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想要拜祭父母的话,让昙摩罗伽陪你去。”李仲虔笑笑,“虽说没有生养过你,也该去拜祭一下。杜思南信上说,他们以为你死在战火中,为你立了衣冠冢,可惜和你无缘。”
    瑶英嗯一声,拦住李仲虔的胳膊。
    “阿兄,我们回一趟荆南,去拜祭舅父他们。”
    李仲虔嘴角勾起,点点头。
    走下长阶,亲兵簇拥着一辆马车驶过来,瑶英登上马车,靠在车壁上,浑身散了架一样,闭目沉睡。
    马车晃晃荡荡驰下坑坑洼洼的山道,朦胧的灯火从车帘漫进车厢,脚步声杂乱,李玄贞今晚调动了不少人马,到处乱糟糟的。
    瑶英忽然惊醒,猛地掀开车帘,对上一双沉静的碧眸。
    她莞尔,疲惫不翼而飞,趴在车窗前:“罗伽,我就知道你会守着我。”
    就像在高昌时那样。
    “你一直跟着我,是不是?在离宫射箭的人是不是你?”
    昙摩罗伽一脸镇定,丝毫没有被抓到现形的狼狈,点点头,眉头轻拧,“睡吧。”
    瑶英伸手够他的袖子,“你进来陪我。”
    昙摩罗伽不语,一勒缰绳,翻身下马,上了马车,亲兵牵走他的马。
    瑶英怕耽误时机,马不停蹄,好几天没见着昙摩罗伽了,她知道他一定跟着自己,每次吹哨的时候,能感觉到他就在身边,知道他在身侧,她做什么事都很安心。
    她让他靠坐着,自己坐到他腿上,勾住他的脖子,叭的一声,在他侧脸上亲了一下。
    “你不是答应我不会让王庭人进京吗?”
    他们一起回的中原,几天前在城郊分别,她带着轻骑先行,昙摩罗伽答应在城外等她,如果她和李仲虔出了什么意外,他再现身。
    昙摩罗伽低头,双臂收紧,吻瑶英的发顶。
    “我是文昭公主的情郎。”他低声说。
    既然是她的情郎,她回京,他当然得紧跟着她。
    瑶英轻笑,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心里只有安定熨帖,疲惫再度涌上来,睡了过去。
    昙摩罗伽细细碎碎地吻她发鬓。
    明天,他可以现身了。
    她曾在百姓的泪水中凄苦地离开长安,这一次,他亲自来魏朝请婚,接她离开,让欢笑取代她痛苦的回忆。
    漫漫人生路,他们并肩一起走下去,她白首不离,共度一生。
    第190章 完结
    骚乱平息,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玄贞代理国事后, 朝中人心惶惶。
    他没有手软, 肃清朝堂,提拔功臣, 连颁数道罪状,一夜之间,牢狱里人满为患。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家族在这场父子争端中没落,就有家族趁势崛起,如潮水涨落,长安又冒出一茬新贵,像枝头新生出嫩枝, 只要雨露滋润便可茁壮成长。一代一代, 生生不息。
    李玄贞靠坐在榻边批改奏章。
    天气炎热, 他感觉到身上的伤口隐隐散发出腥臭味道,侍从早晚送来汤药,满殿飘散着清苦药味。
    一封奏疏送到他面前。
    郑景跪坐在案前, 道:“殿下,王庭的昙摩王亲自来长安请婚, 使团要求入城。”
    李玄贞手上的动作一顿, 展开请婚书。
    文书是昙摩罗伽亲笔所写,他果然精通汉文,字迹健秀清俊, 挥洒自如,一看就是苦练多年的功底。
    李玄贞可以想象得出,昙摩罗伽一笔一笔写下这封请婚书时,心里有多么雀跃。
    瑶英喜欢他,愿意嫁给他。
    李玄贞闭目了片刻。
    这份只是走一个过场的请婚书,阴差阳错,要由他亲自批答。
    他再一次送她出阁。
    背上伤口裂开,疼得钻心入骨,李玄贞睁开眼睛,提笔,额边细汗沁出。
    再不甘,也无法出手阻拦,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她,动她就得承担西域动荡的后果,何况昙摩罗伽背后是强盛的王庭,他没有半分胜算。
    逝水如斯,错过就是错过,没有回头的机会。
    执迷不悟,他就是下一个李德。
    李玄贞定下心神,正要落笔,内侍垂首入殿。
    “殿下,文昭公主派人过来了。”
    李玄贞一怔,忙问:“请进来,什么事?”
    内侍道:“文昭公主说,殿下有伤在身,王庭的请婚书就不劳殿下批复了,昙摩王向她求婚,她可以自己回复。”
    李玄贞愣了一会儿,放下笔,唇角翘了一下,没有笑容。
    果然是她的作风。
    她的婚事,她自己做主。
    ……
    消息很快传遍长安。
    文昭公主的驸马来了。
    不过先入城的不是驸马,而是王庭送来的聘礼。
    在乐伎卖力吹奏的欢快乐曲声中,一头头浑身挂满珠宝的大象踩着优雅的步子入城,紧随其后的马车镶金嵌宝,载满一只只敞开的大箱笼,箱笼里装满贵礼,绫罗绸缎,珠宝玉石,日光照射,华光闪耀,灿烂夺目。身着王庭服饰的男女站在箱笼旁,面带笑容,手捧金盘,向路边抛洒鲜花和喜钱。
    车队所过之处,一阵浓烈馥郁的芳香。
    京中百姓好多年没看到这样的盛景,满城轰动,百姓纷纷奔出家门,追逐着王庭使团,人声鼎沸,孩童紧跟着大象,满脸好奇。
    李仲虔站在城楼上,看着那一头头笨重的大象慢悠悠地在长街漫步,朝天翻了一个白眼,他以前怎么没发现,和尚这么懂世俗人情?
    身旁几声清脆的笑声,如珠落玉盘。
    瑶英望着一眼看不到尾巴的车队,眉开眼笑,瞥见李仲虔好像面色不虞,眼珠一转:“阿兄,这些都是西军的军费啊,你不是正打算组建一支专攻阵法的步兵吗?地方选好了,只等你回去挑人。”
    李仲虔下巴抬起,冷哼一声,“这些聘礼你留着吧,到底是王庭的心意。”
    聘礼之后,王庭使团入城。
    城门前挨山塞海,宽阔的长街被挤得水泄不通。
    枝头朝露未干,风中回荡着悠扬的钟声,乐曲连绵不绝,余音袅袅,清冷的晨晖倾洒而下,淡淡的晨雾中影影绰绰,马蹄声悠悠传来。
    长街内外,无数道目光汇成汪洋,望了过去。
    蹄声哒哒,几道金灿灿的光束斜斜地切过,照亮一角浮动着金银宝光的锦袍,一道挺拔的身影氤氲在夏日浓郁得化不开的晨曦中,面孔半明半暗。
    众人呆呆地看着那一骑从雾气中驰出的男子,半晌回不过神。
    漫天风声萦绕。
    李玄贞缓缓走下高台,扫一眼左右呆立不语的年轻官员,看向昙摩罗伽。
    那道风姿卓绝的身影在官员亲卫的簇拥中朝他走来,金银线缀的锦衣绣袍,腰束革带,别匕首弯刀,丰神俊朗,风仪出众,举止高雅雍容,睥睨间有种高洁出尘的清冷风姿,立在那里,一语不发,只是一个眼神,周围那群器宇轩昂、特意换上装束,暗暗和他较劲的年轻儿郎霎时间全都黯然失色。
    那几个不服气的年轻官员神情僵硬片刻,默默退下,垂头丧气。
    众人暗暗赞叹,如此天人般的郎君,和文昭公主就是一对璧人。
    礼部官员上前奉承,昙摩罗伽颔首致意,一开口,优雅地道的长安官话,没有一点域外胡人的口音。
    众人又是一呆。
    李玄贞走上前,目光和昙摩罗伽的在半空遇上。
    一瞬间,两人都没有退让。
    李玄贞目带审视,昙摩罗伽骨子里散发出从容不迫的气势,面容温和,深邃的碧眸中却有锋芒无声涌动,像佛,威严内蕴。
    两人在官员的簇拥中入殿。
    宴席上,年轻官员绞尽脑汁刁难昙摩罗伽,他应对如流,对汉文典籍了若指掌,风土人情也随手拈来。
    官员们不由气馁,相貌风度上已经差了一大截,学识上也难不倒驸马,论武艺,他们更是无法和驸马相提并论。
    礼部官员泄气地对望一眼:准备婚礼吧。
    王庭使团和朝臣交涉期间,瑶英忙着处理西军事务。
    她公布了身世,朝廷保留她的封号,因她要嫁昙摩罗伽,又予以加封,百姓仍然称呼她为公主。镇守南楚的秦将军以她的名义招抚南楚,还在负隅抵抗的残部很快投降,南楚渐渐安定。
    南楚文风昌盛,得知瑶英本是南楚人,歌颂她事迹的话本就如雨后春笋一样一本接一本地流传于坊间。
    瑶英改进过话本刊印,现在文人写好文章,很快就能刻板印出贩卖,百姓对这些话本趋之若鹜,没过多久,她和亲西域、和昙摩罗伽共结连理的故事就传遍大江南北,其故事之曲折悲戚,缘觉这个域外长大的人听了,立马嫌弃西域百姓的那些谣言不够动人。
    她没有理会这事,打点行囊,预备回高昌。
    杨迁坚决不肯尚主,也不许自己的兄弟尚主,她劝他道:“河西和中原断绝太久,杨家带头融入朝堂不是什么坏事。”
    在她的努力下,如今西域诸州的政策法令一如中原,民间已经开始广泛地贸易往来,东归之路不仅仅只是收回国土那么简单。
    杨迁挠了挠头皮,哈哈笑道:“公主有所不知……公主身份矜贵,一个赛一个娇气,我这人是牛脾气,怕相处不来,怠慢贵人。”
    话还没说完,想到瑶英也是公主,一溜烟跑远,找李仲虔喝酒去了。
    瑶英失笑。
    这天,忽然有人送来一窝细犬,她问侍从,侍从说是宫中送的贺礼。
    “殿下特地出城,亲自为您挑的呢!每一只都很精神。”
    瑶英出了一会儿神,吩咐侍从:“送去鹰奴那,让他养着罢。”
    侍从一脸可惜:“公主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养?”
    瑶英淡淡地道:“我以前养的细犬没了,以后不会自己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