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御香行_9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幽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条出水的鱼,肆意挺动、喘息着,直到那种与死亡本身几乎没有区别的极致体验,有生以来第一次将他抛向绝顶的半空中!
    然后,如同尘埃落定,一切再度归于死寂。
    浴斛里的水重归平静,又过了好一阵子,陆幽才将挡在眼前的左手挪开。他低头看着水面下的右手,陷入了长时间的怔忡之中。
    第131章 血溅平康坊
    直到洗澡水彻底变凉了,陆幽这才缓缓挪动身体,离开浴斛。
    穿上外袍,擦干湿发,等到皮肤上的潮红色完全褪尽,他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
    刚刚发生的,或许应该被认为是一件好事。若是换做别的宦官,恐怕已经偷偷烧着高香,感恩起了祖先的保佑。
    陆幽却并不想祭拜祖先——毕竟他现在姓陆;至于叶家,先别提列祖列宗,单说他的父亲叶楷全,恐怕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再想听到有关他的任何消息了。
    他左思右想,勉强找出了一个值得高兴的理由。
    宦官的残缺之身,若是不注意调养,人过中年之后会产生不少病痛。如此一来,至少自己应该会比预期的更长寿一些罢。
    陆幽旋即又想起了瑞郎。若是被那个家伙知道了这件事,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表面上应该也会表示高兴罢,背地里却一定会有些紧张。因为……
    外头传来院门开启的声响,陆幽立刻打发掉各种胡思乱想的念头。
    “谁?”
    “少监大人,小的是小鹞儿。”
    戚云初留给他的心腹太监禀告道:“刚才探子回来了,说平康坊这下可算是闹出大事了。”
    平康坊,拜陆鹰儿与赵阳这两个色中恶鬼所赐,陆幽对于此处可以说是十分熟悉。
    大宁朝自开国至今,一直都有宵禁的习俗。传到这几年间,虽然律令依旧,但执行起来也有了些放松。夜晚鼕鼓响过之后,坊外的大街上依旧禁绝行人,可是不少热闹富贵的里坊内部却是灯火辉煌。
    而作为诏京城里天字第一号的花街柳巷、风流渊薮,夜晚的平康坊就更是酒肆歌台,门庭若市。更有许多不学无术的宦官子弟,喜好在此宴饮达旦,喝醉了就干脆住在温柔乡里,第二天才摇摇晃晃地离去。
    小鹞儿所谓“大事”,就发生在平康坊东北角,一处名为怜花曲的小巷子里。小巷的尽头有一座宅院,住得正是京城名妓柳弄云。
    今天夜里,柳弄云的宅邸里正举行一场饮宴,京城不少宦官子弟都欣然出席。正当酒气醺醺,声色靡靡之际,宅邸里突然闯进来十几个黑衣蒙面人。也不说什么话,竟是逮着人就砍!
    那二十几名官宦弟子,个个不学无术,转眼间就全都被杀死了。那些蒙面人又抢夺死者身上与宅邸里的财物,末了还放下一把大火,方才从容离去。
    这平康坊的房屋鳞次栉比,今夜刮得又是东北风,火势很快就蔓延到了平康坊各处。昔日的花街柳巷,沦为一片火海,一坊之地火光融融,映红了半座诏京城!
    听完了禀报,陆幽心里自然明白,那些黑衣人正是东宫派出去的超乘军。
    “……太子竟然选择如此报复。”
    春蒐围场里的那场行刺,赵昀一直怀疑是萧家党羽在暗中指使。然而他却苦于拿不出关键证据,不能以国法来处置那些不将他放在眼里的皇亲国戚。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然而赵昀毕竟是赵昀,他是太子,却并不是一个君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果无法以正常的途径来进行复仇,那么他可以不择手段。
    前些日子,他已经寻找各种借口,撤换了不少萧家在朝中的势力。却没想到,真正的报复竟如此血腥。
    虽然几乎可以肯定唐瑞郎不会牵涉其中,但陆幽还是让小鹞儿差人传话到唐府,询问那边的情况。
    一个时辰后,他收到了唐瑞郎的回应,说胜业坊这边一切无恙,不过听说安仁坊那边已经闹翻了天——尚书萧友乾的长子,也就是萧皇后的侄子,也死在了柳弄云家。
    赵昀这下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只是萧家又该如何动作?
    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此血海深仇,恐怕不闹个玉石俱焚是无法收场的了。
    陆幽走出屋外,来到视野开阔的院子里。
    在那些高大的泡桐树的间隙里,他隐约可以看见远天带着些血色,如同战乱将起的不祥之兆。
    ————————————
    惊心动魄的一夜过后,次日清晨,东宫丽正殿依旧早朝。
    由金吾卫大将军来报:昨夜今晨,有平康坊遭遇百年不遇之大火,烧毁房屋二百余间,死难者逾百人。
    这其中,更有尚书萧友乾的长子、御史大夫任济康的次子、门下侍中的外甥……将近二十名贵族子弟,葬身火海。
    根据初步调查,闯入柳弄云家中杀人劫财的,应该是长期潜伏在诏京城南部诸多荒凉里坊中的亡命匪徒。如今禁军正在大肆搜捕,各大城门也已严加盘查,定不会放走任何一个凶徒。
    东宫宝座上,赵昀一手支着头,斜睨着眼睛去看站立在阶下的诸位官员。
    尚书与御史大夫等人今日全都称病不朝,余下众人尽皆缩着脖颈,战战兢兢一动不动。
    这才算是有点儿帝王的尊严!
    赵昀满意地微微颔首,旋即又朗声道:“传本王旨意:城南诸坊,藏污纳垢,为患甚矣。今日起,命金吾卫盘查坊内流民。若有匪盗逃奴,一律处死;余者统统驱逐出城,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阶下顿时哗然。然而敢于站出来提出异议的,却终是一个都没有。
    ——————————————————
    也就是在赵昀坐朝的这段时间里。东宫承恩殿旁的临霜殿内,叶家姐弟二人正抓紧有限的机会,尽量互通有无。
    “陆鹰儿夫妇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听完发生在大业坊内的惨祸,叶月珊不禁连声感叹。但是很快的,她又将关注点转回到陆幽身上。
    “赵昀果然对你有疑心。他在平康坊内做出如此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我担心总有一天,他也会这样对你。”
    陆幽皱眉道:“这其中的厉害,我自然清楚明白。然而我若是扳倒了太子。你这个身为东宫良媛的,又该何去何从?”
    “你无须牵挂我。我与太子原本就并无情分可言,他若倒台,我亦有自保的手段。你且不用担心,只需做你想做的事就好了。”
    尽管叶月珊如此宽慰,可陆幽却愈发显得不安起来。
    “你入宫来,究竟是何目的。还有那蛊和王公子的事……”
    “好了好了。”
    叶月珊却不让他追究下去:“所有这些事,我想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
    说到这里,她又比了一个隔墙有耳的动作。
    “你只要记住,遇事只需努力自保,我自有分寸。”
    言罢,她便不由分说地将陆幽往殿外赶去。
    算算时辰也该去向惠明帝请安了,陆幽便从通训门进入紫宸宫,往蓬莱阁方向而去。
    ————————————
    入了蓬莱阁,还没走到内堂,陆幽就听见唐瑞郎的声音,正在向惠明帝诉说着什么事。
    再仔细一听,原来是他前脚听说了太子要驱逐南坊流民的事,后脚就跑到惠明帝面前,恳求皇上收回太子的成命。
    平心而论,陆幽也并不赞成太子的这项决断——姑且不论这数百户的流民根本就是一场政治报复的替罪羊;单说这些流民都是去年初春那场洪水瘟疫的受害者。他们的田地已失,家园毁坏,如今再将他们赶出诏京城,又叫他们去到何处,如何谋生?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此浅显基本的道理,恐怕就连初入学馆的稚童都明白。
    可惜所有这些问题,在“大人物”的眼中,却只是小事一桩。
    “朕既已让太子监国,这些事,你们自然应当去向太子进言。何必在这里烦着朕一个病人。”
    自从得了天梁星的调养,惠明帝的身体已经大有起色。然而这一阵子,他却只醉心于了解太华宫的进展,对朝廷政务越来越不感兴趣。
    其实陆幽也隐约猜得到,依照惠明帝这软弱平和的个性,恐怕也是不愿再与太子正面冲突。
    想到这里,他便找了个借口走过去,向惠明帝请了安,又将唐瑞郎给拖到了蓬莱阁外。
    “皇上恐怕是不会管了。如今太子气焰正盛,不宜公然对抗,不如我们自己先想点儿办法。”
    “一切都听你的,叫我怎样就怎样。”
    唐瑞郎从善如流,又笑道:“我先替南里的百余户人家,谢过你这个大恩人了。”
    第132章 姐夫不要
    百余户流民,那就是五六百号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不仅需要一个新的住处,最关键还得有赖以谋生的手段。
    陆幽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那三十五顷的永业田。他原本就想将之改造为药园,奈何人手不足,迟迟未能行动。
    正巧,南坊流民之中也有不少是从柳泉城里逃出来的药农。他便优先招募这些人,每个壮劳力租给田地三十五亩,又在田边修葺庐舍,供人居住。
    除去这些药农之外,他又命人仔细调查余下的流民,摸清他们的出身、家世与能力。将那些会做些小手艺的人组织在一起做活;会种地的依旧去种地,而懂得营造技艺的,则直接通过杨荣如交托给修内司,参与太华宫的建造。
    与此同时,陆幽又命令唐瑞郎从唐家挖来一大笔钱,购买耕牛、织机、谷物种子等物资,再与口粮盐帛等物一起分发给众人。
    如此一番布置下来,六百余个流民已经安置了九成。
    余下五十多人,不是孤儿老叟就是病弱残疾。还是由唐瑞郎掏钱,送入了诏京城内的病坊与孤独院。
    大一些的孤儿,有自愿留在陆家做事的。陆幽也不拒绝,全都签了年限契约,还让陈眉儿兄妹请来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
    大约用了一个月有余,这边的流民总算全部安顿下来,诏京城里突然又出了一桩怪事情。
    ————————
    不知不觉中,春去而夏至。
    诏京城两面环山一面临水,夏季熏风卷着湿热的水汽南来,一过了小暑,整座城池里就郁热难耐。
    这天午后好不容易下了一场小雨。等到黄昏时分,天边依旧留有薄薄的一层云朵,遮挡住了日光。
    久违的清凉吸引了许多人来到屋外透气,一度由于东宫的搜捕而显得寂寥的街市也热闹起来。
    这个时候,陆幽和瑞郎也在药园里喝着自家新做的凉茶,忽然听见外头一阵骚动。紧接着,陈眉儿咋咋呼呼地跑了过来,指着西边请二位主子赶紧看。
    陆幽一边笑她不够矜持,一边还是抬头看了一看。
    只这一眼,他和瑞郎同时愣住了。
    但见西边天空中,残阳斜挂,如同一枚橙红蛋黄。然而在太阳的东西两侧,竟还各有一个略小、略暗的太阳,共同形成了三日凌空的诡异奇观。
    唐瑞郎喃喃道:“三日同辉,这可是妖乱之象啊。”
    “别出去乱说。”陆幽提醒他,“小心被太子的人听到。”
    他们就这样安静地看了一阵,只见西边的那个太阳越变越暗,很快消失不见。剩下中央与东侧的太阳缓缓下沉,最终沉没在了药园西边的围墙之下。
    紧接着仿佛就在一瞬之间,有万道霞光从西边蔓延过来,将整片天空,都染成了血一般的鲜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