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小农民大明星 第14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管萧炎同不同意退婚,他们父子二人和萧家的脸面,其实都已经丢了。那么,萧炎现在不同意退婚,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说萧炎真是看中了纳兰嫣然的美貌,而不愿意与其退婚?
    书迷们绝不希望是这样,人家都已经找上门来要退婚了,你却坚持不同意,这只会更加丢人而已。
    书迷们心里希望的是,萧炎二话不说,直接同意退婚,待日后实力足够时,再将今天受到的耻辱全都找回来。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硬气,而不是扭着不放。
    不过,在书迷们想来,萧炎应该并不是这样的人。
    只是,萧炎现在说今天之事,他们可能不会同意,让书迷们不得不这样想。
    继续往下面看。
    萧炎继续问纳兰嫣然,今天悔婚之事,纳兰家的纳兰老爷子,可曾答应?
    纳兰嫣然见萧炎现身阻拦,心里不快,认为萧炎是舍不得她,想要死缠烂打。而后回答说,说她爷爷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但这是她自己的事,与她爷爷无关。
    看样子,纳兰嫣然是真认为她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没有让自己的爷爷知晓这件事情,便跑来萧家退婚。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婚姻大事的确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尽管书迷们对纳兰嫣然已经没有什么好感,但不得不承认,她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错,只是方式方法不恰当罢了。
    这也正常,对于这样的天之骄女来说,她考虑的往往只是她自己,而不会去考虑她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去多大的伤害。
    随后,萧炎表示,既然纳兰老爷子未曾开口,那么还望包涵,他的父亲也不会答应纳兰嫣然的要求,当初的婚事,是两家老爷子亲自开口,现在他们没有开口解除,那么这婚事,便没人敢解。否则,那便是亵渎死去的长辈!在家族中,应该没人会干出这种忤逆的事吧?
    萧炎这样一说,萧家的三位长老不敢吭声了,萧炎给他们压过去了一顶那么大的帽子,如果再吭声的话,怕是会失去长老的位置。
    纳兰嫣然也一时语塞,找不话语反驳,只是气得小脸铁青,心中烦躁,大小姐脾气一上来,索性直接把话挑明了,问萧炎究竟要怎样才肯解除婚约?如果嫌赔偿少?她可以让老师再给三枚聚气散。另外,还可以让萧炎进入云岚宗修习高深斗气功法。
    纳兰嫣然这话可谓非常的诱人,大厅里包括三位长老在内的其余萧家人,全都变得呼吸急促,有些年轻一辈甚至吞了吞口水。
    纳兰嫣然说完之后,也骄傲的等着萧炎的回答,在她想来,萧炎肯定是会答应的。
    因为,她刚刚提出的条件,足以让任何少年疯狂,自然也会让萧炎疯狂。
    纳兰嫣然是这样认为的。
    书迷们眉头再次微微一皱眉,萧炎不会真的答应了吧?
    好在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完全想多了,纳兰嫣然也想多了。
    萧炎不仅没有如她所想的一般,欣喜若狂的答应,反而还突然之间变得更加愤怒,脸上甚至还有了些狰狞。
    因为,纳兰嫣然这番高高在上,犹如施舍般的姿态,正好狠狠的踏在萧炎隐藏在心中,那仅剩的尊严之上。
    萧炎心里仅剩的一点尊严,现在都已经被踏贱。
    书迷们心里一颤,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之前完全误会了萧炎。
    萧炎很想发怒,但他终究还是忍了下来,脸色渐渐平静,现在的他招惹不起如庞然大物般的云岚宗。三年中受尽的歧视与嘲讽,锻造出了萧炎远超常人的隐忍。
    纳兰嫣然并不知道,或者说她并不理解,她刚才的那一番话,为什么会让萧炎如此的愤怒?她继续说道,说她这一次前来萧家,是云岚宗宗主,也是她的师父首肯的。还说萧炎可以把这当做是胁迫,说萧炎应该清楚她和萧炎之间的差距,现实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公平,他们之间基本没什么希望。
    萧炎听后冷笑,说纳兰嫣然应该知道,在斗气大陆,女方悔婚会让对方有多难堪,他脸皮厚,倒是没什么,可他的父亲是一族之长,今日若是真答应了,他日后在如何掌管萧家?如何在乌坦城立足?
    纳兰嫣然终究还只是个少女,听萧炎这么说了之后,又看了看萧战,心里也有些歉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说她今天可以暂时收回解除婚约的要求,不过,她要萧炎答应她一个约定。
    萧炎问什么约定?
    纳兰嫣然说今日要求解除婚约的要求,她可以延迟三年。三年之后,让萧炎上云岚宗向她挑战。如果萧炎输了,她便当众将婚约解除。到那时候,萧炎已经进行了家族的成年仪式,即便是输了,也不会让萧战的脸面太过难堪。
    三年之后的云岚宗之约吗?
    书迷们眉头再一次微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年之后,萧炎败给纳兰嫣然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纳兰嫣然显然也相信三年之后,萧炎绝不是她的对手,她才敢提出这样的约定。
    到那个时候,萧炎输了,萧战的脸面或许的确不会太过难堪,但萧炎本人,势必一辈子都将背负耻辱的失败之名。
    纳兰嫣然的这一手,同样够狠。
    萧炎心头悲愤,面露讥讽。萧战同样愤怒,喝问纳兰嫣然明明知道,现在的萧炎和她分别是什么情况,还立个什么三年之约,到时候再对萧炎进行羞辱,有意思吗?
    退婚之事多次受阻,纳兰嫣然也有些恼了,先是对萧战说,悔婚这种事,总需要有人去承担责任,若不是为了保全萧战的面子,她此刻便会强行解婚,然后公布于众。
    而后又对萧炎说,说萧炎既然不愿让萧战颜面受损,那么便接下约定。三年之后与现在,问萧炎究竟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萧炎会如何选择?书迷们心思凝重。
    ……
    第2245章 “莫欺少年穷”出自哪里?
    萧炎会如何选择?书迷们心思凝重。
    萧炎在选择之前,先彻底爆发了自己的愤怒,“纳兰嫣然,你不用做出如此强势的姿态,你想退婚,无非便是认为我萧炎一届废物配不上你这天之骄女。说句刻薄的,你除了你的美貌之外,其他的本少爷根本瞧不上半点。云岚宗的确很强,可我还年轻,我还有的是时间,我十二岁便已经成为一名斗者,而你,纳兰嫣然,你十二岁的时候,是几段斗之气?没错,现在的我的确是废物,可我既然能够在三年前创造奇迹,那么日后的岁月里,你凭什么认为我不能再次翻身?”
    沉默的萧炎终于犹如火山般的爆发了,小脸冷肃,一腔话语,将大厅之中的所有人都是震得发愣,谁能想到,平日那沉默寡言的少年,竟然如此利害?
    纳兰嫣然气得俏脸铁青,不过却是无法申辩,萧炎所说的确是事实,不管他现在再如何废物,当初十二岁成为一名斗者,却是真真切切,而当时的她,方才不过八段斗之气而已。
    萧炎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看着纳兰嫣然继续说道:“纳兰小姐,看在纳兰老爷子的面上,萧炎奉劝你几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好一个莫欺少年穷!”书迷们神情全都是一震,只感浑身的热血瞬间燃烧了起来。
    这一句的确非常的燃,尤其是当一个当众被羞辱的少年,向天怒吼般的喊出这句话的时候,真的给人一种热血要燃烧的感觉。
    在前世,很多人便因为这一句话而热血沸腾,但这句话并非作者天蚕土豆原创。
    那么,这一句话到底出自何处?
    很多人都认为“莫欺少年穷”,出自前世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其实原文是,“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莫欺少年穷”的原文,的确是“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但这句话却并非出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中,并没有这一句话。
    不过,《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中,却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句。
    其原文是,“成老爹道:‘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盛似一年。不说别的,府里太尊、县里王公,都同他们是一个人,时时有内里幕宾相公到他家来说要紧的话。百姓怎的不怕他!像这内里幕宾相公,再不肯到别人家去。’”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句,也并非吴敬梓原创,吴敬梓也只是引用了这一句,算是较早将这一句话引入到自己作品的作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句,其实是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
    关于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
    其一: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
    在古代,由于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河道不固定,经常泛滥成灾。
    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改道后,原来在河东的地方,很可能就变到河西面去了。
    时而河东,时而河西,久而久之,有人加上了一个时间修饰,渐渐形成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一句谚语。
    其二:又指人事变化无常,今天你坐庄,明天或许就是他人了。
    这有一个典故,话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兵南征北战,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明皇因而把公主许配给郭子仪做儿媳,并为他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河东府。
    不久,新宅添孙,全家上下高兴自不必说,但郭子仪的孙子从小在蜜水里泡大,娇生惯养成性,长大后挥霍无度。
    等到先辈们去世后,门庭渐渐衰落,没用几年时间,万贯家产就被消耗殆尽,郭子仪的孙子只好沿街乞讨。
    一天,他来到河西庄,想起30多年前的奶妈,便去寻访。
    可是,他将庄前左右的人都问遍了,大家都说不知道。
    郭子仪的孙子非常扫兴,天快黑了,这时,又走来一个农夫,郭子仪的孙子又上前去打听。
    这一打听,倒还真是巧了,走来的农夫赫然竟是奶妈的儿子。
    只是可惜,农夫告诉郭子仪的孙子,他的母亲已经过世了。
    虽然奶妈已经过世,但郭子仪的孙子还是决定到奶妈家里去看一看,他和农夫一起走。
    到了奶妈的家里,郭子仪的孙子进入院宅,放眼望去,只见粮囤座座,牛马成群。
    郭子仪的孙子心中不解,农夫家里明明如此富有,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劳作?
    他向农夫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
    农夫说:“家产再大,也有吃空的时候。家母在世的时候,率领我们发奋创业,才得这些家产。勤俭持家,其中乐趣无穷!”
    郭子仪听后心里非常惭愧。
    随后,农夫不忘旧情,收留郭子仪的孙子管账,无奈郭子仪的孙子对管账一窍不通。
    农夫不禁叹息道:“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从此之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便传开了。
    以上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句话出自哪里的主要两种说法,另外还有一些说法并非主流。
    再回到“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这一句话,
    这一句话又出自哪里?
    这句话其实同样是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其中又以“莫欺少年穷”这一小句流传最广。
    只是,这一句谚语的出处已经很难考证。
    不过,这句谚语最开始很有可能是在广东一带流传,且发音也是广东话的发音。
    所以,基本可以认为这句话是一句广东谚语。
    可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与“莫欺少年穷”,原本是两句根本不相干的话。
    前世天蚕土豆在创作《斗破苍穹》时,首次将两句话联系在一起。
    效果非常不错!
    ……
    第2246章 不同的看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