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皇后为上_27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似乎是有些明白,自己最聪明得意的学生为何如此痴迷一个年轻且稚嫩的男人。
    他点点头,虽仍是一副严肃的模样,明显收了方才那股子盛势,“皇后殿下的回答让老臣心服口服。”
    元太师微微笑了笑,到底是自己外孙看中的人,他当初的支持,终究没让他失望。
    常友敬如此说,其他老儒文臣更是无话可质疑,何况他们对此也想不出如此精妙的回答,不禁收回了原先的傲慢与对年轻一派的轻蔑。
    贺靖逸听见常友敬的话,微微扬了扬嘴角,朝那些讪讪的老儒文臣道:“诸位大臣可还有问题?”
    众人连忙恭恭敬敬的朝贺靖逸与师玉卿躬了躬身体,异口同声答道:“臣等信服。”
    以周剑鸿为首的年轻一派个个激动不已,一年多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怎能不让他们兴奋。
    更让他们开心的是看着那群以老自居,轻视他们的老臣再也不敢轻视年轻人的本事,自豪的感觉充溢他们的心塞,个个觉得扬眉吐气。
    而此,都是康子墨、师玉卿才华的给予,至此,年轻一派的文臣个个对师玉卿叹服不已。
    贺靖逸满意的点点头,“既如此,那就将由皇后主持,中书省考定校正的《五经定本》作为法定版本,颁行全国。”
    他特意强调了皇后主持,突出了师玉卿的心血,让人深深的感觉到皇帝对皇后的敬重与喜爱。
    常友敬与元太师带头拱手应道,“是,陛下。”
    “中书省以及诸位子弟这一年半来校正辛苦,均有重赏。”
    贺靖逸的话音一落,中书省及各位子弟连忙跪拜谢恩,内心皆是欣喜若狂。
    此事落幕,师玉卿稍稍松了口气,贺靖逸眼神一直紧紧的凝视在他身上,温柔道,“累了一天,回去休息可好?”
    师玉卿瞧着淡定,实则也跟着周剑鸿、广阳文等人一样,提心吊胆,担心无法信服常友敬会因此让辛苦的成果作废,脑中一刻不停的思考着答案。
    此时听贺靖逸提及,当真觉得疲惫不已。
    他点点头,微笑道,“好。”
    贺靖逸温柔的牵起他的手,在广阳文等人看来,皇帝那小心翼翼拥住皇后的模样,好像皇后是什么易碎的珍贵瓷器,这般珍惜这般温柔以待,诸人均瞧出了皇帝对皇后浓浓的爱护。
    心性单纯的比如广阳文在心里默默赞叹,聪明机灵的则在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赢得皇后的赏识,而取得皇帝的信任,更有些心思歪斜的,想着要去如何去讨好皇后走些捷径。
    而常友敬与元太师以及一群老臣想的很简单:
    不能小看了这个皇后。
    就这样,贺靖逸拥着师玉卿在各怀心思的众人恭送下,带着允东海陆福等二十多位内监,坐上轿辇回了寿康宫。
    这件事之后,贺靖逸与师玉卿讨论了一番,都对康子墨的才华十分赏识,尤其是师玉卿。
    康子墨答得那两个问题,答案他根本都没想到,他却能如此精彩回答,而且面对常友敬这位知识渊博,位高权重的老臣,他没有任何畏惧,直接站出来对答如流,不得不让人欣赏。
    于是,贺靖逸听从了师玉卿的建议,将他调去了户部,担任户部侍郎这一职位,这职务自师宏骁死后就一直空缺着,如今康子墨担任正为合适。
    而新教材也顺利的颁行了全国,从长平都到地方州县的学府私塾都用上了新的五经定本。
    新的版本增加了一些内容,摒除了原有重复和错误的部分,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更为重要的是,贺靖逸拨重款在各地建立私塾,让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多了条选择人生的路。
    不仅老百姓感激不已,许多朝臣也对此政策赞誉有加,对皇后的能力也颇为肯定。
    师玉卿与周剑鸿等人见到自己的心血有了成效,高兴非常,为此贺靖逸再次重赏了中书省,至于皇后得到了什么封赏,就知道帝后两人彼此知晓。
    一向反对声高涨的常友敬安静了不少,他一安静,其他一些老臣也自觉闭了嘴,但也并非从此文武百官就对帝后同治,对师玉卿没了意见。
    嫉妒师家深受皇宠,看轻师玉卿以色侍人,不服他年轻参政,更有贺明博安插在朝中不时搅合朝局与诸臣心理。
    所以,要想平服整个朝堂所有权臣,贺靖逸与师玉卿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寿康宫的主殿内,几位成熟的女官轻迈脚步举止温柔优雅的将茶碗小心的轻放在凤榻下方的四方桌上。
    坐在桌子旁的两人微微点头道了声谢,受宠若惊的女官忙福身回应,端着木盘恭敬的退出了纱帐外。
    纱帐在她们退出去的一霎被徐徐放下,陆福守在纱帐外,命所有人都退至第二道纱帐外,不得靠近。
    “玉卿今日找我和你母亲来所为何事?”一句苍老的声音从殿内响起。
    坐在凤榻上的师玉卿正垂着眸,微微凝结的眉心瞧着似有愁绪萦绕,他抬头望着坐在榻旁的孟老太君和韶国公夫人,“有事要找老太君和母亲商量。”
    孟老太君慈爱的望着自己在这世上最看重的人,如今她也时常听见他人议论皇后与皇帝将这天下如何治理的妥当之语,心中俱是满满的自豪。
    她遥遥想到当年师玉卿刚出嫁那时候,为了无法建功立业的苦闷心绪。
    如今好了,何止立业,整个天下都在他的统治之中,他这为朝堂为国家做事的心愿总算是了了。
    更难得的是,皇帝贺靖逸对师玉卿的宠爱日盛一日,怕他思念家人还时常命人将孟老太君和韶国公夫人接进宫来,就连师道然随时想见孩子都是被允许的。
    这极大的恩宠历朝历代,为所未闻,可他的乖孙就得到了,不可谓不让他们高兴。
    孟老太君时常警醒自己,孙儿如今之盛,恐怕嫉妒之人不在少数,于是常与师道然、韶国公夫人提及,要小心谨慎行事,离朝堂远些,切不可招惹是非。
    就连自己母家、师家、媳妇家里都一一叮嘱过。
    好在如今师道然尽心尽力为孩子着想,不用她多提,也会时常提醒族内的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慎重交际,切莫惹是生非。
    “玉卿何事?只管和老太君和母亲说。”韶国公夫人如今容光焕发,瞧着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快乐,她比什么都高兴。
    师玉卿点点头,微微一笑,“也不是旁的,就是为了子嗣的事。”
    孟老太君与韶国公夫人相视一眼,皆有疑惑,孟老太君道,“玉卿,你与陛下还未要孩子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