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凤华权臣 第9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班师回朝的时候,一起来到郢都的还有韩*队,作为盟友,楚国当然要好好招待他们。
    回程的马车骨碌碌转动,车轮碾压在干草上发出“咔吧咔吧”的脆响,如同碾压了一地的骨头。
    矫饰将军骑着马跟随在马车旁边,马车的窗户没有关,他能清晰看见里面的人盯着手中的剑,正看的认真。
    在她的旁边靠着一具微微发青的尸体,低垂的脑袋随着颠簸一晃一晃,仿佛沉睡了般安详。
    矫饰鼻头酸涩,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先生,王衡他已经不在了,我们是不是……”是不是应该先把遗体给烧了?
    回程的路至少也要一个月,现在天气尚且闷热,过不了几天就会开始腐烂,与其那般倒不如烧了带回去。
    张培青抬眼看着他,“王衡真的死了?”
    一股猛烈的悲痛拍击心脏,矫饰沉重地点点头,嗓子干哑,“大将军曾经说过,男人这辈子最光荣的事情就是战死沙场,我想,于大将军,于王衡而言,都是如此。”
    他最最敬爱的大将军,他跟随了十年的大将军,也和王衡牺牲在这里。
    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张培青此刻的感受。
    张培青扭头仔仔细细地看了看王衡,将他俊朗的眉眼一点点刻在心底,刻在骨子里。这个忠诚的勇士为了保护他的主人而死,她的阿衡,会得到安息的。
    “在前面停下来吧,把大将军和王衡都火化了再带走。”
    矫饰诧异地看着她,本以为还要花很大的功夫劝说,谁知道她竟然如此爽快。可正是这样,他心中越发的感觉不对劲。
    张先生是个越是遇事越冷静的人,她心底有多少的算计,平日里就会笑的多温和。
    那么此时此刻是不是也一样?
    她心底有多少的怨恨,有多少的痛苦,她脸上就有多么镇定?
    柴火堆高高架起,一从火焰被抛进去。
    矫饰站在熊熊烈火之外看着被火舌吞噬的奉初将军,他在想,人死后会去什么地方呢?会不会和那些大巫说的一样,死了还会转生?如果真的有转生,他们是不是还会再碰见?
    其实他很希望这一切是假的,希望老天忽然降下一场大雨浇灭这火焰,希望那一动不动躺在木板上的人能站起来,走出来,将他拥抱在怀中,告诉他一切都是场笑话。
    死亡真是一种很残酷的东西,它能将两个最亲密的人活生生撕开。
    逝者已矣,存活者永远痛苦。
    ——
    楚荆再次见到张培青的时候,是开战后的一个半月。
    他和楚王率领一众臣子站在昭午门迎接凯旋归来的士兵们,远远的就看见了队伍中央士兵们高高架起的巨大棺材。
    “大将军……”楚荆动了动苍白的嘴唇,呼吸有些堵塞。
    张培青等人走过来,行礼下跪:“臣等不负使命。”
    背后黑压压的一片楚国将士们整齐一致地跪下,铿锵有力的嘶吼震得大地颤抖。
    “不负使命!”
    楚王老泪纵横,连忙赦免,“诸位爱卿快快请起。”
    那方韩国的将士们由打头的韩国大将军带领,行了个外朝礼,“参见楚王楚太子。”
    “多谢韩王此次仗义相助。”楚王感慨万千,深深看了一眼那方的张培青,带着人们回到王宫。
    战后的接风洗尘张培青没多少兴趣,连带着过来与她一同喝酒的大司马都不怎么搭理。
    她在想,王衡这笔账,应该算到谁头上呢?
    又到了一天的夜晚。
    张培青一个人躺在软塌上发呆。往常这个时候,王衡都会过来先给她那一床摊子盖上,然后端一杯热茶,再唠唠叨叨说些傻傻的憨话,无非就是嘱咐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之类。
    今天晚上冷清的厉害,让她浑身都发冷。
    “铛铛铛。”
    就在此时,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张培青猛地翻身下榻打开房门,门口站着一个面生的小士兵。
    小士兵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怔了怔,连忙道:“先生,太子给您的信。”他奉上一个木盒。
    张培青望着他,“哦”了一声,接过盒子,关上了房门。
    盒子里是一张帛书,上面的字体的确是楚荆的,还有私印。
    信的意思大概说,这次战争楚*队分成两个战场同时对抗齐秦两国,南边奉初大将军,西边孟回将军。
    奉初这边胜利是因为有韩国帮助,西边战胜秦国人,并不是因为孟回将军多厉害,而是秦国人自己投降退兵的,至于具体原因,暂时还不知道。
    面无表情地捏着手中的帛书,张培青信手点燃了扔进盆里。
    秦国人自己投降?
    事情本就是由它和齐国引发,现如今又搞这一出,秦国到底什么意思?
    正思索着,忽而窗户外一道犀利的风射进来,“啪!”地一声一块石头外面包裹着一层布,稳稳当当落在她桌面上。
    张培青看了眼窗户上的洞,二话不说推开,外面月光朦朦胧胧,一个人都没有。
    她冷笑几分,关上窗户将那层布扯下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体顿时映入眼眸,开头有两个字让她的瞳孔重重缩了缩。
    “吾儿……”
    “吾儿亲启。寻前我故命一子私助汝平安,然其竖子忤逆我令,使吾儿蒙难,为母于心有愧。竖子当诛,坑陷你我母子之情,望吾儿切莫受蔽也。”
    也就是说,那个淮英原本是她派过来保护自己安全的?
    可是淮英自己中途私自决定要杀死她,所以和秦太后没有关系?
    想起方才楚荆信中说的,秦国自己退兵一事,张培青捂住脸苦笑。
    母亲啊母亲,你们这是把我往绝路上逼,你叫我怎么相信你?
    战争一旦开始,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秦国的态度摸不清楚,这不仅让楚国困惑,同时也让齐国愤怒。
    接二连三的失败给齐国带来的打击深重,这次抗衡的国家不是以往的某一个小国,而是屹立百年的楚国,和齐国一样底蕴深厚的楚国!
    一个不小心,齐国就有可能陷入百丈深渊。
    齐王宫,高座上的齐王面色阴沉。
    “诸爱卿有谁还有什么对策抑制楚国吗?”不,不是抑制,他要踏平楚国,以洗涤所有战死将士们的耻辱!
    一臣子出列,道:“回禀大王,我们已经连续两次出站,皆为战败,兵力、粮草、军需等损失惨重,臣以为此事应当修生养息,不易再起战事。”
    齐王眼皮子抽了抽。
    “你的意思是,叫寡人和楚国讲和?”
    那臣子谦卑地弓下腰,“然也。”
    齐王刚要开口,另一个臣子立马愤怒地站了出来,“臣不赞同!”
    那人冷哼一声:“我齐国虽然有所损失,但是楚国同样损失惨重,相比之下都差不多,此时正是双方角逐之时,谁先服软谁就输,争夺天下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何需畏惧?依臣之见,我们应当加紧猛攻,势必夺下楚国!”
    “尹正所言差矣,此番斗下去不过是两败俱伤,臣以为还是应当恢复一下我国元气再说不迟。”
    “哼,上大夫,只怕你同意讲和,楚国那边也不会同意吧。”
    见双方越吵越烈,齐王揉揉酸胀的太阳穴,略显疲惫,“好了,众爱卿所言寡人已经知晓了。此时讲和不妥,猛攻也不妥,你们下去给寡人想个别的方法。退朝。”
    齐国赶忙商量对策的时候,楚国同样没有落下。
    楚王在上听的头疼,下方主战主和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今形势严峻,哪一种方式都有可能被用上,哪一种状况都有可能出现。
    群臣各抒己见的时候,张培青没有说话。
    放在以往肯定会有不少人问“张大谏你怎么不说话呀”,但是这次没人了。
    之前齐国发难的时候,要用张培青的性命去填,当时可是好多人都同意的,现如今他们哪有那个脸让她开口。
    大司马悄悄踱步到沉思的张培青跟前,胳膊肘撞了撞她:“你有何计谋?”
    张培青瞅了他一眼,顺便环视一下四周偷偷倾听的群臣。
    那些臣子碰见她的目光,纷纷干咳几声看天看地。
    张培青不由得失笑。
    高座上的楚王捋了捋胡须,笑眯眯地代替群臣问了出来:“张大谏为何不言一语也?”
    ☆、第101章 燕秦
    为何不言一语?
    这不是废话么,你们前两天可还赶鸭子的打算把我送到断头台上,难道还不允许她耍个小脾气?
    被点了名的张培青出列,“兹事重大,臣一时间拿捏不定。”
    “哦?”楚王饶有兴趣。
    这句话说得很微妙,如果不是她已经有了主意,不可能说‘拿捏不定’。
    “爱卿但讲无妨。”慈祥的上位者弯着眼眸,如同看待他的亲孙儿般柔和。
    然而张培青可忘不了,当初若不是楚荆一句话将她流放战场救了她,现在她早已死在这位慈祥的君主手中,头颅大概还会被送往齐国,悬挂在城门口。
    “大王可还记得早些年秦陈交战,还有后来赵国覆灭那些四散的流民?”
    群臣听罢她的话,不由得齐齐心头“咯噔”一下。
    当初流民的事情闹得天下沸沸扬扬,愁白了诸多国君的头发,最后还是她张培青一个“分流”计谋搞定的。
    这么说……
    当初的分流计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张培青在里头暗藏了后手?
    楚王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压抑住眸底的诧异,“爱卿且细细讲来。”
    分流那件事情一直是楚国的机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