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为夫后悔了 第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一道出门,她听话地换了少年的衣衫,他却依旧不许她骑马。宽敞的车厢里两人挨着,看着她没刻意往一旁去,齐天睿心适宜,“伍方的住处远在北城外,昨儿接了玄俊,车马都走了快一个时辰,难为你们平日怎么联络。”
    “平日他在南城有活计。”她轻声应着,袖子下的手心里摩挲着那只只打了一半、还未成型的穗子……
    看她蹙着小眉,心不在焉,应他的话,那眼里却是压根儿就不见他。齐天睿不觉道,“怎的了?有什么难为事?还是,为的昨儿?”
    莞初轻轻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慢慢抬起手,冲他翻转过来。
    他一见那皱皱巴巴、握得发潮的穗子,笑了,“不是说不是给我的么?”
    “丝线没算计好,打了一半。”粉粉的小唇抿着两只小涡儿,轻轻的,一个字一个字道,“……我打的难看,就是打成了也使不得。你……要不要?”
    他心一热,一把将那穗子和小手握在掌心,“要。求之不得。”
    她没有将手抽回来,随着他的力将那大手翻过来,在他的掌心把穗子的花样子仔细地摆开,“你看,这是我才跟大妹妹学的。这花样子旁处可没有。”
    “秀筠编的?倒是别致。”
    “你每日带着。莫给旁人看。”
    “放心,日日揣在心口。”
    ☆、第73章
    桑林环绕,青石小弄,两旁高高垒砌、青苔斑驳的石壁,一转身的狭窄;日头西斜,满满橘红的光将那一片片的剥落柔和了许多……
    齐天睿站在老旧的木门外,看那门里的白衣少年揽着粗布小褂的女孩儿依依不舍,瘦削的肩膀支撑,一副好是担当的小模样。总算告别,石头的门槛高,他伸手,她只管扶了那冰凉的石头。
    一道往路旁马车去,日头从身后来,在眼前拉出长长的影子。一前一后缓步而行,青石上两人的脚步声轻轻回响,一替一换的,他的沉些,她的浅些,不觉的,那浅声的脚步就随着他调着快慢、错出了有趣的节奏。他笑了,回头瞧瞧她,正低着头想心事,丝毫没觉出自己的无心小筑,他便也不语,随她慢慢走,享受这静谧的弄堂。
    “赎玄俊……花了多少银子?”
    身后终是轻声开口,他也轻声应道,“离开醉红楼是三百五十两,而后离开教坊是额外的五百两,再后来……”
    “没有再后来。”小声儿打断,“那是你成心的,不能算。”
    “嗯,”他不争,安然应下,“那就是八百五十两,月息三分,利滚利,半年,算一千两吧。”
    “……我有五百两,剩下的等……”
    “不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账。”
    轻描淡写的声音,好是应着夕阳下安静的农家小弄,只是话中吝啬将这淡泊悠然彻底打碎,一股商贾奸气从头顶浇下来,真真是……
    身后没了动静,脚底下那小节奏都乱了,他屏了笑,转过身。晚霞从她身后笼罩,浓浓七彩的光像托着银白的小仙子,此刻小眉倒竖,两只清凌凌的琥珀毫不掩饰地烧着小火苗,让那白玉雕琢般的小模样如此生动,趣然……
    他开口,语声应着这周遭的一切,缓缓的,“怎的?想赎人银子不够还有理啊?我这可没算她这些时的吃穿用度还有张保儿的雇佣,细算起来……”
    “你怎的跟醉红楼的鸨娘似的?”
    “醉红楼鸨娘也讲人情的,你去赎,看看三百五十两她给不给你。”
    “是!你是常客么!”
    小声儿脱口而出,她立刻咬了唇,浅浅的眸中掩不住就一丝怯怯的慌乱,“我……那个,我管不着,只是……”
    他挑了挑眉,想笑未笑,只留那笑意低头对上她的眼睛,“那好,鸨娘给了我是人情,我又为何要给你?你是何人?嗯?”
    他大言不惭,认得“光明磊落”,一时的,她倒成了尴尬的,毕竟将才的势气从何而起也说不清……
    “傻丫头,这还要想啊?”看那懵懂无措的小样子,他忍了那即刻咬一口的冲动,柔声道,“来,叫声‘相公’,这一千两咱就免了,待到往谭家班去我再好好儿送她两身行头,如何?”
    晚霞映在他脸上,橘光好是柔和,连唇边那分明不怀好意的笑都有理了似的……一身好行头,又是几十两的银子……铜臭腌臜,却又如此诱人……她轻轻抿了抿唇,“你不是说,人前尽为妻之道就好么……”
    “这还不是人前?大庭广众的,天,地,日头,还有这弄里两边门后的人家。”他说着,笑意满布脸庞,“听话,小莞莞儿……”
    “呀!”他这一腻声,腻得她结结实实打了个小激灵,“你叫我什么?”
    “嗯?”这一声好是莫名,看她吃惊的样子他佯作失言,忙道,“没敢用叶先生叫的莞儿啊。”
    “那也不能叫这个啊!”小眉惊挣,小声顿时尖尖的,“小碗碗儿?还小碟子呢!”
    他扑哧笑了,不敢大声却是止也止不住,笑得那地上的影子都在颤。她瞪着眼睛看他无赖,白净的小脸被晚霞染得红扑扑的,好是羞恼,他看着更得趣儿,那笑便越放肆了几分。
    安静的弄堂,夕阳晚照,笑得如此尽兴,待到收拢,那眼中却再也掩饰不住,疼爱地看着她,“你真真难为我。不肯叫相公,又不肯我叫你。这回我可不依了,一口价:‘小莞莞儿’还是‘丫头’?必须挑一个,否则,一千两,概不赊账!”
    真真无赖……谁是丫头,哪个是丫头,为何非要叫她丫头!旁人在他嘴里都有端端正正的名字,唤起来多少尊重,为何到了她这儿,名字就都不中用了,逞了性子似的,小猫小狗儿地浑起!从前不觉,如今听着心里就难受!这么想着,她嘴巴不觉就噘了起来,委屈得酸酸的,叫“莞初”就那么为难你么,昨儿夜里才哄着叫的,这才几个时辰就又不认了……
    小心眼儿里再失翻江倒海,也毕竟气短,一文钱逼倒英雄汉,这,这可是一千两银子呢,谱子不能卖了,那点子月钱要攒多久……
    胸口闷,她狠狠吸了口气,罢了!一咬小牙,“随你叫!”
    大义凛然地一句丢过来,人绕开他就往前去,紧着小跑了几步离了,似就怕再跟他沾惹。齐天睿大步跟上,长长狭窄的弄堂,一声声唤“丫头”,怕丢了似的……
    ……
    两人出到路边,有了人来人往,将才的别扭都只得咽下,随在他身边,端端正正上了车。
    “裕安祥。”一声吩咐,马车随即起行。
    本是不理的,可一听那去处,莞初禁不住问道,“不回去么?”
    “我今儿耽搁了一天,好歹得去柜上看一眼。”窗外余晖难留,起了风,他把车上备着的一件薄斗篷打开给她披上,“跟我一道过去看看,完了咱们再回家,如何?”
    莞初原想说,你忙就是,马车送完你,能不能先把我送回去?又想想不过去看一眼,何必在他跟前儿再矫情,便没作声。
    车轮碾过青石与泥土交缠的路面,咯吱咯吱地不顺畅。北城是百姓杂居最密之处,正是晚饭时分,一路两边皆是店家们关门上板前最起劲的叫卖,也有那出夜摊子正摆开架势,边张罗边跟一旁的相识大声说笑,道着今儿要开个好张。
    莞初挑起帘子一角,透过玻璃窗饶有兴味地瞧着。街道后巷升起袅袅炊烟,粗布短打之人劳累了一天都陆续收了工,回到家,粗茶淡饭,热腾腾,正候归人;偶尔见门口坐个小娃娃,两只小手一边握着个柿饼子,一边是自家做的小竹子拨浪鼓,咬一口,摇一摇,不亦乐乎。
    余晖散尽,外头落了冷清,马车上挂起了透亮的水晶玻璃灯,莞初这才回头,见那半天一声不吭的人正低着头,两手比划着什么,觉出她回头,他就开口唤,“丫头,”
    “……嗯,”
    “这绦子横竖不够挂玉佩了,不如咱们改个扇穗儿?”
    定睛瞧才见他手里攒着那只还散着线头的绦子,原先扇子上的玉坠子已然被他拽了下来,正笨手笨脚地想替换,莞初见状忙道,“不要。这歪七扭八的,如何见人?”
    “嫌你相公出去丢人,你就好好儿地学学。”
    他头也不抬,吃力地往上挂。莞初蹙了眉,这不过是想早早给他看了、提个警醒,若是再往落仪苑去或是旁的什么地方遇见那人,他眼睛这么毒,决不会错过,遂胡乱结了根本没在意如何收尾,如何精致,想着他定会嫌弃,这怎的……倒当真要用了?看他这一身打扮多少金贵,扇骨都是象牙的,再看自己那练手胡打的东西、使的还是巧菱做针线剩下的丝线,摆在那扇子跟前儿就已然矮没了气势,哪里还配得?莞初伸手去拽那绦子,“……那等我学了,明儿再给你打个好的。”
    “就这个好。”
    “不行。给我。”
    齐天睿这才觉出身边的执拗,扭头看,那硬气的小脸上竟是有了几分懊恼的意思,他笑了,“丫头,你知道你相公是什么起家的么?”
    她蹙着小眉不肯答,他微笑着接道,“是古玩。老祖先的东西哪怕就是摔了缺口的一只粗陶碗也比如今的珍珠玛瑙金贵,贵就贵在这岁月珍存、初时的模样,看一眼,多少故事在里头。”
    “……两码事,”她有些不耐地嘟囔,“这个又不值钱。”
    “什么值?你亲手做了东西送人,送的便是那低头用心的时日。往后学得再好,即便编得比伊清庄的绣坊还好,又如何?我再得不着丫头第一次歪歪扭扭给我的心意了,懂么?”
    外头的玻璃灯亮,里头的小盏暗,柔柔的光落在他的眼睛里,映出她蹙着眉、懵懂的模样,再不见将才的无赖,此刻……竟像是那话都是真的……
    “丫头?”
    “可是……”
    “你若不诚心给,那我就真的不要了。”
    他说不要,却没有放手,僵持了一会儿,莞初抿了抿唇,轻声道,“那……也得把线头结好。”
    “嗯。”
    扇子、玉坠、丝绦都铺在宽敞的座位上,两人低着头,先看她依着花样子仔细把散乱的线头结好,而后他拿起扇子对着光亮,她便凑过来,在下面小心地锁系着丝线与玉坠。
    马车悠悠,一时晃,他稳稳地坐着,她却像个不稳的拨鱼儿,身子来回左右,更莫说那手下细致的丝线,试了几次,总也穿不好。心急,小脑袋越近,那额头的发丝都触了他的手指,痒痒的。他起了促狭的心,手悄悄往外挪,丫头太用心,竟是不觉,小脑袋只管跟着他走。看着那小鼻头上都冒了汗,他正暗下想笑,忽地手上紧,眼见着她两手握了他磕在膝头,自己离了座矮身跪在他面前……
    手被她紧紧压着,人就伏在他膝头,这么近,丫头的气息呵在他的掌心,暖暖的……
    一时怔,身子有些僵,忽地又觉着,不如就这样好……
    象牙的扇骨,名画扇面,千金的水滴坠,中间牵连的是一条歪歪扭扭、小云朵攀爬的丝线,极致精致之中,添了一把凡尘小趣儿,极不相称,如此相契。他得意,笑了,“如何?”
    莞初笑不出,悄悄吁了口气,往后你要知道这是什么,会不会又对我动家法……
    ……
    从小到大,莞初到过很多地方,田头农舍,厅堂庙宇,人间烟火处处得趣儿,却是从未到过钱庄。毕竟,这样的所在没有大笔的银钱、买卖,那招牌就像天边的云朵,只能远远地瞧瞧,揣测那背后神秘的风光。
    裕安祥,江南富庶之地当之无愧的第二大钱庄,此刻落在眼中,不过是将将三间的门面,正门两扇,头顶一块匾额,黑底金字正正的楷书;门前两只字号灯笼,普普通通的竹篾绵纱还不如那马车上的小灯来得明亮。如此稳重内敛,与他平日那副张扬的样子实在是相去甚远。
    站在台阶上,莞初不觉暗忖,她见过了这人许多不一样:翰林齐府祖宗牌位下,不读圣贤,不遵祖训,玩世不恭的浪荡子;福鹤堂老祖母膝下受宠的孙儿,赖皮撒娇,孝敬有加;谨仁堂前周旋寡母,几分不耐又私心维护;弟妹面前十足护短的哥哥,下人们眼里得罪不起的主子;甚而听闻过他七爷“七霸子”的名号,更见识了他在落仪院眷养佳人,风月得趣……
    还有……那一副“我是你相公,我想怎样都该得”的无赖模样……
    却是从未见过他许是此生最重的一个身份:大名鼎鼎的九州行与裕安祥掌舵人,那该是怎样?
    时候还早,西城大街上如白日一样热闹,只是夜幕一降,钱庄这等地方就到了关门上板、隐秘从事的时候。马车一停在裕安祥门前里头就有人迎了出来,那人看着四十多岁,一身藏青长袍,十分考究,在他跟前儿略略哈腰,十分恭敬地回话。
    莞初想着这该是这里的管事人,问几句交代一下也就好了。正上下打量,饶有兴致地瞧着,就见齐天睿已然走了下来,伸了手,“来,上来,咱们进去。”
    当着人,自己又是一身男子衣衫,莞初不敢驳他,赶紧跟了,轻声问,“怎的了?”
    “柜上有些事,我得即刻处理,你等着我。”
    “……哦。”
    这哪里是问话……跟在他身后迈过那高高的门槛,进到那满屋子纸墨铜臭、阴森森的钱庄里……
    ☆、第74章
    从外头极不显眼的营业房进到里面,才见这钱庄重地隐秘的恢宏。连环七套的院落,横开竖进,彼此交错相连;每一间房中都掌着灯,不时有人此间出、彼间进,手中握着各式票据,来来往往,行色匆匆;几十间套房,似齐头并进的战船,忙碌又井然有序,耳中所闻只有窃窃之语和算珠的清脆声,甚而盖不过街面上传来的市井嘈杂。
    青砖灰瓦的掩盖之下,灯火连片,驻营扎寨,大战出征前紧张又压制的气势。
    许是从未有生人进到钱庄深处,来往身边过,人们都不得不瞥过一眼。这男人的天地里头,她这一身水灵灵的银白纵是男人衣衫也遮掩不住这般怯弱,莞初觉着自己像一个误闯禁地、不学无术的小童,四面无措,格格不入,不觉地就往他身后躲了躲。
    他一路走一路有人候着,相迎相送,有口述、有纸张票据,一桩接着一桩回过来,仿佛他离开这一日,全天下的商客都进了裕安祥。回话人似都是各房里头管事之人,年龄少说都是三十往上,更有两个已然花白了头发,在身边说活口中并未听得什么,却那神色之中,足见对当家之人的敬畏与诚服。
    有的回话,他三言两语就做交待,有的便要停下脚步看一眼。莞初虽说听不大懂讲的什么,却是能听得出人们不停地报上商家、金额、年份、几经周转汇兑、结算,每每话音一落,莞初还没明白究竟谁走了几处用了多少,他那厢已是立刻判断出数目大小、如何应对。脑中演算之快、条理之清仿佛那心头搁着一只小金算盘,言语出、数目即清,惊得莞初小眉挣了又挣。
    最先听说他不读书、不学无术,后来听说他杂读书、好史书,这怎的从未听人说他精通算学?难怪他会动了票号的心思,莞初转念又一想,即便就是有神算子的本事也不过是个好账房,哪里能做掌舵之人?看他平日那般飞扬跋扈的行事,该是先掌舵后精算,而老天就是这般青睐,偏偏又是个好算计?那还了得……
    一路来莞初早听得头发晕,却还是兴致勃勃地竖着耳朵贴在他身后,就怕误了一句,仿佛那枯燥的钱庄买卖数据是儿时娘亲讲的神仙故事,七拐八绕,好是得趣儿。偶尔悄悄看他一眼,就着旁边房中透出的灯光,清明之色竟是如此朗然,那眼睛里不见平日的戏谑寡薄,多少沉稳;那一叠叠的票据纸张都似沙场之上旌旗招展,他只管信手拈来,好不威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