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青山记事_5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洪妃的话很沉重,却也是整个后宫之中所有妃子们一生都在走的路。他如今看出来了,想要将自己择出来。却还有许许多多继续违者名利地位不停追求的无数人,在狭小的一片后宫之中争夺不休。
    圣上如今也为这后宫中的争斗头疼不已,想不到他废了太子,却引来这么多的麻烦。
    首先便是皇后于氏,于氏只有一个五公主,早早的嫁了出去,原本自小太子养在他的身边,和亲生的也没差,偏偏如今出了太子被废的事情。于氏这些天是不停的找人来商议救太子,不,现在应该称之为三皇子的办法。连于氏已经准备告老还乡的阿爹礼部尚书于大人都惊动了。
    不过,最终的议论结果,大家都是说继续等,等皇上气消了再来打算。否则只怕会惹到盛怒之中的皇上。
    皇后于氏哪里不知道这些人之中已经有人开始摇摆不定,太子被废,如今他们也已经打算开始寻找新的主子。于氏对这群人暗恨不已,却也没有办法,还要等他们想办法将太子给救出来。原本于氏和安乐王一家的关系还算不错,可如今安乐王一家的情况比他们还糟糕,根本是爱莫能助。
    四皇子的么妃是现在这后宫之后最受宠的田妃。田妃家中不显,如今最高的职位也就是四品的官员。但是田妃有一个最强有力的外援,就是兵部尚书田大人,他们是同族。田大人虽然是兵部尚书,但的的确确是一个文职官员。另外,四皇子的恩师便是陆伯年陆大人,所以四皇子在清流一派的文人之中也非常出名。有文有武,也就难怪四皇子会成为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的争夺对象。
    田妃在听到太子被废之后,立刻嚣张的哈哈大笑,直说自己简直就能够去算命。上回会试的事情出来,他就觉得太子太过张扬,磨尽了圣上的宠爱,早晚出事。这可不,刚过殿试,太子又傻乎乎的惹上了同一个人,结果自己的太子之位都没能保住。
    田妃明令四皇子和钟亦文一定要打好关系,就算不能交好,但也一定不能惹上他。钟亦文现在是圣上的宠臣,虽然刚入官场,未来的发展却是不可限量。
    后宫中,除了洪妃和田妃之外,还有一个妃子就是李妃,就是七皇子的么妃。李妃的出身更加不高,只是原来青州书香世家李家的哥儿,也就是李章的亲姑么。若是钟亦文能够知道这层关系,就知道李章为什么能够听到那么多的秘闻,七皇子又怎么会主动帮他了。
    李妃有自知之明,知道比不上其他妃子们的后台硬,所以大多数时候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不被排挤就好。正是拥有这样的一个性子,加上本身出身书香世家,身上带着的书卷气息,才会使得圣上恩宠不断。这回太子被废,估计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的就是他。只是这无动于衷是表面上的还是其他,那就无人可知了。
    燕国的皇位之争,在太子被废之后,就开始露出了苗头。
    钟亦文现在却一点也没有心思去关注这些朝中后宫中的乱七八糟的事情,从接到任命书之后,钟亦文就给圣上呈上了一封请求解官归田的折子。
    圣上看完钟亦文的折子,叹了一口气,这么好的才华,居然是用在了这样的折子上。钟亦文在折子上总共言明了十二条想要离开的原因,每一条都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但是通篇看下来之后,圣上反而更加不肯放人。
    翌日,钟家人就惊讶的看见了圣上派来的公公,只给钟亦文带来了口谕:“钟卿,你的折子朕看了,你的心情朕也能理解,但是朕还是觉得不能放你离开。朕给你时间调整,职位先给你挂着,过完年之后再到翰林院报道。”
    钟亦文听到这样的一个口谕,顿时有点哭笑不得,圣上还真当他是个宝了啊。他都写成那样了,圣上居然还不同意,到底有没有人性啊!
    ☆、第84章 新生(三)
    今年的燕国还真不出所料的是个寒冬。以京都为例,从进入十一月中旬之后,就没有一天是看不到雪的,往往是前一场的雪还没有融化干净,这下一场又接着开始下了起来。不仅仅是京都,连偏南部的扬州也是如此。原本打算今年全体来京都过年,顺便恭喜钟亦文高中以及即将添丁之喜,也因为这天气,福管家他们也只能将这出发的日子改了又改,一直等到快要推不下去了,才全体上了马车出门,驾车的小方和外面的马匹都是直接裹了棉被的。
    陈一诺倒是到的很早,十一月下旬就到了京都。看到钟亦文自己裹个被子坐在床上,腹部已经开始隆起的秦非帮他在下面拿着拿那,陈一诺立刻毫不面子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钟亦文也知道自己现在很不像样,但是他怕冷,又能怎么样:“笑什么笑?怕冷的人没见过啊?”
    陈一诺点点头:“是没见过像你这么怕冷的。爷,不知道的还要以为有了身子的其实是你哪!”
    陈一诺的话,让钟亦文身边的秦非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钟亦文不管了,瞪着秦非撒娇:“秦非,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怎么能和一个外人联合起来笑话我。”
    秦非正了正脸色,努力维持不笑,却立马破功:“可是你这样真的很好笑!”
    “算了算了!”钟亦文不介意的摆摆手,“人家彩衣娱亲,我就裹被逗夫!”
    “这话也就爷你能讲的出来。”陈一诺大大咧咧的直接找了一个凳子坐了下来,末了,还觉得有点冷,直接拖着凳子往火盆旁边靠了靠,“还是你们在家里舒服,前几天冒雪赶路的日子可真的就别提了。”
    陈一诺这回到京都,带过来的人不少,都是零零散散添进来的下人,总共十几个人。田平也被陈一诺给留在了钟家的商行内帮忙办事,只是他十月成亲,所以早早的回了青州,并不在陈一诺他们一行人之中。他们十多人也不空跑,直接带了一批皮子装了十多辆车一起过来,可以想象他们路上费了多大的力气。现在这些皮子都已经堆在了钟家的库房里,整整堆了四间才放下。
    “行了,知道你辛苦了!回头,你们都去后面的汤池内泡泡,绝对让你们舒服的不想出来!”钟亦文提醒陈一诺。
    钟亦文他们从秦非的身子进入九个月待产之后,就全部又搬到了汤池小院内。一来,这里的冬天都有汤池,温度比较高,住起来很方便很舒服。二来也是接近年底,家中的人越来越多,京都的宅子里,很可能住不下,所以干脆搬来了这里。
    陈一诺一听,立刻也笑话钟亦文了,起身就走:“行,我先去泡泡。回来之后咱们再来详细聊聊啊!”
    钟亦文看这陈一诺这话一说完,人影都看不见了,和秦非面面相觑,然后都笑了起来。在外经商一年多,陈一诺的性格倒是越来越开朗了。
    钟亦文他们都住在汤池小院,不清楚现在京都内的情况。事实上,京都连下两场大雪,物价飞涨之后,圣上就颁发了新制定的商业法规。新的法规总共十六条,已经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其中有一条很明确的就是国家有权力在物价不稳定的时候,协助商家制定物品价格。各商家必须遵守这个价格,一旦发现高价出售,或恶意销售之后,将依据法规处理。
    随着这个商业法规颁布的第二天,京都街面上就出现了敲着锣报物价的官差,并且让所有的民众注意,积极举报不法商家。当天下午就有商家被举报,官差查实之后,也很不客气的直接命令他关门整顿。就这样几天下来,京都城内被下令整顿的商家越来越多,而那些大店铺老字号却非常稳定的继续开门销售。最终的结果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有门路的商家发现门路不通,并且被告知不要轻易去当出头鸟之后,立刻乖乖的整顿完,重新开店,保证物价。没有门路打算死扛的那些商家,直接被按照触犯新法规进行判处。
    短短的时间,这京都内就完全稳定了下来,民众包括一些受益的商家,立刻对这新商业法规全盘接受了下来。有些诚信的商家表示,这样的法规简直就是给他们在打保障的。
    京都内的情况每日都有专门的探子汇报给圣上。当圣上知道,京都内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骚乱不说,反而比以往发生寒冬的年份更加安定,立刻觉得自己的决定做对了。这钟亦文果然是不能放的。
    往年发生寒冬,物价涨了好几倍,就是普通的小户人家都吃不消,更不要说贫穷人家,总会有不少百姓冻死冻伤。而与之伴随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犯罪,偷抢事件没少发生,甚至还有激发民怨挤爆官府的。今年的物价稳定,虽然贵了一些,但大多数人家还是买得起的,买不起的也有官府的贴补,所以没有骚乱是肯定的。
    不过,虽然京都这边成功了,但圣上还是没有敢立刻全国推行,而是选择了几个州府在今年实行,其他的则需要等到明年或者更久一些。这最终被选定的地方就是兖州、冀州、豫州、扬州四个地方。
    兖州被选出来是毋庸置疑的,兖州的商家是今年依靠官府才慢慢进入的,官府的威信非常大,直接颁布商业法规几乎是不用花什么力气的事情。冀州和豫州被选中,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离京都近,可以方便快速的得到消息,出现问题也能快速解决,所以相对安全。至于最后一个扬州,却是圣上冥思苦想之后才决定下来的。扬州的商家基本上都是纯商户,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官府关系,所以执行起来会比较顺畅,另外就是扬州的知府乃是一个清流,能力也不错,加上扬州多学子,只要他们看到了商业法规的好处,必然会竭力帮助推行法规,后面甚至不需要圣上多操心。
    等到钟亦文知晓自己的想法又被偷偷盗用的时候,还是陈一诺打算出手皮子去和商家买卖之后才知道的。虽然商家们最后卖出的价格,由于官府定价的问题,并不算高,但是因为买的人多,卖出去的量大,反而并不比往年赚的少。陈一诺的这批皮子售出去的价格还不错,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算是小赚了一笔。
    钟亦文让陈一诺帮忙弄了一份商业法规回来,又了解了一下推行的过程。最后只能感慨一句,圣上绝对是走了狗屎运,否则这么多的漏洞怎么没有人察觉利用哪。果然那些奸商事实上也是不够合格的。
    钟亦文想了想,知道圣上还有立刻往其他地方继续推行的意思,立刻开始执笔记录,将这推行的方案更加完善。
    钟亦文不是一个喜欢多事的人,但是由于这最初的商业法规的设想是由他提出的,加上现在圣上又毫不怀疑的按照他的想法来推进商法,钟亦文觉得有必要来帮忙提些建议来规避一些风险和漏洞。这不仅仅是为了回报圣上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为了看到燕国进入一个更加完善的商法时代。
    钟亦文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才将自己的想法全部整理出来,其中就包括法规应该根据地区来不同设定,需要国家来协助核定的物价也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物品及价格。另外就是关于推行商法的时候需要小心遇到的风险,地区不同,遇到的风险也会不一样。钟亦文提出的就包括避免个别地区官商勾结,双方私下商定物价从而让一些官员从中渔利;要注意个别大商户偷偷大批量抢购按照官家物价出售的商品,从而造成物品的短缺,影响到商法的推进甚至引发名乱;最后就是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时候,官府可以实行的一系列应对方案。
    钟亦文需要上呈给圣上的东西,是通过江末江大人递交上去的。这也是钟亦文按照之前江大人的要求将陈一诺带到江府探望江大人一家的时候,拜托给江大人的。
    钟亦文他们见到江大人的时候,江大人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全是因为太子被废,皇后于氏到处找人帮忙,结果原本已经预定告老还乡的礼部尚书于大人也不走了,让原本以为可以升官的江大人生生的停在了原来的礼部侍郎一职上。
    不过见到钟亦文和陈一诺两人上门拜访,江大人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对于钟亦文拜托他呈给圣上东西也是一口就应了下来。
    江大人非常的庆幸他在收到钟亦文的东西之后,就立刻派人直接送到了宫里。他自己甚至连钟亦文让他帮忙送的是什么东西都不太清楚,结果第二天一早早朝的时候就被圣上夸赞了一番,然后下午就接到了圣旨升为礼部尚书。至于原本一直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前礼部尚书于大人,被圣上封了一个太师,虽然名为正一品,却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职位。
    钟亦文递交上去的那本东西,被圣上找了几个心腹大臣一起过来研读推敲,添加了不少内容之后,由翰林院掌院沈营沈大人重新誊抄,成了一本秘密的文档。不过,几个大臣他们谁都没想到这些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只当是圣上越发的圣明。
    ☆、第85章 新生(四)
    钟亦文接到圣上派来赐赏的德公公的时候,正是秦非分娩的当天。
    德公公领着一行人根据圣上的要求,一路上都比较低调。结果等到了钟家的汤池小院的时候,明明听到里面有不少人声,但是他们一行人站在雪地里敲门敲了半天,却根本没有人过来应门。
    最后还是一个侍卫打算爬上院墙去探一探究竟,才被秦九的兄弟们眼尖的发现,开了门迎进来。
    “不好意思,这位公公,几位爷,我们爷今日添丁,家里忙的乱糟糟的,还请诸位见谅。”陈管家连连道歉,生怕惹怒了什么大人物,“你们稍等,我现在就去后院请我们爷过来。”
    “状元郎今日添丁也是大喜事,不碍紧,能够遇上此等喜事也是我们几个的运气!”德公公对钟亦文的印象不差,加上圣上对钟亦文可算是恩宠有加,所以他说起话也也非常的客气,让陈管家一下子就安心了下来。
    陈管家又告罪了几句,然后让家中的下人先给德公公他们送上茶水点心,赶紧让人去后院叫钟亦文。
    钟亦文此刻正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压根不知道现在要怎么办才好,现在他是连这天冷都顾不上了。要不是阿墨发现他的不对劲,给钟亦文披上大氅,又递了一个小手炉,只怕钟亦文冻坏了自己都不知道。
    听说圣上安排了人过来,钟亦文是压根理都不想理,还是被陈家的大哥儿给劝住了,只说现在还早,最快也要到晚上才能生下来,不用一直在外面等,让钟亦文先忙自己的事情去。钟亦文这才被下人拉着,依依不舍的离开去前院接待德公公他们。
    “状元郎,恭喜恭喜啊!”德公公一见到钟亦文就先道喜。
    到了前院,钟亦文总算恢复了以往的冷静,笑着给德公公回礼:“让公公您久等见笑了。头一回做阿爹实在是太过紧张激动,所以还请公公您见谅!”
    “不碍事,不碍事!”德公公呵呵笑了起来,“状元郎,接旨吧!”
    “臣钟亦文接旨!”
    德公公将圣旨宣读了一边,大致内容就是表彰钟亦文为国为民,乃国家社稷之幸,赏了钟亦文一堆东西,外加一块“天”字令牌。
    钟亦文接过“天”字令牌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惊讶。他压根不敢相信会这么轻易的收到一块“天”字令牌,这可比那些珠宝银两的赏赐可高级多了。最直接的用途就是能够有圣上赏赐的两个暗卫保护安全,并且有专门的通道直接给圣上上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