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御香行_7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丁郁成哭丧着脸点了点头,又反问:“看眼下这局势,太子登基似乎已成定局。萧唐两家,树大招风,大人可有什么万全之计?”
    唐权依旧用指腹轻轻敲打着扶手,气定神闲。
    “我自有主张。”
    第103章 探花宴
    遣走了丁郁成,月下的东厅重归于静谧。
    唐权却没有起身,仿佛在等着什么人。
    少顷,西窗外又有脚步响起,旋即就听一个清朗的声音问道:“爹,您找我有事?”
    唐权闻声抬头,打量着站在门口的独子。
    “今日你到那里去了?”
    “同年的进士之中,有人出钱办了私宴。孩儿推脱不过,这才应酬了一会儿。”
    说着,唐瑞郎便进了东厅,来到唐权面前。
    他身着一袭琉璃绿绫袍,其上的银纹映着月华,更衬托得他英姿焕发。
    唐权似是接受了这个理由,却又提醒道:“你虽得了三甲,然而还没过春关1。切莫得意忘形。”
    “孩儿明白。”
    唐瑞郎点了点头,又追问:“爹,我看那丁郁成黑着一张脸,莫非出了什么事?”
    “太子贬了他的官,去下州做司马。”
    贬官?!唐瑞郎眼皮一跳,顿时已经明白过来。
    “爹,听说您将崇仁坊叶锴全家的那座宅邸,交给了丁郁成使用?”
    唐权似是回想了一下,这才反问道:“是又如何?”
    唐瑞郎又不好挑明了说,略微思忖方才答道:“那座宅邸被丁郁成拿来做了鸡舍,事情应该传进了东宫。那叶家之女,如今是太子身边的良媛,一定是她在太子耳边抱怨,丁郁成才会被贬谪。依我之见,父亲您还是尽快将宅邸献给太子比较稳妥。”
    唐权寻思片刻,倒也爽快应允了。
    “也罢,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运作。”
    唐瑞郎点头称是,这就想转身离去,却又听见唐权发话:“这件事与内侍省那边没有干系?”
    唐瑞郎不假思索地摇头:“无关。”
    唐权并没有追问,他只是凝视着唐瑞郎的背影。
    “这段时间,你各路周旋博弈、趋利避害,处理得倒是不错。看起来,待我唐家正式传到你的手上,定能绰有光前,垂裕后昆。”
    “多谢爹爹称赞。”
    唐瑞郎恭敬道:“为爹爹分忧,本是孩儿分内之事。至于光前裕后,瑞郎并不敢奢望。”
    “哦?”唐权轻笑一声:“那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总不会真是金山银山这种俗物吧?”
    “不,其实孩儿的想法也很简单。”
    唐瑞郎也跟着轻笑一声。
    “只可惜,孩儿生错了时候,若是在太祖太宗手里,孩儿倒能做个元勋功臣呢。”
    说完这番话,他冲着唐权躬身行礼,然后脚步无声,再度消失在了月下的庭院里。
    丁郁成离开京城的这天,唐瑞郎将叶家宅邸的地契献入东宫,一并献上得还有一些珠宝首饰,显然是为了讨好叶月珊。
    赵昀虽然并不喜欢唐家,然而一则他无法同时对付萧唐二家,二则又忌惮着唐瑞郎与内侍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因此也只有将地契与宝物一收,权当了结此事。
    清明正日,陆幽又请来一群道士到宣王享祠做法事,鼓吹喧闹一番,并用太子赐的新火烧了好些纸钱,也算是安抚了赵阳的在天之灵。
    这之后宣王是否还曾经入过太子的梦,便不得而知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依照大宁朝的风俗,进士自登科后直到春关前,须得参与大大小小多达九种宴集。这其中,有进士们自行举办的私宴;亦有朝廷出资的官宴。而“闻喜宴”则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
    话说这闻喜宴,本该早于其他几种宴集举办,然而前阵子接连下了数日小雨,好不容易天气放晴,却又遇上寒食清明,因此便被一拖再拖。
    眼看着入了三月,终有一日雨过天青,众人便相约在雀华池畔一聚。
    闻喜宴集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到了宴集的正日,只见雀华池一带人山人海,车马阗塞,竟然全是慕名前来围观新科进士的人。
    这其中,更有公卿大夫早早地在雀华池上泛起轻舟,为得正是拣选看得顺眼的青年才俊,挑做为东床快婿。
    巳正时分,新科进士们陆续来到了雀华池畔。只见他们一个个鲜衣怒马、风流酝藉,端的是人生之中最为得意的模样。
    而这群人中最为耀眼的,就非唐瑞郎莫属了。
    只见他一袭荷茎绿的瑞花绫袍,头戴束发银冠,腰系玉镶银蹀躞带。胯下一匹乌夜似的黑马,更显得他玉树临风,丰神俊逸。
    这闻喜宴虽名为宴集,却又与寻常饮宴大有区别。依照习俗,饮宴正酣之时,所有新科进士便要陆续策马上路,游遍诏京城内的大小花园,采摘盛开的名贵花卉,带回到宴席上。
    然而这又不是一场全无胜负之心的玩乐——第一个出发的探花郎,必须采回所有人中最为珍稀、贵重的花朵,否则便要罚酒罚到酩酊大醉。
    今年的探花,正是唐瑞郎。
    酒过三巡,微微醺。
    唐瑞郎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跃上马背,去履行他作为新晋探花郎的重要使命。
    烟花三月,诏京城中繁花似锦。桃花烂漫,李花娇艳,蔷薇吐露,含笑幽香,更还有许多看不清、道不明的花朵,远远近近晃着人的眼睛。
    按照习俗,在这一日,城中大小园囿不论贵贱高低,一律要向登门的新科进士开放。园内花卉,也任由寻芳者攀折。
    然而想要寻得城中真正的“花魁”,却依旧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唐瑞郎并不急着入园。为免打扰,他甚至只捡僻静的巷道,慢悠悠地走着。
    花不贵多,而贵精。他知道,每年闻喜宴的“花魁”向来都只属于同一种花——牡丹。
    可惜今年开春阴雨连绵,天气也比不上前些年暖热。这城中院子里种着的牡丹,有三成烂了根;剩下的那些,竟也像是受了委屈似的,迟迟不愿开花。
    唐家的园子倒是颇有先见之明,早在去年九、十月份便将几十株名贵的牡丹迁种到了园圃的高处,又搭起木棚、烧着炭火,调教花期。
    如此悉心呵护直到这几天,才总算是得到了几株数十朵色姿香韵俱佳的上品.却也不急于宣扬,只等自家的探花郎来挑拣。
    有了这一只后脚,唐瑞郎自然不急。
    眼前春光大好,他便信马由缰徐徐前行,遇着花树便取出随身酒壶饮上一口,不知不觉就荡到了开明坊一带。
    倒也是巧了,陆幽的园子不就在这附近吗?
    回想起前些日子丁郁成的风波,唐瑞郎稍稍犹豫了片刻,还是策马进入开明坊。
    他并不知道园子的具体位置,然而稍稍打听,整条街的人竟然都来帮他指路。再仔细询问,原来这些人都曾受过陆家药园的恩惠。
    陆家的园子在西十字街尽头,倒也不算难找。稍稍走近一点,顿时就能闻见扑鼻的花香,越过粉墙顺风飘来。
    不知这粉墙里面,又是怎样的一番春景?
    唐瑞郎此时半醉半醒地,糊里糊涂间,人已经来至正门口。
    作者有话要说:
    ①春关:通过殿试获得进士及第的人,不会立刻走上工作岗位,还必须参加吏部的关试,相当于现在的考公?
    百度百科:唐代及第进士参加吏部的关试后,要进行许多次的宴集,这许多次的宴集总称“关宴”,杏园探花宴是其中的重要活动之一。 进士发榜后,新科进士在杏园初次聚会,称为探花宴。杏园宴中的探花游戏,是由大家推选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充当探花使,由他们骑马遍游曲江附近乃至长安各大名园,去寻觅新鲜的名花,并采摘回来供大家欣赏。
    但也有人认为,探花宴在关试之前。就是闻喜宴。这里按照时间和剧情需要,和闻喜宴合并了。
    第104章 一言不合
    唐瑞郎刚刚翻身下马,便听“吱呀”一声,府门径自开启。
    从里头走出来一位二八年华的陌生少女,却也不生分,笑吟吟地将他往府中请。
    “奴家陈眉儿,见过唐公子。”
    瑞郎知道这一定是陆幽的安排,也不迟疑,抬脚就迈过了门槛。
    入得门来,少女不将他往正堂请,反而直接把人领到了东侧的药园。
    只见满园郁郁葱葱的绿色,点缀着大大小小、形色不一的花朵。再细细辨别,那黄云似的是板蓝根,白如垂钟的是洋金花,璨若金华的是羊踯躅,紫塔一般的则是密蒙花——俱是可供药用的植物。
    在园子东隅,瑞郎看见一个用布搭起的凉棚,棚下郁郁葱葱一片翠色,点缀着大团大团绚烂无比的紫红花朵。
    唐瑞郎眯着眼睛看了一阵:“你们家……也种牡丹?”
    “那是自然的了,公子难道不知道,牡丹的根皮又叫丹皮,也是一位药材呢。”
    说到这里,陈眉儿俏皮地眨眨眼睛:“不过呢,眼前这一丛可是公子去年重金买了来的,叫我们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这热了不成、冻了也不成,就是为了等今儿个这一天。”
    陆幽特意种的?为了这场闻喜宴?
    唐瑞郎心中顿时一热,愈发觉得飘飘然。
    这时又听眉儿道:“公子还等什么,请随意挑选便是。”
    唐瑞郎却反倒不急着动手,却问陈眉儿:“你家主人可在?”
    “主子不在。”眉儿摇头,却又用眼神比了个方向。
    唐瑞郎心领神会,拱手谢过,快步朝那边走去。
    其实今儿个一早,陆幽就告假出了宫,偷偷地在雀华池边游荡了一圈,然后就窝在园子旁的书斋里看账。
    此刻,他早就听见了瑞郎的脚步声,却故意不抬起头来。
    于是唐瑞郎就径自摇进了书斋,又将房门严实关好,这才去搂住陆幽的肩膀。
    “有劳佐兰费心了,花虽然很美,但是你的一片心意,更让我心醉。”
    “我看你不止心醉,整个人都醉了吧?!”
    陆幽被他压在背上,不得已才放下账簿,嘟囔道:“一身的酒气,还不赶紧去采你的花,不担心别人比你更早回去?”
    “不担心,谁家的花能有佐兰为我准备的好?我去放火,烧了他家的园子!”
    唐瑞郎故意打趣,又搂着陆幽温存一阵。直到被拍开了手,才稍稍有所收敛,可一双眼睛依旧紧紧地黏在陆幽身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