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头顶原本璀璨一片的星空如今已经黯淡无光,天边晨曦微微跃出一线,裴元鸿仰着头痴迷的看了半晌,再转头去看人的时候,山路上已经连沐青霖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罢了。
    裴元鸿合了眼,酒意醺然之中,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斗转星移,时移世易,裴元鸿始终没有正式出家,但随着他在中原大地上走走停停,竟渐渐也不知从谁人口中传出了个清玄散人的名号来。
    初期听闻这个名号的时候裴元鸿还会解释一番,自己并非出家人,不过是学了几分皮毛罢了,而随着沐青霖传他的那些东西被他日渐修习得愈发高深精妙,他的解释便就不再管用,裴元鸿索性不再辩解,算是默认了这个清玄散人的道家称号。
    尽管他最终也没有正经拜过师,但他并不否认自己是师承沐青霖的传授,所以灵犀观每三年一度的罗天大醮的时候便会邀他赴会,一来二去的,竟也算是挂名在了灵犀观做了一名散修。
    后来云游之时,因缘际会拣了一个不会说话的小乞儿,取名无韵,收养在身边做了一名小道童。
    然而任凭他踏过了无数山河,甚至去到过海外国度,沐青霖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时间愈久,裴元鸿倒是彻底淡然了下来,如今对于他而言,走过的各处风情迥异的地区和国度已经成了更为有趣的事,一次偶然,他启程时将大半本未完的行程杂记遗落在客栈中,恰巧客栈掌柜识得字,乍一翻阅便如获至宝,很快,清玄散人的游记便风靡了大江南北,尽管只是半本,也依然成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而真正让清玄散人这个名号彻底传遍神州大地的,是承平十四年间,裴元鸿恰巧身在蜀中,夜半时分毫不客气的敲响了当地知府门前的鸣冤鼓,等把知府敲得升了堂,裴元鸿一语惊人,言称十日之内此地将有地动,异常强硬的要求知府马上知会百姓组织疏散撤离。
    知府被他一语惊得呆在当场,刚想问个仔细,裴元鸿已是转身就走,差役竟没能拦住。
    而在此后,裴元鸿又分别前往了另两座蜀地的城池,一模一样的手笔和套路,言之凿凿地动将至,务令百姓撤离。
    最少三座大城要疏散百姓尽数撤离,这可不是小事,何况只是一个游方道人口中之言,知府顿时没了主意,有心当做谣言,却又怕这位名声不低的清玄散人是真有什么本领可以预知灾祸,可万一他疏散了人,回头却真只是谣言又如何?
    抓瞎了许久,知府咬牙写了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往帝京。
    此时太子段泽之已经继位,收到这不同寻常的八百里加急之后颇为诧异,当即就召见了皇叔和靖王世子,几人商议之后做出了批复,勒令当地官员疏散百姓。
    蜀中距离帝京路途遥远,一来一回,纵然是八百里加急,也依然足足耗时了八天,等到当地官员收到之后,所余已经不足两日的时光。
    有了圣上亲笔朱批,知府终于有了胆量,两日的不眠不休之后,终于不管是劝离还是驱赶,总算是让三座大城撤走成了空城。
    这些年大夏正值盛世,三座城垣中百姓加起来约有四十余万,在空旷田野里黑压压一片,等着看这一场天灾到底会不会如期而至。
    这一等,就又是两日的时光。
    此时旷野之上早就人心浮动,不少人都在大骂妖道害人,甚至有那等按捺不住的,已经在收拾包袱准备回转家中,还是多亏了几位知府勒令公差极力镇压,这才没有让百姓回城。
    而就在第三日的深夜,地动终于开始了。
    这是近百年来规模最为强劲的一次灾害。
    甚至有不少人说当时伴随地动一同出现的,还有巨大的闪光和如同巨兽咆哮般的震耳轰鸣。
    这一场耸人听闻的灾变,却因为事先疏散及时而没有造成巨大的伤亡。
    至于房倒屋塌,再建便是,人,才是最重要的。
    而清玄散人更是由此一跃成为了活人无数的在世仙君,虽然裴元鸿自己对于仙君这样的称谓嗤之以鼻,但那些因他才逃脱了性命的百姓自发的募集钱财,就在蜀中给他建起了一座道观。
    道观是有了,但裴元鸿却很少去,依旧是在各处云游。
    而清玄散人的名号,已经是大江南北,无人不晓。
    时光荏苒,已是百年,也不知道是不是沐青霖传他的那套心法的缘故,裴元鸿直到百岁出头,面容仍是不见太多苍老,由此,仙君的名号更是已经摘不掉。到了这个时候,曾经的故人,已经作古,而那名收养的小道童,也已经年迈。
    无韵是裴元鸿随手捡的,天资非常一般,并没有将那套心法修出个名目来,此时仅看外貌的话,竟似是比裴元鸿还要年长。
    青山之巅,那一块曾被两人当做了酒桌的青石依旧静默无声,裴元鸿看了一颗,从手腕上褪下那串菩提珠,摘了那颗血红的坠子握在手里,将珠串递给身后的无韵,“回头将此送去帝京郊外的法严寺,若是佛门中人问起,就说是物归原主。”
    无韵不解,却也恭敬接了,裴元鸿便就挥手赶他走,无韵口不能言,却会手语,问道:师尊要在此清修?我何时来迎师尊?
    清修?裴元鸿笑了一声:“你无需再来了。”
    一句话听得无韵顿住了脚步,回身就下了跪。
    师尊!
    无韵的手语急切而又慌乱。
    裴元鸿却没有看他,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事,低笑了几声,说道:“为师修道有成飞升在即,你且去,莫要妨碍为师飞升。”
    一句话听得无韵愣住,直到裴元鸿几次摆手,这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离去。
    虽是多年过去,这片山峦却与从前并没有太大改变,站在山巅远眺,头顶繁星密布,脚下铺陈的依旧是阵阵松涛。
    裴元鸿一手把玩着那枚赤红如血的舍利,一手却摸出个烧瓷的小酒壶来,也不用杯,就对着瓶口小酌,直到一壶饮尽,便将手中那舍利搁在青石上。
    舍利的血色衬在粗糙的青石表面,显得愈发殷红。
    裴元鸿修行至今,对于天地感应之力已经登峰造极,虽不敢说可以通神,但手中的这颗东西,他也已经明白了究竟是什么,注目凝视片刻,只笑了一声:“我也不知他因何会囚你百年,想来,是你惹他动了怒罢?”
    夜风寂寂,四下无声。
    “随我看了这百年尘世,可还满意?”
    “罢了。”裴元鸿低笑一声:“来世,好生念你的佛罢。”
    一语说完,不再开声,夜色深沉,日月星辰,亘古不变。
    无韵亲自将那菩提珠送至法严寺,寺中年纪不大的知客僧弄明白了他的来意之后,拿着那串珠子不知所措,无韵也不解释,当即返程。
    而他终于再次登上这一处山顶的时候,清玄散人早已坐化,青石上却搁着一枚裂成两半的石子,平平无奇,黯淡无光。
    无韵在此行了大礼,下到山脚,却在途径一座偏僻小村落的时候捡到一个女婴,无韵一时心软,以米汤饲之,竟然磕磕绊绊的活了下来。
    而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已经掉落,算是专门写给小裴的。
    至于小师叔……因为本文是古言,不是古玄,所以注定不能详细交代小师叔
    况且他的故事很长很长很长……等作者菌有了充足的毅力之后,或许会给小师叔单独开一本来写
    但是这一本里面,就只能这样啦
    爱你们,么么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