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皇帝难为_15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115、更新 ...
    明湛终于明白镇南王府可以做土皇帝的原因,他反复将凤景南此信拿出来仔细阅读。
    凤景南的字体向来是铁钩银划,不比阮鸿飞的肆意飞扬。
    信件如下:
    英俊可爱的明湛:
    (其实只要看到这个抬头,明湛就已经露出了微笑。凤景南这家伙,可不像是会说这种软话的人哪。这种话,一看就是有人教的,这么熟悉的声调哟。)
    皇兄说你喜欢这样的称呼,不过在我看来,男子汉大丈夫,外表并不重要。虚荣这一样,你与皇兄实在是如出一辙。如今我颇是后悔将你小小年纪送到帝都,结果学了一肚皮的不实在回来。
    关于你的来信,我想你现在应该体会到了,你得把皇位先坐稳了再说其他。而在这个时节,你还敢跟我抱怨东抱怨西,我发觉你胆子一向极大的。
    如今不但胆子大,野心还大。
    自己屁股底下还四面露风呢,亏得你还有野心还越过你亲爹的脑袋来干预藏地之事。你也不必拿青鸾公主出来说话,藏地公主多的是,想与藏王联姻,再娶就是。
    你现在最要紧的事,把帝都处理好。
    你这个贼一样大的胆子,我简直不知该怎么说。希望你能处理的圆满,不然,日后跟我喊“救命”,看我救不救你的狗命!
    你在想什么呢?
    仪亲王一代至此,不过侯爵之位矣。人口虽多,不过乌合而已。
    这个时节,我以为你不必再想着放长线吊大鱼了。大鱼已经在你眼皮子底下,火侯若是到了,直接下锅就是。
    若你不知道哪个是大鱼,就是脑袋出问题了。有嫡传嫡,无嫡传长,自来如此,仪亲王的脑袋也不会与众不同。
    藏地的事,你不必理会。这是云贵与藏地之间的交易,藏王已经失势,我的眼睛只能看到胜利者的身影,藏王又不是我儿子,他出了事,我没有义务去救援。
    明湛,你若是想知道具体的事情,那就逾越了。至于,你是否要与青鸾公主解释的事,若是为难,你可以明确的告诉她,她爹已经下台,请她自重吧。这样,还可以保持住公主的尊严。
    虽然残酷,不过,这就是事实。如果你依旧不能满意,那么也得理解你爹我的一颗石头老心,实在不容易对一个我不太了解的已经在贬值的我小儿子的小老婆柔软了。
    (以往明湛都觉得凤景南这家伙实在不能算个好爹,他有时恼火起来,还在暗地里无数次的诅咒凤景南呢。如今这许多年过去,明湛认真觉着,这颗石头老心的家伙,其实还不赖。最后,凤景南写道:)
    儿子,我这样解释,不知你还满意否。
    若是再不满意,我想,那肯定是皮痒了吧。
    对于任何吃里爬外又皮痒的家伙,我是绝对不会拒绝的成全他的请求的。
    落款:如果再敢与皇兄私通,就绝不再客气的你爹。
    明湛咂咂嘴,凤景南这文采实在不咋样,啥叫私通啊,他与凤景乾那只是正常的伯侄交往而已。切,又冤枉人。
    如同凤景南的怀疑,明湛最先疑心的也是善仁侯。
    其实凤景南说到了明湛的心坎儿里,这个年代,是非常讲究规矩的。有嫡传嫡,无嫡立长。这个规矩,千年不破。
    到善仁侯这一代,善仁侯是嫡长出身。
    这样的机密要事,这样的与世家相勾结,能不着痕迹的暗杀一省总督的势力,绝不可能是无名之辈!
    明湛想了想,再宣善仁侯到宫里下棋。
    对于帝王如今沉迷嗜好棋道一事,朝臣们都纷纷表示,这是一雅趣,反正喜欢下棋,总比喜欢炼丹好。于是,大家回去纷纷磨练棋艺,很是盼着哪日能在陛下跟前儿露一手儿。
    明湛又一口气赢了十几盘,笑对善仁侯道,“堂伯这棋力还是没有半点儿长进,朕这总是赢,实在是怪不好意思的。”
    “陛下棋力过人,臣所不能及也。”
    明湛笑道,“朕那日与母亲说起善仁堂的事儿,这一说,倒闹了笑话儿。你说这善仁堂的名儿,朕随口一取,倒重了堂伯的封号。”
    善仁侯笑道,“可不是么,不过,善仁堂原就是为了行医济世,既是重了,也是臣的荣光。”
    明湛摆摆手,“这不好。朕想着,如今朕登基,还未赏过堂伯,不如就给堂伯换一换这爵号,堂伯看如何呢?”
    “陛下所说,必是好的。”
    明湛指了指棋盘,笑道,“朕与谁下棋都不若与堂伯下棋这样痛快。至于堂伯的爵号……”笑一笑,卖个官司,“朕已经拟好旨了,堂伯回去就可知。”
    善仁侯也只得咽下嘴里的好奇,继续奉承明湛的臭棋。
    明湛与善仁侯的棋只下到一半儿,帝都府尹田晚华就递牌子求见。
    善仁侯便出了宫。
    田晚华接了一桩棘手的官司,赵家赵榜眼赵青怡将皇家报刊的一支笔举人沈拙言告上了帝都府衙门,理由便是:沈拙言不按事实考证,以笔污人,至此逼出了人命。
    田晚华来跟皇上讨主意,明湛直接道,“若什么事都要朕来管,还要你这帝都府尹做什么?”
    田晚华挨了一脑门儿的官司,回去了。
    明湛完全没觉着沈拙言有错,这事,如今赵如松死了,赵家在舆论中开始占领上峰。但是,纪氏的人命就没人追究了吗?
    若赵如松是被逼死,那么,真该去问一问赵家,纪氏是如何死的?
    青春少女,难道无缘无故的就要去别人家大门上寻死不成!
    真是报应!
    国人讲究,杀人不过头点头。
    难道,一个人死了,这人所犯罪过就全然可恕了吗?这个人就能完全的变成一个天大的好人了吗?真是笑话!
    若是赵如松心无心愧意,缘何会自尽?
    此时,赵家也陆续有人登门临哀。
    不同于明湛对于赵家毫不同情的意态,赵如松之死,忽然之间全天下的人似乎都对赵家的事释然了。他们甚至觉得,沈拙言用笔刻薄太过,以至逼出人命,甚至有人在朝中要求严惩沈拙言之罪。
    陆家这一场丧事,也终于办的浩浩荡荡。
    赵青怡执意要告,钱永道苦口相劝,“你也算在万里,青怡啊,听我一句,息事宁人吧。”
    “先生不知家父多么冤枉。”赵青怡泪眼模糊,眼眶憋的通红,“皇上尚未治赵家之罪,也轮不到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借着笔端搬弄是非!我就不信,这世上就没有公理了!”
    钱永道为了要劝赵青怡,这屋儿里也没留别人。见学生执拗若此,钱永道端起半盏残茶,长长的一声叹息,只是一句话,“青怡,你也不小了。皇家报刊是什么,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钱永道此话似乎是压垮赵青怡意志力的最后一根稻草,赵青怡的喉间发出一声挤压过的痛苦无比的呻吟,他甚至不能承担如此巨大的伤痛,单薄的身体如一株被伤痛压弯的青竹。赵青怡深深的弯了下去,乌黑的发瀑布般扑散而开,流散在雪白的脸颊旁,喉间一甜,忽地一口血吐在了地上。
    “青怡,你这是怎么了?”钱永道的脸上带着一抹深切的哀伤,急急的起身去扶赵青怡,赵青怡脸上露出一抹潮红,闭着眼睛,摇一摇头,“我没事,先生,一时血不归心。”
    钱永道深刻如同沟壑的皱纹里溢满悲伤,眼眶一红,拥住赵青怡的肩,泪落如雨。
    师生二人,抱头痛哭。
    赵家与沈拙言之案件,尚未开审,赵青怡就又去帝都府,撤了案子,悄无声息的带着母亲一并送父陵回祖籍安葬。
    沈拙言亦奉旨进宫。
    明湛道,“你以前并不是这样激烈的人,拙言。”当然,明湛对赵家完全没有半点儿好感,不然也不会将仁宗皇帝题的匾额要回来。
    仁宗皇帝是明湛的祖父,明湛认为自己要回自己家的东西,完全合乎情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