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公子_10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夫子。”
    小孩互相推搡,笑得天真稚气,又好奇地往里头张望。
    沈絮一人手上放一颗糖,赶了他们走,回头再望,临清整个人都缩到床角去了。
    折子戏里的桥段还是玩不得的,你看别人都是郎心妾意一相合,大登科后小登科,换到他这里,却是好生尴尬。
    自己也是羞恼不已,花轿红烛,莫名其妙来这一出,大抵只余了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感动嫌少,慌张嫌多,估计这小公子到现在还一头雾水。
    沈絮无奈一笑,还是先与人把事情说清罢。
    “临清,”他坐过去,“你过来些,你不好奇我这段日子怎么过的吗?”
    话题被岔开,临清转过半个脑袋,不解地望着他。
    “你先猜皇上如何突然下旨召我晋见。”
    临清想啊想,摇了摇脑袋,没想出这件事,倒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小宝呢?”
    沈絮哭笑不得,“在王婶那里。”
    临清便“哦”了一声。
    沈絮道:“猜得出来吗?”
    临清问:“为什么?”
    “还得多亏了子骞。”
    沈絮娓娓道来,原来去岁中秋,圣上临太学馆,一众学生纷纷作诗相贺,圣上点了其中一首,正是王子骞之作。钦点宣见,发现竟是个十二岁的小儿,圣上讶异不已,起了兴致。便问了几个问题,王子骞一一答了,圣上颇为满意。而后又宣了几次,进宫作诗,闲聊之际,得知曾师从沈絮。
    圣上对沈姓本多一个心眼,又闻是苏州人士,命人查过,正是沈氏案受牵连的旁系之一。
    沈氏案过去近一岁,沈丹墀在逃,淮册杳无踪迹,圣上心中常怀戚戚,思量再三,便命人宣沈絮晋见。
    沈絮那日是怀了必死之心去的,一路忐忑,及至太极宫,圣上却未发落,只捡了几句寻常话问了。
    沈絮便在长安耽搁下来,李世民旁敲侧击,流露出后悔之意,想从他口中探听二人下落。然沈絮确实不知,时而惹得龙颜震怒,时而又惹得天子垂泪。
    沈絮不敢轻易写信回家,天恩难测,不知哪一日就祸患加身。
    及至春闱,王子骞中举,名为四十八。李世民召此届举人赴宴,宴会结束,留王子骞独饮,又召沈絮进宫,三人于花园对酌。
    天子心中感怀,酒不醉人人自醉,险从石凳上摔落,沈絮起身相扶,腰间的玉佩撞进了天子的眼中。
    李世民一怔,继而握住那枚蛟龙纹玉佩,急声询问此玉从何而来。
    沈絮不敢隐瞒,如实相答。
    李世民怔忡良久,老泪纵横。
    “便是崔老先生赠我的那枚玉佩?”临清问。
    沈絮点头,“正是。天子为皇子时,崔老先生原是他的幕僚,而后政见不合,玄武门事变后分道扬镳。天子视他为知己,多年来一直探寻他的下落。那枚玉佩便是崔老先生走时带走的,圣上睹物思人,念及往年情谊,终于赦免沈氏。只是派去寻找崔恪的人马无功而返,大抵崔老料至今日,提前离开了。”沈絮顿了一顿,柔声道:“临清,没有你的玉佩,我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无心之举,恰成转机,临清愕然良久。
    至于圣上、崔恪、沈府之间究竟是何关联,那便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与他们没有关系了。
    沈絮抚摸他的额头,擦掉他眼角的泪花,道:“如今沈府回来了,我来接你回去,你不用再受苦了。”
    临清的思绪忽地又回到现实,微怔过后,摇了摇头。
    “为什么不愿意?都入了洞房了,哪里还有后悔的道理。”沈絮调笑道。
    临清脸微红,咬牙道:“回去的……还有别人……”
    沈絮了然一笑,故意道:“还有谁?”
    临清愤然推开他,“谁也不关我的事,你去接她们,我才不回去。”
    沈絮知他心中介意为何,将人揽过来,好声好气道:“没有她们,只有你一个。”
    “骗谁,走的时候你分明说过,日后要将她们一一接回来的。”
    “临清,”沈絮掰过他气鼓鼓的脸,认真道:“没有别人,那日随我走的是谁,今日随我回去的就是谁。就算有人闻讯想回来,我也不会让她进沈府的门。”
    临清一怔。
    “我知我过往风流,让你收了心。如今我明媒正娶,便是要以证心意。你需知,花轿抬进沈府的,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沈絮柔声道,“浪子也有回头时,你予我一个机会可好?”
    临清颤声道:“为什么?”
    沈絮轻笑,“因为这个人是你。”
    因缘际会,哪来如果,只因是你。
    至此,心结已解,偎着说了一会儿话,洞房的旖旎氛围算是毁了,但全了一室温馨。
    沈府荒废一年有余,重新捯饬,颇费功夫。及至于焕然一新,已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
    要告别陆山村了,不舍的东西太多。初来时的不甘,到临走了的不舍,兜兜转转回到原点,串成环的时光,竟是这样短暂而令人回味。
    举村相送,学生们拖着泪滴儿问夫子几时回来,沈絮无言以对。
    他只是俗世里的一介凡人,有自己的贪恋,有自己的不舍,但也有自己的无能为力。
    琴晚拉着临清的手,一会儿笑他终于苦尽甘来,一会儿又哭自己以后要愈发寂寞了。临清被他一笑一哭弄得心里难受极了,真想让琴晚与柳玉郎同自己一道回苏州。
    但个人有个人的取舍,陆山村虽不繁华,但胜在安宁,若让临清自己选,他宁愿在这里与沈絮过一辈子。
    可那是个脱得了富贵身脱不了富贵气的少爷,他选择了这个人,便要好的坏的一并受了。那呆子为他犯了一回傻,花轿抬进了门,他便该让过去的心酸彻底过去,重新构筑两人的未来。
    告别一众相亲,二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回了苏州。大半物什还留在陆山村的小破屋里,那间屋子是临清与沈絮相知相许的见证,临清没有说,但沈絮知他心意,全然保留下来,以待日后得空回去看看。
    苏州,便又是另一段人生了。
    好男风是一码事,但将外宠做正妻待,便又是另一码事了。
    民风开放,讨个男子做外宠大抵只平添谈资,惹人道一句风流,而真正换了两个男子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便不是那样容易为人所接纳的了。
    越近苏州,临清心中越慌。
    尚才情定,他害怕这段情谊熬不过流言似剑蜚语如刀。
    沈絮却握了他的手,从始至终,未曾松开。
    新请的管家、仆人、丫鬟,才到沈府门口,便有人来牵马搭梯。沈絮牵了临清下车,门口围了许多路人,好奇地打量着经了一道灾祸的沈家少爷。
    临清畏惧这样直白的目光,低着头想往沈絮身后藏。
    沈絮笑吟吟地朝拱手道:“沈某携夫人归家,往后各位就多多关照了。”
    众人哗然,皆望着临清议论纷纷,临清一脸通红,转身想往大门里跑。
    “哈哈哈!恭喜沈兄贺喜沈兄,东山再起,必福泽绵延。”张澜领着下人笑吟吟走过来,“你我也算亲家了,这些薄礼不成敬意。”
    沈絮拱手寒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