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皇后为上_26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弥生举起酒杯朝贺明博敬了敬,“还是济王聪明,大有可为。”
    贺明博与他碰了碰酒杯,一干而尽,笑道,“也多亏太子赏识,否则以我现在之力,要想撼动贺靖逸只怕是痴心妄想。”
    他说着又替弥生倒满了酒杯,笑道,“有了太子相助,明博想要成就大事,就有了把握。”
    “济王客气。”弥生自信满满道,“济王只需让你的耳目借用眼下许多朝臣不满的局面,挑唆贺靖逸与朝臣的关系,等到了合适的时候,至于兵马,我自会替你安排妥当。”
    “有劳太子了。”贺明博听见他的承诺欣喜,忽又想起一事,问道,“泰阳姐姐知不知道你我的意图?”
    弥生放下酒杯,眼眸一垂,没让贺明博瞧清他眸中一闪而过的异样,笑了笑,“她很快就会知道,我还需要她去做些事。”
    贺明博若有所悟,也跟一笑,眼珠一转,嘴角微斜道,“若要成事,有力的帮手必不可少,除了泰阳姐姐,还有个人,会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哦?”弥生双眸微抬,有了兴趣,“是谁?”
    第一百四十六章
    贺靖逸的阻止让师玉卿有些意外,他刚要开口听见他道:“这件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兰君治理朝政已是十分辛苦,这件事还是交给旁人去做。”
    师玉卿知道他的心意,但他很希望能将这件事做好,他个性如此,凡事尽心尽力,亲力亲为,为此时常让贺靖逸担心,总不时唠叨他不可太过耗费精力。
    “靖逸的心意我明白,可此事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做的,我想去亲自完成它。”
    贺靖逸知道他对于书籍的热爱,一直派人寻找在岁月中流失的文献,深以为憾,所以提出这个计划并不让他意外。
    “我知道。”贺靖逸道,脑中思索如何处理此事最为妥当。
    “靖逸。”师玉卿叫他半晌不回话,双眉微蹙,似乎在思索什么,试探唤了一声。
    “嗯?”贺靖逸忙应道,“哦,我在想此事如何安排较好。”
    他说着一笑,“既是兰君的心愿,那我便同兰君一道完成,此事需要找大量人才来做,人才由兰君来选拔,其余的工作交给我来进行,只是。”
    师玉卿听见他说同意十分高兴,忙问,“只是什么?”
    贺靖逸朝他微微一笑,“只是你再不得废寝忘食,要听为夫的话。”
    贺靖逸事事支持自己,总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满足自己的条件下关心着自己,师玉卿暖心道:“好,都听靖逸的。”
    贺靖逸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发,想了想道:“这段时间可以先让人去民间收集遗籍,下个月就是科考的日子,到时候可以多选拔些新的人才上来。”
    师玉卿一听,也道:“下月就要举行科举考试,我竟将此事都忘了,真好奇今年的三甲会是什么样的人才。”
    贺靖逸正搂着他的腰,一手端起茶杯递给他,自己再拿起自己的准备喝茶,闻言笑了笑,在他的脖子上吻了一下。
    师玉卿是个爱才之人,但他最聪明之处不仅在于此。
    懂得接纳人才是许多统治者都能做到的事,但如何有效的善用,发现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作用,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师玉卿并不追求全才,他追求可用之才,拥有敏锐观察力的他,很善于发现人的优点与缺点,妥善的安排他们去做自己适合的事。
    而且他取之有道,并不盲目取用,更重视德才皆备,也不看身份地位,更不会优先照顾自己的家人朋友,只要人品良好,有一定的能力,都会建议贺靖逸将之如何妥当安排。
    外人都不明白贺靖逸为何如此听信师玉卿的话,说好听的,认为他被爱情冲昏了头脑,那些说难听,觉得他受了师玉卿的蛊惑,更有甚者,甚至担心他会因此而成为昏君。
    只有贺靖逸知道,自己如此信任师玉卿,不只是因为自己对他那深于骨血中的喜爱,更是因为他看到师玉卿的才华。
    比任何人都了解他的能力,师玉卿看似温柔稚嫩的外表下,有着非常卓越的能力,他在政策上的果敢和远见,甚至有时候连他这个真正的帝王都会敬佩,自愧不如。
    他是真的在用自己所有的才华,认真,努力的在完成两人的理想。
    这是他让贺靖逸越来越爱的原因之一。
    旁人不会懂得,贺靖逸也不屑他们懂得,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师玉卿能做到让所有人有信服他的能力。
    修订经籍的事果然得到了许多老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原先由前朝大儒所整理的经籍已经颇为完整,其中的释义他们学了许多年,想法早已根深蒂固,根本没有想过这其中会否有不完整或偏颇之处,只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重修,也不认为师玉卿有能力修订比原先更为精确。
    除却对于传统的观念的守护,这其中更多是对他以新改旧而产生的恐惧。
    新的思想和理念打破陈旧,往往就会得到守旧的反对。
    这些反对,贺靖逸一概不理,师玉卿也并不在乎,通通一笑置之。
    但也不乏得到了一些有想法的大臣的支持,他们在多年的研究中也有自己的心得,而且许多人也认为,若要进步,就必须有所改变。
    于是,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一转眼就到了科举考试成绩揭晓的日子。
    最终的三甲便要来到朝堂上接受最后的殿试。
    贺靖逸坐在高高的龙座上,他身旁坐着师玉卿,两人共坐在同一把高居大殿中央最高处的宽大金色龙椅上。
    两人穿着龙袍凤服,脸被玉旒所遮掩,更显神秘与威严。
    殿中央跪拜着三人,师玉卿拿起三人最终考核,已被尚书省批阅过的试卷,认真的看完,点点头,满意的笑了笑。
    贺靖逸一直在留意他的神情,见他阅完试卷后十分高兴,知道他是发现了人才,微笑接过他递来的试卷看了眼,暗道:果然很有见解。
    跪在殿中央的三人头都不敢抬一下,双眼垂下丝毫不敢乱瞟,见到帝后让他们又是兴奋又是紧张,还多了些好奇。
    都是寒窗苦读一心考取功名的人,对于朝堂十分关注,也就不出意外的知道如今帝后同治的景况。
    而对于新皇帝的这一举动,他们也是各有各的想法,但无论他们或反对或支持,都不约而同对新皇后产生了好奇。
    这位皇帝在作为太子时便是纵横捭阖,权倾天下,更英勇的平定了叛乱,可见他的能力与胸怀。
    这样一个强势之人,居然会提出与自己的夫君同治的想法,可见他对于自己的夫君是何等的看重。
    于是众人都好奇,这位皇后到底是有些什么样的魅力和能力,能让皇帝如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