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皇帝难为_2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什么不合的呢,把东西交给内务府,让内务府统一安排就是了。”明湛说了等于没说,若是善棋侯愿意把东西给内务府,走内务府的路子巴结太上皇,那能巴结的到吗?善棋侯心里大骂明湛奸诈,嘴上还得谢恩。
    明湛谦逊道,“不必这么客气,朕待宗室啊,如同对待朕的骨肉腹心。你们有什么难处,只管与朕说。有什么想干的事儿,也只管与朕说。”
    “能为你们办的,朕皆会为你们办。”明湛微微一笑,“朕这个人,慢慢儿你们就知道了,最好相处不过的。”
    善棋侯不得不违心拍马道,“是,陛下之英明慈悲,老臣纵使活了这么些年,也觉得着实罕见呢。”
    “这话假。”明湛道,“善棋侯一把年纪,远的不说,仁宗皇帝必是见过的。朕听说,仁宗皇帝是再和善不过的了。”
    善棋侯不解明湛提及仁宗皇帝之意,不过,他仍顺势答道,“是啊,仁宗皇帝温和极了,且求贤若渴,是难得的明君。”
    明湛再一笑,问过朝中并无他事,便命退朝。
    卫太后格外关心此事。
    在卫太后的立场,她不希望儿子的皇位出现任何变数。
    甭管先前凤景乾对明湛有多好,看起来有多可靠。在明湛登基尚浅的岁月,卫太后绝不希望看到凤景乾回朝的。
    “善棋侯的手实在伸得太长了。”卫太后问明湛,“你想怎么应对?”
    “不怎么应对,看父皇那边吧。”明湛道,“若是父皇真有回来的心思,拦是拦不住的。若是没有,父皇也应该拿出诚意来。”
    “明湛,你要做好两手准备。”卫太后提醒并暗示道。
    明湛沉默半晌,“我不想那样做,母亲。”
    卫太后并没有多劝,叹道,“你拿主意吧。我说这一句,也尽到了身为母亲的责任。”
    “母亲,你别担心。”
    卫太后笑笑,拍着明湛的手道,“若是在儿子身边都不放心,这天下,就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明湛此方笑了。
    淑媛长公主去游说淑贤长公主,原本淑贤长公主答应的好好儿的,可没想到第二日就变了卦。
    淑贤长公主一脸的对不住,柔声道,“大姐姐,驸马说了,咱们女儿家,安享富贵就是了。联名什么的就不必了。我也不太懂那个,到是我收拾了些东西,驸马交给皇上,什么内务府去云贵,给父皇捎去,做女儿的心也就到了。”
    “二妹,你就没有半点儿主见不成?什么都听驸马的。”
    “三从四德,纵使咱们是天家贵女,也该以夫家为主呢,大姐姐。”淑贤长公主自从有了身孕,与展少希俩人更是蜜里调油儿的好着。展少希的话,她自然要听的。再者,她生来就没有淑媛长公主能干,脾性也好,并不因淑媛长公主这样无礼的话就生气什么的。
    淑媛长公主在淑贤长公主这里碰了壁,至于淑玉长公主更不必提了,温长枫早与老婆说了,啥联名的事儿咱可不干,这不找死么。
    当初四位皇子当朝都没做龙椅的命,反是轮到皇上登基。如今搞什么搞啊,太上皇若是想留在帝都,根本不会走好不好?
    159、更新 ...
    襄仪太长公主为诸公主中最年高德韶之人,明湛登基之后,对宗室加恩,襄仪太长公主自然是头一份儿。如今,襄仪太长公主府第较平常的亲王府犹要多出三分轩峻壮丽。
    襄仪太长公主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安悦公主。安悦公主也唯有一个儿子,郑开浚。从某种意义上说,郑开浚就是襄仪太长公主的后人。
    郑开浚并非等闲的纨绔子弟,襄仪太长公主对这唯一的外孙颇多宠爱,以至于,郑开浚在外婆面前当真有几分面子。
    但此时,在襄仪太长主坐在烧的暖烘烘的炕头儿上,腿上搭着一条上好的狼皮毯子,进行着一场并不愉快的对话。
    明湛收买人向来是全方位的进行,他虽然在登基前就与襄仪太长公主有些不愉之事发生,但是,鉴于襄仪太长公主的辈份与年纪。明湛并不希望与襄仪太长公主翻脸,反正如今是他做皇帝,最多只当襄仪太长公主不存在就是。
    明湛的脾气,虽然不能与他的仁宗爷爷相比,不过在皇帝当中算是不错的了。
    他虽然不理会襄仪太长公主,但是,对于郑开浚绝对称得上是重用。郑开浚现在在明湛身边儿,虽然职位不高,不过是五品侍读学士。可他这个学士,即便朝中李平舟徐叁等人也不敢小瞧于他。
    能在帝王身边儿熬着资历,将来前程,可想而知。
    郑开浚是年轻人,他对于明湛的魄力,心仪敬服。反之,他虽是凤景乾执政年间的探花儿,但是,在郑开浚看来,明湛当政与太上皇当政时相比,整个朝廷都在散发着一种太上皇时所不具备的生命力。
    虽然如今仍然是李相等老家伙们当朝,可是,只要有心人就能知道,皇上更偏爱年轻人,自林永裳的破格提拔就能看出一二。
    郑开浚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能有林永裳的本事与运气,不过,他还年轻啊,他如今不过二十七岁,这个年纪能到御前,待到外放,定不会止于一个五品侍读之职。
    而且,明湛对他,说句引为心腹并不为过。每日内阁,除了六部相爷,就是他这个皇帝陛下的秘书长可以旁听,对于像郑开浚这样仕途上的有心人,这是多么难得多么富贵的经验。
    明湛难道是傻的吗?
    郑开浚亲眼目睹过太多次帝王之英明远见,哪怕当初鞑靼人围城,若非明湛的强势,运作得当,帝都损失绝对不止于此。
    任何一场侵略,对于在位的帝王来说,于威信上都有着致命的打击,何况明湛登基未久。非常奇怪的是,只要与明湛并肩战斗过的朝臣,对于明湛,在这场战争之后,却自心底中滋生出一种由衷的仰慕来。
    甚至在九门禁军中,在全帝都城的百姓中,明湛已经在渐渐的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这种威望的形成,正是来自于鞑靼人的侵略。
    郑开浚一直追随在明湛身边,那段时间,他为明湛拟出了全部的圣旨。他亲眼看着明湛杀伐决断,带领着百官与军队,赢得了帝都保卫战的胜利。
    郑开浚今年只有二十七岁,他已经考取了探花儿,翰林院三年后,如今依旧是翰林编属。
    在郑开浚这个年纪,绝对是难得了。
    除了过人的资质,更有其本身的努力所在。
    他非常明白,皇上这样将他提拔上来,委以重用。其用意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才学,在朝中愈久,你就会发现,有才能的人实在太多了。能在早朝上排班而站的,除了有个好爹好娘的,其他人,哪个没有才学?哪个人的才学就一定比别人好呢?
    除非你是李杜那样的天才人物儿。
    可,实际上,你就算是天才。
    用不用你,依旧是帝王的一句话。
    郑开浚不明白,皇上已将他如此重用,引为腹心,而他的外祖母,为什么要去找皇上的麻烦。
    襄仪太长公主的面色非常难看,两只衰老中犹带着三分锐利的眼睛紧紧盯住郑开浚。而郑开浚并没有如往常坐在炕头儿与襄仪太长公主笑谈,而是跪在冰凉的地砖之上。
    “太上皇去云贵养病,若是病愈,自然会回帝都的。”郑开浚苦口劝道,“外祖母,太上皇是主动自愿去的云贵,并不是皇上逼走了太上皇。您这样带头儿的要迎回太上皇,难道只有您对于太上皇有姑侄之情,您又将皇上与太上皇的父子之情置于何地呢?”
    襄仪太长公主的声音冷淡冰凉如同窗外北风,“太上皇与皇上,并不是父子。”
    “难道当初太上皇赐死二皇子是皇上逼迫的吗?”郑开浚道,“是太上皇自愿禅位于皇上,外祖母。太上皇若是要回来,也应该是皇上主动提及。外祖母挑这个头儿,就算太上皇回来能如何?让皇上将皇位再还给太上皇吗?”
    “外祖母,太上皇与镇南王同样叫您一声姑姑,皇上是镇南王唯一的嫡子,如今永宁侯就掌握着九门兵马,说句诛心的话,太上皇回来能怎么样?”郑开浚伤感叹问。
    “太上皇如今刚过四旬,正值壮年,为何不能继续执掌朝纲?”襄仪太长公主反问。
    “若是太上皇愿意继续执掌朝纲,当初就不会退位。”
    襄仪太长公主忽而问道,“开浚,若是没有我,没有你母亲,你现在能做侍读学士吗?”
    “林总督没有做公主的母亲,没有做太长公主的外祖母,照样平步青云。”郑开浚叹道,“外祖母,人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如果外祖母说我是靠着您的庇护方有今日,这种话未免太过武断了。”
    “开浚,你不能选择出身。我也是一样,我身为皇室公主,自然要为皇朝的延续来考虑。”襄仪太长公主淡淡道,“你回吧,话已经说了,事也做了。我只做我应该做的,有什么后果,我自己来承担。”
    “外祖母,您保重。”话已至此,郑开浚已领教过外祖母的执拗,恭恭敬敬的行过礼后,便回了家。
    尚未来得及换过衣衫,郑开浚就接到了来自宫中的口谕,明湛命他亲去云贵,迎太上皇回帝都。
    接到这个口谕,大冬天的,郑开浚的心同被冷水浇透,寒风一次,结出冰来。  同时,奉此谕者,尚有善棋侯。
    明湛的安排很奇怪,善棋侯虽然是侯爵出身,但是,明湛命郑开浚为钦差,善棋侯反倒成了副手儿。且,明湛有言在先,“开浚,你年纪轻,有什么事,你多用心。善棋侯的年纪,你也瞧见了,朕让善棋侯去,不过是想着父皇与善棋侯向来关系亲近。两个长辈,有共同话题。有些话,你不会劝,善棋侯的口才,朕是信的过的。不过,你也不要让善棋侯操心琐事,老人家,若是累着什么的,朕唯你是问,全赖你安排不妥之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