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皇帝难为_30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起初,明湛死活不乐意,掐着自己的柳树老腰道,“哪个女人有我这么粗的腰来着?”
    阮鸿飞偷笑,“有,有身子的女人,哪个腰不粗的。”
    反正,阮鸿飞总有办法叫明湛点头。
    明湛非但要装女人,还要装孕妇,一路下来,心气儿不顺,时不时就要使唤阮鸿飞。阮鸿飞乐了一道儿,其实明湛扮女人倒不说多丑。
    就明湛本身来说,虽然没能遗传到父母相貌上的优点,不过凤景南与卫太后都不是丑人,明湛也只是生的一般。鹅蛋脸,淡眉毛,单眼皮,细长眼,白皮肤,尤其明湛长的不咋地,皮肤超级好,摸一把水嫩水嫩的。
    只是,明湛时不时不痛快的小模样,阮鸿飞瞧见就乐,尤其明湛当着外头人捏着嗓子,尖声细声的唤他“相公”时,阮鸿飞真心觉得,受些差遣倒也甘之如饴。
    慎亲王府。
    慎亲王年纪大了,腿脚有些不俐落。因他也无后人,府中略显寂寥。哪怕在百花盛开的花房,仿佛都更衬托出慎亲王的老迈与衰败。
    但是,闽靖侯却不敢有半分不敬。
    甚至,闽靖侯根本没卖官司,直接将自己的怀疑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此举倒不是闽靖侯实诚,如今鲁安侯就在慎亲王手里。他能知道的事,慎亲王只有比他知道的更早的。既如此,索性直接说了。
    慎亲王坐在摇椅中,发须皓如霜雪,听闽靖侯说完,慎亲王仍是闭着眼睛,没丝毫动静,以至于闽靖侯以为老爷子打了个盹儿,直接睡过去了呢。禁不住唤了两声“慎王叔”。
    慎亲王睁开眼,淡淡地瞟闽靖侯一眼,“你既然怀疑陛下之病有假,敢去宫里一看真假吗?”
    “王叔,没有太后娘娘的话,谁能见到陛下龙体呢?”言下之意,是不敢了。
    慎亲王不置可否,冷声道,“是啊,一个女人,把你们的胆子都吓破了。”
    闽靖侯没说话。只是心下不服,暗道,你老爷子不也被罚俸三个月么,连屁都没敢放一个嘛。这还是仗着你老爷子的辈份呢,如今何五十步笑百步了。
    慎亲王似乎没有考虑闽靖侯在想什么,依旧阖了眼睛,轻声道,“真假又如何?只要太后娘娘一直摄政,有永宁侯府掌兵权,帝都就在太后之手。退一万步说,哪怕太后迫于压力,立了储君。再退一万步说,哪怕我们支持储君登基。储君也自有母族可倚重,你我宗室末流算什么呢?”
    慎亲王嘘声一叹,“不过是为他人作嫁罢了。”
    这些话,一字一句重重的敲在闽靖侯的心头,闽靖侯脸色微变,低声道,“侄儿谋略有限,就是没了主意,想着请王叔指点一二呢。王叔放心,您是宗室中最年高德韶者,您有吩咐,无人不服。”
    慎亲王摇头笑道,“我一无后之人,又是这把年纪,还求什么,还图什么呢。”
    慎亲王是仁宗皇帝的兄弟,那代老人,活到如今的,除了慎亲王,就是中风在家的襄仪太长公主了。慎亲王年轻时也是一潇洒俊气之人,如今,满头白发一把长须,依旧是风度翩翩。哪怕偶尔身子不大好,哆哩哆嗦时,明湛亦认为,慎亲王哆嗦的比其他老头儿好看。
    其实,闽靖侯也不知道慎亲王图什么?
    慎亲王无子,当时仁宗皇帝就想给慎亲王过继个后嗣,慎亲王死活没应。后来,太上皇凤景乾登基,旧事重提,慎亲王依旧没应。
    但是,不是什么事都要有理由的。
    就像皇宫里的太监,那也是无后的。但是,太监却生性爱权贪财.有人也想不通,你一太监,弄那么多银两做什么,留给谁啊?
    拿宗室亲王与太监相比,这种想法实在有些大不敬,闽靖侯胡思乱想着,就听慎亲王不紧不慢道,“如今太上皇生死未卜,皇帝陛下久病不起,正是迎立新帝的好时机。诸皇侄虽年幼,若有周公辅佐,则天下无忧。”
    “只是,自大局看,西北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东南军在陛下未登基时就开始整合,鞑靼人进关都打不破的九门兵马。所以,若打着靠蛮力取胜的主意,最终只会被当成乱臣贼子诛杀。”
    “而今若想在太后、陛下与皇侄外家中,脱颖而中,赢得这一局,唯有火中取栗!闽靖,你可想好了?”
    敢造反的人,一般都有些胆量,闽靖侯正色道,“我不过是不想落个鲁安兄的下场。”复皱眉道,“王叔,若是陛下忽地回来呢?”
    慎亲王微笑,“只要天下人都认为陛下薨逝,哪怕他能回来,也不过是个死人了。再者,我自然有叫他进不了帝都城的法子。”
    “当然,更得有逼迫卫太后与内阁,不得不选立太子的手段!”
    216、更新 ...
    卫太后的千秋节办的并不盛大,却极是热闹。
    只要是有资格在太后娘娘跟前露脸儿的,全都上赶着去行个礼,问个安,祝其千岁吉祥。
    卫太后收到寿礼,光礼单就记满了三箱子。
    本来挺乐呵的日子,却出了意外。
    这意外并非出在寿宴上,听到禁军统领赵东风的回禀,内务府总管先松了口气。自陛下登基,内务府任上已折了三任总管,到这一任,尽管内务府是众所周知的肥差,不过,这任总管是只求平安,不图富贵啊。
    赵东风的话说完,卫太后已面罩寒霜,晚宴当场就解散了。卫太后召集内阁议事,“哈木尔一直住在静心院,今儿也怪,静心院说起火就起火,哈木尔说没就没了,这事儿也稀奇。”
    李平舟沉声道,“请太后谕令,马上封锁九门,帝都城里,严查出入。并着令九门提督,细细查访,刑部描形画影,发缉补文书。”
    卫太后眉尖儿微蹙,却又在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只手握住榻椅精致的扶手,温声道,“严命九门细细查访就是,若十日内无结果,就跟鞑靼人说,哈木尔王子水土不服,暴毙而亡。”
    欧阳恪道,“太后娘娘,哈木尔毕竟是……”
    “是啊,哈木尔是鞑靼王子。”卫太后的眼睛望向欧阳恪,微微笑道,“也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王子罢了,当年,哈木尔在手,也没能阻止鞑靼人入关哪。别说如今做鞑靼可汗的是他的叔叔,就是他的亲爹,一个人的份量终究是微不足道的。”至于远在鞑靼的晋国公父子,管他们死活呢。卫太后从未把这俩人放在心上,内阁与宗室不睦,也未多嘴问一句,若是晋国公父子有个好歹要如何?
    “这件事,就这样处置,李相,你看如何?”卫太后问。
    李平舟总感觉卫太后对待哈木尔的态度太粗率了,委婉道,“先前陛下一直待哈木尔礼遇有加,鞑靼人临城,都没杀了他祭旗,老臣觉着陛下留着哈木尔,怕有其深意所在。”
    “是啊,皇帝原打算着将来靖平西北,放哈木尔回去做个傀儡什么的。”
    听到这句话,李平舟心里当真有些不好过。一是,皇帝陛下纵使志向高远,如今生死不知,李相担心又着急;其二,这种有关国家宏观建设的话,皇帝陛下不与他这首相说,倒与个深宫老娘们儿叨叨,实在是本末倒置。
    卫太后一叹,“皇帝向来心慈面软的,我看这哈木尔留不留倒罢了,每日山珍海味的供奉着,将来也不一定好用。”
    给卫太后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其实哈木尔倒也不怎么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作的,实在有些过了。徐叁躬身问道,“娘娘,不知陛下的病可好些了?”
    卫太后的唇角绽开一抹浅笑,种种愉悦自眉目中弥散开来,温声道,“实在是祖宗庇佑,张太医说,顶多再有一个月,皇帝就能醒过来了。”
    听到这消息,尤其在太上皇生死没信儿时,这实在再好不过的消息了。若是皇帝陛下再不清醒,他们就得防着外戚掌权之事了。
    李平舟这样刻板的人,脸上都不禁露出笑容,连声道,“陛下福泽深厚,实乃我大凤朝的吉兆啊。”甭管以往明湛再如何的不靠谱儿,过了几个月没有皇帝的日子,李平舟多么怀念明湛当朝的岁月啊。
    徐叁等人纷纷附和,马屁如潮。
    在清流看来,皇帝陛下的病情有了起色,这实在是比太后娘娘的千秋节更值得庆祝的消息了。
    倒是此大好事,竟是从徐叁的嘴里问出来的,使得这老小子在太后娘娘跟前儿拔了头筹,实在让人不嫉妒也难哪。偶有人嘴酸谈及此事,徐帝师便言辞恳切的解释道,“太后娘娘是陛下生母,素有慈悲之心。”且不论卫太后为人到底咋样,对明湛是没的说。顿一顿,徐帝师继续道,“陛下贤孝,对太后娘娘满心孺慕之情。我想着,若非陛下病情好转,太后娘娘断没有过千秋节的心情的。为臣子的,心里又实在惦记着陛下龙体,故此多嘴一问。”
    纵有不服,也得佩服徐帝师。能给皇帝为师,果然俱非凡品哪。
    其实徐叁心下对林永裳的懂事极为熨帖,也不知林永裳哪里来的把握,直接来信给他送的“大礼”,否则,皇帝陛下病了这么久,徐叁还真不敢开口问。若是如现在这般陛下病情将好,则皆大欢喜;若是相反,难免给卫太后添堵。
    林永裳这小子,实在太会做事了……徐叁咂摸着,日后林永裳来求亲,还真不好太为难他呢。
    至于林永裳从哪儿得的消息,这件事,打死林永裳,他都不敢透露一个字的。
    话说也是赶得巧了,林永裳这人,没事就喜欢乱逛。当然,他最喜欢的是与他的盈玉妹妹一道游山看水互诉衷情啥的,偏如今名不正言不顺差一道手续,林永裳为徐盈玉的名节考虑,只得一个人出来。
    世上人有明湛这种喜欢白龙微服的帝王,也难免有喜欢微服私行的总督大人。
    林永裳便是一例。
    话说,早上林永裳起床,梳洗后打了趟拳换了身衣裳就出门了。林永裳骑着头小毛驴一路慢悠悠的走着,就走到了扬州府的城门前。
    扬州城繁华,晨曦初起时,城门处就已是人来人往,商族频行。
    林永裳会来,自然是有原因的。他听说现在城门官会勒索进城的百姓、加收入城费啥的,这才来顺便暗访。林永裳正坐在城门根儿的早点摊子上吃油条,就看到一行人进城。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镖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