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160 强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云宋和容洵匆匆进宫,一路进了紫宸殿。云宋一进去,便看见易兰跪在那里。
    云宋看了她一眼,从她身侧走过去了。
    她与王誉的事情当时没有人知道。唯一会将这个消息传出去的只有易兰。且云宋记得很清楚,她下午就是出宫了。
    云宋没想到,易兰竟是容洵的人。
    她自然很吃惊,又很寒心。
    可现在更打紧的是边境的事情,云宋先不处理易兰的事情。
    易兰见云宋只看了她一眼,神情少有的冷漠。让这孩子这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易兰受了,谁叫她先出卖了她呢。
    云宋和容洵议事,易兰退到了殿外,却依旧跪着。
    容洵看了一眼云宋,直接问道,“皇上打算怎么处理?”
    云宋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旦遇到了什么事,容洵从来都不是先说他的意思,而是问云宋什么想法。而且通常,容洵都十分支持她的想法。
    云宋道,“朕庆幸皇姐还没有到北渊国。”
    这话已经明确了云宋的意思。
    北渊国太子赵丹暴毙,云容还在边境,云宋并不打算再继续这桩和亲。她想要云容回来。
    容洵道,“皇上可有周全的计划?毕竟和亲如同两国缔结的盟约,不能轻易毁之。”
    否则,北渊国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和哧勒族联合起来对付大魏。
    现在赵丹一死,北渊国几乎确定了是四皇子继位。是不能给他们这个由头的。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云宋来的路上便想明白了。若是赵丹活着,云容过去当个太子妃便罢了。如今死了,云容再过去,几十年便在那守着寡。云宋何其忍心?
    可她一时也没想到一个两全之策。
    容洵在椅子上坐下,慢条斯理的端起了一边的茶盏,拨动茶盖吹了吹,“听闻皇上最近在读史?”
    云宋这个事或喜欢他这样。他越气定神闲,越证明他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只这个人最喜欢故弄玄虚,非要云宋自己领悟。
    云宋点头,“是。”
    容洵问道,“读的都是什么史?前朝的,还是大魏的?”
    云宋回道,“皆有。但都没有读完。”
    容洵道,“读史使人明智,需细细品读,才得章法。”
    云宋道,“丞相说的是。可惜了刘光亭不在,他这方面研究颇深,朕有存疑时便会找他解惑。”
    容洵道,“刘光亭颇有才名,皇上可用之。既然皇上前朝史粗略读了,不知道可曾读到前朝的死亡之乱?”
    云宋想了一下,道,“读到了。藩王之间的争夺,血流成河,实在惨烈。”
    容洵道,“皇上从中只看到了这些?最后谁得了皇位,又如何得了皇位,皇上可还记得?”
    云宋被容洵这一问,便又再细细想了一下。等将过程想完,便突然醒悟过来,“丞相的意思是……”
    容洵道,“皇上的意思是……”
    云宋失笑,“朕知道该怎么办了。朕再好好想一下,若有不足之处,丞相请指教。”
    容洵便继续喝茶。
    正在此时,外头寺人来报,王时与姚轲来了。
    云宋看容洵,道,“他们来的挺快。不过朕觉得王大人不会同意……”
    容洵道,“皇上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办。王大人么……如今没有谈判的筹码了。”
    云宋被点醒,不曾想,王誉一事,马上起了效果。
    王时和姚轲进了紫宸殿,云宋便立刻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王时果真如他们所料,道,“这万万不可。北渊国正愁找不到一个借口,若是贸然将人接回来,便是强行取笑和亲,带走的便是堂堂的北渊国的太子妃,性质便完全不同了。微臣不同意。”
    云宋态度强硬,“王大人。太子已经薨逝了。皇姐在那里,当哪门子太子妃?简直贻笑大方,损的可是我大魏的国体。”
    王时反驳道,“自古女子嫁了男人,便是以夫为天。夫死,便要守寡,若再另嫁,也该是夫家的人说了算。长公主既是太子妃,北渊国皇室便不会坐视不理。难不成北渊国还敢怠慢咱们大魏的长公主吗?是不是,姚大人?”
    王时来的路上,就找了姚轲合计。
    他一针见血,只道,万一皇上要云容回来,那姚安必定对云容不肯死心。难道姚家要娶一个和亲过又退婚的公主为妻吗?
    这话让姚轲脸一白。姚家世代书香,颇有风骨,受不了这种事情。
    王时便觉得有了同伙。
    可姚轲不会为了王时去得罪皇上和容洵。且他内心里也比较同情云容,觉得赵丹都死了,她还过去算怎么回事?不是摆明着要被欺负吗?且,这事还远不是这么简单的。
    但他为了自己儿子那一点私心,许多话又不愿说出来。
    所以,当王时把话茬给他的时候,姚轲只不痛不痒的道,“微臣觉得王大人说的有理。”
    王时巴巴的看他半天,就有理,没了?气的想踹他,无奈不能踹。
    云宋却先发火了。她也不是真的很生气。但她知道,在这件事上她必须始终如一的态度强硬。怕什么,反正有容洵在那呢。
    云宋道,“你们两个这么糊涂,还不如朕想的远呢?便是叫皇姐嫁过去又如何?北渊国太子已经死了,谁还认这门和亲?四皇子吗?他可是要当皇上的人。他一直和谁勾结着,和哧勒族。难不成他会因为皇姐而对大魏以礼相待吗?那哧勒族不是得把他吃了?他们为什么还要把皇姐带回去,那是因为想拿了皇姐当人质呢。皇姐在北渊国一日,咱们大魏便投鼠忌器。以后北渊国若提出什么无理要求,拿着皇姐当借口,咱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王时,你好歹打过仗的人,就喜欢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
    王时摸了摸鼻子,一下子被云宋堵得无话可说。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说辞能反驳一下,又听云宋劈头盖脸的说道,“赵丹说死就死了。谁知道是怎么死的?他们能那么对赵丹,就能对皇姐?咱们大魏养的好好的一个长公主,偏要送到北渊国受罪去?传出去,笑掉人家的大牙了。到时候,大魏威严何存?王大人,这口气你咽的下去?”
    “微臣……”
    云宋又问姚轲,“姚大人,你咽的下去?”
    姚轲被云宋已经带跑了。实则云宋说的那番话,他再来的路上就想到了。被云宋说出来,姚轲忠于自己的内心,摇了头,“微臣咽不下去。”
    王时惊愣看过去。
    云宋道,“姚大人读书人都咽不下去。王大人你一个武将竟咽的下去,依朕看,你不如回家绣花去吧。”
    “噗……”容洵轻笑出声。
    三人侧目看过去。
    容洵云淡风轻,敛了唇角,道,“不好意思,没憋住。”
    王时磨牙。
    姚轲也有点想笑。
    云宋袖子一挥,道,“行了。这件事朕已经有了主意了。你们两个人既然畏首畏尾,那朕来放开胆子做了。有什么后果,朕来承担。王大人,你家里事多,先回去吧。姚大人,你也回去歇着,脸色还有点白呢。”
    两个人谢了恩,出了紫宸殿。
    等走出去,王时回过神来,吸了一口气,道,“老姚,我怎么就出来了?皇上不是来找我们商议的吗?”
    姚轲无奈摇头,道,“我们都老了,皇上却长起来了。他要做什么,不必拦着,叫他放手做吧。”
    说完大步朝前去了。
    王时很气。
    他就算阻止不了也该知道云宋到底什么计划。偏偏直接被赶了出来,什么也不知道。
    紫宸殿内,云宋不满道,“那种时候,朕正发威呢,丞相竟也能笑?”
    容洵直接硬转了话题,“事情的计划想好了吗?”
    云宋怔了一下,道,“想好了。朕现在有两个顾虑。”
    容洵道,“皇上请讲。”
    云宋道,“人,朕不担心,边境和北渊国离得近,在人员上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是要让北渊国的人相信是他们的人,定然是要有什么证明的。”
    容洵道,“皇上不必担心,微臣知道从哪里找这个证明。”
    云宋眼前一亮,“真的?”
    容洵道,“待臣回去就办。第二个顾虑是什么?”
    云宋神情抑郁了一下,道,“朕担心,皇姐他们能不能扛住这个压力,等到我们安排人过去。”
    容洵见云宋皱了眉,道,“皇上放心,他们能。”
    云宋讶然。
    容洵道,“守边境的是秦松秦将军。他带的军队叫孟虎军。若他不愿,没人能带走长公主殿下。”
    云宋话到了嘴边刚要问出口,容洵却直接解答她心中的疑惑,“而秦松,只认一个主子,那便是皇上你。”
    ——
    容洵从紫宸殿出来,此时已经是后半夜。整个宫殿便显得十分肃穆。
    登车的时候,容洵突然对骤风道,“骤风,我估错赵丹了。”
    骤风听着容洵继续说下去。
    容洵又道,“自始至终,和大魏有勾结的并不是赵丹,而是四皇子赵敬。”
    今日王时的态度已经证明了这些。若王时和赵丹勾结,赵丹一死,王时大可不必在云容的事情上做文章。而且还是在王誉在他手上这种时机。
    所以当初他和赵丹的合作才会出乎意料的顺利。而赵丹自始至终其实也没有和他说实话。他拿着王时与他勾结的证据当诱饵,骗得了他的信任。
    那位四皇子或许在一开始就对赵丹有了计划,所以赵丹这次和亲能不能成功丝毫不影响四皇子。所以王时当时也不过惺惺作态,假意撮合。
    容洵的眼神黯了黯,他当时竟没有想到这一层。
    所以,既然是他种下的因,就该由他去结果。
    只是那位年轻的皇上真的长进了不少呢,竟一点就通了。
    寒夜中,容洵转头去看了一眼那宫门,随即登了车。
    骤风放下帘子,问道,“直接回府吗?”
    里头传来容洵清冷的声音,“不,去怡红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