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伙头兵纪事_7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再一则,去年夏天,寇钦的正房奶奶严氏年纪轻轻的便死了,今年春上,寇钦扶了小王氏为正室,顾小满听到这消息时还有些愕然,三年前他与严氏见过几面,这严氏身子康健,不像是个短命的,怎的一两年就死了?他与寇镇说起来这事时,寇镇还说这是别人家的事,让他别管。
    再加上如今又闹出寇玉霖未婚先孕的事,顾小满总觉得寇家处处透着一股颓败的气息。
    寇钦从马车上探出半个身子,他自然知道顾小满他们这番回来的缘故,只是看到只有顾小满一人时,寇钦不禁疑惑的问道:“二哥没跟着一起回来?”
    顾小满答道:“二爷忙着营里的军务,这才打发我回来了。”
    “原来如此。”寇五爷点了两下头,又放下手里的帘子,马车驶入大门,一直等他们进去后,罗老汉才赶着车进了寇府。
    马车进了二门,顾小满从马车下来,随着郑三一道进了里面,寇府依旧富丽堂皇,过路的下人见了他,不时会看上几眼,只是不知为何,顾小满总觉得府里到处都是死气沉沉,他刚进来,胸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似的,憋闷得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穿过两个院子,顾小满远远看到刘嬷嬷站在月亮门那里等他,他看到刘嬷嬷,脸上一喜,几步跑上前,说道:“刘嬷嬷,我回来了。”
    刘嬷嬷的鬓边相较三年前,多生活出了许多白发,她听到顾小满的声音,眯着眼睛看了一下,等确认眼前这人就是顾小满后,拉着他的手,又往后看了看,问道:“正君,怎的只有你回来了?”
    顾小满知道,刘嬷嬷这是盼着看见千总大人呢,他说;“营里来新兵了,千总大人走不开。”
    刘嬷嬷脸上流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不过嘴里还是念叨着:“正事要紧,正事要紧。”
    说了几句话后,刘嬷嬷拉着顾小满的手,说道:“先回院子里去歇歇。”
    顾小满回了他和寇镇那院子,这院子本来就偏,平时难得来人,只有刘嬷嬷带着几个老仆妇守着,看起来有些萧条。
    进了屋里后,刘嬷嬷端上茶水点心,顾小满拉他坐下,又问;“刘嬷嬷,八姑娘现在咋样了?”
    刘嬷嬷凑近顾小满,她压低声音说道:“现在仍旧在孙姨娘那院子里,有大太太的人专门看管着,只怕这两日就要生了,大太太到如今还压着消息,不过这府里其实早已传遍了。”
    顾小满叹了一口气,这八姑娘玉霖纯粹是自己作死,好好的清白姑娘,闹出了这未婚先孕的丑事,将爹娘的脸面丢尽,别说她这回能不能活命,就是大太太饶了她,她日后又该咋活呢。
    说起这事,刘嬷嬷也摇着头,她说;“照我来说,发生这样的事,你跟二爷谁也不该回来的。”
    顾小满说;“那能咋办呢,毕竟是大人的亲妹妹,大人哪能眼睁睁看着她去死。”
    提起这事,刘嬷嬷第一个要怪孙姨娘,她嘴里骂说;“那个糊涂人,窝窝囊囊的过了一辈子,黄土都要埋到颈子了,临了还要坑二爷一次。”
    顾小满没作声,毕竟是千总大人的生母,她就是再糊涂,他又能说啥呢。
    沉默了半晌,顾小满说道:“大人说了,无论如何留她一条命就是了,余下的是送到家庙去,还是远嫁外地,且看她的造化。”
    “连自己都轻贱自己,还有什么造化哟!”刘嬷嬷摇了摇头,她始终觉得,八姑娘玉霖,死了反倒更好,没得白活着,累及国公府跟二爷的名声。
    ☆、第87章
    顾小满一路赶回寇府时,早已过了饭时,刘嬷嬷打发人到厨房里去端饭菜来,一直过了大半日,才见一个婆子提着食盒进来,刘嬷嬷揭开一看,只见食盒里放着一碗红烧茄子并一碗煎豆腐,
    再加一碗米饭,她一摸碗底,见饭菜都是冰凉的,皱眉说道:“怎的就这两个菜,饭菜也是冷的,叫正君如何吃?”
    那婆子满脸的不忿,她说道:“你可别说了,我去端两碗菜,反倒被厨房里的张有才家的好一通抱怨,说早不早晚不晚的来拿饭,直说我们是在给她添麻烦,拿两碗菜,反倒还要受她白眼。
    ”
    “这可真是反了,你没说这是正君要吃的?”刘嬷嬷气道。
    婆子回道:“怎么没说?人家却说,别说是正君,就是二爷回来了,过了饭时,一样只剩下这剩菜剩饭,末了还说一句,叫咱们爱吃不吃呢!”
    听了这婆子的一番话,刘嬷嬷气得浑身直发抖,嘴里怒道:“眼里还有没有二爷和正君了,日常这样对咱们院里的人也就罢了,现如今正君回来了,竟是连口热饭也吃不着!”
    刘嬷嬷气了两句,到底还是把筷子递给顾小满,又说道:“厨房里也没什么菜,正君先将就着吃吧,等一会儿我倒要去厨房里问问张有才家的,一双眼睛长到哪里去了,连给正君的饭菜都这
    般敷衍。”
    顾小满并不挑食,先前在营里,有时没赶上饭菜,胡乱吃两口也是有的,不过听了刘嬷嬷和婆子的这番话,心知在寇府里,他们院子里的人肯定没少受气的,他问道:“平时厨房里的人也这
    样对你们?”
    刘嬷嬷还没说话,旁边的婆子愤愤不平的插嘴说道:“这阖府的人,哪个不是长了一双势利眼,克扣饭菜这还算是好的,一年的四季衣裳,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就是送来了,也是缺这个少哪
    个的。”
    顾小满沉默下来,说来说去,都是千总大人不在的寇府的缘故,再加上寇大太太又跟大人不对付,自然是有意放纵下人们欺负刘嬷嬷他们了,他想起他们院里先前有个小厨房,于是说道:“
    我和大人走前,咱们院子里不是单设了一个小厨房吗?”
    “可别提了,你跟二爷走后,大太太说了,这院里没有主子,单设一个小厨房,无端多了一笔开支,就叫给撤了!”
    顾小满听了刘嬷嬷这话,气得眉头一皱,这院子里,除了刘嬷嬷他们的月例,一应的吃穿用度都是他们自己的花销,这大太太手也太开了,竟然还伸到这院子里来了。
    “刘嬷嬷,每月你们的月例银子啥的都按时放了吗?”顾小满问道。
    刘嬷嬷摇了摇头,她小声对顾小满说道:“总要迟二十来日呢,大太太挪了我们的银子在外头悄悄放利钱呢,有时候就算是放迟了,咱们也没人敢上去问。”
    顾小满惊讶的望着刘嬷嬷,他就算再不懂,也知道朝廷虽说没明令禁止私放利钱,但这利钱总归不是啥好事,王氏堂堂一个当家主母,挪了下人的月例银子去放利钱,她寇家的名声,她儿子
    的名声,到底还要不要了?
    “听说因这放利钱的事儿,还闹出了人命官司,不过被王太太手下的管事给压下去了。”说到这里,刘嬷嬷脸上有几分黯然,她在顾小满耳边低声说道;“往常老太爷老太太管家时,何曾出
    过这样的腌臜事,现如今寇五爷跟老爷一样,家里什么事也不管,每日眠花卧柳的,这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顾小满半晌没有说话,先前千总大人总说寇府从根儿上就烂透了,他还不明白说的是啥意思,现在照刘嬷嬷说的,诺大一个寇府,被寇大太太把持着,还净不干好事,这总有一天要败干净的
    啊。
    “罢了,不说这些伤心话,总归我们这些老不死的,能过一日就过一日,正君,你先快些吃饭罢,等会子吃了饭,还得往老太太院子里去给他请安呢。”
    顾小满默默点了两下头,他拿起筷子正要吃饭,突然听到外头有吵嚷声,那刘嬷嬷起身,打起帘子一看,见进来的是孙姨娘,先楞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孙姨娘,你怎的过来了?”
    孙姨娘三步并做两步进了来,也不答刘嬷嬷的话,直接进了屋,她看到顾小满后,眼泪哗哗的往下泪,嘴里说道:“二爷呢,他没回来?”
    看到她哭了,顾小满站了起来,手足无措的看着她,那孙姨娘用手帕擦着泪,哭道:“二爷为什么不回来,八姑娘是她亲妹妹,她不管我这亲娘也就算了,连亲妹妹也不管了?”
    顾小满有些无语,千总大人啥时候不管她了?每年打发人送回去的银子皮草难道不是给她用了?
    “姨娘,我劝你住嘴吧!”顾小满是个老实木讷的,刘嬷嬷可不是,她看了孙姨娘哭哭啼啼的,脸上紧绷,神情严肃的说道:“说句不敬的话,八姑娘落到今日这步田地,还是你这当亲娘的
    没管教好!”
    孙姨娘讪讪闭上嘴,刘嬷嬷是府里的老人,又是寇镇的亲娘,她就算是府里的半个主子,也不敢对刘嬷嬷不敬,于是低下头,仍旧抽抽噎噎的哭个不停。
    顾小满见孙姨娘哭得伤心,一方面有些无奈,一方面又有些可怜她,于是开口说道:“姨娘,千总大人军务繁重,实在是回不了京,你就多体谅他一些吧。”
    孙姨娘擦了擦泪,她望着顾小满,说道:“那二爷可有说过要怎么办?”
    怎么办?他哪儿知道该咋办?顾小满心里默默说了一句,当日接到信时,他和千总大人对京里是啥情形都不知道,千总大人只叫他见机行事,要是拿不定主意就去找老爷,他刚回来,一口茶
    都没喝,对啥事都是两眼一抹黑,现在就被问要怎么问,他也不知该咋办?
    “一会儿我先去给老太太请安,这事且还得看看大太太是如何定夺?”
    孙姨娘又哭了起来,她伤心的说;“大太太还能怎么定夺,她就是想要八姑娘的命啊!”
    顾小满被她的哭声吵得脑仁直抽抽,于是干脆连饭都没吃,直接对刘嬷嬷说道:“嬷嬷,你拿我的衣裳出来,我梳洗后先往老太太的院里去。”
    “是!”刘嬷嬷答应一声,打开顾小满的包袱,找出了顾小满的衣裳,顾小满进了里间,换好了衣裳,也没理会孙姨娘,便带着郑三和刘嬷嬷出了院子。
    不一会儿,到了寇老太太的院子里,门口守着婆子见了顾小满,先楞了一下,随后对旁边一个还未留头的小丫鬟说道:“进去告诉你珍珠姐姐一声,镇正君到家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