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贺新郎_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宁怀璟又上前几步,一直走到他跟前,低下头仔细去看他的脸,从光洁的额头到下巴尖:“我是见过你。”
    他撇撇嘴角,口气疏懒:“小爷骗你做什么?”
    话说完了就赶紧闭嘴,垂下眼睛努力往喉咙里咽什么。装得再不在乎,其实被欺负了还是想哭,心疼着他那套簇新的笔墨。
    宁怀璟看他抬起袖子狠狠地揉眼睛,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年那张红着眼睛瞪自己的面孔,恍然大悟:“你是那个忠烈伯家的!”
    “你、你、你……你叫……”舌头打了几个结才把那个忘得差不多的名字想起来,“你叫徐客秋。”
    徐客秋不做声,算是默认了。
    宁怀璟皱着眉头看脸上的血迹:“他们常这么对你?”
    “不用你管。”打开宁怀璟伸来的手,他别过头,背脊紧紧贴着柱子,指甲一下下剥着柱身上的黑漆,像是要用力嵌进里头。
    如同当年在侯府后花园,他越是对宁怀璟没好脸色,宁怀璟越无端端觉得他可怜:“你们家问秋、寒秋呢?他们知道吗?”
    这是徐家另两位公子,自家小弟在学堂里被欺负,做哥哥的总要出头帮一把吧?
    “死了。”听宁怀璟提起自己的兄长,徐客秋的表情绷得更紧,回过头来狠狠剜他一眼,恨意竟比方才冲进屋子里时更露骨。
    宁怀璟不曾料想他有这般反应,一时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身边的小厮听惯了豪门里的恩怨是非,见他窘迫,忙牵牵袖子,把他带到一边小声提醒:“那两位是忠烈伯正室所出,这位小的则是庶出,听说不怎么被忠烈伯待见。大户人家里,这事也常见,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家兄弟的事,咱是外人,少掺合的好。”
    说罢引着宁怀璟要走,宁怀璟走远了两步,再回头,徐客秋还是背靠着柱子的姿势,下巴高高地仰着,被扯乱的发髻也没整理,凌乱的发丝遮着大半张脸,只露出个尖尖小小的下巴还有颊边一滴没擦干的泪。
    没来由心头一酸,从小厮手里把他爹送他的那一套文房四宝夺过来,直直地就递到了他跟前:“拿着。”
    在徐客秋诧异的眼瞳里,宁怀璟看到了自己的脸,同他一样,绷得很紧,嘴唇都抿成了一条线。
    宁怀璟听到自己说:“徐客秋,今后你就跟着我。”
    后面的话很混账,不是“我保护你”也不是“我帮你。”宁怀璟是这么说的:“徐客秋,从今往后只有我能欺负你。”比街市里的小混混还不如。
    徐客秋没回答,挥手就往他脸上一拳。宁怀璟倒退半步还没站稳,迎面又是一拳打在右半脸,踉跄了几步还是被推倒在了地上,徐客秋骑坐在他身上,攥紧了拳头一副还想打的姿势,“吭哧吭哧”直喘气。
    脸上火辣辣地疼,身上的那个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小野猫。小侯爷平生第一次被人打得这么狼狈,却不怒反笑,抬手握住了他的腕子,感受到他的拳头正慢慢放松:“跟了我吧,嗯?”
    很久很久以后,恰好撞见这一幕的江晚樵这么形容当时的宁怀璟:“就像大灰狼脸上突然出现了母鸡似的笑容。”
    满座哄堂大笑。
    除了这两人,谁也不知道徐客秋有没有答应。
    就连宁怀璟和徐客秋也不曾想到,这一跟居然就是一生一世。
    第三章
    怀瑄成亲那一年,宁怀璟再也不用去学堂。比武场上胜了大半辈子的老侯爷在同顽劣堪比烈马的儿子较了十多年劲后,无奈只落得自家夫人一个温婉而又略带欢愉的笑容。是啊,他是不在学堂闹了,他爬出学堂的高墙改去外头撒野了,喝酒、赌钱、惊扰四方,但凡那些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该干的,他一样没漏。京中百姓远远瞧见那前呼后拥的阵仗便知晓是侯府的宁怀璟来了,跑得跟狼来了似的。任凭忠靖侯府天大的权势也盖不住小侯爷花天酒地聚众闹事的流言。
    老侯爷罚他在家禁足足足一月,过了期限,宁怀璟没事人一样三晃两晃晃悠悠地就出了门,坐在堂上的老侯爷还没喊话,他先回了头:“爹,您有一个怀瑄就够了,难不成还指着我考状元?您多大年纪了?多想点踏实的吧。”
    老侯爷气得半天没顺过气。
    这世上人有千百种,命有万万种,有人生来就是劳碌命,有人一世脱不了饥寒,也有人纵然什么都不干也有倾国之财极天之势,那还念那么多书干什么呢?
    宁怀璟在灯下支着下巴看江晚樵念书:“晚樵,在春风得意楼里看书的,你是第一人。你家的织锦堂还能给别人不成?”
    江晚樵脸上难得有了笑意:“多读些总能有用。”
    “别理他,他想拉个人同他一样无能罢了。”徐客秋坐在边上斜斜觑他,嘴边挂一丝冷笑。
    宁怀璟回瞥他一眼,继续纠缠认真念书的江晚樵,揭了灯罩,小口小口吹气,烧得好好的烛焰被吹得东倒西歪忽明忽灭。江晚樵眼晕,伸手来挡,他趁机抢了搁在桌上的大笑。
    江晚樵拿他没法子,摇着头坐回座上喝酒。
    徐客秋别过脸轻轻“哼”了一声,身上便是一痛,宁怀璟那个长不大的捡了碟子里的梅子核来丢他。一张得自他母亲的无双俊颜染了烛火晕晕的红光,眼睛里好似落了天边的星子。
    宁怀璟也在看徐客秋,总是坐在蜡烛照不到的阴影里,脸还是雪白,神色说不上悲喜,冷冷的,有点傲,有点犟,有点虚张声势。
    他在人前不是这样。忠烈伯家的小公子讨人喜欢得很,见了谁都是笑眯眯的,甜甜地喊人,亲亲热热地答话。说话的时候,弯着眼睛,勾着嘴角,微微仰着头,一派天真。
    宁怀璟犹记得第一回上忠烈伯府找他,徐家不知详情,大公子问秋、二公子寒秋,连徐夫人娘家寄住在此的侄子也到齐了。待到宁怀璟说明来意,才想起唯独忘了还有这个庶出的小公子,忠烈伯一时竟还茫然:“谁?哪个客秋?”
    徐夫人脸色难看地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方恍然大悟,日理万机的自己膝下竟还有个儿子,脸上好不尴尬。
    宁怀璟也才刚刚明白过来小厮口中所谓“人家的家务事”是个什么事。
    被急匆匆唤来的徐客秋却半点不露声色,众人的静默里,径自先到忠烈伯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个礼,笑嘻嘻地喊声“爹”,这般压抑的气氛里他竟也能笑得灿烂。又到徐夫人跟前撒娇似地唤声“娘”,接了徐夫人递来的点心吃,浑然不觉嘴边沾了碎屑,傻傻地对众人笑,满脸不知世事的娇憨,像只被养肥了只知抱着线团满地打滚的乖猫。
    宁怀璟险险以为那个又冷又狠的徐客秋还有个同胞兄弟。一路跟着他跨出门,还是云里雾里的,只当在梦里,等到徐客秋突然回身瞪起眼睛:“你来干什么?”
    见了这副丝毫看不到友善的面孔才猛然惊醒,野猫就是野猫,哪怕把爪子藏进肉垫里也改不了一身戾气。
    徐家待他怎样,徐客秋从来不说,明明在一个学堂里,也不见他的两个哥哥同他站在一起说过话。纵然有宁怀璟和江晚樵同他作伴,依然鲜少有人来接近他。在那些自恃血统高贵的嫡子眼里,庶子总是低了一等。
    “那是忠远侯家的怀珏吧?又穿了身新衣裳呢,是晚樵他们家的料子?”徐客秋靠在长廊下的柱子边,冷笑着回应他们抛来的白眼,“都说那料子燃得可快了,溅到点火星就是个大窟窿。”
    宁怀璟便明了他又想使坏,弄坏人家的椅子,叫人一屁股坐上去就摔个四脚朝天;看人快写完先生嘱咐的功课了,故意从人家身边挤过,蹭翻砚台叫他白写得这么辛苦;掐死怀珏特意带来炫耀的珍奇鸟儿,喂笑飞的大宛名驹吃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到最后总是演变成一场又一场殴斗,纵然把旁人揍得很惨,徐客秋自己也被打得难看。
    每每这时候,宁怀璟总是摸着他的头像是给被挑起了怒气的猫顺毛:“何必搭理他们?我们去骑马。”
    骑马时,总是徐客秋一马当先,狂风似地卷过了京城的大小街巷一路奔到城门外,引来惊呼无数。宁怀璟挥着马鞭紧紧跟在他身侧,转过脸就能看到他高高翘起的嘴角,快要漫出眉梢的阴暗恨意全数被留在了身后的风里。眼前的徐客秋才是真正在笑,艳红的衣衫快要化成一团火,烧得宁怀璟莫名心惊。
    他下了马还意犹未尽,一双精光四射的眸贪婪地看着更远更远的地方,热切而渴望。宁怀璟笑着去牵他的衣袖,领他爬上小山坡,靠着年岁久远的大榕树并肩而坐。胳膊碰着胳膊,近得能听见徐客秋微微的轻喘。
    宁怀璟体贴地从怀里取出个小酒壶递到他手里,带着青草香味的轻风里,手指尖就这样交叠着在被捂得温热的壶身上擦过,都分不清究竟是谁沾染了谁的温度。
    “客秋啊……”稍稍抬头就能看见湛蓝的天,宁怀璟用拇指摩挲着自己的食指尖,尾音于是也变得悠远,似是叹息,“这样不好。”
    徐客秋只把眼睛闭起:“要你管。”花太香,风太轻,语调也不自觉跟着放柔,懒懒地,带一丝耍赖的意味。
    宁怀璟便咧着嘴无声地笑开,再不同他辩白。小侯爷他自己屁股后头也有一摊子烂账呢!
    徐客秋有时会提起自己的母亲,有些事终究是不能一辈子憋在心里的,憋烂了,发酵了,反而伤得更深更疼。
    绿草如茵的小山坡上,靠着这棵据说存活了千年的大榕树如同偎进了老祖母的怀抱里,吹着微风,闻着花香,半阖着眼睛,前言不搭后语的,权当做一场梦呓,睁开眼睛后彼此就再不记得。
    “他下江南时认识了我娘,那时我娘是画舫上的歌姬……”私下里他总是用一个疏远的“他”来称呼忠烈伯,仿佛是在议论道旁的陌生路人,“一个月后他回了京,然后我娘发现有了我……”
    公侯府第里总是少不了这样的风流韵事,微服私访的贵戚子弟与色艺双绝却又守身如玉的风尘女子,只消回眸的一笑便能定了终身,弹琴作画就仿佛能天长地久一辈子,到头来什么海誓山盟什么蜜语甜言都不过是情热时的戏语而已,又有多少多情浪子当了真守了信就此清心寡欲再不入花丛?又有多少麻雀真正跃上了枝头成了凤凰及至银丝如霜还是那良人口里心里朝朝暮暮的唯一?戏文终是戏文罢了。
    “我娘带我上京城来找他,忠烈伯府外等了足足三天,滴了血验明了正身他才出来见我,让我住在府里头。”
    “大娘不喜欢我,他便不敢抱我。我娘教我无论对府里的谁都要笑,尤其是在他跟前。我笑了,他才给我块点心,大娘一咳嗽,他就又不敢了。哼,也算是个爵爷,外头看着风光,在府里别提有多窝囊。”
    “我爹也是……”宁怀璟附和着点头,徐客秋侧过脸瞥他一眼,宁怀璟叼着草根把双手枕到脑后,继续听着他诉说。
    “我娘原本以为进了府就能受宠享富贵,呵,哪有这样的好事。”唱了半生《长相思》《长相守》的人了,居然还傻傻信着那些糊弄人的“情比金坚此生不渝”,“她说是我不好,我若是能更讨他喜欢一些,他就会对她更好。呵呵,我还想问她,她若能更讨他的欢心,他是不是也会像待问秋、寒秋那样待我?”
    话里不禁添了凄凉,正要再自嘲,肩膀上突然一沉,徐客秋垂下眼看,宁怀璟闭着眼睡得安闲,一张眉目清朗的俊脸就这么搁在了自己肩上,毫不设防。
    “宁怀璟。”徐客秋说。
    “嗯?”
    “那天……第一回见你的那天,是我进侯府的第七天。”而你,是第一个向我伸手的人。
    徐客秋再不说话,宁怀璟还在等着他的下文:“怎么?”
    “没事。”
    半坐起身怀疑地将他上下打量,宁怀璟一脸狐疑。怎么看也是方才闭着眼不说话时的那张脸英俊,徐客秋眨着眼睛冲他笑。
    “不招?看小爷怎么整你!”他扑过来作势要掐,徐客秋赶紧扭身要躲,叫他压住了半边身子,顺着微微起伏的山坡滚做一团。
    你箍着我的肩膀我揪着你的衣领,从坡顶到坡脚,滚得发间衣摆都沾了草屑,滚得脸贴脸靠得不能再近,滚得满山坡都是少年爽朗的笑声,笑得再喘不过气,咳得满脸通红,笑声还想从嗓子眼里钻出来。
    一起摊手摊脚仰躺在草地上看,大团大团的白云好似一伸手就能摘下一朵。
    “客秋啊……”宁怀璟说,“你还有我呢。”
    远处,江晚樵的马才刚刚从城门口慢悠悠地踱来。
    第四章
    徐客秋总穿得鲜艳,一年四季一身夺目的红,远远行来仿佛一团火,叫人忍不住扭头多看两眼。他却从容,步伐轻飘得像是要飞起来,走近了才看清,脸上冷得却像冰,眉梢眼角都是带着刺的。
    宁怀璟早被他刺得麻木,没心没肺地来嘲弄:“女孩儿才穿红的。”
    这话要是旁人来说,准叫徐客秋打趴下,偏偏从宁怀璟嘴里出来,徐客秋就不会动手,连脸色都不改,径自往杯里斟了酒,斜眼睨着纱帘后弹着琵琶吟唱的美人,亦是一身火一般的裙装,红颜倾国:“就许你家飘飘穿得,我就穿不得?”
    “噗--”坐在两人中间的江晚樵咬着杯沿左看又右看,一脸等着瞧热闹的兴奋劲。
    徐客秋仿佛含水的墨瞳下,张狂娇纵的小侯爷唯有垂头的份,唇边却绽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彼时,京中无人不晓,宁家不学无术的小侯爷正同崔家目无下尘的三公子争着这春风得意楼的当家花魁--天下第一美人玉飘飘。
    也不知门口那位打扮得花枝招展好似番邦进贡的五彩雉鸡的春风嬷嬷是从哪儿挖来的这一块宝,玉飘飘一出,京中大大小小的美人佳媛顿时失了光彩,所谓沉鱼落雁,所谓闭月羞花,怕是当年烽火台上嫣然一笑的褒姒也不过如此了,更兼得天生一副好歌喉,十年苦练一手好琵琶,她若不倾国,谁敢妄称绝色?
    抱上了这么一棵摇钱树,怪道春风嬷嬷敢夜夜把手里的金算盘打得“啪啪
    ”响,血盆大口一咧,满脸脂粉落雪般往下掉:“来找我们家飘飘?钱袋子拿来我瞧瞧……呵,就这些?瞒着你家夫人攒了有十年了吧?去,坐那边慢慢等着吧,三年后的今天就该轮到你了。”
    玉飘飘玉容难睹,夜夜只在歌台上隔着纱帘弹唱一曲。唯有得了佳人钦点,方才有幸往美人闺房一游。
    宁家小侯爷一路顺风顺水,第一个跟头就栽在了美人的石榴裙下。纵使夜夜呼朋引伴准时捧场,一掷千金的阔绰做派却从不曾博得玉飘飘回首一顾。
    每每想起,宁怀璟脸上就有些挂不住,徐客秋端着酒盅故意踩他的痛处:“你的美人快走了,要留就赶快。”
    已是一曲终了,楼中掌声雷动。有手脚伶俐的龟奴捧着描金托盘在酒席间四处游走,仰头高喊,尖利的嗓音直送入在场每个人耳中:“张员外赠玉姑娘龙凤嵌宝金镯一对!”
    “李大人鎏金点翠花篮耳坠一对送予玉姑娘!”
    “金公子丹凤朝阳金发簪一副,恭贺玉姑娘芳龄永驻!”
    每一次话落便是一阵喝彩,有人一边摸着袖子里薄薄的钱袋啧啧感叹,有人将龟奴一次次召回不断加价。红彤彤的灯火映得满堂生辉,楼头裹一身宝蓝亮缎的胖女人一手扶着自己摇摇欲坠的发髻,一边眨着抹成翠绿色的眼皮子笑得哈哈哈,水桶腰扭得快将线脚撑破。
    徐客秋抛开宁怀璟,抬头对她笑嘻嘻地拱手:“春风嬷嬷财源滚滚呀!”
    “客气客气!”女人挥着小小一方丝帕扭得像是随时要从楼上摔下来,“徐公子也要多照顾我们家飘飘啊!”
    徐客秋一脸毫无心机的大大咧咧:“哪里的话?是我要劳烦嬷嬷多照顾小侯爷才对。从前都是他寻着我,往后有了玉姑娘,他就要在这儿长住了,得要我来这春风得意楼寻他了。”
    说罢,他也不看宁怀璟,一径对着春风嬷嬷卖乖:“嬷嬷还是这般貌若天仙,丝毫不输玉姑娘。”
    “哎哟喂!徐公子就是会说话,瞧瞧这嘴甜得……”女人用帕子捂着嘴笑,悄悄探出一双杏核眼,一眨不眨,直直看进已经递到宁怀璟跟前的托盘里。
    楼里一下子静了许多,熟知忠靖小侯爷近来心事的看官们无不停了说笑竖起耳朵静候龟奴通报,连歌台另一边那群锦衣公子中也有人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瞧。
    “小侯爷……”龟奴放低了托盘躬身行礼。
    宁怀璟反不着急,伸手先将一早就摆在桌上的几颗银锞丢了上去:“给你们几个买酒喝,别抢,人人有份。”
    四周站了一圈的丫鬟小厮忙不迭齐声道谢,声响竟不输刚才玉飘飘唱罢时的喝彩。耳边“侯府就是不一样”的感叹此起彼伏,宁怀璟脸上开怀许多,抬眼看歌台中央,玉飘飘仍抱着琵琶坐在那儿,一身红裙衬出一双黝黑得像是能说话的眼睛,竟也是正看着这边。
    “他倒不笨。”江晚樵俯身悄悄对徐客秋道。
    徐客秋只把视线别到壁上挂着的红纱灯上:“那可说不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