入了他的工厂,差点被他扫地出门。我亮明了身份后,他才告诉我他的身份,还说不喜欢记者,从不接受采访,说我是个例外。陆大妮笑道。
    美女记者果然有优势。大山说,不过你要想采访陈八斤一定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问题要问到点子上,否则他不会和你浪费时间。
    你很了解陈八斤?陆大妮更奇怪了。
    他是中田村的名人,在凤洲都是个奇葩,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大山说。
    那你说我要做哪些准备?陆大妮问道。
    首先了解龙发陶瓷,了解陈八斤,再了解中田村的陶瓷生产业结构和凤洲整个陶瓷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是你想从陈八斤那儿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围绕这些做足功课。大山说。
    陈八斤也说过这样的话。陆大妮说道,你是真了解他。
    建议你还是先从外围先调查了解,做足功课后再去采访陈八斤,他同意接受你的采访,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和陈八斤交流顺畅的话,今后你可以做做他的对话。他是个乡民企业家,但不是普通的乡民企业家,是个有胆识有远见也有能力的乡民企业家。大山说。
    陆大妮看着大山说的这些话,越来越弄不明白了,这大山对新闻行业对记者采访可是真懂行啊!比她这个学新闻的人还懂!他真是个卖山货的吗?
    你是学新闻的吗?陆大妮忍不住问道。
    呵呵--就不容许我山里人有点儿见识吗?大山笑道,今天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班门弄斧了。
    当然不是,你都快成我师傅了!陆大妮马上说道,我是觉得奇怪,你说你是卖山货的,怎么这么懂新闻采访呢?
    呵呵,因为喜欢了解时事,所以就看得多,平时没事儿也会瞎琢磨--大山说道。
    你要是当记者,一定是个好记者。陆大妮说道。
    哈哈,不敢当。我就卖我的山货吧!大山笑道。
    你是在哪条路卖山货啊?店名叫什么?陆大妮问道。
    凤洲几条路都有我的店,牌坊街也有,店名不起眼不响亮,我就不说了。
    你告诉我,我要是路过的时候,就进你店里喝茶,咱们可以见面聊啊!陆大妮天真地说道。
    呵呵,要是你哪天真不经意进了我的小店,那我们就真是有缘分了。大山笑道。
    凤洲就这么大,说不定哪天我就进了你的店呢?陆大妮说道,你告诉我啊!
    你若真在不知名的情况下进了我的店,那是我最大的惊喜。时间不早了,晚安!大说。
    这个大山,真是个神秘之人。一个卖山货的,居然这么懂新闻采访,也算是个奇人了。
    陆大妮回味着大山的话,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她是应该做足功课才去采访陈八斤,把自己想要问的问题都融进去,然后再通过陈八斤去采访其他的陶瓷老板,这篇调查不就更有说服力了吗?
    就这么干!想到这里,她连睡意都没了,爬起来打开电脑,就开始上网了解龙发陶瓷和陈八斤。没想到网上关于龙发陶瓷的介绍十分简单,而关于陈八斤就更是没有。
    看来这是一个很低调的家族企业。
    如果不能从网上了解,就只能进一步通过大山来了解了。可是,大山真的那么了解龙发陶瓷和陈八斤吗?她要的可是详实的发家史和企业成长史。
    陆大妮很想继续和大山聊聊龙发陶瓷,无奈时间很晚,不敢再打扰大山了!明天再问吧!
    关了电脑准备睡觉,却听到手里进来一条信息--
    陆大妮打开微信一看,居然是鲍一汉的!
    陆大妮,你去了哪里?我这几天在你家和你姥姥家的门口等了很久,就是想见你一面!
    鲍一汉!该死的负心汉,还找她干什么?他要是不给她发信息,她都几乎要把他给忘了!
    陆大妮盯着信息看了一会儿,没有任何犹豫地就给删掉了。她不想搭理他,连回复都免了。
    她就猜到鲍一汉会在她家里或者是她姥姥家那边堵她,所以她一定要离开京城,让他再也找不到她,再也见不到她。这辈子,她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人了!
    为了不影响自己休息,陆大妮索性把手机给关了。
    去他个鲍一汉,让他见鬼去吧!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陆大妮看看时间,已经七点了。该起床了!
    打开手机,陆大妮直接就给扔到了床上,然后进了卫生间洗漱。
    等她出来,发现居然有几条信息未读。
    打开一看,居然是徐远图的--
    早上好!陆大妮,今天阳光不错,不知是否能荣幸地邀请你去海边踏浪?
    踏浪?好浪漫好悠闲啊!陆大妮忍不住笑了。只可惜他找错了人,她可不是能和他一起踏浪的人。
    对不起,我很忙。陆大妮直接拒绝了。
    上班后,陆大妮一门心思查找资料。
    可是关于龙发企业和陈八斤,网上真的找不到更多。她只好向大山之子求助。
    只能微信联系大山之子,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络工具。以前都是大山主动找她,她还从来没有主动找过大山呢,这算是第一次吧!
    陆大妮心里居然有点儿忐忑,鼓足勇气发了信息过去:大山,在吗?
    在!
    几乎是秒回!陆大妮都被吓了一跳!这感觉,好像大山就在她身边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