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51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被司金宁急忙唤来的是左左和高晖的大师兄,平常十分稳重的司宏远,他是孤儿,是师傅一手养大的,因此随着师傅姓。
    今年四十岁,对于下面的师弟师妹们,他是十分照顾的,这次左左一出去就是一个多月,对于司宏远来说简直比起雏鹰离巢还要紧张,这不听到左左的消息,顾不得其他,立刻将脑袋凑了过去。
    手机视频里就是左左之前说评书的样子,隐约间可以看到下面有人,具体多少和都是谁肯定是看不清的,但是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左左当着人的面登台表演了,这才是大事。
    “师傅,这是小师妹?”司宏远看着视频里讲得抑扬顿挫的左左有些不敢认。
    “我就说左左是十年难得一遇的人才,现在看来是磨砺出来了,就是不知道这是哪里?”司金宁很是好奇:“难不成有什么也是技巧?这么快左左就可以登台了。”
    有特殊技巧的袁州:“……”
    这是误会!
    “我们可以去看看左左,而且二师弟也在那里,好久没见了。”司宏远立刻道。
    “你没有二师弟,不听话的徒弟要来干什么,而且人家也不稀得回来。”听到高晖的名字司金宁脸色立刻晴转阴。
    还有阴转雨的架势,看样子就知道司金宁对于当年高晖改投相声界的事情还没有过去。
    “我觉得小师妹这次进步大说不定二师弟从中帮了不少忙,再说我们是去看小师妹的,又不是去看二师弟的。”司宏远道。
    他是了解自家师傅的,别看这时候嘴硬,但心里十分想念二师弟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徒弟必须给师傅台阶下才行。
    “作为师兄帮助师妹难道不是应该的,还要我做师傅的去谢谢他不成?”司金宁脸一板很是不满道。
    得,刚刚还说不是徒弟,现在又必须帮助师妹了,司宏远是知道师傅的嘴硬心软性格的,于是顺毛摸下来,没一会也算是定下了接下来的出行计划了。
    ……
    第二千三百六十五章 一晨之际在于袁州
    在台上讲得兴起的高晖不知道,下面不断给师兄叫好的左左也不知道,自家师傅即将到来的事情。
    有节目欣赏和纯喝酒聊天的时间过得是不一样的,很快今天的酒馆时间就到了尾声。
    被提醒的时候,大家还有点懵,这才没过多长时间才是,怎么就结束了?
    “怎么感觉今天时间特别短呀,我觉得还能再喝上几瓶酒。”唐大师很是惋惜道。
    “确实时间短了点,不过肯定是时间够了的。”方恒虽然也觉得时间不长,但是还是了解袁州为人的。
    不可能说是会突然削减时间什么的,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绝不是袁州可以干得出来的事情。
    “时间确实到了,肯定是今天的节目太精彩了。”婉姐将手腕放到中间。
    她的手腕上带了一个精致的女表,宽大的表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碎钻,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夺目。
    不过大家并没有欣赏的意思直接伸头一看就看到时间确实跟平常大家散了的时间一样的,顿时无语了。
    既然时间到了,大家都将桌子上留着的最后一口酒直接喝进嘴里以后,开始在毛野的引导下有序地退场。
    在袁州这里即使真的有喝多了的,酒品也是很好的,至少不会到处撒酒疯惹麻烦,以前倒不是没有过,喝醉以后什么样,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但是自从有一次差点给袁州惹麻烦害得他第二天不能准时开门营业以后,排队委员会就将喝醉以后的情况也列进了日常小店维护里面,执行人是酒馆的服务员,目前掌握在毛野手里。
    有了排队委员会的介入,酒馆还是很和谐的。
    送走酒客,毛野和左左和高晖以后,袁州才算是空了下来,现在睡觉前的一点时间,袁州已经连续几天用来研读之前拿到的典藏级刀工的奖励《少数民族菜系上册》。
    经过几天的研读,袁州已经初步掌握了其中的菜式以及流派了,因为里面包含了不少其他菜系的知识,因此这次袁州学的还是比较慢的,当然这个慢是相对于袁州自己来说的。
    相对于一个新菜系都只需要短短时间掌握的袁州来说,这个速度确实有点慢了,实在是很多少数民族的菜具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比如回族,比如白族。
    为了更好的全面掌握其中的知识,袁州不止研读系统提供的知识,还会自己加餐,学习很多少数民族的起源以及历史文化这些,因此速度才算是慢了下来。
    今晚是最后一遍理论的巩固从明天开始袁州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了,因此他格外认真。
    冬去春来,月降日升,新的一天很快就到了。
    天际露出一丝鱼肚白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
    一早左左和二师兄高晖就赶到了厨神小店,来这里自然是吃早餐的。
    用高晖的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在于袁州小店,态度积极。
    有袁老板的早餐吃,左左选择性地遗忘了以往二师兄奉行能够睡多晚就睡多晚,早餐能不吃就不吃的原则,反正又不是能吃的,没什么要紧的。
    除了左左和高晖,昨晚酒客来得也是八八九九了,有专门来吃早餐的,当然顺便是要来抽奖的,也有专门就是来抽名额的,早餐,路边的摊子也是不错的。
    这是有自知之明挤不进去吃早餐的人。
    无独有偶的,袁州今天也准备了丰富的早餐,这次准备的是两样早餐,相对于厨神小店常常独个的早餐也是很丰富了。
    需要用到面,所以跑完步洗漱完的袁州,很快就到了厨房开始揉面。
    其实今天早餐的丰富要归功于殷雅,她昨晚说过最近想要吃胡辣汤了,作为优秀男朋友的典范,袁州表示,女朋友的愿望必须满足。
    早餐袁州就准备了胡辣汤,但是又担心殷雅吃不饱,饿着就不好了,于是又准备了另外一样吃食搭配胡辣汤,作为秦省有名的小吃早点,配上胡辣汤滋味妙不可言。
    正所谓生命不止,喂胖殷雅绝不停止!
    “啪啪啪”
    为了做好这道面食,揉面的功夫必须得好,而且根据天气变化,揉面的力度以及加入的材料的多少还有区别,很是繁琐。
    袁州在店里面忙忙碌碌的,店外面的食客们自然也是十分忙碌的,他们忙着的是排队以及攀交情。
    排队是为了吃饭,攀交情自然是为了喝酒了,同时进行,两不耽误。
    很快就到了早餐时间正式开始的时候,这次排在第三的不是周希而是殷雅。
    她今天不需要提前去公司因此就来吃早餐,顺便可以看袁州一眼,知道袁州忙,平时殷雅只要是不忙都会自己来排队吃饭,就是为了看看袁州,哪怕不说话,就是一个眼神,都觉得挺好。
    “殷雅姐早上好。”苏若燕小声跟擦肩而过的殷雅问好。
    “小燕子早上好。”殷雅白玉般的脸上露出如沐春风的笑容,看着就让人觉得舒心。
    殷雅一进店门,袁州就发现了,为了能够更靠近袁州,殷雅选择的是最靠近隔断的站位。
    两个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互相点头示意的一幕,还是莫名让已经吃过早餐的苏若燕有些撑,大概是今天早餐多吃了个油饼的原因?
    “今天的早餐是胡辣汤和金线油塔一人一份,有不吃或者少吃的可以提出来。”袁州道。
    “没想到可以在这里吃到金线油塔,袁老板做的肯定是最正宗的,真是太好了。”胡青山很是兴奋。
    今天早上不光有他盼望了好久的胡辣汤,还有名小吃金线油塔,实在是意外之喜。
    金线油塔现在在秦省确实有不少地方有,但是最正宗的却是没有,反正胡青山吃过几次,都没有那种‘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的感觉,主要是胡青山觉得那线也太粗了,都快赶上宽面了,金丝银线难道不应该十分细吗?
    当然这是胡青山外行人的理解,他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就是想要吃到这样细的金线油塔而已。
    今天袁州说早餐准备了这个,胡青山打起十二分精神,打算看看袁州做的金线油塔是不是十分细,如果是,那证明他的想象还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那肯定是他想错了。
    毕竟袁州就代表了正宗。
    ……
    第二千三百六十六章 好吃
    明知故问,能点三份,钱包不吐血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只点两份?
    照例问过一句以后,袁州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都是需要提前熬制和蒸制的东西,袁州眼看着蒸汽的变化,算着时间,等到在一瞬间,蒸汽陡然开始增大的时候,就知道到时候了,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胡辣汤的前身其实是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的理论中演化来。
    有名的自然是豫省的逍遥胡辣汤和秦省的肉丸胡辣汤了,也不是说在豫省的都是逍遥胡辣汤或者在秦省的都是肉丸胡辣汤,只是说这两种很出名,具有代表性而已。
    袁州做的不是肉丸胡辣汤,而是具有秦省特色的胡辣汤,放了不少秦省特有的调料和蔬菜,味道闻起来辛辣霸道,这种微雨多湿的季节,用来拔除一些寒湿,是十分好的。
    “闻起来比起我吃的胡辣汤,感觉更劲道,看起来颜值也很高。”瘦瘦高高的于丁坐在前排最后面的位置,但是拿到胡辣汤的时间并不晚。
    因为苏若燕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在于丁还来不及羡慕前面人面前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的时候,自己的就已经来了。
    于丁是个小有名气的陶艺家,从他手里出来的瓷器有种自然的韵美,其中还带着他骨子里中原人的粗犷豪迈。
    他这次出来到处走是为了给新的一个想法挑选适合的泥土的,虽然很多时候其实说一声就能得到一些样品,进行选择,但是于丁习惯了亲自现场选择。
    于丁认为当时的地理环境以及天气条件那些都可能影响泥土的品质,这次来蓉城遇到厨神小店是个意外,今天是他第一顿在厨神小店吃饭。
    本来是被排队吸引来的,现在却是被香味圈了粉。
    面前放在粗瓷白碗里的胡辣汤,颜色微微有点深,汤色浓稠,里面的蔬菜那些都被切成了大小一致,形状相同的指尖大小的颗粒,闻起来一股浓重的辣意直冲鼻尖,很是吸引人。
    就是于丁这个地地道道的豫省人都被这个味道给吸引了,一点不像是喝着胡辣汤长大的中原人。
    “味道浓烈而不刺鼻,辛香与甘甜并存,稀稠度刚刚好,这个厨师的手艺真是不错。”于丁小声感慨道。
    他是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正在有名的厨神小店吃饭的。
    来桃溪路是受到飞指大师的指点,说是有个陶瓷造诣很高的人叫袁州,于丁是来见见袁州,顺便问问蓉城这里的泥土的条件,哪里的比较好,打算去看看的。
    但人是铁饭是钢,等到到了桃溪路上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来太早了,大概这个叫袁州的还没有开门做生意呢,按照自己的习惯选了一家排队人数最多的饭店吃饭。
    要说桃溪路上哪家店排队人数最多,还有争议吗?于是于丁就误打误撞地进了厨神小店吃饭。
    袁州正在将一个个金线油塔拣出来装盘,根本不知道有人要来跟他讨论陶瓷技艺的。
    因为飞指大师根本没有想到于丁这么着急,一大早就来了桃溪路,所以是打算等到袁州早餐营业时间结束再打电话给袁州说明情况。
    以前的金线油塔是用烙的方式因此颜色金黄,十分耀眼,因此有个别名叫做油塌,其中还有段闻香下马的传说。
    现今经过改良金线油塔是蒸制的,因此拿出来的时候颜色雪白细腻,丝丝缕缕的仿佛金线一般铺成在盘子里,袁州做的大小合适,一个长方形的盘子里卧了四个金线油塔,看着就十分引人食欲。
    至少胡青山是这么以为的。
    “真的是缕缕金丝盘绕呀,不愧是袁主厨,看来我想的是对的,我的厨艺天赋应该是被编程耽搁了,哎,看来厨艺界少了我也是种损失。”胡青山心里暗暗感慨。
    娃娃脸上尽是遗憾和自豪,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看出来自己的天赋的。
    不过被胡青山盛赞的金线油塔倒是担得起这个名声,确实十分漂亮,不说洁白似雪的颜色,就说这一根根比起棉线略粗些的形状,丝丝缕缕很是光滑细腻,就可以看出厨师的功力了。
    加上香甜的气息很是浓厚,跟一边浓烈的胡辣汤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实一般的金线油塔不光是要搭配杏仁甜浆的,就是其本身也需要佐以酸性泡菜、甜面酱、葱白节这些食用,才会更加的清爽利口,别有风味。
    大多厨师这么处理是因为在制作金线油塔的时候,是需要用到猪板油这种油腻的东西包裹着面团揉出来的,而且是从猪皮上刮出来的那层肥厚的膘,更加的油腻温润,浸透性更强,用来制作金线油塔更为合适,做出来的成品也更加的油润有光泽,但是有利有弊,那就是会显得比较油腻。
    袁州这里的金线油塔是没有配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除了一碗胡辣汤和一碟子金线油塔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