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不务正业_7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自杀的事肯定已经传遍中医院,毕竟医疗圈子这么小,说不定那天抢救他的医生就是谁谁谁的熟人。但大家却什么都没问,这让他很感激。
    周一恰好是11月1号,呼吸科正式进入旺季,不管是病房还是门诊都将比以往更加繁忙。
    严柯休了两个多礼拜的假,病区的病人已经换了一拨,因此他对病情都不熟悉。余程带着两个实习生查房,他就推着病历车跟在后面,对着病人一本本地看病历。
    大概是躲在后面不说话的关系,病人都以为他是实习生,还让他跟着余老师好好学,以后一定有出息。
    严柯尴尬地笑,余程替他解释道:“这不是实习生,是刚从外面进修回来的医生。他只是长得比较年轻。”
    一说“进修回来”,病人们都不明觉厉。再加上那句“长得年轻”,仿佛在暗示严柯年资不低。余程说完这两句话,病人们看严柯的眼神都变了。
    走出病房,余程道:“这个房间你管吧。还有后面两个房间,九张床给你。”
    呼吸1组一共30张床,以往他们都是一人15张,现在显然是小师叔在照顾他。
    严柯立马记下床号。余程又看了看身后的两个实习生,对着其中一个说:“小吴,你就跟着严老师。”
    小吴是个戴眼镜的男孩子。相比另一个实习生,他看上去更加文静沉稳。严柯明白,小师叔特意挑了能干的学生给他。心里不由温暖。
    查完房后,余程带学生们去开医嘱了。严柯突然接到张行端的电话,问他手里还有没有床位。
    “有个病人点名要你管床。”
    “点我名?”严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有回头客,突然想起那天还忽悠小师叔说他有老病人,不禁好笑,“他是不是把我跟余程搞混了?”
    张行端也笑了:“不是,人家还真是奔你来的。叫杨明焕,你还有印象么?”
    “这么多病人我哪记得谁是谁。”
    “就是你在飞机上救的那个老头。”
    严柯一愣。张行端继续道:“老头对你印象很好,这次想住院做个全面体检,特意通过熟人联系到我,让我给安排到你床位上。绕了这么一大圈点名要你,够有诚意的吧。”
    严柯隐约记得这位是个搞核能的科学家,那次还是从香港领了奖回来。这么有来头的人物居然对他如此青睐,严柯不禁受宠若惊:“他想什么时候来?”
    “人在我这儿呢,有床位我就带上来。”
    严柯赶紧去看了电脑:“有有有。”
    张行端道:“行……对了,余程在么?”
    “在,我去叫他。”
    “不用。”张行端笑了,“反正我要上来。”
    严柯一想也是,便挂了电话。他有些激动,把这个事儿跟余程说了,余程也特别高兴。
    严柯叫上小吴,让他一会儿跟着一起去收病人。病人还没上来,严柯就在护士站跟小吴闲聊起来。小吴问他还记不记得凌鹿,就是8月份过来实习的男生。
    严柯被这么问,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遂道:“记得啊。你跟他是同一批过来实习的?”
    小吴笑道:“对,我是他舍友。”
    舍友?那不就是跟萱萱搞暧昧的那位?严柯顿时有点想笑。他仔细端详了一下,发现这位舍友还真跟他想象的不一样,文质彬彬的,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劈腿的人。
    不过他劈不劈腿跟严柯无关,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
    张行端带着杨明焕上来了,同行的还有他老伴。严柯老远就看见杨明焕手里一卷锦旗,忍不住脸上一红,迎了上去。
    张行端作了个简单的介绍,杨明焕就郑重地向严柯道起谢来,并抖出手中锦旗,甚至还鞠了个躬。严柯简直吓尿了,赶紧鞠躬回礼。身后的护士们被俩人的行为逗得咯咯直笑,严柯只觉脸上烧得慌,心里却美滋滋。
    张行端把老夫妇托付给严柯,就去办公室找余程了。严柯把锦旗往护士站一放,然后带着老夫妇来到了床位上。
    当时飞机上情况紧急,两位老人不免失态,严柯此时才发现他们二位都彬彬有礼。一进病房就先和邻床的病友打招呼,护士过来量血压测体温时也客客气气,“谢谢”二字不离口。总之是一对很讨人喜欢的老夫妻。
    严柯感到十分安心,掏出笔记本:“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
    杨明焕道:“没什么,都挺好的。”
    一旁的老伴道:“他这两个月老咳嗽,还不当回事。”
    杨明焕笑道:“我也不是天天咳,就是难得嗓子不舒服咳两声。估计还是慢性咽炎。”
    严柯问:“您以前有慢性咽炎吗?”
    “没有,就想这次进来查查。”
    严柯拆开一根压舌板,凑到老人面前:“来,把嘴张开我看看。啊——”
    老人配合地张大嘴,他老伴在旁边笑嘻嘻地看,像在看自己的孩子。
    严柯把压舌板扔了,说:“确实有慢性咽炎。”
    小吴好奇道:“老师,慢性咽炎怎么看啊?”
    严柯看整个病房里的人都露出求知的表情,于是详细解释道:“首先要有临床症状,连续咽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具体表现每个人不一样,有人是觉得有异物感,有人是喉咙痒想咳嗽,还有人嗓子疼。”
    杨明焕点头道:“我就是觉得嗓子里有东西,想咳嗽,但什么都咳不出来。”
    严柯道:“光有症状还不够,还要看体征。”他重新拆了一个压舌板,请老人再次张嘴,并用小手电筒照着里面说,“慢性咽炎患者会有咽喉粘膜充血,有时还会有少量粘液分泌物。你看他的粘膜就很典型——”
    小吴凑上来,仔细观看着,认真地点点头。严柯关掉手电,这才发现隔壁两张床的病人也都凑在他身边探头探脑。见他看完了,两个病人异口同声道:“医生,你帮我也看看吧!”
    大家都笑了。严柯给俩人检查完,杨明焕赞叹道:“严医生真是体贴又耐心,对哪个病人都有求必应。”
    严柯被他夸得心虚,忙道:“举手之劳,没什么的。我也只是粗略看一下——我再给您请个耳鼻喉科会诊吧,他们科有咽喉镜,看得更清楚一点,治疗上也更有经验。”
    老夫妇又是一阵感谢。严柯继续问诊,杨明焕说没有别的不舒服了。他因为工作比较特殊,每年都要全面体检一次。以往都是去西医院查的,今年既然与严柯有了一面之缘,就到中医院来做。也趁这个机会好好跟他道个谢。
    严柯想起那面锦旗,脸上又红起来:“您太客气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杨明焕真诚地道:“但您救了我,这是事实,我不能因为您的职业是医生就把这件事当成理所当然。您对我有救命之恩,我真的非常感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