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凤华权臣 第7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现在诸国蠢蠢欲动,正是找不到下口的机会,韩国就这么被送上嘴巴口,哪还能完好无损的退身?
    赵国遗民是一方面,最怕的是有些国家趁此不怀好意。
    韩国这些年的壮大早就引起了很多宵小之辈的觊觎,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一旦有一个国家动手,可以想象到时候群狼出动的恐怖……
    背后计谋到底是不是百里相国出的,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这件事情分明就是冲着百里相国来的,他打算怎么解决?
    “启禀陛下,依臣之见,百里相国素来计谋超凡,有可比先古贤才之能,此事自然应当百里相国发言。”
    群臣听罢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急忙附和。
    “对对对。那赵拓疆遗书中清清楚楚说明是相国之过,相国给韩国带来如此大的灾难,此时此刻自然该挺身而出。”
    韩王听着下座声声附和,将目光转向那个一直含笑不语的年轻人。
    “这……百里爱卿……有何见解?”
    那人长身玉立,丝毫感受不到群臣指点似的。
    他淡然地行礼,道:“回禀陛下,此事确实由臣而起,臣并无他言。”
    韩王面色复杂。
    韩太子见事情不对急忙出声道:“此事怎能全怪相国!以孤之见,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那赵太子拓疆自赵国覆灭之后便不知所踪,现今忽然出现在我韩国土地,还扬言是我韩国当初出计涤荡赵国,此事疑点众多怎么能妄下定论!”
    韩王皱起眉头,“太子之意……”
    “回禀父王,赵拓疆乃一国太子,曾几何时赵国何其风光,赵拓疆堂堂王族子弟,怎么可能说死就死。”
    “嘶……太子所言……赵拓疆是假死?”
    听见这话群臣仿佛一下子看到了曙光,连忙道。
    “若果真如此,此难不破自解!”
    “当下还是要先查清楚这件事情才是最关键!”
    “相国为人耿直,此事当然不会为相国所为!”
    百里仲华静静听着他们的言论,默不作声。
    他垂眸望着手中的笏板,上面雕刻着韩国的大好江山,千里锦绣。
    忽然有些可悲。
    他十三岁立志报国,十五岁以一支夺城计震惊天下,由此被韩王欣赏,开始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谋士生涯。
    他十三岁那年已经规划好了一生。
    此生,为韩国复兴而活,为韩国强盛而生。
    韩国存则百里仲华存,韩国灭则百里仲华亡。
    这是他毕生的宏远,是抱负,也是他曾经祭天立下的誓言。他一直在为此努力,一直在为此发奋,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到头来第一个打算推开他的是韩国?
    百里仲华深深凝望了上座满脸希冀的韩王,心中叹息。
    他百里仲华这辈子背叛过很多人,唯独没有背叛过韩国,他从不轻易承诺,因为他向来说到做到。
    我存,当韩国存。
    我死,亦保韩国无恙。
    “我看诸位还是不用调查了。”他露出一如既往温和的笑意。
    清澈朗润的嗓音让人群怔了怔。
    “相国此言何意?”
    “我已经派人调查过关于赵太子死亡一事,另外对他的尸体也检验了一番。那人确实是赵太子赵拓疆。”
    朝堂寂静无声。
    这么说,他们唯一的希冀也破碎了?
    “赵太子忽然出现在我韩国都城,并不是偶然,而是事先设计好的。他的目的,就是拖垮韩国,此事并非唯独针对我一人而言,针对的,是整个韩国。”
    百里仲华面色平静地一字一句说着。
    其实有一点他也十分怀疑且好奇。
    当初赵国的密探中有不少认识赵拓疆的,尸体反复鉴定那的确就是他。
    然而这就是最让他想不通的一点。
    赵拓疆死亡一事也和他半分干系没有。从事后引发的一系列浪潮来看,赵拓疆的死是有预谋的,不排除自杀的可能性。
    他如此不顾后果,目的不就是自己的命,和韩国的命运。
    但是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伐赵一事和他毫无干系,他不过是在最后稍微给韩国捞了一把利益。真正的挥刀人该是张培青才对。
    不管怎么算,赵拓疆要报仇也轮不到他轮不到韩国吧?
    况且,报复的办法有很多,何必用这种同归于尽的法子?韩国固然可能元气大伤甚至一蹶不振,可是他搭上一条性命,真的值得?
    自认为智商还不错的百里仲华,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
    但是事实就是这么的匪夷所思。
    天底下有资格和他一较高下的只有一个人。
    他对楚荆出手,最想他死的人,应该是张培青才是。现在张培青还没什么动静,一个忽然冒出来的赵拓疆倒是动手了。
    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一闪而逝。
    百里仲华整个人都僵硬了。
    不可能……
    赵拓疆为什么会帮助张培青?
    张培青可是荡平赵国的真凶,赵拓疆不惜性命帮助一个自己的仇人?还是如此灭国杀亲的血海深仇?
    他眼皮子狠狠跳了几下。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能说得通了。只是,可能吗?
    赵拓疆帮张培青?
    说出去只怕天下没有人会相信!
    正在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的时候,那方韩王又发话了。
    “既然死者真是赵太子,依照相国之见此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韩王真是着急的没办法。
    如果众多国家联手以此事为借口对付韩国,韩国可就完了。
    谁不知道这事情疑点众多?
    可是谁在乎呢!
    诸国在乎的只有利益,只有怎么样才能利益最大化。一个不小心韩国就会和当初的赵国一样,万劫不复。
    赵国三大国之一,都在顷刻间覆灭。何况韩国一小国耳?
    百里仲华眉宇紧紧皱起,行礼:“还请大王多宽限些时日。”
    韩王苍老地叹口气:“好吧,也只能如此。众爱卿也都回去好好想想,务必给寡人一个满意的答案!”
    ——
    韩国朝堂上焦头烂额,私底下百里仲华也过的不舒服。
    这段时间几乎天天有人各种名义刺杀,若不是他的护卫剑术高超又警惕,早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事情发展到这种阶段,肯定不是区区赵国遗民能做到的。
    背后,一定有推动的手。
    现如今形势混乱,张培青是肯定会插手的,但是别的国家也不是没有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张培青插手之后,其他国家同样煽风点火。
    他们,这是势必咬下韩国一块血肉啊。
    沏了一壶茶,百里仲华提着笔在帛书上写写画画,勾勒目前诸国的联系。
    小的计谋根本不管用,如果不能一次性翻身,这回韩国真的要垮了。
    正当他忙碌的时候,门外传来护卫的通报声,说太子来了。
    百里仲华愣了愣,急忙放下笔起身出门迎接。
    若说整个韩国还有让他唯一欣慰的,那就是太子易登。
    易登自幼知书达理,宽宏厚德,是个君王的好材料。
    韩国有易登才有希望,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无论再困难都不放弃的原因。
    “下臣见过太子殿下。”
    “相国快快请起。”
    韩太子扶起他,露出文雅的笑。
    “孤知道此事严重,相国此刻怕是也一筹莫展。”
    百里仲华沉默不语。
    韩太子叹口气,“韩国的境况,没有人比相国更加清楚。韩国是相国你一手带起来的,虽然近些年有发展,可远远承受不了打击。这次,韩国很有可能就此覆灭。”
    百里仲华眼眶酸涩,张了张嘴巴,“太子……”
    理解他的,只有太子一人!
    韩太子摇头微笑:“相国素来云淡风轻,何尝这般落魄过。相国之才名动天下,就算韩国灭亡,相国亦不会有事。”
    百里仲华皱眉。
    韩太子又道:“这次的事情,和张黑子脱不开干系吧。能叫天下乱成一滩浑水且全权又在把握之中的,世上除了你,就是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