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公子_5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临清赧然道:“柴房漏雨,打湿了柴,让你们看笑话了。”
    王潸然笑笑,走过去拾起临清用来引火的干草,往灶里扔了些,又捡起蒲扇往火里扇风。
    临清大惊道:“怎敢劳客人动手,快放下去外头坐着罢,沈絮,沈絮,你怎不招呼客人?”
    王潸然笑道:“没有关系,子骞得夫子栽培,我不过顺手生个火,小公子不必同我客气。”
    沈絮闻言探进一个脑袋,看到王潸然钻进厨房帮临清准备晚膳,也是惊讶不已,将要劝阻,王潸然已拦了他的话,道:“里头烟大,夫子去外头坐着吧,别熏着眼睛耽误读书。”
    沈絮一怔,竟也乖乖去了。
    临清看向王潸然的目光不由多了几分讶然,他与王潸然素未谋面,可一见面,对方却亲近得这样自然,连对着沈絮说话也仿似认识多年的老朋友那样随性,临清觉得欣喜的同时,又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但这种不安从何而来,他却又说不清楚。
    王潸然替他扇了一会儿火,火苗慢慢旺了,烟小了下来,临清这才有机会开口同她说几句话。
    “谢谢。”临清小声道,正准备往锅里放油,王潸然忽然“哎”了一声。
    临清不解地看向她,王潸然笑着解释道:“煎过鱼最好涮一下锅,不然鱼腥味沾到下一道菜上就不好了。”
    临清当了几个月的家,却还是不甚娴熟,现在又是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早出晚归犁田耕地,他也不好老去请教王婶,耽误别人干活,以是在这些小事上总有疏忽。得王潸然提醒,临清不禁羞愧道:“还有这样的说话,我从来都不知道……”
    王潸然也不是刻意显摆,只是单纯好心提醒,笑道:“我以前也不知道,每次煎过鱼就直接炒青菜,子骞总嫌青菜不好吃,我琢磨了很久都不知原因,还是隔壁大婶告诉我但凡有鱼,都要洗一遍锅才能做别的菜。”她看着临清,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
    临清忽然理解王子骞那样单纯可爱是从哪里来的了。
    王潸然待人恭敬有礼,却又不过分自谦,言谈举止有度,却又亲近自然。陆山村虽不大,但也有好几百户人,亏了王婶的八卦,如今怕是无人不知他是沈絮的男夫人,那些村民虽热情好客,但毕竟没有见过世面,总忍不住拿好奇的眼光去看临清,猜想男子与男子究竟是怎么个过日子法。王潸然却不一样,她从进来到现在,目光都是真诚而不探究的,只拿临清当个普通人对待,临清才同她相处一会儿,就已经忍不住拿她当朋友了。
    这样想着,他对王潸然露出了个憨憨的笑脸。
    王子骞抱着一摞干木柴回来了,跑得小脸上起了一层细汗。王潸然从怀里掏出手绢替他擦去,让他放下柴,去堂屋同沈絮请教学问。
    王子骞眼巴巴看着临清,还指望和小哥哥玩,王潸然沉下脸道:“放学后一个时辰的温书你可是忘了?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不过出来叨扰一顿饭,你的心就野了?莫说乡试,你这样的性子叫乡长看到了,举荐信都不会给你写。”
    王子骞扁扁嘴,低着头道:“子骞知道了。”
    看着小孩儿委屈地出去了,临清忍不住道:“下午刚学过,现在玩会儿不妨事吧……”
    王潸然道:“学而时习之,正是因为刚学过,所以要及时温习才不会学过就忘。”笑了笑,又道:“弟弟从小好玩,我现在不多管着些他,只怕耽误他将来。功名是其次,养成懒惰好玩的性子,就是毁一生的害处。”
    临清心中震动,只觉得这个十六岁的少女说起弟弟的事来,神情、话语都宛如人母,说不出的威严。
    王潸然叹道:“难得夫子看重他,不敢叫子骞辜负夫子教导。”
    临清心道,你口中的夫子比他学生还要懒惰好玩咧……
    又想,我要是有你一半威严就好了,不至于总被那呆子气得哑口无言。
    两人闲聊着,晚饭做好了。
    四人围了桌子坐下,小兔子被临清拿绳子圈在桌边,王子骞黏着临清,要与他坐一块儿,于是王潸然坐在了王子骞与沈絮的中间。
    饭桌之上,王子骞不停同临清说话,两人又凑到一起逗兔子,王潸然不免想要喝斥他食不言寝不语,莫要在主人家失礼。奈何临清也跟着王子骞闹在一块儿,王潸然若要喝斥弟弟,则会将临清一道训进去,张了张嘴,到底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对沈絮道:“夫子见谅。”
    沈絮笑道:“无妨,家宴而已,随意就好。莫说子骞,临清也是个半大小孩,两人愿意玩到一起,就随他们去罢。”
    临清听他这样说自己,不由脸红,瞪了沈絮一眼,小声嘟哝:“你才半大小孩呢。”
    沈絮但笑不语,对王潸然露出一个“看罢,我说得没错罢”的表情。
    王潸然也绷不住掩袖轻笑,大抵觉得临清这样单纯的少年很可爱。
    临清觉得受了沈絮戏弄,低下头同王子骞说话,懒得理他,那两人也不再管这头,开始聊起各自读过的书。
    这一聊,沈絮不免大叹王潸然才思敏捷,不仅饱读诗书,更能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不附和主流,也不标新立异,而是能够就自己的主张举出许多例证,叫沈絮惊叹。
    两人聊得投机,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
    临清偶尔抬头,瞟见两人交谈甚欢,沈絮更是神采飞扬,好不兴奋,心里不由一紧,眼眸也暗了些。
    这呆子到底还是喜欢与王潸然这样的人说话罢,自己才学空空,只能同王子骞这样年龄的玩到一块,难怪沈絮说自己是个半大的孩子。
    恐怕在那人眼里,从来不曾把自己当做一个可能喜欢的对象。就好比大人对着孩子,绝不可能产生爱慕之情一样。
    临清难免失落。
    他怔怔想,王潸然这样聪慧有才善识人意,又是个正当妙龄的女子,沈絮会喜欢上她吗……
    没道理不喜欢罢,从前沈府明雪院里的那些女子,各个都是做得诗唱得曲又生就一副好面貌,沈絮有了一个还不知足,巴巴养了一院子。那样风流的本性,来这陆山村才短短四个月,不可能改得了罢。
    那呆子现在又能教书了,用钱不靠自己了,那些琐碎家务,王潸然显然比自己更能干,沈絮没任何理由选自己而不要那样好的女子。
    他要是真喜欢王潸然了怎么办?自己该去哪里?走吗?
    临清被自己的胡思乱想搅得食欲全无,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明明还只是第一次见到对方,但只是看到沈絮同她聊得甚欢,临清心里就止不住的难过。
    说到底,只是因为沈絮从来没有这样对过他。
    他抓不住沈絮的心,也不敢叫他知道自己的心,所以才一见沈絮同谁走得近了些,就生出惶恐不安,生怕沈絮撇下他不要了。
    他呆呆望着兔子,觉得自己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才知道自己竟这样喜欢沈絮,连看他对别人露出高兴样子都觉得难过。
    王子骞摸着兔子的毛,忽然感到一滴冰凉的水滴到他手上,惊讶地抬头,“小哥哥,你怎么哭了?”
    临清忙抬手擦眼睛,“辣子弄到眼睛里了,我去打水洗洗。”
    说罢,便逃跑似的起身去了厨房。
    那头沈絮还在与王潸然讨论《孟子》里的一句话,余光瞟见临清离席,于是问:“临清去哪里了?”
    王子骞道:“他被辣子辣了眼睛,到后面洗去了。”
    沈絮看看桌上的菜肴,江南人吃得清淡,只有一条红烧鱼放了一点辣子,几乎可以忽略,临清从哪里辣到眼睛?
    王潸然望一眼厨房的方向,福至心灵般动了动眼眸。
    吃过饭,沈絮与临清带二人参观了一番后院,王潸然对临清能种出菜来感到很惊讶,又教他在旁边立几根杆子,方便葫芦藤以后缠绕攀爬。
    看着天色晚了,王潸然带着王子骞告辞,沈絮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好久,才收回目光,对着落日晚霞喟叹一声。
    好久没有同人聊得这样畅快了,在这乡间的几月时间里,终于遇到一个志同道合之人,沈絮心中的感慨不言而喻。
    柳玉郎自然也是聊得来的好友,无奈对方比他更似纨绔,往往聊不得几句正经的,话题便往床弟之事去了。王潸然则是可以真正探讨学问之人,沈絮与她聊过后,越发好奇这一家的身世了。
    转过身,却看到临清立在院里,一双湿漉漉的眸子不知为何充满了委屈与落寞。
    沈絮怔愣之时,还没摸清头绪,临清已经扭身进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一章
    又过几日,沈絮与乡长王蠡带着王子骞一道上镇里找县老爷商谈举荐之事。
    贞元年间,科举制度尚未完善,朝廷选拔人才多以推荐为主,兼以科举考试,但也并非人人都可参加科举,大多都以地方举荐的形式,上报人才以待科考。而举荐制度面向的范围极小,连最底层的乡试也需层层上报,逐级批准后才可参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