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公子_2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临清对他这副窝囊怕事的模样最是看不过,道:“如今这境地,莫非还有你挑拣的余地?罔读那么多圣贤书,叫你去交个《三字经》、《弟子规》之类都出不得台面,真真愧对才子名号。”
    “才子也是吟诗作对的才子。”
    临清道:“上元节写个诗你也没见多拿手!”
    “一口气写百首,哪个才子都撑不住!”沈絮一想起上元节的噩梦,至今都头皮发麻,小声道:“再说了,哪个才子又会来教顽童。”
    “前朝名臣李太师岂不才高八斗,官拜詹事,后至太师,何尝不是行师道之事,废太子对其尊重有加,知其患有脚疾,亲自恭迎上殿,虚心请教,为后世表率。既有如斯先范,你有哪来理由自尊身价吝于赐教?”
    沈絮目瞪口呆,未料这小小琴师竟能引经据典将自己驳得哑口无言。
    愣愣看了半响,沈絮道:“不若你去做那教书先生?”
    临清气道:“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听我说话!”
    沈絮感慨道:“我以为你只会调琴弄弦,没料到你竟有如斯才华,失敬失敬,墨怀私以为,你去教书比我适宜得多。”
    他一番话说得诚恳无比,临清真是又气又好笑,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我去教书,你来耕地!”
    沈絮:“……”
    两相比较,沈絮妥协了,“那我还是去教书罢。”
    临清气得连力气都没了,哄这个少爷去挣点家供简直如哄三岁小孩吃饭一般折腾人。
    中午随便对付了,临清捡了几样东西,便赶着沈絮去拜访那位老先生。
    沈絮提着一篮鸡蛋与一篓青菜,慢悠悠出了门。期间迷了四次路,硬着头皮问了村人,还是一位收工回家的村人好心把他带到了目的地。
    沈絮谢过那人,转身叩门。
    里面传来苍老的声音:“进来罢。”
    沈絮推门而入,屋内光线昏暗,家具几无,虽是开春时节,却仍透着一股阴冷,沈絮穿过堂屋,进到卧房,只见破絮之中睡着一位老人,面容枯槁,已近油尽灯枯之态。
    沈絮微愕,道:“崔老先生,晚生沈墨怀,特来拜会。”
    崔恪咳嗽数声,沙哑道:“高抬了,崔某今年四十余二,还担不得一个老字。”
    沈絮愕然又盛几分,先前只听王婶以“老先生”相称,方才进来时又见他满头白发,神色哀凉,说古稀也不为过。未料那“老”字只是村人的一个尊称,先定了印象,又被一头白发蒙蔽,才失言把人叫老了。
    沈絮从前日子阅人无数,心道未老先衰必有缘由,便也收了那惊讶的目光,恭敬道:“晚生冒昧了。”
    崔恪道:“沈公子不必自谦,论名声论学识,我一乡野私塾先生,不敢班门弄斧,沈公子以平辈相称即可。”
    沈絮颔首应了,将那鸡蛋和青菜放到桌上,“家中清贫,微薄物什聊表心意。”
    崔恪道:“沈公子客气了。”
    沈絮见他似知自己身份,又不端架子,倒好相处,便省了那些寒暄客套之话,捡了个地方坐了。
    崔恪道:“我的意思王婶同你说过了?”
    沈絮道:“说过了。”
    “沈公子意下如何?”
    “先生相托,墨怀焉有不受之理。况墨怀初来此地,确也需要一份谋生之计。先生馈赠,墨怀感激在心。”
    崔恪笑笑,“我看村人挂的花灯,猜是先生墨迹。我这身子强撑到现在已是极限,先生肯来,也算了了我一个挂念。”
    说罢又是一阵咳嗽,沈絮不禁道:“崔先生咳得厉害,不知让郎中看过否?”
    崔恪道:“心病成疾。”
    沈絮便不再问。
    崔恪道:“敢问沈公子,令兄沈丹墀如今何在?”
    沈絮心中微微一凛,多了几份戒备,只道:“崔先生与我堂兄是旧识?”
    崔恪知他心中考虑,笑道:“公子不必紧张,太极宫中那位尚不至于将网撒得如斯严密。”
    “先生是?”
    “未亡人罢了。”
    沈絮微忖。
    沈家与李氏的干系,从来都是本家在打理,旁系一脉承了荫庇,便与大家子弟一样,终日醉梦浮华,声色犬马,空手换得富贵日子,不知招来多少艳羡。
    只是一朝罪责加身,荣华尽褪,好不唏嘘。
    沈絮从前也是不知人间疾苦的一枚纨绔,不过因与沈丹墀格外亲近,才比其他兄弟对沈家的背景多些了解。
    那些亲戚族人各个不得其解,思来想去,便把罪名按在沈丹墀身上,以为他贪了朝廷的税银,才招此横祸,而当事人又消失无踪,更加落实了一众族人的猜测。
    一干亲戚里,只有沈絮约莫猜得一些线索,但终归绕不开是沈丹墀私逃一事,加之他本不欲窥伺其后的波谲云诡,便也就闭了嘴安静做他的闲散人。
    此时崔恪主动提及太极宫,又自称未亡人,沈絮不得不对他多了几份思量。
    崔恪见他神色微敛,道:“令兄与太极宫那位的事,公子知道多少?”
    沈絮不答,静静望着他。
    崔恪道:“我无意过问公子家事,只想打听沈府里一个人的消息。”
    沈絮看了他,“何人?”
    崔恪眼中划过一丝悲凉,轻声道:“沈府管事,沈淮册。”
    沈絮一怔,这才明白,崔恪所说的挂念,原是此指。
    稍稍沉吟,沈絮道:“先生与太极宫是何渊源。”
    崔恪苦笑,“公子聪颖,名不虚传。”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三章
    从崔恪屋里出来,沈絮面色凝重。
    淮册的身份他只暗暗猜测过,此时拨云见雾,从前那点单纯的好奇心得以偿愿,沈絮非但没有释然,心情反而越加沉重。
    沈家能独坐扬州盐商第一交椅,背后与朝廷的支持脱不了关系,沈丹墀同宫中的来往,他也知晓一二,但却从未料到会有如此纠葛。
    立在田间小路,沈絮望着远处旷野,长久才深深叹出一口气。
    被贬乡野,还是逃不开那些错综复杂,无意得知背后轑轕,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崔恪想见一面淮册,沈絮有心,却也爱莫能助。
    临清做好了晚饭在家里等,等到天黑了,才看到沈絮的身影。
    忙迎上去问:“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