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青山记事_4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到了珍馐楼,店内的伙计估计也是已经被吩咐过的,直接让轿子直接抬进了后院,等钟亦文下轿之后,领着他去了后院一个专门为贵客准备的单独包间。钟亦文他们到的时候,包间外面一左一右站了两个汉子,看样子对方早已经在里面等着他了。钟亦文准备进门,阿棋他们却被那两个守在门口的汉子给拦了下来。
    大方忍不住想要动手,却被钟亦文赶紧拦下:“你们就先留在外面吧,没事!”
    “爷?”阿棋有点紧张的看着钟亦文,钟亦文却对他摇头。
    阿墨倒是比较冷静,低声说了一句:“爷,我们在外面等着你。一会儿,你往那窗口边站一点,我们在外面看着,发现不对就冲进去。”
    钟亦文有点好笑的看着比他还紧张的几人,特别是阿墨居然已经细致的观察到了包间内半开的窗户,还真当他是来赴的是鸿门宴啊。
    “行了,你就在外面先等一会儿吧。”
    其实,珍馐楼里的人还是挺有眼力的,已经有伙计在外面庭院里的石桌上手脚迅速摆了一桌酒菜,正是给阿棋他们几个准备的。钟亦文倒是省心了不少,也管不上他们几个,直接进了那个单间。
    钟亦文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只有一个人,而且正对着一桌子的酒菜自斟自饮。
    居然是安乐王!
    钟亦文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不说安乐王现在穿着的还是王袍,就是那与当今圣上有几分相似的容貌就不能被钟亦文错认。安乐王虽说比当今圣上年轻一些,但事实上,却并不能看出明显的年龄差距。比起圣上,安乐王更加高大魁梧,有点像个将军,气势也比圣上要更加外露。
    钟亦文直接弯腰行礼:“钟亦文拜见王爷!”
    安乐王端起酒杯抬头看了一眼钟亦文,自言自语一般道:“果真是有几分相似,也很聪明。免礼!”
    “谢王爷!”钟亦文只当没听见安乐王前面的那句话。他知道安乐王所说的相似,不外乎就是像安乐王妃,或者像先皇后林氏。谁让他奶阿么的基因那么强大,居然隔代遗传到了他的身上。
    “坐吧,不用拘谨!”安乐王指了指他旁边的位置,“知道我今天为什么会让你过来吗?”
    钟亦文又行了一个礼,才坐了下来,却没直接回答安乐王的话。
    钟亦文早就分析过,如果是姓“皇”的老爷找他,那百分之一百还是想要拿些什么政事来问问他。要是姓“皇”的少爷们找他来,那必定是拉拢无疑。若是姓“皇”的六爷找他,三种可能性,认人认亲加逼亲,毫无疑问,只有这三种可能性。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钟亦文自然是不敢直接将心中所想给说出来。
    安乐王抬头看了一眼钟亦文:“你很聪明,本王最喜欢的就是聪明人!”
    靠!钟亦文一听安乐王这么说,就知道自己运气太差,直接碰上了最倒霉的那个选择,逼亲啊!
    “多谢王爷谬赞!钟亦文其实并不聪明,若不是为了家中长辈的期盼,也不会兢兢业业读书十余载,一心只想让长辈们高兴。钟亦文更加希望平淡简单、没有阴谋欺骗、不会勾心斗角的生活。”钟亦文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安乐王府的那些事情太复杂,他不想参合。
    安乐王又岂能听不出来,只是从来高高在上的安乐王被人当面直接拒绝,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事情了:“哼!”
    钟亦文本人先前最安乐王的观感很一般。虽然被李章提醒过安乐王为几个皇子不喜,不要深交,加上安乐王极度溺爱碧游郡主的事情,这些对于钟亦文来说,都没有当真,只是传闻罢了。但是,今日真正见到安乐王本人,和他聊了这么几句,钟亦文对安乐王的看法有了不小的改变,此人城府极深,而且极为沉得住气,不像外面传闻的那么糟糕。怪不得当年能够支持当今圣上上位,若生在乱世,这安乐王绝对会是一个枭雄。可是,现在世道安宁,安乐王只能无甚有用武之地。
    “本王以为,你和本王的王妃原本就是亲戚,会乐意更加亲近一些!”安乐王这话说的就更加清楚明了。
    钟亦文不卑不亢的回复:“安乐王妃地位尊崇,我们钟家自是不敢随意攀亲。更何况,从我奶阿么过世之后,这门亲就已经被断了几十年。钟亦文拖家带口来到京都只是为了参加科考,若主动和安乐王妃拉上关系,只会让人家觉得是想要走捷径、趋炎附势。这样对安乐王妃的名声也不好。所以在科考结束之前,恕我不敢认亲也不能认亲。”
    安乐王早听说过钟亦文的嘴巴厉害,今日一见果然名符其实:“倒还真的是牙尖嘴利的很。本王也不想听你的狡辩,只想知道一句回答,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当然是不愿意。钟亦文知道安乐王被自己三番五次的推脱,已经有了火气,但钟亦文也绝对不是被吓大的。直接站了起来,钟亦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王爷,钟亦文虽然出生不高,但也明白,有的事能做,有的事不能做。和安乐王妃重新走动的事情可以做,相信家中先辈也是乐意看到这个事情;但是更近一步关系却不能做,钟亦文若是一个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攀附权贵之人,相信王爷也看不上我钟亦文这个亲戚。”
    “呵呵呵……”安乐王直接笑了起来,既没说是也没有说不是。难怪圣上会这么看中钟亦文,甚至为了他,对会试录榜的事情大发雷霆,直接落了太子的面子,又训斥了吏部尚书。这小子果然是够聪明也够胆量。
    “钟亦文,说实话,我很欣赏你,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的确不多。”安乐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但是,也不是没有。过强则易折,他们可都是折在了半道上。”
    钟亦文心中一惊,微微低头:“多谢王爷教训!”
    钟亦文嘴上说得好听,但是心中却是非常的不满,直接将安乐王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你才过强易折,你才折在半道上,老子绝对能够长命百岁。神气什么,如果不是运气好投胎的好,真当你安乐王是人才了。早晚有你安乐王笑不出来的时候。
    不过,安乐王的话却给钟亦文提了一个醒,果然是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安乐王最后的话简直就是在警告他钟亦文,随时随地有可能惹上麻烦。
    钟亦文现在已经有点怀疑,京都内关于他的传闻那么多,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在推波助澜。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钟亦文现在的处境就真的要比看上去的还要危险。只是不知道,安乐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又有谁参与了这件事情。钟亦文只恨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够,只能让那些人兴风作浪。不要被他发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否则,等着他钟亦文的报复吧!
    钟亦文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上好好表现,起码要让圣上更加信任和关注自己。有了圣上的目光,钟亦文相信起码有些分量不够的人,估计就要自己掂量掂量了。至于其他重量级的对手,钟亦文表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75章 殿试(一)
    和安乐王的会面可以算得上是不欢而散。不管安乐王如何暗示警告,钟亦文依旧坚持自己的态度,绝对松口。最后,安乐王是直接拂袖怒气冲冲的离开。
    安乐王的模样让等爱外面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偏偏在安乐王身后出来的钟亦文却是一脸的笑意。看上去,钟亦文是根本没有将安乐王的发怒当成一回事,如此强大的神经,实在让阿棋阿墨大方梅子他们钦佩不已。
    这之后,没过两天,就已经到了殿试的日子。
    钟亦文和三百本次会试中榜的学子一起,被直接领到了宫中的正殿内。三百学子安静的几乎没有一点声音,认认真真的端坐着。殿试的地点就是每日早朝议事的大殿,临时改成了考场,放了三百数量的案几和小凳。殿试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两个时辰而已,若是幸运的话,还会看到圣上亲自来监考。
    钟亦文因为是会试的榜首会元,所以位置就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绝对的受人瞩目。钟亦文鼻观眼眼观心,只当没有注意到那些偷偷打量他的目光,更加没有听到那些太监宫仆也对着他指指点点。
    考卷发下来之后,钟亦文是更加的专心,所以压根没有发现到因为圣上的出现而引起的骚动。因为只有两个时辰,时间有点赶,所以钟亦文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其他的什么,只想抓紧时间答卷。殿试只考策论,幸好这个策论的题目并不是特别夸张需要长篇大论的那种,钟亦文迅速记录下答题的要点和提纲之后,开始慢慢的补充内容。等待时间微微过半,钟亦文就开始誊写。
    圣上在钟亦文的身边转悠了几圈,最后确认钟亦文是真的很专心的答题,甚至没有抬头看他一眼,再凑过去看看钟亦文回答的内容,忍不住的点点头。不过,圣上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表现的好像太过明显,于是为了混淆视线,跑到其他学子身边,看看后,也跟着点点头,其实压根没有注意到人家的考卷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圣上一连跑到十数个学子身边查看点头,直到感觉似乎差不多了,才欣欣然的转身离开。
    一直注意着圣上表现的几个大臣,被圣上的表现弄的是莫名其妙,以往殿试,也没见圣上夸奖过这么多人啊!难道真的是这届殿试的学子们的比较好。有自以为聪明的大臣,已经让人将圣上点头夸赞过的那些学子全部记录了下来,备用。这其中就有再次走了狗屎运的表兄吴远恒。
    殿试一结束,几乎没让那些学子们怎么停留,就有小太监过来,领着他们一路马不停蹄的出了宫门。
    直到看到外面的繁华街景,有学子才反应过来:“我这就从皇宫里走过一遭了,可是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啊!”
    “兄台,我也是,压根没敢抬头看,只顾着低头走路了!”另一个学子调侃道。
    两个学子的话,立刻引来其他学子们嘻嘻哈哈的闹腾,不少人都表示自己白进了一回宫,压根是什么都没有看见。
    钟亦文在人堆中找到了吴远安,然后两人又跑去和吴远恒招呼了一声,这才上了陈管家安排过来的轿子,回了家门。
    殿试真的是很轻松,不仅仅是因为已经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毕竟只要不是太夸张的,大部分学子都能中进士,而后出任为官。另外更重要的也是只需要考一场两个时辰而已,不像之前连考三场三天,身体上心理上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到十名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其他的就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阅卷官共有八人,每一分答卷都必须由八个人全部阅过一遍,然后由阅卷官商议之后将他们比较满意的答卷挑选出来,再从这些当中选出十份便是殿试前十名呈交给圣上进行选拔。而未能进入前十名的答卷就是本次会试的三甲,当然三甲也会由这些阅卷官进行一个排名。
    每次在前十名的答卷的时候,便是这些阅卷官最为活跃的时候,每每都能为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争论不休,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那些边边角角的关系。
    “我觉得雍州丁河的这份答卷做的相当精彩,而且他在会试中排在第三名,足可以进入殿试前十名!”
    “嗯,王大人所言极是。我这边也有一份不错的答卷,豫州刘青风,会试第六名。”
    “李大人说的刘青风的答卷我看到过,的确不错,绝对能够进入前十名。”
    “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看扬州钟亦文,会试榜首的答卷,有何评判?我觉得似乎有一点点的欠缺,好像有点发挥失常啊!”
    “对对对,我就说看这钟亦文的答卷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听完洪大人的话,才突然发现,的确是好像有点欠缺,但是又不知道到底欠缺在哪里,不知道其他几位大人你们怎么看?”
    “这次会试第二名冀州韩有光的答卷倒是毫无疑问的非常完美,这钟亦文的答卷和其相比似乎真的有点不足,但是钟亦文会试会元,殿试却进不了前十,会不会有点让人家怀疑我们嫉贤妒能?”
    “科考之中,谁能保证每次都能超常发挥,就算钟亦文殿试失常没能进前十,也是有可能的,凭什么我们要以会试的成绩来定前十名。如果这样还要这殿试做什么,还要我们这些人日日夜夜辛苦阅卷做什么?按照会试的成绩来定不就够了。钟亦文的这份答卷能够进入前十,我第一个反对。”
    “李大人不要着急,我们这不是还在商议之中吗?不如我们先来决定其他人的,钟亦文的这一份等到陆大人和沈大人过来的时候一起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只有两个已经知晓会试之后圣上发怒原因的两个阅卷官,没有参与到这个闹剧中。谁不知道吏部侍郎李大人和吏部尚书洪大人不合,也不知道洪大人是怎么算计的,居然让李大人来当这个出头鸟。至于钟亦文的文章好坏,其实早就不在他们的评判之下了好不好。若是他们这回真的将钟亦文给刷出前十名,可以保证下一个吏部尚书就是他们。不过,两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就争执什么,毕竟离最终的结果出来还早的很。
    几位阅卷官纷纷继续推荐他们觉得好的能够进前十的人,最终一番推荐下来,几乎每一个人是能够被确定下来进入全十的,最终结果还是那二十多份一开始就被选出来的答卷。几个人又开始热热闹闹的争论起来,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坚持。
    内殿大学士陆伯年陆大人和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太子太傅沈营沈大人是此次殿试的主阅卷官,两人因为身兼多职,只是将所有考卷翻阅了一遍之后,将自己的意见记录下来还没有和其他几人商议过。两人一到阅卷厅外就听到里面的争执声,互相看了看,叹气,每回殿试阅卷几乎都是同样的戏码。
    “陆大人,沈大人!”有人眼尖的看见了他们,立刻叫了起来,跑过来给两人行礼。
    等一群人互相见了礼,重新坐下来之后,今天的重头戏才终于来了。
    “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将前十名的人选拟定出来?也让我和陆大人过过眼力,看看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致?”沈大人是一个整天喜欢笑眯眯的老头,只是你们要是以为他的脾气好那就错了,他是出了名的笑面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