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伙头兵纪事_5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寇镇与顾小满一路行了七八日,路上马车走得倒也不快,先头一两日,顾小满还能兴致勃勃的看看路上景致啥的,到后来,他见看啥都是一样,也就觉得没意思了,而寇镇往日在营里军务繁忙,此时好不容易闲下来,每日除了吃饭歇息,便是卧在马车内看书,遇到闷了的时候,就下车骑马走一段。没过几日,寇镇带的书看完了,他又向来是个话少的,跟顾小满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句话,于是便花了两三日,教会了顾小满骑马,只是顾小满是初学者,还不敢骑快,刚学会骑马的顾小满兴致很高,只要没事,他几乎都在马背上,好在寇镇那匹马性子温和,寇镇倒也不担心顾小满会被摔下。
    这一日,顾小满从罗老汉口中知道,他们再走半日,就能到京城了,听说马上就能到京城了,顾小满很期待,他在马车里待不住,直接坐到马车外头,一边跟罗老汉说话,一边四处打量,靠近京城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官道修的宽敞,就连那远处的村庄,也是一排排的青瓦房。
    走了半日路,马车经过一个岔路口的茶棚,罗老汉看到茶棚里等着的一个人时,突然‘吁’的一声,拉住了马缰。顾小满见他停了下来,不解的问道:“罗大叔,咋停了?”
    罗老汉没回顾小满的话,他眯起眼睛,仔细望了一眼茶棚里的人,接着转头对马车内的寇镇说道:“二爷,是郑三。”
    那等在茶棚里的男子也看到他们了,他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对着罗老汉说道:“罗大叔,你们咋才来呀,算着日子,前天就该到了。”
    马车的帘子被打起,寇镇从内探出半个身子,望着立在马车前的男人。
    “二爷!”郑三对着寇镇行了一个礼,视线在顾小满身上扫了一下,心里猜测这人八成就是他们二爷要娶的正君,只是这正君长得委实也太普通了一些,要脸没脸,要腰没腰,二爷到底在想些啥呀?哎,算了,既然是二爷看中的人,也不是他们当下人的能多嘴的。
    “你不在京里待着,如何跑这儿来了?”
    与寇镇行礼后,郑三开始说正事,他说;“二爷,自从接到你要回京的信后,府里就开始张灯结彩的,又四处广发婚帖,我原本只当这是给二爷您娶正君准备的婚事,不成想却听说,大太太嫁家那边也在给他们府里姑娘备嫁,看这意思,只怕还有别的缘故,我不敢耽误,急巴巴的打发了好几个人去给二爷送信,也好叫您早做打算,谁知走岔了,一个也没遇着,我这才候在这里等您呢,这不,都已等了两日呢。”
    寇镇听了郑三的话,眼底微微一沉,一张薄唇抿了起来,旁边的顾小满见他神色冷凝,满脸担心的望着他,瞧眼前这人说的意思,寇镇里的老爷太太,还是要逼着他们千总大人娶那王家姑娘呢。
    郑三见他们二爷脸色不虞,连忙低下了头,嘴里说道:“二爷,婚期就定在后日呢,您这回去,正好赶上了。”
    寇镇冷哼一声,说道:“他们的手脚倒快!”
    先前他回信寇府,说是已有意中人,府里见说不动他,便让他把顾小满带回来再说,当时寇镇就猜测事情不会如此轻易就了了,果不其然,他们用缓兵之计先稳住他,趁着他回京前先备好嫁娶之事,只待他回京后,就强逼他娶小王氏,可惜他们都打错了主意,莫说了他现在还不曾进京,就是回了府里,只要他不愿意,小王氏就别想做这镇二奶奶。
    “二爷,您看这怎么办呐?”郑三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叫他们接着准备去吧。”寇镇悠闲的说了一句,随后对罗老汉说道:“马车改道,往青山县去。”
    “啥?”郑三惊讶的张大嘴;“二爷,您不回去啦?”
    顾小满也楞住了,青山县是他老家,千总大人这是要带着他回他家去吗?郑三急道;“二叔,再过一顿饭的功夫就能进城了,你真不回府?”
    寇镇没有理会郑三,那罗老汉沉默寡言的,向来只听寇镇说的话,他见寇镇不打算进城了,跳上马车后,准备改道。
    郑三追了几步,他问;“二爷,你不回府,那要是老爷问起来,我该咋说呀?”
    “照实说!”寇镇说完后,又回了马车内,而郑三看着调头的马车,急得直跺脚。
    眼看马车改道了,顾小满想了一下,也回了马车内,此时寇镇正靠在被褥上看书,顾小满进来了,他连眼皮都不曾抬一下,顾小满见他满无表情的,看不出在想些啥,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大人,咱们要往我家去吗?”
    “嗯。”寇镇微微颔首,翻了一页书。
    顾小满又问;“那不回寇府啦?”
    寇镇放下书,他望了顾小满一眼,说道:“回是要回的,不过不是现在。”
    “哦。”顾小满点了两下头,傻傻的坐在一旁,大人心里自有成见,他听安排就是。
    车马又走了七八日,天气已开始热起来,这日,他们终于到了青山县,去年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顾小满和许多同乡在县里操练后,就被送往定州府去当兵,而后在三羊镇遇上千总大人,谁知不到一年的功夫,他竟然就要嫁给千总大人了,顾小满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县城里人来人往很热闹,顾小满撩着帘子望外看,听着熟悉的乡音,顾小满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马上就能看到他爹娘了,忐忑的是他冷不丁的就把大人带回家了,他爹娘肯定会吓着吧。
    进了县城的集市上后,寇镇对外面赶车的罗老汉说道:“罗大叔,停车。”
    马车停了下来,顾小满望着寇镇,问道:“大人,咋了?”
    “头一回上你家去,总得买些东西做见面礼。”寇镇对顾小满说了一句,便率先出去,顾小满跟着一起下车,他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大人,啥也不用买,这县城里的东西死贵死贵的,别浪费钱了。”再说了,还不知道他爹娘咋想他和千总大人的事呢。
    “这事听我的。”寇镇说完这句话,直接进了一间布庄,他随意扫了一眼,指了几匹布,对店家说道:“把这几匹布包起来。”
    那店家见来了大主顾,马上殷切的上前伺候,顾小满看他们千总大人花钱这么大手笔,小声说道:“大人,你别买这么多了,我爹娘他们都是庄家人,买这么好的布料,他们也不舍得用呀。”
    寇镇一想也是,于是对那店家又说;“再多加几匹棉布。”
    “好嘞!”遇到这么阔气的主顾,店家喜笑颜开的忙前忙后,顾小满则是傻眼了,他本意是劝寇镇少买,谁知反倒买得更多了。
    在布庄林林总总光是买布料就花了寇镇好几块碎银子,顾小满估摸了一下,这都快赶上他半年的饷银了,买完后,布庄的伙计帮忙把布匹送到寇镇的马车上,接着,寇镇又是糕点茶酒,又是鸡鸭鱼肉,顾小满简直拦都拦不住,不到片刻的功夫,马车便被塞的满满当当,马车内没地方坐,顾小满只得坐在马车外,而寇镇则是干脆直接骑马,三个人出了县城,往顾小满的老家去了。
    出了县城回到镇上,到顾小满老家顾家屯还得走上大半日,眼看着越来越熟悉的地方,顾小满坐不住了,他伸长了颈子望着前方,这是他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一山一水都是他熟悉的,刚开始到三羊镇大营时,他还时常做梦梦到老家,现在回来了,顾小满高兴的满脸通红。
    寇镇扭头,他看到顾小满期盼的神情,说道:“顾小满,到马上来。”
    “好!”顾小满没有犹豫,他下了车马,被寇镇拉上马,坐在马上的顾小满可以看得更远,他指着远处的村落,兴奋的说道:“大人,快看,那就是我们乡屯。”
    寇镇抬眼望去,远处的村落被掩盖在绿荫中,一条大河绕村而过,有牧童赶着水牛在原野上,这就是生养顾小满的地方,跟他们大元国所有的庄村没有两样,但是想到这里是顾小满的家,寇镇的心里也柔和起来。
    正是午后的时候,天气热,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小娃们在河里玩水,顾小满指着那条河,他说;“我小时候,也经常在河里划水呢。”
    听着顾小满不停的讲着关于这里的记忆,他们的马车也离村庄越来越近,有扛着锄头经过的庄户人,看到陌生的马车,好奇的多望了两眼,当认出坐在马背上的人时,惊讶的说道:“哎呀,这不是顾老三家的四娃嘛!”
    寇镇听到有人说话,拉住了马缰,而顾小满见说话的是他们村里的人,开口打了一声招呼,又笑眯眯的说道:“四叔,我回来啦!”
    “你不是当兵去了嘛,咋这个时候回来了?”那人见顾小满坐在马上,后面还跟着马车,又是惊又是疑的,当兵竟是这么有出息的事,这才一年不到,就发达啦?
    顾小满也不知该咋说,他挠了挠头,望着那人直傻乐。
    那四叔这才注意到马背上的寇镇,虽说寇镇自始至终一语未发,但他直觉这人浑身的气质就跟他们庄户人不一样,于是也没多停留,说道;“你们慢慢走,我去告诉你爹娘一声。”
    说罢,扛起锄头,撒腿就往村里跑去。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差点发晚了。
    ☆、第61章
    顾小满家那几间土坯房,自然跟一年前他走的时候没啥大改变,破败的院子里停着他们一路乘坐的马车,先前在县里买的东西已被搬下来了,堆在堂屋前份外惹眼,罗老汉坐在屋檐下,手里拿着帽子扇风,不时朝着屋里望两眼。
    家里来了生客,顾小满的嫂子跟几个姊妹们躲在灶屋里没出来,他年幼的弟弟带着村里的男娃们围着马车看热闹,至于顾小满家两个哥哥,没在堂屋里陪着他爹娘待客,也没跟女人们一样躲在灶屋里不出来,两人不好意思待在家里,跑山上砍柴去了。
    顾小满回来了,还是骑着高头大马,且带了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这事不大一会儿,就传遍整个村里,篱笆院子外,是来看热闹的乡亲,村里的四叔信誓旦旦的说,顾小满发达了,瞧瞧,这马车,这大马,这赶马的仆人……
    对于屋外乡亲们的各种猜测,顾小满自然是不知,他陪着寇镇坐在堂屋里,只是屋里气氛十分尴尬,他爹和他娘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各自低下头。
    对于顾老三和顾李氏来说,这会儿他俩肯定是震惊的,昨日才接了家书,信上说他家老四要嫁给别人做男妻,俩老知道后,那是各种的闹心,他们又不是啥穷得活不下去的人家,让人知道了,丢人不丢人呢?因此两人接到家书后,先没有声张,夜里商量了半宿,都一致决定坚决不能同意他们老家给人做男妻,谁知还不等他们回信,老四就回来了,还把男方也带回来了,看这样子,男方似乎是个很了不得的大人物似的。
    相对于顾小满爹娘的猝不及防,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寇镇也处于沉默当中,不久前,他和顾小满刚进村子,顾小满他爹娘就带着乌怏怏一群人迎到了村口,其中有顾小满他家里的人,也有村里不相干的人,最后,寇镇在大家伙儿的注目当中,进了这家门,他原本以为他已练就了一身处世不惊的本领,谁知已在屋里坐了大半日,他的耳根还在隐隐发热。
    屋里静悄悄的,顾小满扭头望了寇镇一眼,他们千总大人除了脸上有些微微发红以外,神色跟平日一样,顾小满照例看不出他在想啥,顾小满又看着他爹娘,他爹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见过最大的大人物只怕就是里正和秀才了,听他说这人是他们营里的千总大人时,他爹身子都哆嗦起来,已半日没有吭过一声了。
    眼看千总大人不说话,他爹娘也不说话,顾小满犹豫了一下,喊了一声:“爹,娘!”
    “哎!”他爹连忙抬头应了一声,就是不敢看寇镇。
    顾小满挠了挠头,他四处看了几眼,嘴里吱唔了半晌,说道:“那啥,要不先给大人倒碗茶吧。”
    顾李氏一看,人家都来了半日,却还没上碗茶,果然不该得很,她赶紧站起来,嘴里说道:“这就去倒,这就去倒!”
    说罢,她出了堂屋,直接往灶屋去了,她两个儿媳和女儿们见她进来了,围过来问道:“娘,外头咋样了?”
    回到灶房后,顾李氏总算能舒了一口气,她拍了两下大腿,说道;“还能咋样,人家一句话也没讲,也不知道是个啥意思,说来说去,都怪小满,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最起码咱也得把家里收拾收拾吧。”
    顾小满的大嫂低声说了一句;“那人往堂屋一坐,看起来唬死人呢!”
    “可不是嘛!”顾李氏跟着搭了一句腔,想起她是来端茶的,于是又开口说道:“二妮,赶紧洗个碗,倒一碗茶去,碗用水多冲几遍!”
    “娘,我知道了。”名叫二妮的女孩儿去橱柜里拿了一个豁口少的碗,用水冲了好几道,这才倒了一碗茶,他们家庄户人家喝不起茶叶,到了夏日,都是用晒干的大片叶泡茶虽,这种茶树山坡上到处都有,叶子晒干了泡茶喝能解暑,虽说拿这待客有些不大像话,但总比倒碗白开水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