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凤华权臣 第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81章 同归
    正是春意盎然。
    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叫人骨头都酥了。
    躺椅上横着一道修长的身影,手中执着一卷竹简,旁边案桌上还摆着清茶,冒着袅袅烟雾。
    跪坐在铺垫上的谋士心中暗暗赞叹,这等卓越的风姿,天下间少有人能并肩。
    也不知相国这等才俊,将来什么女子有福气嫁与。
    他将双手拢在袖中,回想起探子最新传来的消息,不由得感慨。
    “怪不得秦陈战事楚国没有插手,原来目的在这里。利用秦陈两国的流民来发展楚国,楚人真是狡诈。”
    百里仲华抬起眼眸,静静凝望不远处树枝上的鸟儿。
    “自古以来流民非驱逐便是杀戮,收留者无几。楚国却能把握利用这一点……此事来的突然,若非有人背后推动,断然不会在天下引起如此大的波动。”
    “哼,还能是谁,不正是那张黑子张培青了!”
    谋士气的火冒三丈,能动不动闹腾的天下皆知的,除了张培青就没别人!
    他继续道:“这张黑子果真是才华斐然,只可惜却为楚国做事,这一回楚国又要强大几分了。”
    百里仲华摇摇头放下书卷。
    玉石般白皙骨节分明的手指,宛若精美的雕刻,那只手轻轻端起茶杯,悠然而惬意。
    “非也。”
    他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优雅的如同猎豹。
    “短时间内,楚国不但强大不了,还要费力管辖流民。”
    “但是这种状况持续不了多久,况且楚国国力强盛,这种小问题轻松便能解决。”谋士急忙道。
    百里仲华依旧微笑着:“你认为其他诸国会怎么看?”
    “诸国因为流民之事纷纷蠢蠢欲动,听说好多国家已经准备出手。”谋士略微想了想,“这种好事,怎么能让楚国一个人占全了。既然流民有这么大作用,当然也要尽力分调过来。”
    “资金怎么办?”
    “这个……距离秦陈最近的是楚齐,两国都是大国,不差钱。另外其他小国距离远,去的流民应该不多,那么需要的钱也就少了。”
    “然也。”百里仲华颔首:“流民去的少,所需钱财就少。可那么少的流民又能干什么呢?”
    “这……总归有点用处的吧,从长久来看,也算是一笔力量。”
    “没错。”
    百里仲华赞同:“正因为这种思想,正因为诸国都被楚国刻意宣扬的利益妒红了眼,所以才会争先恐后分调流民。”
    他鲜红的唇透着诡异和神秘,“所以才会争先恐后帮助楚国度过这次危机。”
    谋士眼皮子重重跳动!
    “大人,您、您说什么?帮助楚国化解危机?化解楚国的什么危机?”
    他头脑发懵,有种不祥的预感。
    “当然是楚国现在最困扰的问题,流民危机。”
    “可是——可是流民危机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把流民变成百姓,用鼓励政策,便害为宝,怎么可能——”
    “你以为庞大的流民是那么简简单单就能化解的吗?自古以来流民问题就是个严重的危机,你以为是因为没有出现贤才解决的缘故吗?”
    百里仲华冷笑。
    “错!大错特错!张培青的鼓励政策确实有效,但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然而秦陈战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流民入境,他们杂乱无章,你怎么敢保证这些人会听你的话,乖乖到贫苦地方汇集?你又怎么敢保证,这些人到了那些地方不会因为无人管辖聚众闹事?
    张培青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楚国解决流民。她是扯着分调的皮,利用诸国来帮助楚国解决问题呢!”
    谋士头晕脑胀,有种恐怖的失重感,仿佛踩在云端似的不真实。
    他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也就是说,这才是张培青真正的解决办法。天下诸国都被她耍了?”
    百里仲华微微眯起眼睛,望着头顶上的太阳,暖洋洋的叫他十分舒服。
    捻起一颗杏仁放进嘴巴,牙齿嚼动,满口生香。
    “你能想得到,张培青都能想到;你想不到的,她也能想到。张培青此人行事诡秘且不按常理,评论她时,如果用平常眼光看待,会被她算计到死。”
    他似乎想到好笑的事情,低低笑了起来。
    “诸国都以为自己得了好处,竞相纷争,殊不知当了别人的棋子,还沾沾自喜。”
    他感慨一声,“不费吹灰之力,张培青这一计,用的高明。”
    当一个谎言披上了正当的皮囊,它就不容易被拆穿。
    当一个谎言的参与者是全天下的时候,就算有人发现不对劲,也会认为不对劲的或许只是自己。
    谋士心惊肉跳,感觉血液都快爆炸了。这种爆炸性的消息太刺激,他的心脏几乎承受不住。
    张培青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连全天下人都敢欺瞒,她就不怕有朝一日被揭穿会有什么后果?一人一口唾沫都足以淹死她!
    “大人,我们要不要把此事告知诸国?”
    “你觉得他们会相信吗?”百里仲华好笑道。
    谋士瞪大了眼睛,“您是说,即便告知他们他们也只会怀疑我们想独占?”
    “这就是人心。”
    谋士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后紧紧闭上嘴巴。
    这,就是人心。
    ——
    楚荆王宫里,宫正弯下腰,对着高出案桌后正批阅书卷的男人低声道。
    “殿下,张大谏求见。”
    “传。”
    “诺。”
    宫正一步步小心退下,跨过高高的门槛退到门外,细白的老脸上挂上笑意。
    “大谏大人,殿下唤您入内。”
    “多谢宫正传报。”
    “大谏客气了,这是老奴的本分。请。”
    楚荆的王宫她两三天来一回,熟的跟自个儿家似的,就差没住过。
    弯腰,行礼。
    一套动作下来,高处的楚荆已经放下笔,一如既往仰着下巴,用他那特有的、高贵冷艳的目光睥睨。
    “何事?”
    “回禀太子殿下,臣有本要奏。”
    张培青从袖中掏出一卷帛书,举到头顶。
    “白日朝堂为何不奏?”
    “有些话,只能放在背地里说。”
    “哦?”楚荆锋利的眉刀上挑,“呈上来。”
    张培青双手将帛书恭恭敬敬奉上,然后退回自己的位置。
    楚荆打开帛书,上面的字透着淡淡墨香,看来是新写没多久的。
    “希望殿下看完后当着臣的面将其烧毁。”
    他正观看之时,下座那人忽然来了一句,还是她漫不经心的语气,这次却带了点严肃。
    楚荆没有吭声,一字一句将帛书看完。
    越看面色越肃穆,腰背挺的越直,直到身体紧绷,如同满拉的弓透着凛冽杀气。
    他深吸一口气,深深看了一眼下座淡定的年轻人,拿起一旁的油灯,将帛书点燃。
    “不知殿下可同意臣所奏本?”
    “善也。”
    楚荆点头,嘴角止不住的笑意,连常年冰冷的眼角也荡漾起笑纹,“大善!”
    “孤真是小看你了,孤还以为你昭告天下流民一事,只是为了让更多流民知道消息,继而投奔。没想到,没想到,张培青,将你带到楚国,果然是孤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殿下谬赞。”
    她谦虚道:“殿下之意愿,便是臣的期望。天下四分五裂战争不断,臣意欲同殿下一道涤荡诸国,万众归一。
    宣扬流民只是个幌子,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将我楚国暗线混进流民中从而抵达各国。
    他们会被诸国善待,只要隐藏的好,流民混杂绝对不会被发现。好好加以培养,这些人将会成为未来的一大助力。”
    这才是她张培青的最终目的。
    期间顺带解决的事情,都只是用来迷惑别人的幌子。
    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只有这一个!
    天下诸国,无论好或者坏,无论动或者静,百姓们从来没有过过一天安宁日子。他们永远挣扎在生死边界,挣扎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在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中。
    凭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流民何必要逃亡?如果不是因为走投无路,流民何必要背井离乡四处奔波?
    同样是人,有的人高高在上锦衣玉食,有的人卑贱如泥餐风露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