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青疾步上前,扶着她上了马车。
    “贵主,回王府?”
    瑶英摇摇头,说话的声音细微如丝:“不,我们进宫。”
    她即将远嫁草原。
    这一去,大概就是永别。
    在走之前,那些陈年旧账,要一笔一笔算清楚。
    第23章 算账
    太极宫, 两仪殿。
    天气炎热,庭阶前洒了水。东升的旭日透过鸟羽般轻盈的流云, 洒下大片金灿灿的光束, 坑坑洼洼的花砖地闪烁着湿漉漉的粼粼波光,远望就像一泓泓潋滟的清水。
    太监总管进殿通禀说七公主求见。
    李德从堆叠的奏章中抬起头, 面露诧异之色。
    若非大事,李仲虔和李瑶英兄妹很少主动来见他。
    太监小声提醒李德:“圣上,七公主这些天一直在为营救秦王奔走。”
    李德放下手里看了一半的奏疏, 眉头轻皱。
    “军机大事,她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娘子来掺和什么?”
    太监迟疑了一下,躬身道:“圣上,秦王和七公主兄妹情深,秦王遇伏, 生死不知, 七公主自然心急如焚, 您还是见一见七公主吧。”
    李德眼帘抬起,淡淡地扫一眼太监。
    太监虽然低着头,还是吓得心头一凛, 神色愈发恭敬地道:“圣上恕罪,老奴多嘴了。”
    李德看着他, 凤眼精光内蕴:“你是朕身边的老人了, 素日最谨慎老成,郑瑜求到你面前,你还得先掂量掂量, 今天怎么为七公主破例?”
    太监汗流浃背,正待解释,李德摆了摆手。
    “让她进来罢。”
    太监应喏,退出内殿,站在门槛边,闭上眼睛,慢慢吐了一口长气。
    伴君如伴虎,圣上这是在警告他以后少和政事堂的宰相们来往。
    太监缓了好一会儿,挂起一副笑脸,走到长廊前,朝背对着他立在庭阶下的李瑶英道:“七公主,圣上请您进去。”
    瑶英转过身,沐浴在朝晖中的面孔苍白如初雪,更衬得一双明眸乌黑漆亮,轻蹙的眉峰好似笼着阳春时节空蒙的柳色。
    一枝梨花春带雨,玉树琼葩堆雪,楚楚可怜,柔弱绰约,又自有一种浑似姑射真人的天姿傲骨。
    瑶台月下,浩气清英,意气舒高洁。
    太监心道,任谁见了这样的七公主,都不忍把她拦在殿外。
    瑶英眼帘抬起,站在明朗的日光中,打量了一下大殿栉比鳞次的的殿顶间飞翘的檐牙鸱吻,缓步拾级而上。
    太监看她面色憔悴,脚步虚浮,像是站不稳的样子,心中不忍,示意小内侍上前搀扶她。
    瑶英示意不必,一步一步朝内殿走去。
    听到脚步声,李德没有抬头,目光落在摊开的奏本间,道:“朕已经派人去黄州搜寻二郎,你不懂战场上的事,莫要再去烦扰朝中大臣。”
    瑶英走到龙案前。
    “圣上,您欠我一样东西。”
    李德拧眉,抬起头,目光如电。
    瑶英迎着他审视的眼神,毫不畏惧,“九年前,圣上为了救孔家和林家的小郎君,将我抛在战场之上,我险些死在乱军之中。”
    李德瞳孔一缩,面色微沉。
    瑶英平静地道:“圣上,你欠我一条性命。”
    ……
    那是瑶英五岁时候的事了。
    那年,李仲虔回荆南扫墓,谢贵妃突然发病,李家人担心无人照看瑶英,把她送到身在襄州的李德身边。
    瑶英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李德常年在外征战,归期不定,回魏郡也不会进谢贵妃的院子,五岁之前,瑶英没见过李德。
    她到了襄州李德暂住的府邸,奴仆常常和她提起李德年轻时候的事,说他英俊不凡,风采出众,魏郡女郎成天为他争风吃醋。
    那晚,瑶英趴在窗前玩耍,灯火幢幢,院墙外传来马嘶声。
    她学着婢女的样子踮起脚尖往外看。
    一个高大挺拔的男人从夜色中缓缓走到灯影下,一身威风的明光甲,挺拔俊朗,身姿如松。
    瑶英心想,婢女没有骗她,她的阿耶果然是这世上最好看的男子。
    难怪阿娘当年会对他一见倾心。
    瑶英想起长史的嘱咐,迈着小短腿迎出长廊,站在李德脚下,仰起小脸,轻声唤他:“阿耶。”
    乖巧极了。
    李德怔了怔,低头看瑶英,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七娘都这般大了。”
    谢贵妃的婢女站在一边,悄悄抹眼泪。
    那晚,婢女哄瑶英入睡的时候,高兴地说:“小七,将军心里还是有你的。”
    半个月后的一天,襄州城破,熟睡中的瑶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护卫冲进屋抱起她,带着她和李德部下的家眷一起逃出襄州。
    他们在路上遇到溃败的李德一行,立刻迎上去,送上马匹坐骑,山坡上忽然冲出一伙追兵,把他们重重包围。
    情势紧急,眼看追兵扑了过来,李德果断抛下瑶英,抱起部下的两个儿子,拨马冲出包围圈。
    瑶英跌坐在地上。
    周围是凶神恶煞的追兵,刀林剑雨,血肉横飞。
    她被父亲抛在如蝗的箭雨之中,震天的喊杀声里,雪亮的刀刃朝她砍了过来。
    忠诚的护卫咬牙挡在她身前,鲜血喷洒而出,溅了她满头满脸。
    瑶英浑身是血,呆呆地望着李德一骑绝尘而去。
    李德没有回头。
    瑶英想起婢女的那句话,自嘲地一笑,缓缓闭上眼睛。
    护卫一个接一个死去。
    瑶英躲在护卫身下,在腥臭的血水里泡了很久。
    久到她以为自己也死了。
    直到她听见李仲虔的声音,听到跪在死人堆前的少年那一声声执着的、嘶哑的呼唤。
    “小七,阿兄来接你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李仲虔背着一对双锤,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来找她了。
    瑶英哭出了声。
    那年,李德抛下亲生女儿瑶英,转而去救部下的两个儿子,孔父和林父感动得啕嚎大哭,自此对他死心塌地。
    瑶英则在获救后跟着李仲虔在外流浪了半年,兄妹俩徒步千里,回到家乡。
    林家人和孔家人觉得愧对于她,让两位小郎君给她磕头。
    瑶英满不在乎地一笑,扶起两位小郎君。
    她何必去恨林家小郎和孔家小郎?
    抛下她的又不是他们。
    瑶英的大度让林家人和孔家人免去了一场尴尬,皆大欢喜。
    ……
    鎏金狻猊香炉前香烟缭绕,空气里一股淡淡的绿丝郁金香的清甜香味。
    瑶英望着李德,“阿耶,你带着孔家郎君和林家郎君逃出重围的马是谢家护卫的坐骑。”
    李德沉默了一会儿:“七娘,你想要什么?”
    瑶英一笑:“别急,阿耶,这只是第一笔账。”
    李德欠她的,欠谢家的,欠李仲虔的,她要一笔一笔和他算清楚。
    第24章 一更
    太极宫最为闷热, 四角摆放了冰盆,冰块缓缓融化, 滴滴哒哒的流淌声回荡在空阔的殿阁间。
    李德头一次凝眸细细打量瑶英, 凤眼微挑,眼角皱起细小的纹路。
    瑶英察觉到他的怀疑和警惕, 面色如常。
    她知道李德多疑,不该和他说这些话,但是事已至此, 她即将远嫁,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走之前,她得为李仲虔和谢贵妃做好打算。
    “阿耶。”瑶英直视着龙案前神色阴沉的皇帝,“当年你和谢家达成同盟,许诺若能成就大业, 必定和谢家共富贵, 谢家倾全族之力为你招兵买马, 助你收复魏郡,联合郑家、崔家、薛家、赵家几大世家,推举你为大将军, 这是第二笔账。”
    李德没做声。
    瑶英停顿了一下,道:“我舅父谢无量已死, 谢家老幼妇孺服毒自尽, 谢家再无血脉遗留,当年和你结盟的谢氏族老都不在了……可是我阿娘还在人世,她是谢家女, 我阿兄是谢家外孙,我是谢家外孙女。”
    她一字一字地道,“我,李瑶英,以谢家外孙女之身,要求魏郡李德兑现当年的诺言。”
    李德眯了眯眼睛,神色愈发冷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