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萧先生待产记_12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到了家,萧玉要着手的,便是两件大事。
    一是开始往博物馆里收揽藏品, 二是开始收揽工作人员。
    他们两口子拟定了开馆日期,到时候在各大媒体放消息,邀请广大市民来参观他们的展馆。
    为社会做贡献,也为博物馆开一个好开端。
    厉衔为建设博物馆花了大手笔。
    近几年国家鼓励民办私人博物馆建设, 但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想开个博物馆就是做梦了。
    他们早早的打算商量, 配合着国家的扶持。
    一方面,东海市的其他几个博物馆在萧玉这个东大博文代表和厉衔的身份上转借部分藏品给他们的博物馆。
    政.府也因为厉衔的关系帮助了他们接收其他的藏品,同时予以一定金额的经济扶持。
    虽然厉总裁不缺钱,但拿着上面给的钱做点正事还是可以的。
    藏品展品方面有了保证, 他们还有要做的就是招收工作人员。
    博物馆除了必要的安保人员,还有就是专业的“后台”,比如讲解人员 、主管收纳检查的工作人员等。
    这些,在市面上都不怎么好找, 萧玉一部分在网上贴出了招聘印象,另一方面他们学校挖人,在博物馆周边也张贴了招聘信息。
    五月初,博物馆的四处接收的藏品已经被萧玉花了一个月时间招聘来的两个工作人员收纳进藏品室。
    除了馆内接收,萧玉还有意向的收揽一些不同寻常的藏品,不一定是古文物。
    可以是蕴含着非凡纪念意义的东西和具有正能量精神的物件,四处撒网,广捞鱼。
    厉衔在这件事上留了心,直到有一天他打电话让萧玉去公司找他。
    说要带他去拿一件十分有纪念意义的“文物”。
    这些天来两个人一直都比较忙,厉衔的公司迎来一个建材需求旺季。
    作为总裁 ,厉衔的工作也就多起来,萧玉忙着折腾博物馆,袜子就只好去“咬咬”家呆着。
    辛亏两个“咬咬”带娃都有一手,袜子也不闹。
    晚上两个爸爸有时回来吃饭,有时会抱她回家,只不过最近每一天睁开眼都是在咬咬家。
    萧玉忘了问那文物多大的体积,也不知道要去哪里看。
    但既然是大熊要带他去,肯定距离他们这里不会近。
    果不其然,腾出一下午时间来的厉衔直接拉着他媳妇儿出了城,去到一个鸟不拉屎的犄角旮旯小村庄。
    开的还不是厉衔自己的迈巴赫,而是找了一辆公司底下运输小型建材的面包车。
    面包车看上去还挺新,看来底下工作人员保管的很好,厉衔开着那车足足开了三个小时才到地方。
    “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这么远。”
    萧玉背着黑色双肩包下车,晕头转向的看着四周。
    周围的一片平房被玉树葱茏包围,寂静空灵。
    就是来这里的路坑坑洼洼,异常颠簸。
    厉衔脸上笑呵呵的,看着他媳妇儿身后还挂着个双肩包,扯下来塞进车里。
    “咱今天不挖野菜,你要想吃回家老公给你买,啊。”
    萧玉嗤笑,“去你的。”
    而后又看着厉大熊从车里拿出大盒小箱,是一些保健品和食品。
    两口子按着厉衔手机上的信息往里面走。
    厉衔前几天有个应酬,是关于政.府搞纪念意义活动方面的事情,厉衔随口提了句他的博物馆想接受点儿不一样的藏品。
    那其中一位宣传委的主任跟他说了个方向。
    他们今天找来的这个村子在抗.日时期是个红色村庄,里面有许多抗.日英雄和抗.日事迹存在。
    厉衔今天要带走的,是一件传说从那时候就被用来传送消息,到现在还能被人骑的“二八大杠 ”。
    二八大杠好找,可是被战火洗礼过又见证了战争胜利的二八大杠可没那么好找。
    厉衔这几天辗转托人找到那辆“传说”的主人。
    听说是要被收藏进博物馆供更多的人参观,那车主就十分有贡献精神的等待着厉衔来了。
    顺着有的没的小路找到车主的家,厉衔托打听的朋友说那是位独居的老人。
    妻子和孩子在战争中死去,他便一个人独活至此,已经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推开单扇用铁丝固定住的门板,两口子看到的是两间瓦屋,佝偻着背的老人正拿着一个水瓢往另一间屋子里走。
    水瓢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面粉。
    看见两个光鲜亮丽的年轻人,老人并不怎么意外,倒是很热情。
    也不怕他们是专门来骗他的骗子。
    不过想想也是,他还有什么好骗的呢?
    见厉衔和萧玉站在他门前不懂,老人孱弱的喊他们,“进来进来,我晓得你们来找我。”
    生涩的普通话,声音是靠一身老骨头喊出来的劲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