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凤华权臣 第7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聪明,你就帮我送给齐帼大夫去吧。”
    “先生,让我去吧。”王衡瞅了一下韩平晏纤瘦的身板,接过话。
    “不用了,平晏整日待在小院中,出去逛逛也好。”
    这娃没日没夜窝在一处,半天不挪窝,张培青怀疑他都快发霉长蘑菇了。
    离开的日子就定在后天清晨,今天晚上去和太昭道个别吧。
    ——
    诸国队伍启程回国。
    留下的都是洽谈零碎小事的臣子,重要人物都踏上了回归的路程。
    昨晚太昭什么都没问,倒是省的她圆谎。
    齐楚路程不遥远,一路上十分顺畅,再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出使这段时间就当是旅游,回到楚国可就没有那么清闲,很多之前一直拖延的事情,终于要开始动手了。
    她的点子铺子关门这么久,按照每天五金算,也损失了一千五百金呢。
    想到自己现在身价还是蛮高的,张培青颇为欣慰。
    对了,早先楚荆赐婚大司马长子和黄家姑子若朴成婚,似乎日子就定在不久后,正好能赶得上讨杯喜酒喝。
    百里仲华对她动手的事情,张培青后来结合他那番话想了想。
    觉得他大概就是想趁那个机会,彻底搅乱浑水。
    本来就因为赵国灭国、楚国动荡、秦陈战事的事情,沉寂了百年的天下格局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要是这个时候杀了她,楚国必然也会被卷入其中。
    楚国是两大国之一,楚国动,依附的各个小国也动,彻底乱套了才更有利于他浑水摸鱼。
    韩国本身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但是因为百里仲华的缘故逐步壮大,同时,引起了许许多多人的关注。
    成长伴随着危机。
    现在的韩国就处于这种状况之下,一旦有哪个国家对其动手,韩国多年来好不容易积蓄下来的力量,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为了扼杀这种可能,搅乱整个天下,这种事情百里仲华是绝对做的出来的。
    冷笑一声,她压下眸子里的阴翳。
    想用她的命铺路,痴人说梦。
    不过正好,百里仲华算计她一次,和她的抵消了。
    接下来她的礼物,希望他可要好好观赏。
    ☆、第79章 分流
    秦陈两国正式交战。
    这场由秦国发起的战争,以挽回秦王脸面为借口,从刚开始的对陈国边疆小打小闹,到后来不动声色的调遣军队狠打猛攻,叫毫无防备的陈国人节节败退。
    作为和秦陈两国边境都接壤的大国楚国,秦国也在前段时间送来了足够诚意,痛斥陈国人对其的欺凌,恳请楚国帮忙。
    这个帮忙当然不是要求楚国出兵,秦国人还没那么天真。
    只要楚国不动,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其他国家山高水远根本管不着,再说了人家理由合情合理。
    你胆敢羞辱我国君,我当然要举倾国之力搞垮你。
    战争爆发的同时在天下也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众所周知秦国睿太后可是陈国人,执掌秦国大权的正是这位。这般不顾后果的打自己的母国算是怎么回事?
    难道说这位秦太后当初在陈国待遇并不好,如今怀恨在心?
    亦或者说秦太后真是为了秦王的脸面和名声?
    可能吗?
    对于这件事情,张培青的理解是:秦国蛰伏这么多年,终于要露出爪牙了。
    秦国的情况和韩国很相似,都是一步步发展壮大。
    如果把他们发展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弱小,中等,可观。
    那么秦国现在处于第三阶段,韩国处于最危险的第二阶段。
    也就是说,秦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挤身天下分配之中。
    总之,不管天下人怎么猜测怎么看待,战争爆发,受苦的肯定是百姓。
    大量陈国流民逃窜往各国,人潮流动最多的方向就是楚国。
    这可给楚国人出了一个大难题。
    收吧,人太多了,跟随流民一同爆发的可能有饥荒、纷争、甚至瘟疫。不收吧,楚国身为天下诸国表率,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
    为了这事情,楚国朝堂上已经争论两天了。
    刚开始流民少还可以接纳,现在人数众多,一些地方人口严重饱和,已经引发了许多纠纷。可以说秦陈的战争,在侧面上加深了楚国的动荡。
    “众爱卿怎么看待此事?”
    楚王皱眉望着下座的臣子们,都讨论两天了还没个结果。不过这件事情的确棘手。
    现在大部分臣子主张拒绝所有流民入内,楚王自己想的也是这样。这也是无奈之举。
    “回禀我王,张大谏素来才智多谋,天下人共睹之,为何此次却不见张大谏回话?莫非大谏有什么精妙绝伦的主意?”
    说话那人紧紧盯着张培青,一口一个张大谏,阴阳怪气的。
    这回从齐国回来她立马被升官了,且一下子升到了“大谏”。
    那大司马卫扶邱在楚国兢兢业业四十年,才到了“大司马”,她张培青来了一年就当上大谏,怎么不叫人眼红!
    只不过在张培青耳朵里,这个官职名字着实不好听。
    大谏,大贱。
    还指名道姓的张大贱,真是,握了个大草。
    她总觉得自己似乎和好名号绝缘。
    上一个张黑子还不知道是谁给传的。
    那人话出口,众人把目光放在她身上。
    的确,张培青的计谋天下人都知道,这回怎么没见她说话?总不会江郎才尽吧。
    楚王殷切地望向下座淡定超然的年轻人,越看越喜欢,人才果然还是他们楚国的最顺眼,连带着那张黑乎乎的小脸也格外可爱。
    “张大谏有何见解?”楚王和颜悦色问道。
    张培青嘴角抽了抽,挂上虚伪的笑容,“目前看来拒绝流民入内是个好主意。”
    楚王点点头,感慨。
    “是啊,并非寡人凉薄,只是那流民太多,给我楚国百姓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使得他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受到牵连。寡人也是实在没办法。”
    张培青直视高座上面容慈祥苍老的楚王,默默垂下睫毛。
    诸国之中,最和善的君王,其实是楚王。
    试想能在自己尚未退位之时,便把所有权力事务统交给年轻的太子处理,这般有魄力的人能有几个?
    所以楚国才能这么强大,即使诸国虎视眈眈、即使动荡也不能奈的了何。
    所以才会培养出楚荆这样最合格的继承人。
    话说,这次出使回来楚王还送了她一份超级贴心的礼物呢,是个绝佳的厨子,做的菜饭那叫一个棒。
    张培青觉得现在自己每天都活在食色幸福中,连工作都更有动力了↖(^w^)↗
    “陛下,臣有一计,大可解开此结。”
    她将笏板举起,弯下腰行了个礼。
    “哦?”楚王诧异,“寡人还以为爱卿同寡人见解一致呢,爱卿且讲。”
    在众人注视下,张培青大大方方挺直了腰板。
    “臣以为可以采犬分流’法。流民虽多,但他们基本都是朝着楚国边境地方涌去,所以才会造成那些地区人口过多,纷争频繁。
    然而纵观我大楚国土而言,楚地辽阔,区区流民入内不过石落大海,如果能将这些流民分散开来,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况且,楚国位于天下以北,有许多蛮荒野地人口稀少,未曾被开发,假如能把这些人分流过去,于我大楚而言,利大于弊。世代安定之后,他们将会成为我大楚的臣民,为大楚的繁荣贡献力量。”
    这么一听,坏事似乎变成了好事。
    楚王来了兴趣,“爱卿打算用什么方法分散他们?”
    不愧是名动天下的张黑子,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似乎什么困难到这里都能轻易解决。
    ☆、第80章 价值
    “臣的办法是,‘鼓励和引导’。”
    朝堂上的大臣都将目光汇聚在她身上。
    的确有很多人嫉妒她,张培青的经历没有办法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但是,她有才华这一点是实实在在的,就算再妒忌这个人,也必须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我们可以根据楚国的实际国情来分流。比如说偏远蛮荒地区,例如丰州、甘州,大开门户,支持并且欢迎流民进入,并且给流民发放一定的补助。
    而中等城市例如庆州、会阴州等,允许一部分流民进入,分发少量补助。一旦流民入内数量饱和,则禁止入内。
    至于繁华丰盈的城市,拒绝任何流民入内。以上,若有流民反抗者,格杀勿论。
    把这样的消息昭告传播到整个楚国,传播到整个天下,这样以来,流民们自然会朝着有利处的地方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