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皇后为上_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师玉卿平素最爱诗词歌赋,笑道:“这是李白的《把酒问月》,臣读过。”
    贺靖逸点点头:“听闻你于诗词上颇有些造诣,可是如此?”
    师玉卿恭敬道:“只读过一些前人名篇,略会作一二首打油诗罢了。”
    他话音刚落,贺靖逸忽的低头将他唇掠住,吻了片刻才放开。
    “我已说过,叫我靖逸。”
    他吻得突然,师玉卿微微喘了两口气,抿了抿唇。
    贺靖逸神色如常,说罢依旧朝明月望去。
    “月行却与人相随。”
    贺靖逸又低声吟了这句,低头看着师玉卿道:“往后你便会懂得。”
    师玉卿不解的看着他,贺靖逸却不解释,只是牵起他的手。
    “夜风起了,我们回去吧。”
    师玉卿有一堆问题想要问他,踌躇半晌终是未开口,被贺靖逸牵着往回走去。
    按照惯例,太子妃出嫁的第三天,母家重要亲眷可以入宫拜见,一大早,孟老太君并师道然及其夫人早早的收拾好了准备进宫,谁知还未出府门,管家李思来报,太子携太子妃的轿撵出了宫,不消片刻便会到韶国郡公府。
    从没有嫁出去的太子妃可以被太子亲自带着回门的,这不仅对师玉卿,连同韶国郡公府都是极大的殊荣,三人又是高兴又是惊慌,忙差下人收拾准备迎接。
    孟老太君站在门口,一手扶着她的凤头权杖,另一只手扶着韶国郡公夫人,站在师道然身后焦急的张望着,直到看见那顶华丽的轿撵和金色的华盖才露出笑容。
    韶国郡公带众人恭敬的上前迎接,庶出的两子师宏骁、师宏勇站在众人身后,师道然为显重视,还特意请了族里富有声望的叔伯前来迎接太子。
    十六个抬轿的宫人将轿撵缓缓放下,允冬海躬身朝轿内道:“太子,太子妃,韶国郡公府到了。”
    纱帐被人掀开,贺靖逸先一步下了轿,师道然待要上前行礼,却见他转身将手伸进了轿内,亲自将师玉卿扶了出来。
    这一切的动作落在了众人眼里,有的欣喜师玉卿深得太子宠爱,有的暗自咬牙,众人各怀心思,待贺靖逸及师玉卿站定忙跪下行礼。
    师玉卿见父母、奶奶及各位叔公朝自己跪下,心下别扭,想要上前将他们扶起,又不敢先贺靖逸逾越了规矩。
    贺靖逸上前一步替他做了想做之事,亲自扶孟老太君起身,孟老太君惶恐之余又高兴自己在宗族面前多了荣光。
    师道然摸了摸胡子,内心喜悦,面上却不露半分心思,恭敬的笑着迎太子入府,贺靖逸点点头,侧身看见师玉卿正看着孟老太君和韶国郡公夫人,彼此眼中都有些湿润。
    “玉卿与老太君和夫人叙叙,我去前厅坐坐等你。”
    师玉卿一愣收回视线看他,感激的笑了笑,贺靖逸虽总是一脸冷漠,却每每都能读懂他的心思。
    师道然笑了声:“太子,太子妃里面请吧。”
    贺靖逸点点头随着师道然走了进去,孟老太君欣喜的拉着师玉卿的手在儿媳的搀扶下被一众丫鬟仆人送进了后院。
    第五章
    孟老太君坐在红木坐榻上,瞧着坐在身旁的师玉卿满是欣慰,她轻轻的抚着他的手,一双并不清明的眼里尽是疼爱。
    师乔煌内心喜悦,坐在一边也不多话,只是仔细的瞧着弟弟的脸色,她自幼习武,又略懂医理,见弟弟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些。
    韶国郡公夫人瞧着师玉卿身着锦袍高贵风雅的模样心里高兴,但想到师玉卿作为男妻,日后不免遭遇生子之痛,自古男妻生子便比女子多了几分风险,想到此又觉心疼,不禁眼眶湿润,忍不住又用秀帕拭了拭眼角。
    师玉卿见她这样心里难受,道:“母亲这是怎得了,好好的怎么哭了,可是我惹的。”
    韶国郡公夫人忙掩泪笑道;“母亲是高兴,太子待你如何?竟肯亲自陪你回门,想必是不错的,可母亲还是不放心,想听你亲口说说。”
    师玉卿见母亲为自己操劳,心里酸疼,笑道:“太子待我极好,处处温柔体贴,我原也以为会在宫中迎接老太君和父亲、母亲,谁知昨晚太子告诉我,今日要随我一同回家看看。”
    孟老太君点点头:“先皇后做太子妃的时候也未曾有过这份殊荣,可见太子待你用心。”
    师玉卿笑笑点头不语。
    孟老太君和蔼的笑着拍了拍他的手:“你好好侍奉太子,来日诞下皇孙,我们也可放心了,我和你母亲不求你能得太子一生宠爱,也不求你能带给韶国郡公府什么,只求你一世平安就心满意足了。”
    师玉卿握紧孟老太君的手,忍着鼻酸点点头,笑道:“孙儿省得。”
    孟老太君提及皇孙,他便想到了送子药一事,左右怕三人担心,终究未说出口,也不知贺靖逸是何意,是否并不想要他生的孩子,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其实他并没有想过和他共度此生呢?
    师玉卿想到贺靖逸的温柔,一时竟有些失落,但又想到若有一日,自己不再是太子妃,是不是仍旧可以考取功名,继承韶国郡公府,还可以重新回到老太君以及母亲的身边尽孝。
    师乔煌见师玉卿想得出神,问道:“玉卿,可是想到了什么要同我们说?”
    师玉卿回过神来忙摇摇头:“没有。”
    韶国郡公夫人见他方才脸色忽然变黯,以为他身体不适,思虑了会,尴尬开口道:“玉卿,你的身体可还好?入宫前嘱咐你的泡的药汤可别停了,长久泡对你的身体有好处,以后生产时也会少些痛苦。”
    玉卿一愣,方才听懂韶国郡公夫人话中的意思,顿时耳朵上浮起羞意,低着头道:“母亲放心,药汤昨日还泡了,太子找太医换了几味更名贵的药材,孩儿身体好多了。”
    韶国郡公夫人这才放下心:“如此便好,太子有心了。”
    师玉卿低着头,孟老太君瞧出他的不自在,笑道:“你母亲说的是,你的身体是第一要紧,汤药得日日记得,千万不可偷懒。”
    师玉卿点点头:“是。”
    师乔煌想起不知哪里听来的皇室秘辛,想到宫中的尔虞我诈,又想起皇后与惠贵妃的斗争,担心太子继位后师玉卿也会遇到与嫔妃争斗的烦恼,脱口而出道:“玉卿,在宫中行事要多加注意,饮食药物方面更是得仔细小心,若有什么不妥可托人带话给我,姐姐学了这么多年医术,为得就是照顾你。”
    师乔煌如此一提,众人又想起师玉卿幼时曾患一场大病,当时不管请了多少名医诊治,却总拖着不见好,最终被孟老太君查出,竟是师道然的一房小妾暗中给师玉卿的药里加了些东西,这才导致他久病不愈,差点烧坏了脑子。
    这事闹得极大,韶国郡公夫人整日抱着儿子哭哭啼啼也没个主意,孟老太君气的白发都多添了几根,最终以那房小妾自尽才了了此事。
    但当年已经记事的师乔煌亲眼见过小李氏曾鬼鬼祟祟的找那妾氏去过她房里,当时年岁小的她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后想起来又将所有事联系到一块才惊觉弟弟中毒的事并未如此简单,师乔煌本就不受师道然喜欢,虽偷偷告诉了老太君,只可惜那妾氏投井自尽,服侍她的丫鬟也失踪不见,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只能作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