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54章 刻意为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请使者大人交出木盒,待咱家一验。”
    随着李康年的催促声响起,他带来的侍卫齐齐伸手握住刀柄,他们的动作神态无一不是在警告西魏来使。
    避无可避,未免彻底撕破脸,西魏来使强装镇定的交出木盒。
    将木盒放到小太监手中的托盘上时,他的脑门已然遍布冷汗。
    此刻事关他的生死,饶是他见多识广心性颇为沉稳,亦难以全然保持镇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样想着,他将目光移向李康年,“请李公公验看。”
    “有劳使者大人了。”李康年的神情和缓了些许,在没有确定盒中之物前,他自然不会彻底翻脸。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他甩了甩拂尘,挪动圆胖的身子,走到小太监面前。
    因不知何种所放何物,他没有贸然伸手去拿,而是站在小太监面前,仔细端详着这个多出来的木盒。
    此盒像是女子常用的首饰盒,虽是用上好的木材雕刻而成,却算不得出彩,雕功甚至有些拙劣。
    打眼一看,便知此物定然并非西魏送来的礼品。
    无论如何,西魏绝不会用如此寒酸的木盒盛放礼品。
    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盒子,李康年却细瞧了许久,他几乎仔细看遍了木盒上的所有纹路。
    不知为何,他觉得这些神似而形不似的大丽花雕纹,实在眼熟得紧!
    到底在何处见过?李康年十分不解。
    当年,齐文帝离开西魏,回到京城,没过多久,便称京城有些沉闷,缺乏生机,遂命人在大齐京城各处种上大丽花。
    时隔多年,大丽花早已在京城落地生根,随处可见,的确为京城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大丽花深得百姓喜爱,以大丽花入画者极多,用大丽花图案雕刻的也有不少。
    李康年所见过雕有大丽花图案的物件不知凡几,可他身份不一般,能够让他看见的无一不是极其精致之物。
    如此盒纹路这般拙劣的,李康年理应没有机会看到才是。
    李康年迟迟没能想起在何处见过此盒,遂退后一步,吩咐身旁的小太监,道:“将此盒打开。”
    此盒之中装的,说不定是机关暗器,他自然不会傻到以身犯险。
    小太监侧过身,伸出一只颤颤巍巍的手,紧张的看了李康年一眼,咬了咬牙,用两根手指捏住盒子上的银扣,正欲开盒之时,这熟悉的一幕让李康年突然想起了什么。
    齐文帝命人在京城种上大丽花,李康年清楚其中原因。
    大丽花是华瑾大公主最为喜爱的一种花,齐文帝一直期盼着华瑾大公主来到大齐京城,看到这满城繁花。
    当年,华瑾大公主的公主府中,也有一园大丽花。
    齐文帝与她时常漫步在大丽花之中,知她喜爱此花,爱屋及乌,齐文帝自己也喜欢上了这种艳丽非常的花朵。
    那时的齐文帝身在异国他乡,静待回朝时机,无朝政烦忧,颇有闲情雅致。
    有一回,婢女不慎弄坏了华瑾大公主的首饰盒,令华瑾大公主极为不快。
    为讨佳人欢心,齐文帝不惜向木匠讨教雕刻之法,想要为华瑾大公主雕刻一个精巧的首饰盒。
    他十分用心,只是实在缺乏雕刻天分,后来虽然勉强雕了个首饰盒,却是毫无精巧可言。
    见自己亲手做的首饰盒实在不佳,齐文帝担心送出此盒,唐突佳人,遂吩咐李康年将首饰盒丢掉了。
    原以为他不提,华瑾大公主就不会知道此事。没曾想,李康年拿盒子去丢时,却遇到了华瑾大公主,华瑾大公主清楚此盒是齐文帝亲手所做,便向李康年要了去。
    记得当时华瑾大公主还笑称此盒丑的奇特,值得珍藏。
    想到此处,李康年连忙大声喝道:“住手,此盒碰不得。”
    小太监吓得打了个激灵,连忙缩回了差点打开木盒的手,他拍了拍胸脯,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西魏来使则以为李康年发现了什么,一颗心提到了喉咙口。
    李康年连忙走上前去,将木盒小心的捧在手心,他用手仔细摩挲着木盒底部两边,豁然摸到一个细小的缺口。
    他神情一怔,更加确定眼前这个盒子,就是当年齐文帝给华瑾大公主做的那个!
    这个小缺口,还是李康年当年磕坏的。
    事隔二十余年,他差点忘记了此事,怎么也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个首饰盒又回到了他面前。
    这个盒子为何会混进国礼之中?难道这是华瑾大公主刻意为之?
    李康年记得,华瑾大公主并未使用此盒,而是将此盒收藏了起来。李康年有理由相信,除了华瑾大公主,无人会保存这个首饰盒二十年。
    且,华瑾大公主身份尊贵,她完全具备对国礼动手脚的能力。
    想到此处,李康年目光惊疑的再次看向手中的盒子,心道:难道盒子之中装的,乃是华瑾大公主给皇上送来之物?
    李康年紧张的咽了咽口水,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如今乃是非常时期,若盒中之物是为了让齐文帝改变心意,从而将宁薇送去西魏为勤帝治病,又该当如何?
    齐文帝和齐玄宸会不会因此而父子不和?李康年不敢想象!
    说实在的,李康年此刻无比后悔,早知如此,他肯定说什么也不会验看礼品。
    然,事已至此,若是知情不报…
    李康年同样不敢想象,明知齐文帝等了多年,他实在不敢擅作主张,向齐文帝隐瞒此事。
    “李公公?李公公可是发现了什么?”来使有些沉重的声音,将李康年拉回了现实。
    李康年恍然回过神来,脱口而出问道:“此番送来的礼品,是由何人准备?”
    来使并未意外,只以为李康年想知道何人对大齐怀有敌意。
    为逃过一劫,他如实回道:“但凡国礼皆有礼部官员商定,此次事出突然,我朝太皇太后极为重视,遂命华瑾大公主监管,事关皇上龙体,想来无人敢暗作文章,以本使者看,当中必然有些误会!”
    李康年细细琢磨了一番,抬眸看向来使,说道:“事关重大,咱家不敢妄下判断,一切交由皇上定夺。”
    说完,便撇下西魏一干人等,乘坐马车迅速离开驿站。
    而今日本该出京的西魏来使,则惶惶不安的留在了驿站,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他不敢离开京城,只得老实待在驿站等消息。
    ……
    赶车的太监被李康年催促了数次,不敢怠慢,将马车赶得飞快。
    马车上,李康年身上的肥肉,随着颠簸阵阵颤动。
    他两手紧握着首饰盒,无暇顾及其他,身旁的小太监担心他摔倒,只得用力拽紧他一只胳膊。
    突然,李康年回过神来,问向小太监道:“到哪里了?”
    “回公公话,前面就是六皇子府了。”窗边小帘飞扬而起,小太监趁机看了一眼外头。
    “六皇子府…”李康年咽了咽口水,暗自琢磨要不要提醒六皇子几句。
    他看了看手中的首饰盒,咬了咬牙关,道:“停下马车,歇息片刻。”
    不等小太监回话,李康年又道:“你下去候着。”
    小太监连忙恭敬应声。
    马车缓缓停下,小太监听话的钻了出去,李康年独自静坐在马车之中。
    良久后,他缓缓伸手,拉开首饰盒上的银扣,不费吹灰之力。
    木盒发出一声轻响,他缓缓抬起手,拉开盒盖些许,便定睛往缝隙里瞧去。
    很快,他将首饰盒再度合上,沉声对外吩咐道:“回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