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凤华权臣 第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司马佐捋捋胡子:“张先生所言有理,张先生初来乍到,不了解大王脾气,要是不恰适得其反那就不妙了。此时还是应当其他人做,比如……太子。”
    “啊?我?”
    小透明的太子在众人火辣辣的眼神下,迷茫地指指自己。
    “然也!”司马佐笃定:“此事非太子殿下莫属。”
    小白兔胆怯:“我、我……”
    “太子殿下乃大王亲封太子,日后赵国的君王,又是王后的唯一嫡子正统血脉,是大王最喜爱的儿子,太子殿下的话自然分量不一般。”
    小白兔泪汪汪地看向张培青,她立马坚决点头表明立场。
    垂头丧气地耷拉下毛茸茸的脑袋,飘出一句小小的声音:“那我就去试试。”
    ——
    回到大将军府,傻大个小狗狗似的欢快凑上来。
    “先生先生,第一天上朝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好?大王是不是和传闻中一样高大?群臣是不是都很威严?大王有没有说什么?balabalabala”
    韩平宴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奉上一杯热茶。
    张培青坐下喝口茶,叹息:“赵国,奢靡之渐,危亡之始。”
    王衡反应不过来,挠挠头:“啊?”
    先生说什么啊,他就是一种地的,不懂。
    这一次张培青没有解释,冷淡的眸色压下一片冰雪。
    默不吭声的少年微微皱眉,沙哑开口:“去哪,跟你。”
    不管你去哪里,我跟着你。
    没想到他居然能听明白她话中的话,张培青稍微诧异,认真看着他的脸。
    这真是一张漂亮到极点的面庞。
    干净、玲珑,五官如同精心雕琢的玉石。
    就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前,她还考虑一有机会就把人送出去,当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她还是打算把人送出去。
    有时候太聪明打破窗户纸也不好,让她静静的装会儿神秘可以么?
    今天大殿上发生的一切,是赵王和群臣们试探她的真实能力,何尝不是她张培青试探他们的能力。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有才华的臣子少不了,贤明的君王更少不了。
    当掌舵人都发生偏差,这只船早晚会撞上礁石。
    ☆、第20章 出使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生日祝福,我看到了,开心开心!
    也不知道太子究竟哪一句话打动了赵王,加上臣子们的不懈努力,赵王终于答应把城池送给楚国,和楚国加强盟约。
    现在新的问题来了,赵国同意把城池送给楚国,可楚国不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要求。楚国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和赵国一样,楚国同样是个大国。
    何况众所周知,楚国现在的真实掌控人,楚国太子荆,绝对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大王不必担忧,臣自愿出使楚国谈妥此事。”
    满朝群臣议论纷纷的时候,黑脸小子自发站了出来,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毕竟出使楚国不是一件小事,应当慎重对待。
    张培青初来乍到,年纪尚轻,到楚国难免不会出什么问题。
    群臣意见不一,可谁也没有把握自己出使就能搞定楚国,而唯一有把握信誓旦旦的人,只有她一个。
    “大王,既然张大夫敢说,一定有她的办法,不妨让张大夫试一试。”司马佐率先开口。
    张培青这个人真实本事怎么样,他最了解。正因为了解当初才会不惜威胁也要把人留下来,同样的,正因为了解,这般人才才是最佳的出使选择。
    太子也赶紧跟上:“儿臣赞同张大夫的话。”
    “臣赞同让张大夫出使。计策是张大夫出的,臣相信她有足够的把握说服楚国。”老头义正言辞道。
    接着更多人也开始同意。
    不同意没办法,谁也不敢冒然说自己上。
    “既然如此,那就由张爱卿出使楚国吧。”赵王一锤定音,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
    出使楚国排场肯定不能小,要不然怎么能显示出赵国的威仪。
    赵王派了一千精兵随行保护,其中有三百弓箭手,一百骑兵,剩下的是轻装兵,不可谓不齐全。
    除了赵王和大将军派来照顾的人之外,张培青自己只带了王衡还有韩平晏。珍而重之的藏赵王亲笔书信,携带好大量金银珠宝,他们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从赵国都城邯郸到楚国都城郢城之间千里迢迢,马车队没有半个多月是不可能赶到的。
    离开邯郸城的时候,大街上很多观看的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隐约间她有听见了好几声“黑脸小子”“先生”“大夫”之类的话。
    看来她越来越出名了啊。
    出了城池一直到荒郊野地,路两边全是一望无垠的野草和看不到边际的荒原。
    坚硬的黄土路一直通往遥遥远远的未知方向,和悲惨的乱世一样,似乎找不到希望的尽头。天空很蓝,车轮碾过去震起一层层滚滚灰尘,风吹动野草晃动,恍惚能看见几根人骨头。
    张培青坐在战车上,即使长椅铺了厚厚一层垫子,依旧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的厉害,才行走了一天她便觉得自己全身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荒郊野外的夜晚总是格外让人不放心,士兵们严谨地布置好防守。
    冰凉的秋风灌进领口中,宽大的袖袍哗啦啦吹动,她连忙用手压下来,把自己拢成一个球,老实地蹲在火堆旁。
    之所以自告奋勇积极出使,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小心思。赵国非久留之地,起码对她这种打算长期混吃等死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去处。
    赵王目光短浅,赵太子性格懦弱,可以预见未来的赵国必然败落。
    她得尽快找到下一个目标。提前来楚国踩踩点也是不错的事情,何况还是公费旅游。
    士兵们正分队忙活着安营扎寨和准备饭食,王衡帮忙去了,韩平晏跟着她蹲在这儿。
    “先生,吃饭。”
    没过多久王衡兴冲冲地端着一碗粥两碟小菜过来。
    做饭前张培青特意交代不用给她特殊待遇,士兵们吃什么她吃什么,这样大家伙很是感动。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年代,没有任何贵族甘愿放下身份。因此士兵们对她亲切了很多,即便她有言在先,依旧偷偷给张培青加了伙食。
    “一起吃吧。”
    指着自己身边的位子,她也不矫情地接过筷子,一边欣赏夜景一边大口吃起来。
    不知道这是什么菜,吃起来清爽间略带着苦味,和苦瓜有点像。嚼多了下咽舌尖的后感醇香无比,让人回味无穷。
    王衡和韩平晏围在她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动她的菜。
    “先生,您真的有办法劝说楚国同意?我听说楚国太子素来傲倨,十分不好说话。”王衡担忧道。
    这是他刚刚从士兵中打探来的小道消息。显然她的出使并没有被多少人看好。不是她没本事,而是楚国太子实在太、难、对、付了。
    “楚太子,年二十又一,性寡淡,素来傲然。”沙哑的声音响起,又说了四个字:“开明礼贤。”
    芝兰玉树的少年抿着嘴唇,木头一样闷不吭声,明亮的眼睛盯着她。
    张培青对王衡笑道:“看,这就好办多了。”
    只要不是蠢货,没有人会拒绝送上门的利益。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三座城池,总比和宋赵两国死磕强得多。
    心中一遍遍勾勒楚国太子的形象,张培青忽然有些期待看到那个人。
    那个被天下人称赞“贤明”的未来君王。
    一路上小事不断大事没有,有惊无险的渡过了半个月。眼看楚国边境就在眼前,队伍撞上了大麻烦。
    由于燕宋两国交战,许多流民不堪战乱逃窜,千里奔赴来到楚国和赵国两个安定的大国。这种事情在战乱年代本是常事,可这次有点不一样。
    逃亡的流民太多了,一股一股汇聚,就成了一条大河,当这条汹涌起来的时候,再大的船只也会被掀翻。
    “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儿子吧,他快要饿死了。”
    “给点吃的吧,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
    “我已经两天没有吃一口东西了,官爷们,求求你们给我一口吃的,就一口,就一口……”
    起初低声的哀求混合在一起越来越大,直到后来流民们凄厉的嚎叫和歇斯底里的哭喊。
    乌压压看不到边际的流民挤压在一起,冲天的腐烂臭味叫人作呕,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个个面黄肌瘦,只剩下一把骨头。
    张培青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面。
    心头仿佛被狠狠砸下,震撼的目光带着难以察觉的颤抖。
    “这些……”
    王衡惊呆了。
    孩子们顶着巨大脑袋,细小的身体完全不成比例,相比之下他忽然觉得自己能撞见先生,真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如果没有遇见她,他就算没有死在赵国屠杀万人坑中的一个,也会因为家园攻破而流离失所,最后成为这群难民中的一员。
    是先生救了他。
    他看向那个黑脸少年,眼神坚定炙热。
    随行的士兵们早就一排排齐刷刷布阵,弓箭、长矛,一致对准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贫苦流民。郭将军此时坐在马背上冷冷俯视这些人,马蹄亟不可待地刨地,手中嗜血的长缨闪过锋利光芒。
    见张培青从帐篷里出来,他连忙恭敬行礼。
    “先生,要不要直接杀了?”
    平民和牲畜一样低贱,宰杀一个还是两个,不过是个数字。
    这么大批量的流民至少有五六千人,干瘦的他们和精装的士兵根本没有可比性。张培青有理由相信,全部杀死只耗费一些时间罢了。
    轰杂的流民中有人听见了将军的话,恐惧地颤抖着,却没有后退。
    他们没有任何吃的,他们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